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佚名照
  • 佚名照
  • 佚名照
  • 佚名照
  • 佚名照
  • 佚名照
  • 佚名照
  • 佚名照
  • 佚名照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佚名照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159.25 5.3折 298 全新

库存2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晋永权 编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ISBN9787208165762

出版时间2020-10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298元

货号1202160735

上书时间2024-12-02

大智慧小美丽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目录
概要

写在前面 汪家明

自序:佚名之名 晋永权

第一章 日常生活影像的特征

表演性

模仿性

实用性

符号性

互图性

第二章 在户外

01. 人与树

02. 人与水

03. 人与花

04. 人与动物

05. 名胜足迹

06. 北京天安门

07. 上海外滩

第三章 照相馆里

08. 标准照

09. 爱人同志

10. 家庭合影

11. 友谊长存

12. 美丽新世界

13. 应许之地

第四章 时代(上)

14. 男人与男人

15. 女人与女人

16. 男人与女人

17. 时代的孩子

18. 红装与武装

19. 读书看报

20. 吹拉弹唱

21. 站立

22. 指引

23. 拼拼贴贴

24. 粉墨登场

第五章 时代(下)

25. 亲密时分

26. 潮流青年

27. 身体身体

28. 我和我

29. 持相机的人

第六章 照相语

30. 悄悄话

31. 笑一笑

32. 坐与卧

33. 亲情

34. 个性

35. 旁观

36. 影子

附录 分离

后记一:照相的度过 晋永权

后记二:漫长的旅程 晋永权

参考文献

内容摘要
芸芸众生,在面对照相机时,却意外地表现出一致的特征:表演性、模仿性、符号性、互图性、实用性……20世纪下半叶日常生活照片的影像类型丰富、多元,甚至出格,呈现出这一时期中国人生活的表与里、现象与本质。晋永权通过二十多年的图像收集、整理,甄选出从1950年代初期到1980年代末期1500余幅佚落的日常生活照片,试图寻找出中国人日常照相行为中的社会与历史逻辑。照片拍摄者、被拍摄者及拥有者信息皆无,使日常生活图像消弭了个案差异,由个体、家庭、特定人群的记忆载体,转变为公共记忆的共享之物。《佚名照》既关乎过往,又预示未来,是一部平民生活的影像史,也是一部中国人的现代精神成长史。在客观、温和中打开了视觉艺术解读历史文化的新视角,为一个日渐模糊的昨日世界,呈现出人性的温度,使我们更直观、感性地理解今天的中国人。

主编推荐
每个家庭的老相册里都能找到这样的照片。
《佚名照》中完全不同的芸芸众生,在面对照相机时,却表现出近似的感情,近似的表情,近似的姿态,近似的环境,近似的尺幅——往日的昂扬和梦想都写在脸上、记录在案。晋永权通过1500张照片的收集和甄选展现出20世纪下半叶的时代之色与时代之光,堪称一部中国百姓照相史稿。

精彩内容
        表演性
    国人照相行为中的表演行为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几乎成为全民约定俗成的下意识动作。人们在照相行为中,充分地发挥着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拍照场域,对于被摄者来说,是基于拍摄者在场,并对照片传播过程中的观看主体的存在及感受,存在想象的拍照行为。表演具有娱乐性,但更多的是一种视觉化的行为表白。
    照相不就应该是这样吗?惟其如此,才能与凡俗而又琐碎的日常生活相区别。这一时期,日常照相行为中最为普遍的现象难道不该这样吗?有人会反问。性别、身份、职业、阶层、立场、民族、审美取向,甚至体态语,都是表演的对象与目标。
    模仿性
    电影、戏剧中的人物,还有一些社会公众人物,大凡主流的、流行的,甚至想象异邦人士的生活方式,不都是照相行为中模仿,另一种说法叫做“学习”的目标吗?先进人物、模范人物,那些可以当作榜样的人,塑造他们的目的不就是供群众模仿、效仿的吗?
    照相时模仿的图式主要来自无处不在的宣传影像(也可称之为“时尚”),侧重于对主流意识形态,包括主流文化褒扬的人物的行为举止进行模仿。
    人们可以模仿舞台、屏幕上的人物造型,自然也可以模仿身边的榜样。在照相这件事上,被模仿的对象本身,渐渐转化为抽象的符号了。对于日常生活中占主导地位的政治、商业及流行时尚影像的模仿是单向度的,也就是说,只有大众对主流的模仿,下对上的模仿。普通人的照相行为中,这类影像大量存在。
    实用性
    保留可视的形象,保存记忆,无论是个人、家庭,还是集体。照相术之于国人,无论是接受还是流布,都是从实用开始。有用,国人方熙来攘往,乐此不疲。有用之于照相,是拍摄者与被拍摄者的理性行为。
    日常照相行为大多以到此一游、留影纪念这样实用原则为目标,因此产生了大量类型重复的照片。大众日常影像的重复性与他们影像知识的欠缺有关,同时更与彼时的社会环境相关。纵是日常生活影像,从拍摄、制作到传播以及取材取景与审美趣味,也都有无形的边界。
    实用,也是规定性的产物。
    符号性
    建构、选择拍照空间时,挪用被主流意识塑造、确认的各类符号,构建出照相符号场域。在此期间,传统的文化符号反而经常被忽视。政治的、商业的、文化景观的等各类流行符号大行其道是为常态。人们热切地追寻这些符号,欣喜地把它们放到取景框内。
    那些特征鲜明的影像符号,像飞舞的蝴蝶,在日常影像的迷障间穿梭。它们是后来者遥想往事的向导,带领人们辨识往昔。互图性
    这一时期的日常生活影像,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既相互分离,又彼此缠绕。看似无关的影像,无论是地理的,还是历史的,都有着瓜葛,它们相互印证着这个时代。
    “互图性”,直接借用了茱莉亚·克里斯蒂娃1966年创造的开启文本解读全新世界的新工具——互文性。这些日常生活影像是在吸收改造其他影像的基础上产生的,任何影像都不是孤立的,它们相互依存、相互借鉴。依此便可以拆解这些影像之间相互缠绕又彼此分离的事实。大量新影像不断诞生的过程,也是彼此相互借鉴、互为文本的过程。本书某些影像反复出现,在不同语境中,承担着不同的角色,传达着不同的意义,正是互图性的体现。P38-68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