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独立电影访谈录/许金晶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
26.08
4.3折
¥
60
全新
库存10件
作者许金晶 著作
出版社复旦大学出版社
ISBN9787308164603
出版时间2017-04
装帧平装
开本其他
定价60元
货号1201470578
上书时间2024-11-22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商品描述
-
作者简介
许金晶,书评人,独立电影与独立音乐研究者,民谣唱作人,前媒体人,现居南京。出版有原创民谣专辑《中山北路上的诗意》(2013)和《光》(2016)。个人原创微信公号:蓑翁论书(wengonbooks);豆瓣、微博名:江海一蓑翁。
目录
推荐序 张献民
自 序 许金晶
01 郑 阔
诗意中抒写的暴力与体制
02 耿 军
越残酷,越幽默,越温情
03 鬼叔中
现代语境下的传统叙写
04 李睿珺
影像背后的思想张力
05 李 珞
用传统故事讲述当下社会现实
06 彭 韬
粗粝影像中的生命质感
07 舒浩仑
非政治化的政治表达
08 唐 棣
形式本身就是内容
09 万玛才旦
商业时代的文化传承
10 徐 童
一个“游民”展现的游民影像
11 杨 瑾
个体记忆的随性表达
12 杨弋枢
女性视角的社会批判
13 郑大圣
文化世家中的历史情结
14 周 浩
始自“窥探”的影像创作
15 张献民
独立电影的操盘手与吹鼓手
后 记
内容摘要
自从“第六代”贾樟柯、王全安、娄烨等集体上岸后,我们似乎已有很长时间失去了独立电影人的消息,他们的存亡与功名不再被人们津津乐道。他们还在吗?他们是谁?他们干了什么?本书通过对郑阔、耿军、鬼叔中、李睿珺、李珞、彭韬、舒浩仑、唐棣、万玛才旦、徐童、杨瑾、杨弋枢、郑大圣、周浩、张献民等共14位独立电影导演的采访,展现了中国独立电影人在这个复杂时代里的坚强与脆弱。本书的访谈并不着重于电影的摄影、导演、表演等技术层面的内容,而是从导演生平、电影观、电影主题、现实关怀、作品思想性等层面,探究中国独立电影的人文关怀和现实内涵。这本访谈录对影迷与研究者都大有裨益。
主编推荐
中国的独立电影人还在么?他们是谁?他们在哪里?他们做了什么?
郑阔、耿军、鬼叔中、李睿珺、李珞、彭韬、舒浩仑、唐棣、万玛才旦、徐童、杨瑾、杨弋枢、郑大圣、周浩、张献民
通过14位独立电影人的访谈,感受中国独立电影的顽强和脆弱,观照这个复杂时代的挣扎与阵痛
精彩内容
耿军导演访谈
许金晶:您的作品,跟很多独立电影导演的电影有一个很好类似的地方,就是大部分作品都是围绕着自己的家乡展开的,所以您能不能简单谈一下对自己家乡——黑龙江鹤岗市——的感受以及您在这个城市的成长经历?
耿军:在家乡拍(电影有一个因素),就是制片工作更容易完成一点。北京是我熟悉的一个地儿,因为我二十岁就来到了北京,但那儿的资源我控制起来会比较贵,是超乎想象的贵。我只有《烧烤》是在北京拍的,在北京的郊区,石景山接近门头沟那地方。那个地儿是(我)可以控制的,是我一个作家和一个搞音乐的朋友在那租的房子,过年他们走了之后,我用了差不多一个月的时间。
许:您来北京之前,在黑龙江鹤岗大概是一个怎样的成长经历呢?能不能给我们介绍下?
耿:我是生在黑龙江的依兰县,那儿归哈尔滨,区号也是0451。我在那待到四岁,之后我们家又搬到了尚志县,种水稻的地方。(我在)尚志县长到八岁,为了上学就搬到了鹤岗市,我舅舅在鹤岗教书。八岁到二十岁我就在鹤岗,我的童年、少年和青年都是在鹤岗度过的。包括人际关系、人情来往,都在鹤岗,一说故乡,我肯定会说鹤岗,不会说尚志或者依兰,因为在那边除了亲属比如姑姑、舅舅在,其他的朋友都在鹤岗。它算是故乡这样的一个地方吧。
鹤岗是重工业城市,(我)小的时候煤炭工业是很好景气的,在煤矿上班的人都比较有钱。但是呢,又很危险,因为煤矿的安全,就是到现在也没有保障。就因为煤矿不安全,我家人到了鹤岗之后没有一个在煤矿工作。我父母到那之后就搞副业,就是养鸡、卖鸡蛋挣钱,供我和我弟弟上学。但我身边很多朋友,成年之后就去煤矿上班了。我记忆很深的是我弟弟的同学周长东,跟我们是邻居,走路十来分钟,也不远。我们俩去集市上卖鸡蛋,我和弟弟各抬着棍子的一头,中间挂着鸡蛋筐。有一次经过煤矿的时候,周长东就在煤矿门口站着,那天煤矿出事了。我们知道他弟弟,比他还要高还要壮,比我弟弟大概小一岁。我弟弟是77年的,他弟弟应该是78或者79年的。那次煤矿死了差不多快二十人。他弟弟特别年轻,那时候我估计他可能也就十六七岁,在煤矿上班就死了。
离开故乡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我在那儿找不到工作。长到19岁的时候,中专也刚刚上完,我就跟我那个在煤矿有关系的朋友说能不能给我找一个工作,不在井下,在井上,因为我觉得井上可能更安全一点。15块钱,一个月能挣450,(要能找到)我就会在故乡待下去。完了他帮我联系了一段时间,也没有联系到。但是那个时候(我)就已经是文学青年了,身边就有很多画画的朋友。包括张稀稀和我弟弟,他们都是画画,他们经常口头上说的东西就特别有意思:一个画家相当于半个文学家。然后,那个时候我们的图书馆对外开放,(我)就开始接触当代文学。一开始是刘震云、史铁生、王朔,后来就是《白鹿原》、贾平凹作品、《大众电影》杂志等。反正就是这些东西,我就相当于小城市的文艺青年或者说文学青年。我记得我在鹤岗看的很棒的一部电影,记忆很深的好像是《霸王别姬》。
许:《霸王别姬》应该是95年上映的。
耿:对。那时候在影院看电影是一个特别常见的事儿。后来就是跟着几个朋友一起混录像厅。看周星驰的《国产凌凌漆》啊什么的,这都是后来的事儿了,其实像《英雄本色》那些录像我在录像厅都没看过。
说起家乡,就是父母还在,我们在那还有住的地方,还有一帮朋友,他们的事儿汇总过来,就是特别鲜活的感觉。但我在北京是没有这种感觉的,我在北京一般都在为生活打拼,故事对我来说一般都不太怎么过脑子,虽然也是同样的工作、生老病死、喜怒哀乐,北京的故事对我冲击力很小,但是家乡的故事对我会更有感觉。
许:您的作品我印象很深的就是《青年》,除了这个,我感觉您作品里的演员好像都是您从小玩到大的小伙伴,对吧?
耿:对。在《烧烤》那张碟里面有个短片,叫《散装日记》。《散装日记》跟《青年》还有《诗与病的旅程》这些人,包括《锤子镰刀》都是一拨人。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