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对外开放40年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
52.15
4.4折
¥
118
全新
库存3件
作者蔡昉,张宇燕 编
出版社经济管理出版社
ISBN9787509662649
出版时间2020-06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118元
货号1202067389
上书时间2024-10-01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商品描述
-
前言
1978~2018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总量和人均GDP分别增长了近36倍和24倍强,长达40年的平均9.4%的实际增长率,是同期任何其他国家都未达到的高速增长。在世界经济史上,曾经有过若干个著名的发展里程碑,但是,在一代人的时间内使人民生活水平得到如此大幅度的改善,这个“中国奇迹”确是其他案例都无法比拟的。
例如,我们可以做一个思想模拟,以平均出生时预期寿命代表一代人,以人均GDP作为生活水平改善的代理指标,看一看历史上曾经创造奇迹的几个国家情形,并与中国进行比较。
英国在1880~1930年人均GDP的年均增长率只有0.9%。以1880年时出生人口预期寿命50年来算,平均来看,当时的一个英国人可以在一生中感受到生活水平提高56%。继英国和其他西欧国家之后,美国成为又一个现代化强国。在赶超英国的过程中,即在1920~1975年美国的人均GDP年平均增长率约为2%。以1920年出生的人口预期寿命55年算,美国人终其一生,生活水平可以达到近1倍的改善。日本是下一个成功地实现对先行者赶超的国家,也是亚洲*个实现了现代化的国家。1950~2010年,日本的人均GDP年平均增长速度超过4%。以平均预期寿命60年算,1950年出生的日本人,一生中生活水平提高了将近10倍。
1981~2017年,中国的人均GDP年均增长率为8.7%,也就是说,1981年出生的中国人,在半生的时间里便已经经历了超过19倍的实际生活水平改善。以平均预期寿命68岁算,那时出生的中国人将期望活到2049年,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0周年之际。可以想见,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时,中国人民的人均收入改善会以什么样的奇迹呈现。
因此,这一中国奇迹,无论是从自身的角度还是从人类发展史的角度,都是值得大写特写的。对于经济学家来说,对历史过程大写特写的方式,便是以经验和理论相结合的方式解说既往的经历,从“做对了什么”中提炼智慧,不仅帮助自己认识当下和展望未来,也为其他探寻发展之途的后起国家提供中国方案。
中国取得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的根本原因,在于坚持实施改革开放,激发劳动者、经营者和各级干部发展经济的积极性,消除阻碍生产要素积累和配置的体制弊端,学习借鉴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利用国际市场把人口红利转化为比较优势和竞争力。因此,解说中国奇迹的重要任务,便是从经验和理论两个角度回顾、总结、分析、反思40年的改革开放历程。
由于以下几个突出特征,中国及其发展对于世界的意义尤其重要。首先,中国拥有世界上*规模的人口,2017年约为世界总人口的18.5%,占人类1/5的中国人民创造的成就对世界意义的显著性,是其他国家无可比拟的。其次,知识分子天生具有探索兴衰之谜的学术好奇心,而吸引众多学者尝试回答的关于中国科技(发展)为什么由盛至衰的“李约瑟之谜”,正是经济史学中同样著名的、旨在探索为什么16世纪以来世界经济发展出现大分流这个谜题的中国版本。*后,就从另一个方向上满足相同的学术好奇心而言,中国是迄今为止*经历了经济发展由盛至衰再至盛,同时接近于完整经历经济发展的每一个必要阶段的发展中国家。
中国的改革开放经验如此引人注目,以至于国内外众多经济学家,无论从正面还是从反面,一直以来都在孜孜不倦地开发这一宝藏。然而,对于中国经济学家来说,解说中国奇迹的学术话语权大有旁落人家的倾向。这样说并非出于某种狭隘的自尊心理,而是因为迄今为止占据学术话语主流地位的很多研究成果,往往只是隔靴搔痒,并没有抓住中国经验的本质和中国智慧的要义。
例如,许多经济学家把已故经济学家哈耶克的一个著名表述作为认识中国经验的经典范式,认为中国在过去几十年里取得的改革成功,是“人类行为的意外结果”(unintended consequence of human action),由此出发产生的一些学术出版物受到追捧。至少由于两个原因,可以说在这种范式下所做的研究具有很大的误导性。首先,这些作者忽略了重要的一点,中国的改革虽然并未从一开始就绘制了蓝图,但却是以“三个有利于”为出发点,并且始终坚持以此评价改革成功与否,以及以此为圭臬设计进一步改革的路径。其次,这些作者也非常不恰当地把中国改革的探索者、设计者、实践者及其付出的艰险、智慧和努力避重就轻地一笔带过。
作为中国本土研究者,有责任和义务以自己的研究弥补上述缺陷。经济管理出版社编辑出版“中国经济改革开放40年系列丛书”,目的就是从中国经济改革开放的各个领域,系统讲述40年制度创新的历程,包括其间经历的种种曲折和取得的辉煌成就。丛书各卷的主编和主要作者,都是中国社会科学院相关学科的杰出学者,既具有深厚的理论素养,其中也不乏改革开放发展的亲历者和参与者。各位作者的学术背景不同,写作风格和论述问题的方式各异,但是,各位作者总体上努力做到把中国故事讲明白,把中国智慧提炼出来,力图从学理角度为人类社会发展提供中国方案。
歌德曾经说:理论是灰色的,而生命之树常青。我认为,这句话并不应该理解为理论不重要。从更加积极的角度理解这句话,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从成功的实践经验中提炼特征化事实,不断丰富乃至修正已有理论体系,创造新的理论范式和体系,可以使理论本身生命常青。包括本丛书作者在内的中国经济学家,责无旁贷地面临着这个重要的使命。希望这套丛书能够为完成这一使命贡献中国社会科学院学者的力量和智慧。
商品简介
《中国经济改革开放40年系列丛书》目的就是从中国经济改革开放的各个领域,系统讲述40年制度创新的历程,包括其间经历的种种曲折和取得的辉煌成就。丛书各卷的主编和主要作者,都是中国社会科学院相关学科的杰出学者,既具有深厚的理论素养,其中也不乏改革开放发展的亲历者和参与者。各位作者的学术背景不同,写作风格和论述问题的方式各异,但是,各位作者总体上努力做到把中国故事讲明白,把中国智慧提炼出来,力图从学理角度为人类社会发展提供中国方案。
歌德曾经说:理论是灰色的,而生命之树常青。我认为,这句话并不应该理解为理论不重要。从更加积极的角度理解这句话,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从成功的实践经验中提炼特征化事实,不断丰富乃至修正已有理论体系,创造新的理论范式和体系,可以使理论本身生命常青。包括本丛书作者在内的中国经济学家,责无旁贷地面临着这个重要的使命。希望这套丛书能够为完成这一使命贡献中国社会科学院学者的力量和智慧。
作者简介
张宇燕(Zhang yuyan),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所长、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全国政协外事委员会委员,外交部国际经济金融咨询委员会委员,商务部经贸政策咨询委员会专家,中国世界经济学会会长,新兴经济体研究会会长。长期从事制度经济学和国际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出版《经济发展与制度选择》(1992)、《国际经济政治学》(2008)、《美国行为的根源》(2015)、《中国和平发展道路》(2017)等著作。
目录
*篇 总论
*章 中国对外开放的理念、进程与逻辑
一、对外开放的背景与认知
二、对外开放的主要内容
三、对外开放的理论逻辑
四、结语
第二篇 对外开放40年的经验
第二章 中国开放40年的历程与启示
一、引论
二、与西方国家关系的正常化时间段
三、从参与国际分工到加入东亚区域生产网络(1978-1989年)
四、在大开放中脱颖而出(1990~ 2000年)
五、成为全球加工和制造基地
六、全球经济中的重要一极
七、结论和启示
第三章 对外开放40年的总体收益
一、引言
二、对外开放40年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三、对外开放40年福利效应的测算
四、对外开放40年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其他贡献
第四章 应对开放不利影响的经验
一、对外开放的不利影响
二、中国应对不稳定的经验
三、中国应对不平等的经验
四、小结
第三篇 对外开放新战略
第五章 “一带一路”倡议与新型全球化
一、新时代呼唤新型全球化
二、新型全球化的内在要求
三、“一带一路”倡议为新型全球化注入动力
四、新型全球化催生国际新秩序
五、塑造新型全球化的中国担当
第六章 从贸易大国走向贸易强国
一、中国外贸波澜壮阔40年
二、贸易强国的提出、概念和特征
三、中国贸易强国建设的现状
四、从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转换的战略举措及实现路径
第七章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旧发展与新阶段
一、从限制到放松:中国成为全球第二大对外直接投资国
二、对外直接投资模式发生结构性变化
三、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
四、中国对外直接投资进入“鼓励发展 负面清单”监管模式
五、现有对外投资模式难以持续
六、“一带一路”沿线地区的投资机遇
七、结论与对策建议
第八章 负面清单与投资环境
一、历史与沿革:中国外商投资管理体制发展概述
二、背景与含义:负面清单管理制
三、实践与改进: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各版本内容
四、挑战与变革:负面清单与中国投资环境
五、机遇与前景:中国投资环境的进一步优化与完善
第九章 发展合作:从受援国到援助国
一、国际发展援助发展趋势和展望
二、中国对外援助的特点和面临的挑战
三、中国对外援助战略与管理变革
四、中国对非援助的贸易能力提升评估:问题的提出及理论机制
五、中国对非援助的贸易能力提升评估:模型设定及回归分析结果
第十章 金融开放与金融安全
一、金融开放对金融安全的影响:理论分析与国际经验
二、金融开放新举措及其对我国金融安全的影响
三、我国在金融开放条件下增强金融安全的政策选择
四、小结
第十一章 人民币国际化
一、人民币国际化的含义和背景
二、人民币国际化的国际背景
三、人民币国际化进展
四、人民币国际化下一步政策配套
五、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