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荡: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工人运动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
38.49
5.7折
¥
68
全新
仅1件
作者俞凤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ISBN9787520370974
出版时间2020-10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68元
货号1202158995
上书时间2024-11-16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商品描述
-
目录
引言
一 问题的提出
二 选题意义
三 文献综述
四 研究方法
五 全书结构安排
章 工人运动的缓慢复苏
节 20世纪30年代前美国工人运动的历史演变
第二节 大萧条时期的工人运动
一 失业工人的反抗活动
二 在业工人的罢工斗争
第三节 大萧条时期工人运动的复苏为何缓慢?
第四节 小结
第二章 美国工人运动中工会主义的高涨
节 工人运动的转折期:1933-1934年
一 罗斯福新政的出台
二 工会力量的复苏
三 罢工潮的出现
四 罢工潮的根源与存在的问题
第二节 工人运动的巅峰时期:1935-1939年
一 《国家劳动关系法》
二 工会力量的持续增强
三 工人运动的新发展
第三节 小结
第三章 美国工人运动中社会主义的式微
节 美国工人的独立政治行动
一 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社会党与共产党
二 1934-1938年的工人党运动
三 工人独立政治行动的失败
第二节 工人独立政治行动失败的原因
一 历史层面的解释
二 理论层面的归纳
第三节 小结
结论
一 20世纪30年代美国工人运动两大发展特点之间的联系
二 正确评价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工人运动
三 从20世纪30年代美国工人运动的发展看“美国例外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索引
致谢
内容摘要
本书回顾了大萧条与新政时期美国的工人运动史,揭示其“激进又保守”的特点。“激进”体现在美国工人的斗争热情与决心,以及工会运动的迅猛发展;“保守”则表现为工人政治斗争的相对失败,既未能同社会主义政党结合在一起,亦未能建立起独立的工人党。本书运用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论,通过考察个体、组织与制度的互动关系,指出新政时期美国工会运动的蓬勃发展得益于工人经济与心理境况的变化、工人组织的动员力量和罗斯福新政提供的制度环境。然而,受制于美国工人阶层的内部分化、工会与美国社会主义政党之间的历史矛盾和“赢者通吃”的选举制度等因素,工人并未取得政治上的独立,而是与民主党建立起长达数十年的政治联盟。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