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汽车充电技术及基础设施建设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
54.95
6.1折
¥
89.9
全新
库存11件
作者坡 等 编著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11599999
出版时间2018-07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89.9元
货号1201731484
上书时间2024-09-06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商品描述
-
作者简介
坡,工学博士,北京理工大学教授、博导,新能源汽车领域专家,现任电动车辆国家工程实验室副主任、新能源汽车国家大数据联盟秘书长,在新能源汽车大数据分析挖掘、动力电池系统集成控制与成组技术等领域具有丰富的经验。
目录
第1章概述1
1.1电动汽车充电技术的发展现状与趋势1
1.1.1充电技术的发展现状1
1.1.2充电技术的发展趋势4
1.2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的发展现状与趋势5
1.2.1国外充电基础设施的发展现状5
1.2.2国内充电基础设施的发展现状8
第2章相关基础知识13
2.1电动汽车的分类13
2.2电动汽车的应用领域与应用模式19
2.2.1车分享模式(分时租赁)19
2.2.2融资租赁模式22
2.2.3电池租赁模式23
2.3电动汽车动力电池技术23
2.3.1化学能电能转换基本原理24
2.3.2动力电池的分类24
2.3.3动力电池的基本结构25
2.3.4动力电池的基本参数26
2.3.5常用动力电池简介30
2.3.6动力电池管理系统38
2.3.7动力电池的使用寿命42
2.3.8动力电池的梯次利用与回收46
第3章动力电池的充电方法53
3.1充电方法的评价指标53
3.1.1充电效率53
3.1.2充电时间54
3.1.3电池内阻54
3.1.4电池寿命54
3.2锂离子动力电池的充、放电特性55
3.3很好充电电流曲线61
3.4蓄电池充电电流接受比定律62
3.5电池极化现象及其影响64
3.5.1电池极化现象64
3.5.2极化现象对电池的影响66
3.5.3去极化遵循的原则及方法66
3.6常规充电方法67
3.6.1恒流充电法67
3.6.2恒压充电法69
3.6.3阶段充电法70
3.7快速充电方法71
3.7.1脉冲式充电法71
3.7.2ReflexTM快速充电法73
3.7.3变电流间歇充电法73
3.7.4变电压间歇充电法74
3.7.5变电压、变电流波浪式间歇正负零脉冲快速充电法74
3.7.6智能充电法74
3.8充电优化方法75
第4章充电机77
4.1分类与构成77
4.1.1充电机的分类78
4.1.2充电机的基本构成80
4.1.3充电策略84
4.2充电机主电路的基本工作原理87
4.2.1主电路的功率等级分类87
4.2.2传导式充电技术主电路89
4.2.3无线充电技术主电路92
4.2.4功率因数校正电路95
4.2.5无线充电机示例97
4.3性能及其技术要求101
4.3.1充电机的性能标准101
4.3.2充电机的技术要求102
第5章充电机测试104
5.1充电机测试分类104
5.1.1电气性能测试104
5.1.2通信性能测试106
5.1.3保护功能测试106
5.1.4使用及保养要求107
5.2充电系统互操作性测试108
5.2.1互操作性测试顺序、流程、项目编码规则、仪器及要求108
5.2.2供电设备互操作性测试110
5.2.3车辆互操作性测试130
第6章充电基础设施141
6.1分类与功能141
6.1.1充电桩141
6.1.2充电站143
6.2充电站的总体布局及拓扑结构144
6.2.1充电站的建设形式144
6.2.2充电站的系统结构146
6.3充电站供配电系统148
6.3.1供配电系统的基本结构148
6.3.2充电站交流配电系统的配置原则150
6.4充电站系统匹配的方法和理论151
6.4.1充电机电池负载功率模型151
6.4.2充电站配电容量需求模型152
6.4.3电动公交车充电站容量需求模型153
6.4.4充电站服务能力计算模型154
6.4.5整车充电模式下充电机配置模型154
6.4.6更换模式下备用车辆和电池配置模型155
6.4.7M/M/S排队论模型155
6.5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对电网的影响156
6.6谐波与谐波治理157
6.6.1谐波的产生157
6.6.2充电站谐波对电网和充电设施的危害159
6.6.3谐波治理的技术和方法160
6.7充电站运行维护与安全管理167
6.7.1设备定期维护与评价167
6.7.2设备缺陷管理167
6.7.3消防安全保障管理168
6.7.4防汛、防寒、防高温工作管理168
6.7.5安全标识及交通标志的规范化管理169
6.7.6文件档案管理169
第7章充电站监控系统170
7.1充电站监控系统的构成及配置原则170
7.1.1充电站监控系统的基本功能171
7.1.2充电站监控系统的基本要求172
7.1.3充电站监控系统的基本构成172
7.2充电站监控系统的监控网络173
7.2.1充电站监控系统网络的结构173
7.2.2充电站监控系统网络的功能175
7.2.3充电站监控系统网络的设置模式177
7.3充电机监控单元与外界的通信协议179
7.3.1非车载充电机监控单元与电池管理系统的通信协议179
7.3.2车载充电机监控系统与交流充电桩的通信协议182
7.4案例分析187
7.4.1系统架构187
7.4.2技术参数189
7.4.3主要功能189
第8章换电技术202
8.1动力电池自动更换技术202
8.1.1自动更换系统的总体方案202
8.1.2自动更换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203
8.1.3更换动作的基本准则与过程205
8.1.4更换系统的其他关键技术206
8.2动力电池手动更换技术209
8.3换电模式的应用与分析210
8.3.1国外换电模式应用210
8.3.2国内换电模式应用211
8.3.3国内、外换电模式分析213
第9章充电设施的布局规划与用地选址218
9.1充电设施布局规划的原则与思路219
9.1.1充电设施布局规划的原则219
9.1.2充电设施布局规划的思路220
9.2电动汽车保有量的预测方法221
9.2.1基于灰色理论的预测方法221
9.2.2基于时间序列数据的预测方法222
9.2.3基于情景分析的预测方法223
……
内容摘要
随着能源危机和环境为题的日益严重,可持续发展的理念逐渐深入人心。以电动汽车为主的新能源汽车作为交通领域节能、环保和大气雾霾治理的有效措施,日趋受到靠前外各界的关注,成为汽车工业的发展趋势和方向,并被确立为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随着电动汽车产业的迅速发展,派生出新了新的新兴产业——电动汽车充电站。充电站承担着为电动汽车动力电池提供电能的重要使命,是电动汽车行业快速发展的基础性设施。本书从电动汽车的发展现状、基础知识以及充电关键技术入手,在全面阐述靠前外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市场、建设、技术、运营管理、商业模式等方面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充电基础设施未来发展趋势和运行风险。
精彩内容
随着世界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问题的日益加剧,发展以电动汽车为主的新能源汽车成为当前世界各国的普遍共识。与传统内燃机汽车相比,电动汽车利用电能全部或者部分取代燃油燃烧为车辆提供动力,具有清洁、高效、布置灵活和易操控等优点。随着水力发电、风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的不断发展和渗透,电动汽车节能与环保的潜力得到更充分的挖掘。为了引导和扶植电动汽车产业发展,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在出台相关鼓励政策、措施的同时,也相继公布了纯燃油汽车退市时间表,例如德国和法国分别宣布将于2030年和2040年禁止销售纯燃油汽车。据彭博社新能源财经板块预计,到2030年,新上市的车型中将会有四分之一为电动汽车,而到2040年,这一数字将扩大到54%,届时,电动汽车也将占据优选汽车保有量中的三分之一。在电动汽车快速发展的形势下,作为电动汽车能量补给的主要媒介,充电基础设施的建设以及运营管理技术成为当下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问题。了解动力电池以及充电基础设施的分类及工作原理,掌握以充电站为主的充电基础设施的选址、规划原则以及匹配方法,对于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学者和从业人员是极为重要的。在此背景下,编者依照相关国家标准和行业规范,结合北京理工大学电动车辆国家工程实验室近年来在充电基础设施技术与运行管理方面的研究经验,编写了本书,以供相关行业人员参考。全书分为9章,各章基本内容概括如下:第1章:对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的发展现状进行了概述。第2章:主要介绍了电动汽车的分类以及每种类型电动汽车的基本特点、动力电池技术、电动汽车应用领域以及应用模式等电动汽车的基础知识。第3章:讲解了以锂离子电池为主的动力电池的充、放电特性,对几种常用的常规充电方法和快速充电方法做了简单分析和比较。第4章:介绍了充电机的基本构成和主要工作原理。第5章:介绍了电气性能测试、通信性能测试和互操作性等充电机测试方法,对测试数据的流程、所用到的仪器、编码规则等进行了简要说明。第6章:对电动汽车充电站的基本分类和拓扑结构进行了讲解,对充电站的供配电设施及谐波治理等方面进行了简要介绍。第7章:充电站监控系统是保障充电站运行安全的重要措施。本章介绍了其基本构成和网络结构,结合实例对充电站监控系统的功能进行了展示和说明。第8章:作为电动汽车充电方式的补充,换电方式具有多种优点。本章就电池更换的关键技术和基本工作原理进行讲解,结合国内外应用案例进行分析。第9章:主要介绍了充电基础设施选址以及布局规划的基本原则和思路,并列举了常见的布局规划模型。本书由北京理工大学坡教授构建总体结构,并与张雷博士、刘鹏博士和孙逢春院士共同编著。在编写过程中,参考了相关教材、专著和期刊论文等文献,并得到了北京理工大学电动车辆国家工程实验室王硕博士的大力支持,博士生洪吉超、朱晓庆、王聪,硕士生易密、王秋诗、黄吕威等协助进行了书稿资料的整理工作,在此对他们的工作表示衷心的感谢。受编者水平所限,且书中信息、数据和内容涉及范围广泛,部分引用的内容来源可能有所遗漏,敬请各位读者谅解。希望以本书作为交流的平台,与各位读者建立联系,同时本书的研究团队也将继续跟踪行业发展趋势与近期新技术进展,不断更新相关信息,持续为产业发展服务。编著者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