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化学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
72.79
7.4折
¥
99
全新
仅1件
作者刘华、杨武德著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ISBN9787117291644
出版时间2020-12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99元
货号1202315023
上书时间2024-11-16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商品描述
-
目录
篇 有机化学总论
章 绪论/2
节 有机化合物与有机化学/2
第二节 有机化合物特性/3
第三节 有机化合物分类/5
第四节 有机化合物结构的表示方法/8
第五节 有机化合物命名原则简介/11
第六节 关于有机化学课程的学习/14
第七节 有机化学与中药学的关系/16
第二章 有机反应简介/21
节 化学键/21
第二节 有机反应活性中间体/28
第三节 有机反应类型/29
第四节 有机反应过程描述/32
第五节 电性效应/35
第六节 有机酸碱理论/38
第三章 中药中有机化合物的研究/44
节 中药中有机化合物的提取分离/44
第二节 中药中有机化合物的结构鉴定步骤/49
第三节 中药中有机化合物的结构鉴定谱学方法简介/51
第四章 立体化学基础/66
节 同分异构现象简介/67
第二节 构造异构/67
第三节 构象异构/69
第四节 顺反异构/70
第五节 对映异构/73
第二篇 有机化学各论
第五章 烷烃和环烷烃/94
节 同系列和同分异构/95
第二节 命名/96
第三节 结构/103
第四节 物理性质/105
第五节 化学性质/108
第六节 烷烃自由基取代反应机理/112
第七节 构象/117
第八节 中药中的多环化合物/124
第六章 烯烃、炔烃和二烯烃/131
节 烯烃、炔烃的同分异构现象/132
第二节 烯烃、炔烃的命名/133
第三节 烯烃、炔烃的结构/134
第四节 烯烃、炔烃的物理性质/136
第五节 烯烃、炔烃的化学性质/138
第六节 二烯烃/152
第七章 芳香烃/164
节 苯及苯衍生物的命名/164
第二节 苯的结构和稳定性/166
第三节 芳香性和休克尔 4n+2规则/169
第四节 苯的化学性质/172
第五节 定位规则及其应用/179
第六节 芳烃上的亲电取代反应机理/184
第七节 多环芳烃/185
第八章 卤代烃/195
节 卤代烃的分类和命名/195
第二节 卤代烃的物理性质/198
第三节 卤代烃的化学性质/199
第四节 卤代烯烃和卤代芳烃/211
第五节 卤代有机化合物与环境/213
第九章 醇、醚和环氧化合物/218
节 醇/218
第二节 醚和环氧化合物/233
第十章 羰基化合物/247
节 羰基化合物的分类和命名/247
第二节 羰基的结构250
第三节 醛、酮的物理性质251
第四节 醛、酮的化学性质252
第五节 醛、酮亲核加成反应机理268
第六节 中药中的黄酮类化学成分/270
第十一章 酚和醌/276
节 酚/276
第二节 醌/287
第十二章 羧酸和取代羧酸/299
节 羧酸/299
第二节 取代羧酸/314
第十三章 羧酸衍生物/335
节 羧酸衍生物的命名/336
第二节 羧酸衍生物的结构/338
第三节 羧酸衍生物的物理性质/339
第四节 羧酸衍生物的化学性质/339
第五节 β 二羰基化合物/355
第六节 自然界中的酯:油、脂肪、蜡和类脂/359
第十四章 有机含氮化合物/365
节 硝基化合物/365
第二节 胺/370
第三节 重氮和偶氮化合物/386
第十五章 杂环化合物/396
节 杂环化合物的分类/397
第二节 杂环化合物的命名/397
第三节 五元杂环化合物/399
第四节 六元杂环化合物/408
第五节 并杂环化合物/417
第六节 生物碱/420
第十六章 糖和苷类化合物/428
节 糖/428
第二节 糖苷/442
第十七章 有机合成基础/450
节 有机合成简介/450
第二节 有机合成手段/454
第三节 有机合成方法设计/463
第四节 有机合成设计实例/468
练习题参考答案/474
习题参考答案/485
内容摘要
本书在章节的编排上紧扣中药这个核心,采取设立总论和个论的方式展开。总论将原分散于各章节的基本理论集中阐述,使学生对中药中的有机化学有一个全面了解,也方便学生自学。在个论内容的选择上,突显本书特点,以特性基团为主线,以精选的常见中药的一类化学成分作为导入,展开本章内容的学习,详细介绍此类化合物的化学性质与其结构之间的关系。而在编写形式上,也一改传统教材通篇文字,单一枯燥无新意的模式,增加如开篇的"导入",重要知识点后的"练习题"、章节末尾的"大视野"、"综合思考题"、"本章关键词"、"本章小结"以及课后"习题"等多个版块,使严谨与趣味相结合,并增加颜色功能的应用,标识内容重点和难点,尽可能帮助学生更好地在纷繁复杂的有机化学反应中理解有机结构与特性基团的关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和阅读兴趣。尤其是教材中新增的二维码呈现"纸数融合"模式也很新颖,将教材主要内容的深化、教材内容的PPT、同步练习题等都通过"扫码上课"的方式进行,以满足学生个性化、自主性的学习要求。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