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农民工工资形成机制(1985-2016)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中国农民工工资形成机制(1985-2016)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23.24 4.0折 58 全新

库存2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彭红碧 著

出版社经济管理出版社

ISBN9787509647417

出版时间2017-07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58元

货号1201624206

上书时间2024-09-06

大智慧小美丽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彭红碧,1976年生,女,四川省隆昌县人,经济学博士,成都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副教授,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访问学者。先后在《现代经济探讨》《经济管理与研究》《城市经济》《农业现代化研究》等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主持省部级项目1项,参与省部级项目3项。

目录
1导论
1.1选题背景与意义
1.1.1选题背景
1.1.2研究意义
1.2相关研究综述
1.2.1国外研究综述
1.2.2国内研究综述
1.3研究目标和内容
1.3.1研究目标
1.3.2研究内容
1.3.3相关说明
1.4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研究方法
1.4.2技术路线
1.5研究重难点和创新点
1.5.1重点和难点
1.5.2创新点
1.6足之处
1.6.1相关描述略微不足
1.6.2缺乏相关定量分析
2农民工工资形成的基本问题
2.1农民工工资形成的起点:农民工的产生
2.1.1二元经济结构特征的突出
2.1.2人口流动制度壁垒的松动
2.1.3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显性化
2.1.4迁移利益的驱动
2.2农民工工资形成的一般决定因素
2.2.1工业部门的工资形成
2.2.2市场因素的决定作用
2.2.3制度因素的决定作用
2.2.4一般决定因素的形成根源
2.3农民工工资形成的特殊决定因素:城乡关系
2.3.1城乡关系的内涵和特征
2.3.2城乡关系的决定作用
2.4农民工工资形成的结果:工资水平
2.4.1农民工工资水平与三方利益
2.4.2农民工工资水平的判断视角
2.5本章小结
3城市改革时期的农民工工资形成(1985-1992年)
3.1城乡关系的根本作用
3.1.1城乡二元结构的强化
3.1.2城乡关系的具体作用
3.2农民工市场属性的决定作用
3.2.1农民工市场的次级属性
3.2.2次级属性的具体作用
3.3农民工工资形成的市场机制
3.3.1农民工工资形成的基础因素
3.3.2农民工工资形成的动力机制
3.3.3农民工工资形成的供求机制
3.3.4农民工工资形成的.竞争机制
3.4农民工工资水平的整体情况及基本判断
3.4.1农民工工资水平的整体情况
3.4.2农民工工资水平的基本判断
3.5农民工工资形成机制的评介
3.5.1农民工工资形成机制归纳
3.5.2制度因素与市场机制比较
3.6本章小结
4市场化改革时期的农民工工资形成(1993-2002年)
4.1城乡关系的演变及作用
4.1.1城乡关系的演变
4.1.2城乡关系的作用
4.2最低工资制度的决定作用
4.3农民工工资形成市场机制的演变
4.3.1农民工合作的经济需求
4.3.2农民工供给的波动性
4.3.3农民工供给竞争的变动
4.4农民工工资水平的总体情况与基本特征
4.4.1农民工工资水平的总体情况
4.4.2农民工工资水平的基本特征
4.4.3农民工工资水平特征产生的原因
4.5本章小结
5统筹城乡时期的农民工工资形成(2003-2016年)
5.1新型城乡关系的决定作用
5.1.1城乡关系转折的背景
5.1.2城乡关系转折的表现及作用
5.2农民工工资形成市场机制的变动
5.2.1农民工合作的发展需求
5.2.2农民工市场供求关系的逆转
5.2.3农民工市场竞争关系的转变
5.3农民工工资水平的基本情况及主要特点
5.3.1农民工工资水平的基本情况
5.3.2农民工工资水平的主要特点
5.3.3农民工工资水平特点的形成
5.4本章小结
6农民工工资形成的总体分析
6.1城乡关系的特殊性
6.1.1一种剥夺关系
6.1.2制度安排的结果
6.1.3失衡程度严重
6.2农民工工资形成机制的扭曲性
6.2.1由制度因素和市场机制共同构成
6.2.2制度因素起主要作用
6.2.3市场机制受制于城乡关系
6.3农民工工资水平偏低的扭曲性
6.3.1低工资与高增长的矛盾
6.3.2低分享与高贡献的矛盾
6.3.3低增速与高市场化的矛盾
6.3.4农民工工资的生存性实质
6.4农民工工资水平偏低的非公平性
6.4.1同工不同酬
6.4.2福利内容的缺失
6.4.3其他内容的削弱
6.5农民工工资水平偏低的负面效应
6.5.1对农民工和农民的负面效应
6.5.2对企业发展的负面效应
6.5.3对经济发展的负面效应
6.5.4对社会发展的负面效应
6.6本章小结
7政策建议与新的研究方向
7.1结论与反思
7.1.1结论
7.1.2反思
7.2政策建议
7.2.1改革相关制度,调整城乡关系,平衡城乡利益
7.2.2增加制度供给,完善农民工市场,消解其发育缺陷
7.2.3培育市场因素,健全农民工工资形成机制,形成正常工资水平
7.2.4加大公共财政投入,支持“三农”发展,增强农民工竞争力
7.3新的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内容摘要
农民工是在中国的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进程中产生的特殊群体。在二元经济结构下,其工资水平问题因反映出居民利益分配的城乡关系而备受关注。彭红碧著的这本《中国农民工工资形成机制(1985-2016年)》在充分总结、借鉴和吸收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农民工工资形成机制为切入点,探求农民工工资形成与城乡关系的相关性;以考察城市改革以来农民工工资形成机制的历史演变为深入点,分析城乡关系的演变对农民工工资形成机制的具体影响,从而从外部宏观因素解释农民工工资问题,并就此提出政策建议。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