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装和平 1871-1914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
57.63
4.6折
¥
125
全新
库存3件
作者(英)罗伯特·巴尔曼·莫厄特 著 吴赵萍 译
出版社华文出版社
ISBN9787507554670
出版时间2021-09
装帧精装
开本16开
定价125元
货号1202487492
上书时间2024-11-16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商品描述
-
作者简介
罗伯特·巴尔曼·莫厄特,英国历史学家,牛津大学教授,布里斯托大学教授,美国威斯康星大学访问学者,欧洲著名的外交史学者,现代外交史学的重要奠基人。他的作品对我国学者影响巨大。我国著名翻译家、社会活动家、“七君子”之一王造时先后翻译了罗伯特·巴尔曼·莫厄特的《近代欧洲外交史》《现代欧洲外交史》。
目录
第1章
战争时期:1848年至1871年
第2章
《法兰克福条约》
第3章
武装和平
第4章
罗马教廷回归
第5章
巴尔干半岛问题:1876年至1878年
第6章
1878年的柏林会议
第7章
三国同盟
第8章
瓜分非洲
第9章
1884年至1885年的柏林会议
第10章
埃及
第11章
苏伊士运河
第12章
保加利亚危机:1885年至1886年
第13章
巴尔干半岛各国边界问题的协调
第14章
第一次海牙国际会议
第15章
中国问题的协调
第16章
英德同盟问题:1898年至1901年
第17章
欧洲协调的衰落
第18章
阿尔赫西拉斯会议
第19章
英法协约集团的演变
第20章
波斯尼亚与黑塞哥维那
第21章
第二次海牙国际会议
第22章
欧洲协调的破裂
第23章
巴格达铁路问题
第24章
1913年的伦敦大使会议
第25章
1914年上半年
第26章
决定欧洲命运的关键十二天
译名对照表
内容摘要
“武装和平”被欧洲史学界公认为揭开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钥匙”。普法战争打垮了法国,德意志实现了统一,为什么无法灭亡法国?欧洲大国协调在柏林会议上扮演了哪种角色?德意志第二帝国从俾斯麦时代向威廉二世时代转变为什么是战略上的失误?奥匈帝国对巴尔干半岛的觊觎与俄罗斯帝国的泛斯拉夫主义为什么存在不可调和的矛盾?奥斯曼帝国为什么在第一次巴尔干战争中败于巴尔干同盟?巴尔干同盟分赃不均如何引发了第二次巴尔干战争?摩洛哥危机是如何发生及解决的?奥匈帝国皇储弗朗茨·斐迪南大公遇刺事件究竟是塞尔维亚王国的官方行为还是民间行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的关键十二天到底发生了哪些事?欧洲协调、大使会议为什么失灵,从而未能阻止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本书将给予详细解答。
主编推荐
牛津大学教授与布里斯托大学教授
美国威斯康星大学访问学者
欧洲著名的外交史学者
现代外交史学的重要奠基人
罗伯特•巴尔曼•莫厄特代表作品
精彩内容
第1章 战争时期:1848年至1871年
1870年普法战争结束了持续二十二年的欧洲战乱,使欧洲迎来了长达四十四年的和平。
自1848年以来,欧洲各国纷争不断。最早,奥地利帝国与匈牙利王国冲突激烈。不过,双方最终于1849年8月在维拉格斯签订了停战协定。随后,奥地利帝国与撒丁王国发生了短暂冲突。1849年3月,这场冲突以意大利人在诺瓦拉战败而告终。没过多久,1854年,克里米亚战争接踵而来。直到1856年,这场战争才最终结束。1859年,意大利人发动了解放战争(法兰西第二帝国与撒丁王国联手对抗奥地利帝国)。1864年,普鲁士王国与奥地利帝国对丹麦王国发动了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战争。1866年,普鲁士王国与奥地利帝国之间爆发了普奥战争。1870年,法兰西第二帝国与普鲁士王国之间爆发了普法战争。随后四十四年,土耳其帝国之外的整个欧洲再也没有发生任何战争。
1848年至1870年战争时期之前,虽然欧洲大国协调的地位还并不稳固,却真实地存在着。1814年,欧洲大国结盟共同反抗拿破仑·波拿巴,即拿破仑一世。欧洲各大国互相达成谅解,共同致力于维护欧洲和平,纷纷承诺遵守和平条约。于是,欧洲协调应运而生。在克莱门斯·冯·梅特涅的强大影响力之下,很长一段时期内,尽管欧洲协调(1815年,拿破仑战争结束;三年后的1818年,法兰西王国承认欧洲协调)并非尽善尽美,却一直在起作用。克莱门斯·冯·梅特涅是一位具有欧洲精神的杰出政治家,曾担任奥地利帝国外交大臣长达四十年。作为政治家,他走入了一个思想误区。他认为(直到生命最后一刻依然相信)宪政革命与民族运动的影响力具有破坏性,所以他一直激烈反对宪政革命与民族运动。不过,在维持欧洲和平问题上,克莱门斯·冯·梅特涅独具慧眼。他认为,整个欧洲和平受到威胁时有各国政府协调一致,心平气和地召开会议,通过交换意见,采取预防措施,才能确保和平。
一场暴力革命结束了1815年至1848年的欧洲和平。这场革命就是1848年欧洲革命。它在意大利、法兰西与奥地利相继爆发。与此同时,其他一些地区的人民蠢蠢欲动,企图发动革命。在哈布斯堡王室的领地,革命之火燃烧得尤其猛烈。捷克人、马扎尔人与意大利人的革命目标是实现民族自由并建立宪政政府。尽管哈布斯堡王朝在俄罗斯帝国帮助下镇压了这场革命,但实现民族自由与建立宪政政府依然是绝大多数欧洲政界开明人士的奋斗目标。克里米亚战争、意大利解放战争及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战争或多或少凸显出追求民族自由与建立宪政政府的奋斗目标。在1866年与1870年德意志实现统一的两场战争中,争取民族自由是最大的驱动力量。1848年至1870年战争时期接近尾声之时,除了奥匈帝国与俄罗斯帝国以外,民族统一的理想已经在欧洲绝大多数国家完全实现。几乎无一例外,战争的结果是实现民族统一。在此期间,欧洲协调已经名存实亡。欧洲协调取得的唯一成就是1867年伦敦会议承认卢森堡取得独立并保持中立。在其他欧洲重大事务中,欧洲协调完全被排除在外,没有起到任何作用。这些欧洲重大事件有:普鲁士王国镇压汉诺威、黑森-卡塞尔与法兰克福的独立运动;普鲁士王国吞并属于丹麦的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公国;撒丁王国吞并伦巴第、意大利中部公国、那不勒斯及西西里岛,并成立意大利王国;1866年普奥战争结束了德意志邦联(在英国与法兰西第二帝国保证下,根据一项欧洲条约,1815年成立了德意志邦联);意大利王国吞并威尼西亚及教皇国;1870年,法兰西第二帝国与德意志邦国发生冲突,双方最终以和解而告终。
P1-6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