• 皇权与教化:清代武英殿修书处研究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皇权与教化:清代武英殿修书处研究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104.84 6.2折 168 全新

库存8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项旋 著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ISBN9787520366052

出版时间2020-07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168元

货号1202124034

上书时间2024-12-02

大智慧小美丽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目录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起

第二节 学术史回顾

第三节 研究对象与写作思路

一 概念界定

二 研究思路

三 研究方法

第四节 资料来源

第一章 武英殿修书处设立的背景与渊源

第一节 明代以前的中央机构刻书

一 宋代中央机构刻书

二 元代中央机构刻书

第二节 明代中央机构刻书与清代内府刻书源流

一 明代中央机构刻书概况

二 明代经厂刻书与清代内府刻书源流

第三节 清初政治文化环境及中央机构刻书

一 清初统治者编刻书籍之风

二 清初中央机构刻书概况

第二章 武英殿修书处的成立与发展脉络

第一节 成立时间与刊刻殿本概貌

一 武英殿修书处成立时间考实

二 武英殿修书处刊刻殿本概貌

第二节 创始期(康熙时期,1680-1722)

一 康熙朝武英殿修书处的制度发展

二 康熙朝刊刻殿本的数量和特色

第三节 鼎盛期(雍乾时期,1723-1795)

一 雍乾朝武英殿修书处的制度发展

二 雍乾朝刊刻殿本的数量和特色

三 雍乾朝武英殿修书处印刷技术的发展

第四节 式微期(嘉道时期,1796-1850)

一 嘉道朝武英殿修书处的制度发展

二 嘉道朝刊刻殿本的数量和特色

第五节 衰亡期(咸同光宣时期,1851-1912)

一 同光朝武英殿的两次火灾及其影响

二 咸丰朝以后刊刻殿本的数量和特色

第三章 武英殿修书处的组织机构与人员管理

第一节 武英殿修书处的组织机构

一 武英殿历史沿革和职能转变

二 武英殿各殿堂及其用途

三 武英殿修书处组织机构及其职掌

第二节 武英殿修书处职官设置与管理

一 监造处

二 校刊翰林处

三 御书处

第三节 武英殿修书处人员考述

一 武英殿总裁考

二 武英殿监造官考

第四节 武英殿修书处匠役管理

一 武英殿修书处匠役类别

二 武英殿修书处匠役待遇

第四章 武英殿修书处的日常运作机制

第一节 武英殿修书处经费收支及物料采办

一 经费收支

二 物料采办

第二节 武英殿修书处日常工作

第三节 武英殿修书处与内务府等机构的协调合作

一 内务府

二 内阁

三 修书各馆

四 翰林院

五 国子监

第五章 武英殿修书处的刊印与校勘活动

第一节 雕版制作与管理

一 板片采办

二 刻字三馆与书板制作

三 补板与改刻

四 雕版存贮与管理

第二节 聚珍馆与木活字印刷

一 聚珍馆机构设立缘起

二 聚珍馆人员设置及分工

三 聚珍馆经费收支情况

四 武英殿聚珍版书收书数量考辨

五 武英殿聚珍版书单行本考述

六 聚珍版木活字消失原因再考

第三节 武英殿修书处的校勘活动

一 校刊翰林处办公处所与机构组成

二 校刊翰林处人员素养与奖惩机制

三 校刊翰林处的校勘流程

第六章 武英殿修书处刊印殿本特征与著录订误

第一节 殿本的版刻特征

一 殿本的字体

二 殿本的行款

三 殿本的版式

第二节 殿本的用纸特征

一 开化纸与连四纸关系考辨

二 殿本所用纸张类型及工价

第三节 殿本书目著录订误

一 刊刻者著录讹误

二 刻竣时间著录讹误

第七章 武英殿修书处刊印殿本的流通

第一节 殿本进呈与陈设

一 殿本的进呈

二 殿本的陈设

第二节 殿本颁赐与回缴

一 殿本的颁发

二 殿本的赏赐

三 殿本的回缴

第三节 殿本覆刻、翻刻与售卖

一 殿本的覆刻和翻刻

二 殿本的售卖

总结与思考

附录 清代殿本编年总目(1680-1912)

参考文献

索引

后记

内容摘要
武英殿修书处(1680-1912)是专门从事内府书籍刊印、校勘和装潢的清代皇家出版机构,刊印殿本达六七百种,以“精校精刊”著称于世。本书以“武英殿修书处”为研究对象,通过大量发掘利用档案、官书、政典、笔记等文献资料,系统探究设立始末、职官设置、人员分工、刻书活动、后勤保障等基本问题,关注“活”的制度史,动态考察制度损益和日常运作机制,同时从版本学、书籍史等视角考察殿本的形成过程、版刻特征及其售卖流通,从而深入揭示出武英殿修书处的政治文化内涵。武英殿修书处作为清代“皇家出版社”,系统全面地厘清其历史源流、发展历程、制度运作、活字印刷等细节问题,对于中国出版史、藏书史、文化史等诸多领域均具有重要意义,为当今图书出版和管理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启示,也将进一步凸显武英殿修书处在清代学术文化脉络中的地位和价值。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