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天神箭(火箭)/科普第一书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通天神箭(火箭)/科普第一书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12.18 4.1折 29.8 全新

库存2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田勇 著

出版社吉林人民出版社

ISBN9787206108457

出版时间2014-07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29.8元

货号1201193938

上书时间2024-11-14

大智慧小美丽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田勇,毕业于安徽师范大学中文系,在安徽省濉溪中学任教,中学语文一级教师。发表过《让歌声在学生心中飞扬》《教学随感三则》等学术论文近50篇。专著有:《低碳生活:为了我们的地球家园》《低碳饮食:属于你的绿色时尚新生活》《和爸爸妈妈一起绿色出行》等。

目录
第一章  从火到火箭
  第一节  火箭的故乡
    四大发明之火药
    最早的火箭
    万箭齐发的明朝
  第二节  西方的火箭
    康格里夫时代
    现代火箭渐显端倪
    导弹与火箭
  第三节  科学家的贡献
    火箭之父
    国际宇航奖金首位获得者
    送首枚火箭上天的博士
    电影中火箭专家原型
    登月火箭总设计师
第二章  火箭入门ABC
  第一节  三大系统
    火箭外壳:结构系统
    火箭心脏:动力系统
    火箭驾驶员:控制系统
  第二节  火箭其他系统
    连接分离系统
    遥测跟踪系统
    安全自毁系统
    逃逸救生系统
  第三节  神鹰神速
    火箭为什么能上天
    火箭升空的障碍
    鬼斧神工的火箭技术
    火箭试验
  第四节  火箭家谱
    航天运输机:运载火箭
    高科技设雷:布雷火箭
    太空敢死队:探空火箭
    人造“龙王”:防雹火箭
    高空火箭炮:火箭武器
第三章  神鹰凌霄
  第一节  万事俱备
    发射基地的选择
    发射窗口的确定
    必不可少的体检
    火箭发射时的倒计时阶段
  第二节  太空飞行
    层出不穷的发射方式
    纷繁复杂的发射轨道
  第三节  特殊的载人火箭
    载人火箭“三高”的要求
    生死大逃亡
    载人火箭的未来
第四章  名箭名港欣赏
  第一节  世界名箭
    载人元老:东方号
    庞然大物:能源号
    马不停蹄的联盟号
    力大无比的大力神号
    百发百中的土星号
    功勋卓著的质子号
    复仇使者:V2号
    一箭双星:阿丽亚娜号
    太空常青树:宇宙号
  第二节  国际名港
    肯尼迪航天中心
    拜科努尔航天中心
    库鲁航天发射中心
    圣马科发射场
第五章  龙腾九天
  第一节  人丁兴旺的“长征”家族
    取名“长征”
    我国第一枚运载火箭
    不断创新的“长征二号”
    锐意进取的“长征三号”
    我们的火箭“出口”啦
  第二节  任重而道远
    初圆千年飞天梦
    “长征”系列的美好愿景
  第三节  中国四大名港
    西昌卫星发射中心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太原卫星发射中心
    海南航天发射场

内容摘要
现代的火箭是以热气流高速向后喷出,利用产生的反作用力向前运动的喷气推进装置。它自身携带燃烧剂与氧化剂,不依赖空气中的氧助燃,既可在大气中,又可在外层空间飞行。现代火箭可作为快速远距离运输工具,可以用来发射卫星和投送武器战斗部(弹头)。对于火箭,由于其结构以及应用较为复杂,也许了解的人并不多。为此,田勇主编的这本《通天神箭(火箭)》引人入胜地描述了火箭相关原理和功能,可以让青少年拓宽视野,增长知识,提升对科学的探索与发现意识。

精彩内容
    埃斯诺?贝尔特利,出生于巴黎。大约在1907年,埃斯诺?贝尔特利开始进行航天学理论研究,为广泛传播航天学思想,他于1912年2月和11月分别在俄国的彼得堡和法国巴黎物理学会发表演讲,宣传他的航天学理论。这篇演讲当时引起很大的震动,它同齐奥尔科夫斯基1903年发表的那篇论文具有同等伟大的意义。他们的这些论文被看作是航天学诞生的标志。1957年12月6日,埃斯诺?贝尔特利在法国去世,享年76岁。
        在德国,科学家赫尔曼?奥伯特早在1923年就在其论文《飞向星际空间的火箭》中,创立了火箭的数学理论,提出了关于火箭结构和高空火箭的设想。1927年,受奥伯特的鼓舞,德国的火箭爱好者成立了宇宙旅行协会,并开始制造一种小型液体推进剂火箭,即奥伯特设计的“锥形喷管”也叫“锥形发动机”。这种发动机采用钢制壳体,内壁衬有厚铜板,推进剂为汽油一液氧。1930年,“锥形发动机”在试车台上进行了90秒的点火试验,消耗6千克液氧和1千克汽油,产生了7千克推力,成为德国火箭技术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接着,协会开始制造一种小型火箭“米拉克”。这种火箭用铸铝制成,内部靠近底座的地方装有一台尖锥形的火箭发动机。在一个废弃的陆军军火库,被会员们称为“火箭飞行场”的试验场上,协会进行了“米拉克”飞行试验。此后,鉴于“米拉克”不断发生问题,协会又设计了“推进器”火箭。这种火箭的发动机是新设计的,箭体尾部装有4个稳定翼。1931年5月,“推进器”进行了飞行试验,它上升到61米空中,飞行距离610米。同年8月,一种新型的“推进器”火箭制成,它的推进剂贮箱不再采用并联式,而是改为串联式。第一枚新型“推进器”火箭飞到了1006米的高度。10月,“推进器”在另一次试验时上升到1500米,飞行距离1000米。这次火箭试验取得了极大成功,一家电影公司派出的拍摄小组拍摄了火箭飞行的镜头,给德国公众留下了深刻印象。消息传到美国后,受到美国火箭学会的高度赞扬。
        宇宙旅行协会成立初期的主席是容克斯飞机公司工程师约翰尼斯?温克勒。他从1925年就开始研究火箭推进问题。1931年,他和助手设计的一枚重3.18千克、用甲烷一液氧做推进剂的火箭HW-1号进行了首次发射,火箭上升了3.05米。三个星期后,温克勒为火箭加装了稳定尾翼,结果火箭上升到90米。这是欧洲试验成功的第一枚液体火箭。
        在HW-1火箭试验成功的鼓舞下,温克勒制造了一枚更大的火箭。火箭名为HW-2号,高1.9米,推进剂阀门是用铝镁合金制造的。他预计火箭可以上升到5000米的高度。但是,1932年10月2日,当温克勒小组为火箭加注推进剂时却意外发现,推进剂阀门是漏的。面对骑虎难下的局面,他们决定冒一次险,在发射前用压缩氮气对整个火箭进行了吹除,但是吹除得很不彻底,火箭蒙皮、贮箱和燃烧室之间还残存着很多爆炸气体,结果火箭被炸成了碎片。如果这次HW-2号火箭成功的话,德国的火箭技术有可能走出一条完全不同的道路。
        德国宇宙旅行协会成员马克斯?瓦利尔是德国另一名早期开展火箭研究的科学家。不过,和别人不一样,瓦利尔认为,实现宇宙航行的道路应当一步步进行,先是火箭汽车,然后是火箭飞机,最后才是宇宙飞船。因此,他坚持要先在汽车上试验火箭发动机。1930年,在其他工程师和技师的协助下,瓦利尔制造了一台小型发动机进行试验,结果这台用酒精和液氧做推进剂的发动机产生了8千克的推力。接着,瓦利尔把它装在一辆汽车的底座上,然后开着它进行试验。由于坚持用汽车试验火箭发动机,马克斯?瓦利尔未能成为欧洲第一个发射液体火箭的人。
        在短短五年内,德国宇宙旅行协会在液体火箭方面做了大量开拓性工作,共进行了270次火箭发动机点火试验和87次火箭发射试验。P8-10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