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享金融:金融新业态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共享金融:金融新业态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26.64 5.6折 48 全新

库存3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姚余栋 杨涛 著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ISBN9787508658735

出版时间2016-03

装帧平装

开本其他

定价48元

货号1201240238

上书时间2024-11-20

大智慧小美丽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姚余栋,男,1971年生,辽宁沈阳辽中县人。剑桥大学经济学博士,研究员,博士后导师,现任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所长,曾任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司副司长。  杨 涛,男,1974年生,山东淄博人。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所长助理、产业金融研究基地主任、支付清算研究中心主任。

目录
第一篇 共享金融的理论探讨
第一章 共享经济的发展背景
第二章 共享金融的理论机制
第三章 共享金融的技术与制度

第二篇 共享金融的实践考察
第四章 共享金融与金融基础设施
第五章 共享金融与众筹
第六章 共享金融与P2P网络借贷
第七章 共享金融与供应链金融
第八章 共享金融与相互保险
第九章 共享金融与大银行变革
第十章 共享金融与资产证券化
第十一章 共享金融与区块链

第三篇 共享金融的制度建设
第十二章 共享金融的法律问题初探
第十三章 共享金融监管体系的初步思考

内容摘要
本书率先提出了“共享金融”这一全新的金融理念。本书从理论和实践两个维度对“共享金融”加以阐述,展示了最新的研究成果和实践范例,成为迄今为止关于“共享金融”最权威的著作,非常值得认真研读。本书作为“全球共享金融100人论坛”书系之一,聚集了国内在共享金融理论和实践方面均走在前列的一批顶尖作者,他们通过不同视角,分别阐述了共享金融在我国的蓬勃兴起,并进行了学术提炼和理论归纳,提出了很多极具前瞻性的预见,处处闪现着灵感的火花。

主编推荐
  
共享金融:金融新业态
“共享金融”全力助推金融业“供给侧改革”。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互联网金融研究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支付清算研究中心、《当代金融家》杂志、华夏新供给经济学研究院,联袂推荐。

精彩内容
    序  一
    
    
王永利
    
    
乐视控股(北京)高级副总裁、乐视金融CEO
    
    
近年来,由互联网企业运用互联网技术从事金融活动所创造出新的金融模式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互联网金融”作为一种与传统金融相对应的概念应运而生,并迅速传遍全国,吸引了大量的人力和资本投入,形成了举世瞩目的“互联网金融热”。
    
    
但是,由于互联网金融属于一个全新的概念,而且还是中国首创的概念,因此,从一开始,不仅其业务模式饱受争议,而且其概念同样深受争议。即便2015年7月中国人民银行等十部委联合发布了《关于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以法规的形式确定了“互联网金融”的概念和模式,社会上对此仍然持有不同声音。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认为,“互联网金融”过于强调“互联网”,具有太强的技术和时代特征。实际上,随着互联网应用的普及,未来不应该一直有“互联网金融”的概念,应该透过互联网金融看到“互联网 金融”未来的根本内涵和属性。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姚余栋和杨涛两位学者率先提出:“互联网 金融”应该是“共享金融”,共享金融又是与共享经济紧密相连的。这可以说点到了互联网金融的根本,并开创了金融研究的新领域,具有很强的前瞻性和创新性。
    
    
实际上,“共享金融”完全符合金融的本质和发展规律,这可以从如下两方面来看。
    
    
第一,关于金融的本质。
    
    
金融首先是分享经济的概念。金融本质上就是把社会上闲置的资源以货币或资金的方式输送到最需要的地方(从资源所有者转移到资源需求者),从而发挥资源潜力,创造出更大的社会财富,支持经济社会发展。这是金融本质的第一层表现。
    
    
需要注意的是,金融所从事的资源转移,不是简单的捐赠或买断卖断,而是在供需双方议定条件下(期限、回报、权利、义务等)的有偿使用,更多地体现出租赁的特征。金融活动和商品买卖相同的地方是,都需要供需双方信息的交互和条件的交流,都需要有规则。二者最大的区别是,金融活动是有存续期的,在存续期内相关各方一直存在着相互关系。这是金融本质的第二层表现。
    
    
由于有存续期,随之就会有风险的问题,包括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利率风险、汇率风险等若干风险。所以,金融必须要有效地防范和控制风险,包括政府会对金融中介机构实施严格的金融监管。这是金融本质的第三层表现。
    
    
围绕资金(资源)转移、权利和义务的存续、风险的存在和管理,金融演化出品种繁多的金融产品和金融活动,并形成了包括金融机构、场所、人员、产品、服务、法律和监管体系等在内的金融体系和专门业态。
    
    
第二,将少数人分享的金融推向大多数人共享的金融。
    
    
正因为金融是有条件、有成本、有风险的,所以其逐步从一般经济活动中分离出来,形成越来越专业化发展的、相对独立于实体经济的专业领域(虚拟经济),这又推动了金融发生异化,即尽管金融本质上是分享经济,但越来越成为少数人才能参与和分享的东西。
    
    
因此,如何将少数人分享的金融发展成为大多数人能够共享的(普惠)金融,就成为推动金融发展的必然方向,也是充分发挥金融功能的重大课题。
    
    
在以往,这是很难做到的,因为很多事情是有条件、有成本的。比如银行原来依靠网点、人员来做,很多产品在成本上就没有办法弥补,所以也就没有办法做到。但是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随着宽带传输技术、移动互联技术、云计算、大数据,甚至是分布式、区块链技术的广泛应用,我们已经开始进入万物互联、随时互联的新时代,通过互联互通可以打破原来工业社会分工越来越细、专业化越来越强的社会结构,转而强化跨界融合,开始形成产业链垂直整合或横向开放的“产业链”“生态面”,信息流、实物流、资金流等“多流合一”的新格局。这样一来,就把原来大量的、有中介的东西削弱了,直接拉近了价值创造者和价值需求者、资源拥有者和资源需求者的供求信息的距离,从而使生产更加高效,资源利用更加有效,进而发展出连平民百姓都可以普遍参与的资源和财产共享的新经济模式——共享经济。这也必然推动金融从越来越脱离实体经济,转而趋于越来越融入实体经济;从高高在上的社会资源配置顶端逐步回归,融合到整个社会经济运行的实际过程中;从少数人分享的金融向多数人共享的金融发展,即发展成为“共享金融”。
    
    
可见,互联网的创新和发展,正在为金融从分享迈向共享创造条件。“互联网 金融”的必然方向是“共享金融”。“共享金融”才是互联网时代金融的根本特征或基本属性。
    
    
为了充分说明“共享金融”的概念及其应用,两位“共享金融”的首创者又发起并由多位专家参与,在共同研究和深入探讨的基础上,编写了本书,从理论和实践两个维度对“共享金融”加以阐述,展示了最新的研究成果和实践范例,成为迄今为止关于“共享金融”最权威的著作,非常值得认真研读。
    
    
当然,互联网时代仍在不断进步,互联网对人类社会带来的影响尚未充分显现,“互联网 金融”未来将如何发展还需要深入探索。本书也只是阶段性成果,希望能由此引发全社会对“共享金融”的更大关注,吸引更多的人加强对“共享金融”的深入研究,并加强“共享金融”研究成果的传播,形成不止在中国,而且在全球都应具有的影响力。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