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出版家 姜椿芳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
33.71
5.8折
¥
58
全新
库存4件
作者陈义望,禾亦 著 柳斌杰 编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ISBN9787010242712
出版时间2022-04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58元
货号1202633848
上书时间2024-11-21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商品描述
-
作者简介
陈义望,男,湖北随州人,毕业于武汉大学出版科学系,现任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副总经理,曾任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副社长。点校出版了《王阳明全集》《国学治要》。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北上入哈,革命发月的起点(1912-1936)
一、从故乡到北国
二、找到组织
三、姜母十三迁
四、暗夜鸣镝
第二章 沪上的暗夜勇者(1936-1949)
一、推广苏联电影
二、译著立身
三、“搞文化工作很在行”
四、《时代》周刊和时代书报出版社
五、翻译英杰的“助产师”
第三章 从革命者到翻译家(1949-1975)
一、续办“时代”初建“上俄”
二、编译局中译经典
三、翻译活动和对外交往
四、风雨骤至
第四章 心血铸百科(1975-1985)
一、酝酿倡议发心启蒙
二、“抢救工程”
三、《天文学》卷先行
四、求实求是的编辑原则
五、“部件、零件和元件”——百科条目
六、戮力诚心聘人才
七、胼手胝足苦耕耘
八、创办《百科知识》,引进《不列颠百科全书
第五章 生命的最后两年(1986-1987)
一、顾问的“执着”
二、百年梦想一部书
三、编译之歌
四、最好的纪念
姜椿芳编辑出版大事年表
参考文献
代后记:最好的纪念,除了书写便是传承
内容摘要
姜椿芳,江苏常州人,中国百科全书事业的奠基人,被称为“中国大百科之父”、中国的“狄德罗”。本书纵观姜老的一生,试图展示和探究他在出版领域的杰出历程。第一章主要介绍姜椿芳先生早年曾在哈尔滨从事过地下抗日活动,在此阶段他确立共产主义信念,在“英吉利亚细亚”通讯社的翻译工作使姜椿芳的俄语能力和理论水准迅速提高。第二章主要展现姜椿芳在上海沦陷区从事进步报刊和文化统战的相关工作,从任《时代》周刊主编到主办《时代日报》,并任总编辑和时代出版社社长。第三章讲述了姜老在编译出版方面的成就,他白手起家组建上海俄文学校培养翻译人才,后参加了《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列宁全集》和《斯大林全集》的编译和部分译文的定稿工作。第四章描述了在姜椿芳的倡议和努力下,文化丰碑——中国大百科全书的成书历程。姜老于1978年后主持筹办《中国大百科全书》编辑出版工作,并任总编辑等。他及时汇集万余名学者,研讨编辑计划、亲自审阅修订条目,多次探讨并逐渐形成符合我国国情的百科全书编纂理论。为我国的百科全书事业奠基做出巨大贡献。
精彩内容
1919年春天,姜椿芳进人私塾读书。前两年是在一位姓孙的先生处读《百家姓》、《三字经》、《大学》、《中庸》;后因该私塾停办,转入一位周先生开设的私塾读《孟子》;1923年人张先生的私塾读《孟子》、((幼学琼林》等。
五年私塾生活为他打下国学基础,培养起阅读和理解中国古籍的初步能力。他后来成为翻译家和编辑,书斋里仍藏有全套《四部丛刊》及其他古籍。他晚年写的关于百科全书的论文论及中国古代百科全书——类书的源流沿革,如数家珍,是离不开他这扎实的‘‘童子功,,的。在私塾中,塾师讲授平仄、用韵、对仗等诗词格律知识,塾师本来的目的是教孩子学写古诗,想不到这位高足后来却把它用来译诗,例如普希金的诗剧《鲍里斯·戈都诺夫》,姜椿芳便是用韵文译出的。姜椿芳的诗才在晚年发皇,1978年10月他和萧军、楼适夷、张报等共同发起组织写古典诗词的团体——野草诗社。诗社编辑的《野草诗辑》,每一辑都刊有姜椿芳的诗作。新华出版社出版的《野草诗词选》收有他的诗《哭三女齐娜》、《祭淡秋》等七首。
姜椿芳于1924年春人读新式学堂“东吴大学附属第十二小学”,这是一个创办于1912年的基督教学堂,在这里他认识了他的挚友、后来重要的革命伙伴——袁励康(曾用名袁亚成、袁彦椿,1949年后工作于上海歌剧院)。12岁的他,论国文程度足以同小学高年级的局材生相颉颃,可是“洋学堂”有点看不起私塾学历,只准插班初小二年级。东吴附属小学高年级就开始学英语,在当时,除了上海这样的通都大邑以外,一般学校是办不到的。小学英语内容单薄,程度不深,却成了大翻译家姜椿芳的发轫之地。小学国文课教文言,也教白话,姜椿芳后来流畅、清隽、生动而细腻的文风,也是在这里打下的基础。此时的姜椿芳成绩优异,每个学期都是第一名。除了学习功课,他还阅读很多的课外书籍。那时家里清贫,买不起书,他就常常向常州图书馆和朋友们借书看。每天晚上看厚厚一摞,第二天会再更换一摞。或许由于照明不好加上用眼太多,或许是他从小学时就爱上了篆刻并一直未曾间断,导致眼睛过于疲劳,所以从小他的鼻梁上就架着一副厚镜片的眼镜。
1927年3月20日下午,常州国共两党组织的各机关、群众团体代表,工人、学生三四千人,游行至西门外列队欢迎国民革命军第十七军第一师先遣部队。常州城内百姓闻讯倾城而出,夹道欢迎。21日,万余人在公共体育场举行市民大会欢迎革命军。大会通过接收商团武器、铲除土豪劣绅、废除苛捐杂税、实行八小时工作制等“十项市民要求”,并接收警察三四十支步枪,以武装工人纠察队。姜椿芳也参加了反帝反封建的学生运动,并被选为学生代表,参加了县里的学生会,初步展现出组织能力。
也就是在这一年,在哈尔滨电报局当抄写员的大伯父姜岳令回乡探亲,他见弟弟姜岳安失业,正苦于无处谋生,而正在长大的侄儿忠厚聪慧,是个可造之才,就劝他们随自己一同回哈尔滨,俄文学成后若能通过考试便可以在中东铁路谋生,当时中东铁路的工人和职员工资很高。
姜父与家人深入磋商后,便先随长兄去了哈尔滨。可是到东北后,姜岳令却因工作原因被调到哈尔滨东北方600公里外的同江县电报局,姜父只得独自留在哈尔滨,找了份为同乡做饭的工作,艰难谋生。
P2-3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