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妨偏径 冯纪忠的建筑与思想世界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
74.89
4.5折
¥
168
全新
库存8件
作者徐文力
出版社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
ISBN9787534038204
出版时间2023-07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168元
货号1203035700
上书时间2024-11-16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商品描述
-
作者简介
徐文力,南京大学建筑设计与理论硕士,同济大学建筑历史与理论博士,现为左宜右有建筑工作室主持建筑师。
目录
序/1
导言/3
第一章维也纳的教育经历和学术背景/001
维也纳的文化氛围/001
维也纳技术大学的建筑教育:技术和历史两手抓/003
奥托·瓦格纳:传统形式与现代技术的调和/005
路斯:空间规划与穿衣服/014
卡尔·赫雷:历史的研究及其价值/019
齐格菲·苔斯:城市建筑的文脉与现代性/024
维也纳的巴洛克建筑传统/027
森佩尔:思考建筑形式生成之源/033
第二章1946—1952:追求新技术与有机功能主义/037
20世纪40年代东南地区的建筑学术风气/037
杨廷宝的转向/038
黄作燊的现代建筑观念/046
薄壳结构:追求新技术/052
武汉东湖客舍/056
赖特的典范:十字形平面/062
十字形平面的转化/068
“山丘之眉”/072
“有机建筑”:事物的本质存在于相关性中/076
“不妨偏径,顿置婉转”:《园冶》中的智慧/079
建筑受自然的孕育/082
东湖客舍的材料和形式/084
武汉同济医院/085
华揽洪的北京儿童医院/089
同济医院的“建构”/092
巴洛克式主入口立面/094
“借景”的兴起/098
第三章1953—1977:空间组合原理和民族特色探索/103
华东师范大学化学馆/103
华东水利学院工程馆/106
“八国联军”内部的学术互动/109
吴景祥的构图术/113
民族特色初探/118
人民大会堂方案/120
个人化的民族特色:花港观鱼茶室/122
不对称的坡屋顶/125
探索空间组合原理/128
空间是技术和艺术的结合/131
科学的设计方法论/134
“为人性僻耽佳句”/136
第四章改革开放时期:现代建筑的再探索与反思/139
现代还是后现代?/139
贝聿铭的第三条道路/142
露天博物馆:与古为新/146
旷与奥/150
英式园林的冲击/154
北大门:解构大屋顶/161
结构表现:冗繁削尽留清瘦/164
何陋轩:竹构的原始棚屋/167
“亲地”:原始棚屋与大地的关系/172
巴洛克空间与弧墙/176
波多盖西:空间的力场/178
何陋轩的文学隐喻/182
解构重组与建筑的自主性/184
松江方塔园博物馆提案/189
个体的文化选择/192
第五章冯纪忠建筑思想阐微钩沉/195
园林发展“五层面说”/195
李格尔的艺术史观念与方法/198
艺术意志与五层面说/200
个人和民族的“艺术意志”/203
“支离”的美学趣味/205
建筑可以表达情感吗?/211
抽象构成中的情感表现力/213
对传统文化的转换性创造/216
冯纪忠建筑思想之影响/219
第六章结语/223
冯纪忠个人与时代的紧张关系/223
民族性与个人性/225
“见地”/228
后记/233
参考文献/235
中文建筑专业类著作/235
中文其他著作/236
外文译著/237
外文原著/238
学位论文/239
主要期刊/240
附录冯纪忠先生藏书书目/241
致谢/243
内容摘要
本书是关于20世纪有名建筑师和建筑教育家冯纪忠先生的专题个案研究,作者从特定的历史环境和时代风气出发,通过比较分析,从学术背景考察、作品分析、理论探源等方面对冯纪忠的建筑作品和学术思想做了全面而深入的批判性研究,揭示了几十年中建筑师设计思想和手法的变化过程,探讨其具体建筑作品的价值选择和美学观念,呈现其建筑思想的独特性,以及忠于内心、敢于另辟蹊径的艺术坚持,进一步明确冯纪忠在中国近现代建筑历史脉络中的定位。
主编推荐
不妨偏径,才有可能独辟蹊径。走向自己的内心愈深,则走向世界的前景愈宽。冯纪忠以一位艺术创作者的自觉,积极将中国传统文化特征融入现代建筑的尝试,同时忠于内心,拒绝附和“正统”,形成了独特的建筑思想。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