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中国司法知识的理论与诠释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
25.28
5.1折
¥
50
全新
仅1件
作者方乐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ISBN9787010127118
出版时间2013-1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50元
货号1200824162
上书时间2024-09-07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商品描述
-
作者简介
男,1980年12月出生,安徽黄山人,法学博士,现任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副教授。2003年毕业于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获法学和经济学学士学位。2006年与2010年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先后获法学硕士和法学博士学位。2008年9月至2009年1月在台湾地区东吴大学法学院交流学习。先后在《中外法学》、《法学家》、《政法论坛》等法学期刊发表文章2O篇,其中7篇被《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多篇被《中国社会科学文摘》和《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转摘。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基金和江苏省教育厅项目各1项。参与2010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维护司法公正与社会公平正义研究”(10zcl&043)的研究。2011年,《当下中国能动司法的知识反思》获2010年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学术大会很好论文一等奖;博士论文《司法知识理论研究》获首届“孙国华法学理论很好博士学位论文奖”一等奖。
目录
导论 转型中国司法的知识反思
第一节 司法现象背后的知识问题
第二节 司法知识反思司法知识?
第三节 司法知识反思的进一步限定
第四节 反思的方法及其可能的突破
第五节 本书的框架和内容
上编 司法知识理论的框架建构
第一章 知识论与司法知识理论
第一节 知识论与认识论
第二节 知识的理论与司法知识理论
第三节 司法知识理论的基本命题与分析框架
第二章 司法知识的概念意涵
第一节 司法知识的定义
第二节 司法知识的意涵
第三节 司法知识意涵的内、外部证成
第四节 司法知识概念意涵的整体解释
第三章 司法知识的性质
第一节 司法知识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
第二节 司法知识的个体性与公共性
第三节 司法知识的经验性与规范性
第四节 司法知识的实践性与思想性
下编 司法知识理论的经验诠释
第四章 司法如何面对道德?
第一节 司法何以如此尴尬?
第二节 司法活动的道德话语
第三节 个人表达的道德修辞
第四节 媒介话语的道德谱系
第五节 为什么是道德?
第六节 如何面对道德?
第七节 小结并讨论
第五章 法官判决的知识基础
第一节 问题与立场
第二节 如何判决?
第三节 判决过程的知识考察
第四节 常识作为一种司法知识如何可能?
第五节 司法知识生产的社会逻辑
第六节 小结并讨论
第六章 社会转型与司法知识形态的变迁
第一节 问题与立场
第二节 难办案件的传统处理术
第三节 破解案件难题的现代司法技术
第四节 司法知识与社会: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第五节 司法知识实践该如何处理法条主义?
第六节 小结并讨论
第七章 超越东、西方法律文化的司法知识实践
第一节 问题的出场
第二节 司法知识产品的复合化生产
第三节 整体性的理解“调解”与“审判”的关系
第四节 迈向一种生活化的司法
结语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司法知识?
第一节 司法作为一个公共话题
第二节 作为西方他者的当下中国司法理论研究
第三节 观察当下中国司法的三个维度
第四节 理解当下中国司法问题的立场与方法
第五节 作为开始的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内容摘要
本书稿将司法知识理论分为以传统的知识论为认识论基础的司法知识理论,和以主体间性知识论为基础的司法知识理论,在此基础上,展现出两种司法知识理论所具有的理论贡献以及各自所隐含的理论难题。全书稿分上下两编,上、下编各三章,上编为“司法知识的一般理论”,下编为“司法知识与转型中国社会”;加上导论和结语,全书共八章。上编的三章:第一章,对本书的研究方法和知识理论的基本命题予以限定,为司法知识理论的研究提供一个方法论的基础;第二章,对“司法知识”的概念命题进行描述和论证;第三章,通过多重角度透视司法知识的知识特性,深入展现司法知识的知识立场,进而还原司法知识内含的多重知识角色。下编的三章中,围绕“司法知识”与“转型中国社会”,选取“司法如何面对道德”、“法官判决的知识基础”、“社会转型与司法知识形态的变迁”这三个更为具体的问题,以点带面,在司法知识的结构与功能、司法知识的知识体系与知识制度、司法知识的生产与再生产这些大的论题的关注下,以知识社会学为分析进路,对本书所建构的“整体性的司法知识观”予以具体的展示、展开与落实,在对于转型中国司法的理论分析的同时,揭示司法问题的复杂性。
主编推荐
方乐专著的《转型中国司法知识的理论与诠释》将司法知识理论分为以传统的知识论为认识论基础的司法知识理论,和以主体间性知识论为基础的司法知识理论,在此基础上,展现出两种司法知识理论所具有的理论贡献以及各自所隐含的理论难题。全书稿分上下两编,上、下编各三章,上编为“司法知识的一般理论”,下编为“司法知识与转型中国社会”;加上导论和结语,全书共八章。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