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后宫有战事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
12.14
4.1折
¥
29.8
全新
库存10件
作者胡丹 著 著作
出版社太白文艺出版社
ISBN9787551307468
出版时间2015-01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定价29.8元
货号1201043932
上书时间2024-11-22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商品描述
-
作者简介
胡丹,网名“皇帝不称朕”,北京大学历史学博士,三峡大学文学与传媒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明史学会会员,主要研究明、清史及历史文化传播。长期活跃在中国史研究的科研一线,同时致力于历史文化的普及工作。所著“明宫揭秘”系列白话历史作品,在天涯论坛的“煮酒论史”版发表后,立即以其扎实的史学功底、犀利幽默的笔法、丰富的想象力、厚重的历史感和随处绽发的新见吸引了大量读者。作者亦被多家媒体誉为令人期待的新锐历史作家。
目录
第一卷重八公的幸福生活
第一章朱家“老奶奶”好凶
第二章男儿气概不当家
第三章重八之相,贵不可言
第四章省级高干朱姑爷的黄金时代
第五章重八公也曾游龙戏凤
第六章未尝妄将一妇子——例外!
第七章好个齐人之福
第二卷诸王身世之谜
第八章生子也要争第一
第九章“假子”到底是假
第十章暴君后宫的“托儿所”
第十一章燕王自证嫡子
第十二章大哥的身世四弟说了算
第十三章大明天子竟然“非我族类”
第十四章李淑妃白得了三个儿子
第十五章孝陵太监的导游解说词
第十六章永乐皇帝也着了道
第十七章老朱家是一个“大家庭”
第三卷凄风惨雨明皇宫
第十八章“蓝胡子”朱皇帝
第十九章以青春的热血去浇那具枯骨
第二十章殉葬也有人情讲
第二十一章“天使”高丽选美
第二十二章亲手剐人,皇帝发疯了!
第二十三章宫乱!宫乱!
第二十四章娘,我去了!
第二十五章朝钟一声响,天子换人了!
第二十六章景帝的风流账
第二十七章天子竟要贿买臣子
第二十八章站脚须防墙倒
第二十九章殉葬的绝响
第四卷皇亲国戚衰落记
第三十章与朱元璋签合同最不可靠
第三十一章凡外戚,不许掌国政
第三十二章外戚预政的绝响
第三十三章明宫狸猫换太子
第五卷假冒皇亲
第三十四章宫中禁止吐痰
第三十五章同穴而异路
第三十六章一切,为了皇嗣
第三十七章一笔写不出两个万
第三十八章群骗招摇长安道
第三十九章孝宗的爱情之汤特别浓
第四十章忠臣化作冤鬼
第六卷张皇亲覆灭记
第四十一章张国舅成了谋反案的被告
第四十二章“郑旺妖言”案——武宗身世成谜
第四十三章“郑皇亲”高调回归
第四十四章怪哉!伯父为爹,亲爹为叔
第四十五章邵太妃的悲喜人生
第四十六章皇帝坚定地为母后站台助威
第四十七章张皇亲的大难到了
第四十八章食腐者的盛宴
第七卷最后的皇亲
第四十九章陈、王两家争认皇亲
第五十章终是一笔糊涂账
第五十一章光宗“生产力”排名不低
第五十二章少年皇帝落入妇人之手
第五十三章被侮辱与被损害的
第五十四章皇后是重犯之女?
第五十五章魏阉垮台,皇亲平反
内容摘要
本书通过大量史料的挖掘、整理与细致分析,带领读者深入明朝宫廷,着重描写明朝后宫女性群体的悲喜人生,围绕一些典型人物与重大宫案,引领读者逐一揭开明朝内廷的重重帷幕,层层揭秘后宫激烈的争斗与冲突,书写红墙深锁的宫闱之后隐秘与残酷的宫史。自本书原帖“明宫闹鬼”在天涯社区的“煮酒论史”版连载以来,获得了如潮好评,有媒体称此书为“明代甄嬛传”,读者将其誉为“天涯煮酒靠前神帖”,并进入了2013-2014年度天涯新人热作选读推荐书目,评语称“历史学教授”出身的作者,凭借其老辣锐健的笔法,发抒厚积薄发的姿态,将史实的澄清辨伪与生动的故事叙述、引古证今的现实主义历史观紧密结合起来,开创了历史写作“述评体”的新风范,它比现在流行的“评书体”、“散文体”历史都更深刻,更具历史的厚重感,树立了新时期白话历史书写的新标杆。
主编推荐
天涯网络票选年度靠前作品!让您放不下的靠前本正史读物!
煮酒论史极力推荐之名帖《明宫闹鬼》实体化,天涯百万网友的等待终得圆满!
获得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历史系认可的很可读很可靠的明史读物!
跟着北大史学博士走进朱家大院,带您明宫大案要案悬案一把抓!
暴君为啥替死敌养儿子
天子为啥要向臣子行贿
李淑妃为啥白得三个儿子
殉葬为啥也有人情好讲
明朝人为啥爱假冒皇亲
《万历十五年》《明朝那些事儿》它们可都没告诉你!
精彩内容
第四十章忠臣化作冤鬼
据说,何鼎是被张皇后命太监李广杖死于南海子。
何鼎被活活打死,虽然冤屈,但留下极好的身后之名,成了明朝“忠能”宦官的代表。有翰林作诗称赞他:“外戚擅权天下有,内臣抗疏古今无。道合比干惟异世,心于巷伯却同符。”后来孝宗后悔不该杀此忠谏之人,派人赐祭,还将御祭文字刻碑留存。
对此“恩典”,人们都说出自孝宗的“追思”,我却觉得可能出自皇帝的恐惧。因为何鼎冤死后,化作鬼,时常在宫中作怪。此事记载于明末太监刘若愚的《酌中志》,来自他的“见闻”,他说:
“(何)鼎既死,犹能于禁中拽铜缸作声,若称冤者。中外叹息,上亦感悟,怜之,特令勒石以祭焉。”
何鼎死后,魂灵不灭,竟凭了铜缸作怪。岂非咄咄怪事!此为明宫闹鬼之又一例!
我们知道,紫禁城鎏金大缸300余口,其中陈设在奉天殿、华盖殿和乾清门两侧的一共18口,每个高1.2米,径1.66米,重约1696公斤,如注入水,当在2吨上下。何鼎生前守乾清门,死后不舍故地,一到夜间,就拖着一口铜缸在门前左右移动,轰然作声,那金石相蹭生出的呜咽之声,就好像喊冤一样。
何鼎在宫中不乏同情者。有一位鲍太监(刘若愚没有说名字,我怀疑是鲍忠,此人后来做到司礼监太监),与他很好要好,他们都看不惯张皇亲的所为,在一起聊天时,常把张氏兄弟嚼两口出气。鲍忠只是图嘴巴快活,话从嘴出,就完了,他没料到何鼎会付之行动。
何鼎在拟奏稿时,关起门来,不让鲍忠知道。他当然不是抢功,他知道上疏的危险,想一人得罪,好过两人一同受罪;他被捕后,坚决不吐所谓“指使人”,也是一片血诚,否则他会把鲍忠供出来。
当何鼎埋头灯下誊正奏稿时,竖在门旁的一根门杠,突然自己动起来,一步一步,走到书案前。何鼎一点都不惧怕,他怒骂道:“我为国尽言,尔是何物,敢来吓阻我么!”其实那杠神是好心,知道何鼎在做一件极凶险的事,希望能阻止他。但杠子能动,已有几分妖气了,碰到满腔正气的何鼎,自是无所作为。杠子被他正气一扫,嘎嘣一声趴在地下,何鼎的奏疏,也就呈上去了。果然横祸降临,枉送了性命。
也许是何鼎所蓄之气太盛,死后不能兀自消散,竟然做了鬼,每夜到皇上家门口来磨。孝宗两口子夜夜睡不着觉,孝宗便埋怨张后,张后也自悔艾,只好安抚何忠臣一下。所以感悟、怜之是假,害怕冤鬼是真。何鼎是冤鬼,更是忠臣,他受了孝宗一些好处,也就不再折腾,望西而去了。
张鹤龄兄弟在孝宗朝屡遭弹劾,官员们对其口诛笔伐,用的是文字工夫,君子动口不动手。但有一个君子,见众人动口都无效,气不过,就怀了动手的心思,要给张皇亲一个实在的教训。
此人姓李名梦阳,是明代中期靠前大才子。既然是大才子,除了文章做得好,还要有一些稀奇古怪的东西来增饰。据说,李梦阳是其母“梦日堕怀”而生,故名“梦阳”。这些古怪现象如果不究,尚还可可,但若细究起来,就会觉得莫名其妙。好比张皇后,她是其母金夫人梦月而生的,如果我们这么想,皇帝是至阳之人,属“太阳”,那么与太阳配合的,自然是月亮,月亮就是皇后的属性。金夫人梦见月亮入怀,当然是生一位中宫娘娘的兆头啦。若依此理来推,梦阳之母岂不是要生一位天子?可是从结果来看,李母生的是一位以文章自雄的才子。所以,妇人生孩子梦见什么,真不必作过分的推想。
李梦阳是弘治七年的进士,初授户部主事,后升郎中(相当于今天的司长,正五品)。李梦阳是关中汉子,文章做得雄浑,性子也极直,他曾经因为“格势要”吃过牢饭。
弘治十八年,李梦阳应诏上书,讲朝廷的二病、三害、六渐,一笔挥去,五千余言。末尾一件事,专论皇亲寿宁侯张鹤龄,说他“招纳无赖,罔利贼民,势如翼虎”。李梦阳讲的这些,本没有新鲜猛料,都是被人说来说去,讲惯了的,张鹤龄也是虱子多了不痒。但李才子疏中有“陛下厚张氏”一句话,被张鹤龄抓住辫子,决定好好敲打一下李梦阳,让多嘴的秀才们闭嘴。
张鹤龄针对李梦阳的参劾,来了个反劾,说李梦阳“讪谤母后为张氏”,是大不敬,其罪当斩。张鹤龄调门虽然喊得高,他也知道,止以挑摘文字是很难入李梦阳之罪的。他这一疏只是个引子,还有后招:他鼓动皇后的妈妈金夫人,赶到宫里,揽住孝宗哭诉,叫天屈,说臣为子,君为父,李梦阳在奏疏里公然称皇后为张氏,他心目中是毫无尊上之心的;此渐不可长,如果不惩治一下这个狂徒,朝廷没了体统,臣下越发不知尊卑了。
孝宗耳朵软,禁不起皇后母女的聒噪,只好让锦衣卫把李梦阳抓起来,略示薄惩,罚他一点俸,很快就把他放了。
张家却不干,他一家上下都是得理不饶人的恶人。金夫人被张鹤龄一撺掇,不依不饶,一定要皇帝重治李梦阳,不许他打老娘的马虎眼。孝宗被老丈母一把老泪一把鼻涕缠得没办法,只好假意答应。隔日去南宫游玩,他特地把张皇后一家人都约来一起宴饮。酒巡过半,皇后、皇太子和金夫人等出殿游览,孝宗将张鹤龄留下,见女眷走远,突然变色,严厉训斥了张鹤龄。说的什么,史书没记载,只是说:
“左右莫得闻,遥见鹤龄免冠,首触地,自是稍敛迹。”
张鹤龄挨了训,只好认错,表示不再追求。但左右太监还不肯罢休,要为皇后出这口气,就对孝宗说:“酸子逞口舌,不是什么大过,犯不着重处。但李梦阳得罪夫人,也不可轻纵。奴才以为,将他拿来,打几下,老夫人解了气就好了。”其用心极为险恶。因为即便要治李梦阳的不敬之罪,也是下刑部拟罪,而处罚亦不过罚俸或降调。若把他揪来,施以廷杖的私刑,太监们只要在用刑时稍做手脚,则李梦阳性命堪忧。
幸而孝宗识破了他们的奸计,对兵部尚书刘大夏说:“此辈欲以杖毙梦阳耳,吾岂可杀直臣以快左右之心!”很终没再追究李梦阳,张氏兄弟没奈何,只好忍下这口气。
这一日,张鹤龄在路上走,想起连日来为李梦阳的事弄得毫无兴致,走在街市上,觉得都抬不起头。他正低眉垂眼,有一搭没一搭地走,忽觉一骑从对面飞奔而来,他吃惊地抬头,那马已撞到眼前,只见马上坐的,不是别人,正是对头李梦阳。梦阳顶住他马头,破口大骂,就像当众把一盆狗血扣在寿宁侯头上。
张鹤龄又羞又恼,一时瞠目结舌,“呀呀”地骂不出声来。李梦阳气势明显胜了,还嫌骂得不过瘾,举起手中的马棰,劈头敲下。张鹤龄不觉甚痛,只嘴上一麻,口中已多出两物,含血吐出来,却是两颗门牙。
俗话说,人倒霉时,倒牙都要和血吞,正是此时张鹤龄的写照。这位从来都洋洋得意过长安市的张皇亲,当众挨打,两边厢欢声一片,人人喝彩,他竟不敢计较,打马夹尾巴溜了。张皇亲跌落尘土中的两颗门牙,成就了才子李梦阳的传奇。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