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孙末楠(William G. Sumner,1840-1910)是美国民俗学家、社会学家,任教于耶鲁大学。在中国社会学的创建时期,孙末楠及其民俗学说被介绍到中国。《孙末楠的社会学》是社会学家黄迪于1934年撰写的燕京大学硕士学位论文,该文简介了孙末楠的生平与著述,并着重对孙末楠的社会观与社会学观进行了梳理与总结。社会观主要从社会的结构、社会的动因、社会的历程、社会的秩序四方面展开,社会学观主要从社会学的成立、社会学的本质、社会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社会学的方法四方面展开。
主编推荐 《孙末楠的社会学》是燕京大学社会学系的黄迪在1934年的硕士毕业论文。在本书中,作者深入而系统地研究和释读了美国学者孙末楠(William Graham Sumner)以民俗学为主体的社会学,把孙末楠的民俗学研究路径方法视为社会学经典,并用社会结构、动因、历程、秩序和变迁的社会学架构加以诠释,称之为孙末楠的社会观。社会学的“燕京学派”有“吴门四犬”一说,用来指吴文藻在燕大的四位同为庚戌狗年(1910)出生的高足:黄迪、林耀华、费孝通和瞿同祖。与后三位享誉学界,至今仍存高位大名者不同,移居海外的黄迪迹近湮没无闻。然而,无论对于燕京学派、燕大社会学还是中国社会学而言,1942年前的黄迪都是一位不容忽视的重要学者。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引入中国的过程中,孙末楠,又音译为撒木讷、萨谟涅、萨谟奈等。长期任教于耶鲁大学的孙末楠,曾出任美国社会学会会长。由于在燕大社会学系讲学的派克对孙末楠学说不遗余力的宣讲,使得孙末楠以民俗学说为核心的社会学说成为燕大社会学系师生的常识,并引发中国学界对孙末楠学说探究的又一高潮。孙末楠的民俗学说与社会学说对美国社会学和中国社会学、民俗学都产生了巨大影响。黄迪的这部基于硕士论文的著作,就是这种时代学术环境的产物。此次整理出版,也和同列丛书中的李安宅的《<仪礼>与<礼记>之社会学的研究》《中国人口问题》等书相类,都是考古发掘出来重见天日的社会学历史经典。此次出版,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岳永逸教授还写有一篇导论性质的《孙末楠学说、黄迪与燕大社会学》,对黄迪、此书及孙末楠的生平、学说及当时的学术环境介绍甚详,有助于读者了解历史语境。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