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Catherine H Middlecamp,美国化学会会员,University of Wisconsin - Madison大学教授,长期从事化学教育,代表性著作有《化学与社会》(Chemistry in context)。 段连运,北京大学,教授,第五届全国教学名师,除从事固体表面结构与复相催化研究外,长期致力于高等学校和中学的化学教育研究。段连运兼任了众多教育研究职务,如,高等学校化学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大学化学主编、教育部高等学校化学与化工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化学会教育委员会副主任、全国化学竞赛委员会主任等,在我国化学教育界享有很高的声望。
精彩内容 译者的话 化学的本质是创造新物质,化学的魅力在于探索奥妙无穷的微观世界。今天,化学已渗透到人类社会的各个方面,从衣食住行到太空探险,从纸墨笔砚到高端计算机等等,无一不和化学有着密切的关系。能源、环境、材料、生命和信息等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其产生、发展乃至最终解决,都离不开化学。没有化学,现代社会是无法想象的!然而,近年来,化学的成就被某些以化学为基础的领域所产生的成就掩盖了,甚至在个别地方化学被妖魔化了。全世界莫名其妙地滋生了一种淡化化学的思潮。因此,使公众客观、全面、准确地了解化学以及它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是化学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为此,美国化学会于1994年组织编写了《Chemistry in Context:Applying Chemistry to Society》,出版后在美国广受欢迎。该书以社会普遍关注的能源、材料、环境、生命和健康等话题为切入点,精选素材,深入浅出地介绍其中最基本的化学概念和原理。通过对一个问题进行多方位探讨,引导读者积极思考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关系。该书给出了大量生动的图片和链接资料,展现错综复杂的社会问题与丰富多彩的化学世界。在以举例的方式阐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互动关系的同时,作者指出,某些政策和法规的制定都具有明显的科技背景。该书强调,化学作为一门自然科学,是福是祸,在于人们如何利用和操控它,在于有关法律法规是否合理和有效,在于公民的科学素质与公德意识。第八版在更宽泛的层面上描述了化学与社会的联系,突出了“化学——为了可持续发展”这一主题,其中涉及的很多问题是全人类迄今乃至未来都需共同面对的问题。继翻译原著第五版后,我们又翻译了第八版,旨在继续广泛宣传和普及化学知识,使公众认识到化学对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巨大促进作用,进一步唤起人们特别是青少年对化学的兴趣,激励他们学习化学、应用化学、研究化学的积极性和动力。若达此目的,我们就感到很欣慰了。在翻译过程中,我们深感作者团队具有丰富的科学知识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然而,鉴于原著的服务对象主要是美国读者,作者自然是立足于美国的国情,针对美国的现实而选取和组织内容,有些内容难免令中国读者感到陌生,有些问题与中国的现实也不尽相同,有的观点更值得商榷。因此,我们在忠实于原著的基础上,对个别内容从语气和表述形式上做了适当调整。关于物理量单位,译稿基本上尊重原著的表述,附录1有关于物理量单位的换算。“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在我国已跨入快速发展但仍面临着许多科学技术和社会问题的历史时期,敞开胸怀,借鉴别人的经验,可扬长避短,促进我们自己的可持续发展。本版翻译教师有:段连运(第0、3、4章), 卞江(、2章),朱志伟(第5、6章),王颖霞(第7、8章),吕华(第9、10章),张文彬(1、12章)。由于时间仓促以及我们知识面有限,译文中肯定有疏漏或欠妥之处,期望读者朋友们批评指正。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