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传统建筑构造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中国传统建筑构造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19.93 5.7折 35 全新

仅1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李合群 主编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ISBN9787301176177

出版时间2010-10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35元

货号11652209

上书时间2024-11-21

大智慧小美丽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目录
第1章 原始社会的建筑类型与营造技术
1.1 穴居建筑
1.1.1 穴居的地域性及形制演变
1.1.2 穴居建筑举例——西安半坡遗址F37
1.1.3 穴居的构造方法举例——西安半坡遗址F37
1.2 地面建筑
1.2.1 墙体与屋盖的分离
1.2.2 多间地面建筑
1.2.3 汤阴白营的圆形建筑
1.3 巢居
1.4 干栏式建筑举例——河姆渡遗址
1.4.1 河姆渡遗址概况
1.4.2 河姆渡干栏式建筑施工技术
1.5 原始社会的建筑新工艺
1.5.1 加固基础
1.5.2 支撑体系
1.5.3 凿井技术
1.5.4 其他新技术
小结
课后习题

第2章 夏商周时期的建筑类型与营造技术
2.1 夏代二里头宫殿建筑
2.1.1 夏代二里头一号宫殿遗址布局
2.1.2 夏代二里头二号宫殿遗址布局
2.2 商代宫殿建筑
2.2.1 郑州商城15号宫殿基址
2.2.2 商代盘龙城F1宫殿
2.2.3 殷墟宫殿基址
2.3 商代水井
2.3.1 河北藁城台西村一号水井
2.3.2 河北藁城台西村二号水井
2.4 西周凤雏甲组建筑
2.4.1 西周风雏甲组建筑布局
2.4.2 西周凤雏甲组建筑结构与构造
2.5 战国时期的高台建筑举例——中山国王陵
2.6 商周时期的筑城与构造
2.6.1 郑州商城的夯筑技术
2.6.2 东周王城的筑城技术
2.7 建筑新材料
2.7.1 陶质建筑材料
2.7.2 金属材料
小结
课后习题

第3章 古代砖墓的类型与构造
3.1 空心砖墓
3.1.1 空心砖的制作
3.1.2 空心砖墓的类型
3.2 条砖筒拱形墓
3.2.1 条砖筒拱形墓出现的原因
3.2.2 筒拱形墓条砖的种类
3.2.3 筒拱筑法及简拱曲线变化
3.2.4 筒拱技术与无梁殿的产生
3.3 砖拱壳顶墓
3.3.1 拱壳结构的产生
3.3.2 拱壳结构的运用特点与构造方法
3.4 砖砌叠涩顶墓
3.4.1 砖砌叠涩结构技术的产生
3.4.2 砖砌叠涩结构技术的发展
小结
课后习题

第4章 古代砖塔的类型与构造
4.1 砖塔概述
4.2 空筒结构砖塔
4.3 砖阶梯塔
4.3.1 砖阶梯塔概述
4.3.2 砖阶梯塔的类型与构造方法
4.4 砖木混合塔
4.4.1 砖木混合塔概述
4.4.2 砖木混合塔的结构
4.5 实心砖塔
4.5.1 实心砖塔概述
4.5.2 实心砖塔的造型特点与构造方法
4.6 砖塔的壁体构造
4.6.1 墙身与出檐
4.6.2 砖叠涩出檐构造
4.7 砖塔的抗风与抗震
4.7.1 砖塔的抗风
4.7.2 砖塔的抗震
4.8 塔基与塔刹
4.8.1 塔基
4.8.2 塔刹
4.9 砖塔施工方法
4.9.1 塔基的营造
4.9.2 塔身的营造
4.9.3 塔刹的营造
小结
课后习题

第5章 古代桥梁的类型与形制
5.1 梁桥
5.1.1 木梁桥的类型与形制
5.1.2 石梁桥的类型与形制
5.1.3 栈道的类型与形制
5.2 拱桥
5.2.1 石拱桥
5.2.2 竹、木拱桥
5.3 浮桥
5.3.1 浮桥概述
5.3.2 浮桥的组成部分
5.3.3 浮桥的特点与用途
小结
课后习题

第6章 古代桥梁的营造技术
6.1 基础墩台的营造技术
6.1.1 墩台基础的类型与营造
6.1.2 墩台基础施工
6.1.3 桥墩的砌筑
6.1.4 桥台的砌筑
6.2 梁桥的营造技术
6.2.1 木伸臂梁的营造
6.2.2 石梁桥的营造
6.3 拱桥的营造技术
6.3.1 立拱架
6.3.2 砌拱
6.3.3 尖拱
6.3.4 砌筑拱上结构
6.3.5 木拱的营造
小结
课后习题

第7章 土方与基础工程
7.1 灰土基础
7.1.1 灰土概述
7.1.2 夯筑工具
7.1.3 夯土操作工序
7.2 台基的营建与构造
7.2.1 台基概述
7.2.2 台基的分类
7.2.3 台基的基本尺寸
7.2.4 台基的定位放线
小结
课后习题

第8章 台基石活
8.1 台阶石活概述
8.1.1 踏跺分类与组成
8.1.2 踏跺层数与每层厚度的确定
8.1.3 台阶的安装程序
8.2 栏板与望柱石活
8.2.1 台基上的栏板与望柱石活
8.2.2 垂带上的栏板与望柱石活
8.3 须弥座石活
8.3.1 须弥座的基本构成
8.3.2 须弥座的各层高度比例
8.4 台基上的其他石活
小结
课后习题

第9章 墙体构造
9.1 房墙构造
9.1.1 山墙
9.1.2 檐墙
9.2 院墙构造
小结
课后习题

第10章 宋代斗棋的制作与组合
10.1 宋代斗的制作
10.1.1 材分。制
10.1.2 斗的制作
10.2 宋代棋与昂的制作
10.2.1 棋的制作
10.2.2 昂的制作
10.2.3 耍头的制作
10.3 宋代斗棋的组合
10.3.1 铺作的名称与数量
10.3.2 铺作举例
小结
课后习题

第11章 清代斗棋的制作与组合
11.1 清代斗棋的制作
11.1.1 清代斗棋简介
11.1.2 清代斗口制
11.1.3 斗、棋与枋
11.1.4 斗棋中的横向构件
11.2 清代斗棋组合
11.2.1 翘昂斗棋
11.2.2 溜金斗棋
11.2.3 挑金斗棋
11.2.4 平座斗棋
11.2.5 隔架斗棋
11.2.6 藻井斗棋
11.3 清代斗棋中的榫卯与棋、翘的卷杀
11.3.1 清代斗棋中的榫卯
11.3.2 棋、翘的卷杀
小结
课后习题

第12章 榫卯的制作
12.1 榫卯概述
12.2 榫卯的分类
12.2.1 固定垂直构件的榫卯
12.2.2 水平构件与垂直构件拉结相交使用的榫卯
12.2.3 水平构件互交部位常用的榫卯
12.2.4 水平或倾斜构件重叠稳固所用的榫卯
12.2.5 水平或倾斜构件叠交或半叠交的榫卯
12.2.6 用于板缝拼接的几种榫卯
小结
课后习题

第13章 大木作
13.1 大木作概述
13.1.1 大木作及其组成部分
13.1.2 大木构件的发展演变
13.1.3 大木作相关概念
13.2 大木制作的初步工作
13.2.1 备料
13.2.2 验料
13.2.3 材料的初步加工
13.3 大木的制作
13.3.1 柱的制作
13.3.2 梁的制作
13.3.3 檩的制作
13.3.4 枋的制作
小结
课后习题

第14章 屋面构造
14.1 屋面的形式与做法
14.1.1 屋面的形式
14.1.2 屋面的做法
14.2 苫背的做法与瓦面的铺装
14.2.1 苫背的做法
14.2.2 瓦面的铺装
1.4.3 屋脊的做法
14.3.1 琉璃屋脊的做法
14.3.2 大式黑活屋脊的做法
14.3.3 小式黑活屋脊的做法
14.4 屋面工程的修缮
小结
课后习题

第15章 门窗的类型与构造
15.1 门的类型与构造
15.1.1 门的相关构件
15.1.2 板门
15.1.3 隔扇门
15.2 窗的类型与构造
15.2.1 隔扇窗
15.2.2 横披窗
15.2.3 支摘窗
15.2.4 直棂窗
小结
课后习题

第16章 油漆彩画技术
16.1 油漆和彩画材料与施工
16.1.1 油漆
16.1.2 颜料与胶料
16.1.3 颜色的配兑
16.1.4 沥粉技术
16.1.5 贴金技术
16.2 彩画技术
16.2.1 宋代以前的彩绘
16.2.2 《营造法式》中的宋代彩画
16.2.3 明清彩画
16.2.4 彩画制作程序
小结
课后习题

第17章 传统建筑木作工具及应用
17.1 石质工具
17.1.1 石质工具概况
17.1.2 石质工具的主要类型
17.1.3 石质工具的应用技术
17.2 青铜工具
17.3 铁质工具
17.3.1 砍伐和解木工具
17.3.2 平木工具
17.3.3 穿剔工具
17.4 测量、定向与定平工具
17.4.1 测量工具
17.4.2 定向工具
17.4.3 定平工具
小结
课后习题
参考文献 

内容摘要
《中国传统建筑构造》共17章,前两章以时间为序介绍了原始社会、夏商周时期的建筑营造技术;第3章至第6章以建筑类型来划分介绍了砖墓、砖塔、桥梁三部分内容;第7章至第16章以传统单体建筑为个案,从下到上、由内而外地介绍了基础工程、台基、墙体、斗栱、榫卯、大木作、屋面、门窗、油漆彩画等内容;最后一章介绍了传统建筑木作工具及应用。
《中国传统建筑构造》可作为建筑学、考研学专业的教材,也可作为从事古建保护维修、仿古建筑设计、考研相关人员的参考用书。 

精彩内容
    1.开间与进深
    
我国木构建筑正面相邻两檐柱间的水平距离称为“开间”(又称“面阔”),各开间宽度总和称为“通面阔”。建筑中各开间的名称因位置的不同而异,正中一间称为明间(宋代称当心间),其左、右侧的称为次间,再外的称为梢间,最外的称为尽间;九开间及以上的建筑则增加次间数。
    
屋架上的檩与檩中心线间的水平距离,清代称为“步”。各步距离的总和或侧面各开问宽度的总和称为“通进深”,亦即前后檐柱间的水平距离。有时也可用建筑侧间数或以屋架上的椽数来表示“通进深”,这时常简称为“进深”。开间与进深用来描述一座建筑的规模。
    
2.建筑模数制
    
我国古代建筑在很早时期,各种构件就形成了某种比例关系,即以斗棋中的一个棋的用材定为衡量整个建筑构件的标准单位,称为“材”。棋高称为材高、棋宽称为材厚,两层棋相垒时,其中间的空当高度称为“契高”,材高加“契高”称为足材。宋《营造法式》根据建筑等级将斗棋的用材分为八等,并对各种构件的用材作了详细的规定。
    
清式则以“斗口”来作为建筑尺度的衡量标准。斗口也叫口份,是平身科坐斗垂直于面宽方向的刻口尺寸的宽度,这个宽度在不同规模的建筑中也各不相同,按照清式《工程做法则例》规定,把斗口分为十一等级,最大的口份是6寸,最小为1寸,根据建筑的规模的大小选择不同等级的斗口。
    
另有一种标准是以柱径为基本模数,柱径的来源是建筑物明间的面宽,如:面宽为10,其柱高为面宽的8/10,柱径则规定为柱高的1/10。柱径确定以后,每一构件的大小都按柱径推算。这种模数制多用于小式建筑上。 
    
……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