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追求有尊严的幸福生活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追求有尊严的幸福生活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34.77 4.0折 88 全新

仅1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俞可平

出版社文津出版社

ISBN9787805548173

出版时间2022-08

装帧精装

开本32开

定价88元

货号1202738083

上书时间2024-11-16

大智慧小美丽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俞可平,著名学者,政治学家,北京大学学术委员、讲席教授,北京大学中国政治学研究中心主任,哲学政治学双学科博士生导师,德国杜伊斯堡–埃森大学名誉博士。曾任中共中央编译局副局长,美国哈佛大学和杜克大学、德国自由大学和杜伊斯堡–埃森大学、英国诺丁汉大学等校客座教授或高级研究员。因倡导“治理”“善治”“社会治理”“全球治理”“官民共治”“增量民主”“政府创新”“动态稳定”“协商民主”等而广受关注,其《民主是个好东西》一文曾引起极大反响;创办在政界、学界有广泛社会声誉的“中国地方政府创新奖”和“中国社会创新奖”;主持研制“中国国家治理评估指标体系”和“中国社会治理评估指标体系”;主持创立重量的“中国民主治理数字化平台”;组建由国内多所重点高校参与的“全国治理研究协作网络”;创办国内少有以治理研究为主旨的学刊《中国治理评论》。    俞可平教授曾长期参与中央重大决策调研,并担任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首席专家,主持多项国家重大科研项目和大型国际合作课题。主要研究领域包括政治哲学、中国政治、比较政治、治理与善治、全球化、公民社会、政府创新,共发表中英文学术论文300多篇,专著、合著、编著100多种。

目录
第一部分 北大致辞 1

1. 做什么都要有底线 5

2. 做一名共和国的优秀公民 9

3. 追求有尊严的幸福生活 15

4. 像追求阳光一样去追求正义 23

5. 诚信是人类的崇高价值 34

6. 包容成就伟大 44

第二部分 走读人生 53

7. 走路

——绍兴师专忆往 57

8. 要有一根筋 65

9. 出国忆今昔 74

10. 圣人养贤以及万民

——重读王安石《读孟尝君传》 86

11. 仁者有寿智者有福

——在《周有光文集》首发式上的讲话 91

12. 博爱是一种境界

——陈祖楠老师《修德求真》读后 95

第三部分 追念尊长 103

13. 花山村的一位普通农民

——纪念我的父亲 107

14. 高尚是一种力量

——读《再回兴义忆耀邦》有感 118

15. 穿透心灵的人格魅力

——怀念徐雪寒前辈 124

16. 这才是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者

——悼吴江同志 143

17. 仕而优则学

——追念罗豪才老师 154

18. 学兄、同事、朋友

——忆张世鹏教授 161

第四部分 学术访谈 171

19. 乐山乐水, 穷理究变 175

20. 探寻中国治理之谜 221

21. 学者俞可平 247

22. 政治学的魅力 267

内容摘要
本书是著名学者俞可平教授离开中共中央编译局重回北京大学后,首次将自己代表性的致辞、杂文、随笔、专访等结集出版,分为北大致辞、走读人生、追念尊长、学术访谈四个部分,共计22篇文章,并精选作者不曾公开发表过的照片数十幅。    从一名地道的乡村放牛娃通过高考上大学,再一步步攻读硕士研究生直至成为改革开放后中国本土政治学博士开山大师兄的漫漫求学之路;从中管干部到大学教授的身份转变,秉承不左不右走人间正道,求解中国治理之谜的孜孜治学之路;从“尘世的学问”到“天国的学问”的士大夫气质,将更多时间和主要精力放在纯学问的探寻上,开始“仰望星空”……透过作者的成长足迹、读书心得、亲情友谊、兴趣爱好,可以窥见一位知识分子的人生感悟、理想追求、学术志业和家国情怀。

主编推荐
人民共和国最坚实的基础在于优秀的公民,所以我从优秀的公民开始,先后强调了人的尊严、公平正义、社会诚信和包容博爱。它们不仅表达了我对北大政管同学的期待,也表达了我对整个中国社会政治进步的期待。    我喜欢读书,偏爱学问。读书对我既是学习,也是享受。在读书中加深认识,解开一个个的学术之谜;在读书中感悟人生,使自己一步步地前行。“古人说,‘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我说:书中自有健康身,书中自有欢乐心。”    人的一生离不开亲情和友谊。说起幸福生活,人们每每会想到健康的身心、成功的事业、富足的生活、甜蜜的爱情,不少人还会想到权力、金钱、名誉和地位等等,这些要素也确实与幸福生活相关。但是在我看来,如果缺少亲情和友谊,即使具备了上述所有要素,人生同样不会是幸福和完美的。    少数媒体人对我的“天国的学问”和人生经历感到好奇,我也破例接受了采访。这便有了收录在本书中的四篇访谈,它们既展示了我从一名地道的乡村放牛娃转变成大学教授的人生历程,也体现了我从“尘世的学问”转向“天国的学问”的学术关怀。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