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 98.17 5.0折 ¥ 198 全新
库存10件
作者正和岛 主编
出版社中国财富出版社
ISBN9787504776914
出版时间2022-05
装帧精装
开本16开
定价198元
货号1202657747
上书时间2024-11-21
勇而不敢者久
我们把“勇敢”两个字放在一起说多了、说习惯了,就天然以为“勇”和“敢”是一回事,其实不然。
老子在《道德经》里说,“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又说,“慈故能勇”“今舍慈且勇……死矣!”结合起来看就更好理解了:一个人的勇气可以来自慈悲利他之心,也可以源于自私贪婪之念。所谓“勇于敢”,显然是指“舍慈且勇”、被自私贪婪驱动的胆大妄为甚至胡作非为,即使得逞一时,等待他的也终将是“杀”或“死矣”;所谓“勇于不敢”,则应该是“慈生之勇”,即由内心深处的良知、智慧和责任感所生成的敬畏、胆识和定力,即使一时柔弱,也必将日生月长,终成气候。
那么,我们天天挂在口头上的“勇敢”一词,也就是作为中华民族三大传统美德“智慧、善良、勇敢”之一的这个“勇敢”,到底是老子所说的“勇于敢”呢,还是“勇于不敢”呢?前者是不可能的,如果是后者,我们的“勇敢”岂不是终落到一个“不敢”的被动状态上了吗?
深究一下会看到,这个“勇于不敢”其实包含着两个“不敢”,一个就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常用的“不敢”“岂敢”等谦词所表达的谦逊和敬畏之意,的例子是张良被一个奇怪的老头捉弄到桥下拣鞋、韩信受胯下之辱而“不敢”发怒的故事,这也是需要极大“勇气”的,所以才叫“勇于不敢”。而用老子自己的话一言以蔽之,则是“不敢为天下先”。说到这里,这个“不敢”确实仍然是被动状态,至少表面上看是如此。另一个藏在背后的“不敢”,则是“不敢之敢”。这个“不敢之敢”,就是因为敬天爱人内心强大,向内求是勇于立志、勇于自律、勇于不断地自我超越与自我突破,不与别人比怎么攀登外在的珠穆朗玛峰,而是把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重大挑战当作珠穆朗玛峰来攀登;向外求是物来则应,危难之际挺身而出,以当仁不让、舍我其谁的气概扶危济困、力挽狂澜,让这个世界因为自己的存在而更加安全和美好,哪怕只有一点点。
是故,不敢之敢,小怯大勇。由此想到,儒家的集大成者王阳明先生当年回答弟子之问时,说他之所以能够心生万法、百战百胜,只是因为“学问纯笃,养得此心不动,乃术尔”,他的“此心不动”又何尝不是“不动之动,乃为神动”?以此类推,道家又何尝不是“无为之为,乃为大为”?因为其居然敢追求“无为而无不为”。佛家又何尝不是“不住之住,乃为真住”?因为其居然能做到以心转境、真空妙有。
不敢之敢,不动之动,无为之为,不住之住,面对百年不遇之大变局,人类似乎难以遏止地在从正和博弈向零和甚至负和游戏滑落,越来越多的事情好像都在变得越来越不容易。这不也正是给我们提供的一个修炼大智大勇和生命更高境界的良机吗?路漫漫其修远兮,愿我们能够坚韧而从容地享受这个无限接近的过程。岂可与天地共存乎?
然。
我看企业经营的大趋势: 向南、向新、向阳
2022年以来,我们身边发生了太多大事,资本市场大起大落,关于“内卷”与“躺平”的讨论也从未停歇。这个社会怎么了?每个人又该往哪里走?以下是我的思考,希望对你有所启发。
透视“内卷”“躺平”,破局“熟经济”
“内卷”和“躺平”这两个词语在社交媒体上弥漫已久,在我看来,它们都源自时代的经济特征:“熟经济”。何为“熟经济”?指的是社会积累了一定的财富和经验值,但内在的增长冲动不复当年,外人看到风韵,自己感到焦虑。
比如原来几个大的产业赛道,互联网、房地产和出口贸易,在流量见顶、政策调控和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都发生了剧烈变化,大的、新的增量赛道又未出现,企业和个人都很容易陷入存量博弈的困境中。
这对年轻人的影响更为明显。在过去的增量赛道上,需求远大于供给,年轻人作为供给方,努力就有出路; 现在新赛道不多了,各行各业几乎都是存量,“前浪”还在汹涌,“后浪”很难将他们“拍在沙滩上”,后越来越“卷”,越大的城市越“卷”,越好的行业越“卷”。“卷” 得动的年轻人身心俱疲,深感努力和收益不成正比; “卷”不动的干脆“躺平”,觉得再怎么努力也凑不齐购房首付,还“卷”什么呢?
如此一来,“内卷”与“躺平”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些年轻人产生了相对消极的情绪。这种情绪挺难排解,从全球范围来看也是如此。事实上,越发达的社会越容易不平等,越不平等就越容易产生撕裂和对立。所以企业家们是时候真正重视劳资关系问题了,一些经济问题也不能仅从经济学视角来考量了,而是要与社会背景和人的需求结合起来解决。
当然,在“熟经济”时代,企业和个人也不必过度悲观,仍有一些值得关注的新机会和新行业,我总结为民生消费、科技强国和数字未来。
1.民生消费
消费不算高门槛的行业,容易形成红海式的竞争,但它的确定性回报相对还是比较高的。不管怎样,我国有14亿人口以及近4亿中产人口,经济还处于中等增长水平,整体方向是上升的,消费升级仍然是主旋律。
2.科技强国
科技强国是国家的战略方向,高端制造、芯片、新能源等行业蕴藏强劲的增长点,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不会冷却。这些行业有高风险、长周期的问题,还可能存在一系列炒作,如果要进入这些行业,一定要有足够的耐心去深耕。
3.数字未来
我认为元宇宙、NFT(非同质化代币,用于表示数字资产的加密货币令牌,可以买卖)可能代表未来的方向—这些名词意味着什么并不是关键,关键在于它们的底层逻辑是“数字社会未来”。
具体地说,我不喜欢“炒币”,也认为元宇宙的概念还处于相当早期的阶段,但我们可以不把它们当作投资标的,而是往这个赛道走,至少去了解它们,因为它们代表未来的发展趋势。投资标的和赛道选择是不一样的概念。不妨想想二三十年前那些投身于早期IT行业的精英,他们当年就对互联网有充分的信心,今天来看他们大多过得不错。海外的趋势更加清晰,尽管数字货币在大类资产配置里仍是极微小的部分,但一些知名高校的金融系毕业生正越来越多地进入加密货币行业和一些元宇宙公司。
虽然数字未来听起来可能有点不靠谱,但科幻作家亚瑟·克拉克说,“任何足够先进的技术,初看都与魔法无异”。
2022年,对资本市场需谨慎乐观
对2022年的资本市场,我的判断是需谨慎乐观。为什么在资本市场遭遇2022年的“倒春寒”之后还能保持乐观?
,从投资端看,资本市场必须接力房地产市场。房地产市场曾是中国的信贷发动机,我们知道,城市化率增速越高,房地产市场行情越好,但中国的城市化率已经达到60%以上,接近全球70%的平均水平,这意味着城市化率的高速增长基本结束。我们能明显感受到,房地产市场这个信贷发动机开始慢下来了,如果还想保持较高的经济增速,必须启用新的发动机,目前来看只有资本市场能够接力房地产市场成为新的发动机和资金蓄水池。
第二,从储蓄端看,有钱就买房几乎是中国人过去的理财信仰,但现在这个逻辑行不通了,一是值得买的地方的楼市都在限购,二是一旦房地产税出台,持有两三套以上房子的成本会非常高,而且房地产的流动性较差,不排除有砸在手里的可能。那么,居民手里的钱去哪里了?不可能都存银行, 好的去处依然是资本市场,从科创板、注册制到北交所,国家的一系列动作也是想把资本市场做起来,反哺实体经济发展。
所以,只要不发生系统性危机,中国资本市场长期发展的确定性是比较高的。但是,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资本市场也一样。目前确实有两点需要注意:
1.释放明确信号,提振市场预期
从资本市场当前的预期来看,情绪的确不高, 这主要是因为2021年政策“减法”做得比较多,一些大的平台受到了整治。我是比较反对平台垄断的,也认为政策的初衷是好的,但从政策执行层面来看,可能需要多一些全局思考。变革应该是“先立后破、不立不破”或边立边破,在新机制还未建立前不要着急破除原有机制。一定要管理好平台,但也要想好整治力度,做好善后工作。
平台是就业的蓄水池。2021年,一些城市的法拍房数量有较大幅度上升,因为很多人出现了断供;2021年以来,女性送外卖和开网约车的比例也明显提高。这可能与政策调整之下的就业市场萎缩不无关系。
企业不是慈善机构,都想选择赚钱的行业,如果赚钱的行业可能被“一刀切”,那么资本市场预期就上不来,这在股市上的反映已经很明显了。所以, 我认为应该有明确的政策信号,给市场打一剂“强心针”,让企业和企业家有前进的动力。
2.维持利率下行,加大宽松力度
我认为,要想真正刺激市场和消费,降息力度必须足够大。举个例子,LV包涨价10%~15%会刺激消费吗?显然不会,买3万元LV包的人不会因为它涨到4万元就少买,也不会因为它降到2万元就多买,它的消费弹性非常小。真正有弹性的是老百姓的消费, 多发5000元奖金,老百姓就敢多花点。房贷的影响尤其关键,根据中国社科院的测算,房贷利率降1个点,一年大概会有6000亿元资金涌入消费市场。
对企业来说也是如此,实实在在的大幅降息是改善企业负债表的有效手段。大环境已经不一样了。过去企业有20%的利润时,贷款利息降10%就能接受,因为终是能够赚到钱的。现在企业可能没有太多可做的项目,只有10%的利润了,那么如果贷款利息也只降10%,企业是不会去贷款的,因为终赚不到钱了。
2022年1月,我国社会融资规模达6万亿元,创历史新高,但这个数据并不能真正反映民间经济冷暖,因为会有“左口袋挪右口袋”的情况—金融机构会接到窗口指导,要求放款不低于一定数量。银行又不想把钱放给风险比较高的项目,结果是钱往往流向国企,一些民企和中小微企业的贷款规模其实是下降的。
有在银行工作的朋友跟我说,银行利率已经是40年来了。这话没错,但也有两点要注意:
,银行利率是比从前低,此一时彼一时。从前经济增速高,市场好,资金需求旺,利率高有高的道理;现在经济增速低,市场淡,信心弱,资金需求更弱,“比之前低”不等于“足够低”。
第二,我们知道,中国金融体系存在结构性的“渠道不畅”,中间费用相当不菲,企业端的实际利率水平往往高于给到的利率水平。我在长三角地区了解到,现金流不错但缺乏抵押品的项目,融资利率成本为8%~9%,半年前这一数据为10%~11%。
所以,我们的货币政策只有大幅度地宽松下来, 才能真正发力在广大民企和中小微企业身上。
《决策之道》是正和岛2022年重磅力作,旨在为商界、政界、学界决策者提供、稀缺、高浓度的内容价值。本书为第2辑,在宏观格局上关注2022年的经济话题,供企业决策者思考宏观经营环境;在企业经营上关注企业的新组织建设,探讨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人才观、组织文化等范畴,作为企业决策者进行组织建设的借鉴。形式从内容来源上,包括专家约稿、内部分享、采访对话、经典摘录速读等形式,努力实现内容的多样化;在内容视角上,紧密立足企业经营,提升内容的可读性。
正和岛是中国目前的企业家俱乐部之一,是企业家与创业者专属的以供需适配为核心价值的互联网创新服务平台,是企业家的深度学习社区,采取严格的实名制、会员制、收费制、邀请制。
本书编委会成员有华为管理顾问田涛、华夏基石董事长彭剑锋、金融学者香帅、北京大学教授雷晓燕、蘑菇物联创始人沈国辉等。
·有声
香帅 独家口述《我看企业经营的大趋势:向南、向新、向阳》
谈义良 推荐 / 雷晓燕 独家口述《老龄少子时代来临,怎么办?》
·有道
彭剑锋 独家口述 《真正的好企业能够抗逆周期》《企业家需要一场思维革命!》
苏鑫 推荐 / 忻榕 撰稿 《商业的天变了,企业与员工的关系也变了》。
余放 推荐 / 朱晓楠 独家撰稿《组织创新:我在互联网企业的实战与心得》
张瑞敏 推荐 / 加里·哈默 撰稿 《人本主义是治疗官僚主义的良药》
·案例
杜中兵 批注 / 高德福 独家口述《喜家德水饺的组织进化三部曲》
顾建党 推荐 / 沈国辉 独家口述《蘑菇物联创始人:我们的干劲来自联盟制》
·有味
田涛 独家撰稿《浪中行舟:关于企业家精神的6个悖论——重新理解企业家精神(中)》
何日生 内部讲话《企业家真正的幸福从何而来?》
·有料
《服务机器人正处在爆发前夜》
·有书
宫玉振书单
编辑部书单
·有约
危机之下,企业需要怎样的智慧?
知宏观,在大势中修炼决策力
案例探访:数字经济时代之新未来领导力
《决策之道》是正和岛2022年重磅力作,旨在为商界、政界、学界决策者提供稀缺、高浓度的内容价值。本书为第2辑,在宏观格局上关注2022年的经济话题,供企业决策者思考宏观经营环境;在企业经营上关注企业的新组织建设,探讨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人才观、组织文化等范畴,作为企业决策者进行组织建设的借鉴。形式从内容来源上,包括专家约稿、内部分享、采访对话、经典摘录速读等形式,努力实现内容的多样化;在内容视角上,紧密立足企业经营,提升内容的可读性。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