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青年发展报告.2017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
46.89
5.9折
¥
79
全新
仅1件
作者徐柳,张强 主编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ISBN9787520112055
出版时间2017-08
四部分类子部>艺术>书画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79元
货号1201573136
上书时间2024-09-06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商品描述
-
作者简介
徐柳,女,1977年3月生,广东省广州市人,汉族,党员,研究生学历,法学硕士、管理学博士。现任共青团广州市委书记。2002年7月至2003年10月,在广东省外经贸厅WTO事务咨询服务中心工作,任咨询业务部部长助理。2003年10月至2006年7月,任共青团广州市番禺区委副书记。2006年7月至2008年10月,任共青团广州市番禺区委书记。2008年10月至2011年9月,任广州市番禺区人民政府副区长、区政府党组成员。2011年9月至2015年12月,任广州市番禺区委常委、宣传部长。2011年1月至2012年3月兼任番禺区小谷围街党工委书记。2015年12月至今,任共青团广州市委书记。
张强,男,1960年出生,河北平山人,研究生学历,哲学学士,经济学硕士,副教授,广州大学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1982年参加工作,198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82年起任共青团石家庄市委任办公室主任、宣传部长;1990年起任原广州大学办公室副主任、维修工程技术学部党支部书记、党委宣传部部长;2001年起任合并后的广州大学党委宣传部部长、党委组织部部长;2005年起任广州医学院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2012年11月至今任广州大学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第十一届广州市政协委员,曾获“广州市很好党务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目录
Ⅰ总报告
1中国经济供给侧改革背景下的广州青年发展【涂敏霞谢素军】
一广州青年发展的时代背景
二广州青年发展概况
三推动广州青年发展事业的政策建议
Ⅱ分报告
2广州青年人口发展状况研究【阎志强王香蓓彭橙】
3广州青年教育与学习发展状况研究【蒋亚辉】
4广州青年人生价值观发展状况研究【李超海】
5广州青年身心健康发展研究【杨秋苑】
6广州青年就业发展研究【巫长林】
7广州青年参与发展研究【吴冬华】
8广州青年婚恋发展状况研究【刘梦琴陆峥】
9广州青年消费状况研究【王军柯燕群】
10广州青年互联网运用状况研究【谢素军冯英子】
11广州青年发展环境状况研究【邓智平赵道静】
12广州青年闲暇娱乐生活状况研究【谭丽华周理艺】
Ⅲ专题报告
13广州预防青少年吸毒研究报告【广州市青少年犯罪研究会广州市团校】
14后记
Abstract
Contents
内容摘要
徐柳、张强主编的《广州青年发展报告(2017)》由一个总报告、十二个专题报告组成。本书从广州青年的人口发展状况、教育与学习、价值观、身心健康、就业、参与、婚恋、消费、互联网运用状况、发展环境、闲暇娱乐生活、预防青少年吸毒十二个方面展开深入系统的实证性研究,从人口学、社会学、社会工作、心理学、教育学、犯罪学、政治学等多个学科视角,深入研究、分析当代青年的价值诉求、思想观念、思维方式与生活方式,详细勾勒了当代广州青年生存与发展的基本特征,真实反映了广州青年生存与发展现状。
研究发现,很近5年,广州青年人口总量减少,青年人口总体生育水平高于总人口且在5年间呈现上升趋势,“单独二孩”生育政策效果明显。从整体上看,广州青年正朝着积极的方向发展,但亟须推动青年发展路径的正确规划,重视价值观培养,提升青年政治素养,拓展青年社会参与渠道,优化青年就业创业环境,构建良好的青年职业发展平台,创造良好的青年政策环境,打造以青年为本的服务体系。
精彩内容
前言 广州青年发展状况研究设计 李超海 李超海,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博士。 一 研究背景与目的 2016年8月,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共青团中央改革方案》,推动共青团全面改革,提出共青团要适应“新常态”、新青年,在“知青少年、懂青少年、爱青少年”的基础上不断服务青年、凝聚青年和引领青年,从而使共青团焕发生机活力。2017年4月,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6-2025年)》,站在历史的高度和战略全局的高度,反复强调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有源源不断的强大力量。可见,无论是针对团组织的改革方案,还是针对青年群体的发展规划,都明确指出了青年对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实现中国梦和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所具有的历史性地位和全局性意义,而抓好青年工作也就构成了新时期治国理政的重要内容。 推动青年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践行中国梦的行动者,其前提就是要研究青年、了解青年和懂得青年。随着中国人口代际更替的逐步完成,随着信息革命和移动互联网社会的深入发展,青年群体内部及青年群体生存的环境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传统的行政引领青年的工作方式方法逐渐“失灵”,运用大数据、“互联网+”技术来建立以青年需求为主导的服务型青年工作方式方法逐渐成为未来的发展方向。未来需要积极适应新媒体时代青年的多元化个性需求以及在虚拟社会中的活跃程度和创造性的基本特征,本研究创造性地运用了社会调查研究方法。为适应青年群体过渡型特征,本研究还采用多截面的追踪调查来研究和了解青年群体教育与学习、价值与道德、身心健康与发展、就业与择业、社会与政治参与、婚恋与家庭、消费与生活方式、网络运用与信息素养、闲暇生活与娱乐等方面的基本情况和发展趋势,基于一手的、科学的调查数据,分析和研判当前青年群体的整体概况、一般特征和未来发展,从而为了解青年、服务青年、引领青年提供可靠的资料和信息,不断提升青年战略在国家治理体系中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因此,开展广州青年发展状况研究,不仅契合了中国青年发展规划和共青团中央改革方案的基本精神,而且适应了广州青年人口代际变迁和新媒体时代成长起来的新青年多元化个性需求这一基本社会现实对未来青年工作的挑战,从而将党中央、团中央的青年工作精神和广州青年实际情况相结合,实现青年工作“稳方向和抓落实”的上下同步。具体来说,开展广州青年状况调查具有以下目的。 一是为提升广州治理体系能力和团组织服务青年工作水平提供决策支撑。 广东作为中国改革的策源地,2017年4月,对广东工作作出重要批示,希望广东“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改革开放,为全国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提供支撑,努力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上走在前列”。这就是“四个坚持、三个支撑、两个走在前列”的基本内容,是广东省总览全局工作的前进方向、行动指南和总目标,也是广东省、广州市青年工作的目标导向。 开展广州青年状况研究,可以收集和获得当前广州青年群体的学习、工作、生活、消费、社会参与、价值观等全方位的问卷调查数据,为推动新时期共青团改革、改进团组织工作和服务新青年提供多时段的动态数据,基于不同时段的动态数据撰写的广州青年状况研究报告能够多时点地呈现广州青年的基本信息及变迁情况,根据不同时点的青年研究报告能够总结和归纳当下广州青年的行为选择、价值心理的一般特征和发展规律,在全方位分析和研判调查数据和定性资料的基础上为新时期、新常态、新阶段做好新青年的服务工作提供更加科学、更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从而不断推动和提高青年工作的治理能力。 二是多时段的青年状况调查可以构建广州青年数据库。 经过长期的多时段问卷调查和个案访谈,可以积累不同时期广州青年在学习、职业、交往、参与、消费、婚恋、家庭、心理、网络、价值观、道德观等多方面的截面数据,通过将不同时点的截面数据整理和汇总,就可以建立丰富的、连续的广州青年数据库。基于多时点、连续的青年数据库可以为青年群体与社会变迁、代际关系、青年工作机制和服务“一国两制”等的研究提供帮助。 青年是最具活力和处于深刻变动中的社会群体,对青年群体进行多时段的连续调查研究可以折射和反映当前广州乃至广东和中国社会的发展变迁。青年是承上启下的过渡型生命阶段,对青年的研究和分析可以深入地认知当前中国的代际更替和代际关系。在当下信息化和中国快速城市化的发展阶段,对青年的定量研究和定性分析能够为“新常态”下青年工作的制度设计提供有效的支撑。广州青年与港澳青年在文化传统、语言习俗等方面具有一致性,通过多时段调查和综合研究广州青年,能够为中央政府服务和管理港澳青年提供决策依据。 三是为广州共青团改革和贯彻落实《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6-2025年)》提供帮助。 新时期、“新常态”和新青年构成了广州青年工作的宏观背景,要推动新时期的共青团改革,要有效落实新时期青年发展规划,就必须建立以青年需求为导向的工作机制。开展广州青年状况调查,以定量研究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式总结和归纳新时期、“新常态”下新青年的结构性特征,为推动改革和落实规划做到以青年需求为主导提供可靠、有效的数据资料,从而为广州市各级团组织开展以青年需求为主导的工作提供帮助。 二 概念界定与研究对象 青年是一个综合性概念。从生物学角度来看,青年是个体生命周期的过渡阶段;从心理学角度来看,青年是个体心理不断发展和日趋成熟的必经过程;从社会学角度来看,青年是个体社会化的黄金时段;从人类历史发展的趋势来看,青年的成长和成才决定了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命运和未来。对于这样一个集身体、心理、社会、历史等于一体的多层面、多角度的概念进行科学界定和定量测量,就需要面临较多的困难。要体现青年概念的综合性、多样性特点,就必然使测量变得复杂且难以理解;通过简化指标进行测量的话,可能导致青年概念的表面化和泛化,不能充分展示青年的丰富内涵和复杂意义。 当前,在学术研究、政策制定和公共管理中,以年龄来界定青年是最常用的办法,也是最通行的测量方式,但也面临年龄段的争议。从国际层面来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视14~34岁为青年,世卫组织视14~44岁为青年,联合国人口基金视14~24岁为青年;从国内情况来看,国家统计局视15~34岁为青年,共青团视14~28岁为青年,青联会视18~40岁为青年;从港澳台层面来看,视10~24岁为青年。 由此可见,不同组织、不同部门和不同地区,对青年的年龄界定都存在差异。年龄跨度不同,青年群体的内部一致性和外部差异性也存在区别。年龄跨度越大,内部的异质性越强,青年概念的一致性也就越弱,但涵盖范围较广;年龄跨度越小,内部的一致性越强,青年概念的差异性也就越弱,但涵盖范围相对较窄。考虑到时间、成本和经费等因素的制约,同时为了便于调查和统计分析,也为了尽可能地避免使用年龄界定青年的损耗、综合学术研究和服务管理的实际情况,本课题组将年龄在15~34岁的广州常住人口界定为研究对象。 三 抽样设计 (一)调查对象和样本量本次研究计划选取3000名15~34岁的广州青年人口作为调查样本,然后在获得最终调查样本的基础上,再根据广州市2016年现有中学生数量、大学生数量和社会青年数量进行事后加权配额,最后形成调查总样本,从而使调查样本尽可能地接近总体样本的分布形态。 其中,中学生群体是指就读于广州市公办、民办中学的初、高中生,大学生群体是指就读于广州市大中专院校的大学生(含专科生、本科生、研究生,但不包括境外留学生),社会青年是指在广州市工作半年以上的15~34岁青年人群。以上调查对象均指广州的常住人口,含广州户籍和非广州户籍,但必须在广州市居住、生活、工作或学习半年以上。 因此,本次调查总体共分为三大子样本,分别是中学生样本库、大学生样本库和社会青年样本库,最终在事后加权的基础上汇总成为广州青年状况调查样本库。 (二)样本配额过程 1.基于各区青年人口占全市青年人口比重的配额样本量 为了更好地反映和体现广州15~34岁青年人群的总特点,在经费、时间等因素制约的基础上尽可能地收集多的样本,课题组按照广州“六普”数据中各区15~34岁青年人口占广州市青年人口总量的比例进行配额,可以得到如下数据情况(见表1)。 进一步来看,2010年广州市共有在校大学生、普通高中生、中职生和技工学校学生191.71万人,占全市15~34岁常住青年人口的34.7%;2010年广州市共有非在校青年人口3604004人,占全市15~34岁常住青年人口的65.3%。 因此,全市在职青年人口样本量应该为3000×65.3%=1959份;全市在校学生样本量应该为3000×34.7%=1041份。 2.各区在职青年样本配额情况 根据2010年“六普”统计数据,课题组计算出各区15~34岁青年在职劳动力占全市15~34岁青年在职劳动力的比例情况。在此基础上,可以计算出各区需调查的青年在职样本量,详见表2。 为了尽可能地使在职青年样本覆盖各个职业群体,课题组依据2010年“六普”统计数据计算出各区职业群体的比例,具体如表3所示。 结合表2各区在职青年样本配额情况和表3各区青年人口职业分布情况,可以计算出各区所调查样本的具体职业情况,具体如表4所示。 3.各区中学生、大学生和在职群体配额分布 依据2010年广州市统计年鉴,2010年广州市共有在校大学生、普通高中生、中职生和技工学校学生191.71万人,占全市15~34岁常住青年人口的34.7%。那么,本次青年群体调查中,应该调查学生样本数为3000×34.7%=1041份。 具体来看,依照学生群体中不同类型学生的占比情况,可以计算出最终每种学生类型的样本量,见表6。 学生样本取样原则主要依据学校类型而定,因此,学生样本跟在职青年人口所在的区可能重叠,并且未选择学校样本的区不包括学生样本。 因此,考虑到大学类型及学校层次,课题组分别选取1所综合性重点大学、1所省属重点大学、1所普通本科院校和1所普通专科学校。 高中生样本按照重点高中和普通高中进行分类,分别选取6所重点高中和1所普通高中,每所高中选择一个班级,共调查7个班级。 中职生样本按照重点职业中学和普通职业中学进行分类,分别选取2所重点职业中学和2所普通职业中学,共调查4个班级。 技工学校学生样本按照重点技校和普通技校进行分类,分别选取2所重点技校和2所普通技校,共调查4个班级。 (三)调查过程 在确定各区学生样本和在职青年样本配额的基础上,按照“区—街道(乡镇)—居委会(村)”的方式分别选择调查的街道(乡镇)及所属的社区和村庄。在此基础上,对所选择的居委会和村庄的青年人口进行入户调查。 学生样本选取按照学校层次、学校类型等进行主观抽样,在此基础上进入学校以班级为单位进行整群抽样。 四 个案访谈 在分层次配额抽样的基础上,课题组还采用个案访谈的方法抽取部分青年人口进行深入访谈。 课题组计划抽取50位青年进行深度访谈。个案访谈的样本获得采用随机抽取的方式。其中,大学生个案主要在番禺区大学城进行,是在通过已选择的大学生种子介绍其所认识的其他大学生中,选取受访者进行访谈。在职青年个案主要在天河区、荔湾区和白云区进行,天河区选择金融、计算机等行业的青年人,荔湾区选择广州本地青年,白云区选择外来流动青年进行访谈。其中,大学生访谈10位,在职青年访谈30位(天河、荔湾和白云每区各10位),中学生访谈10位。 五 调查样本基本情况 本次调查总共发放了3000份调查样本,回收有效样本2692份,样本有效回收率为89.7%(见表7)。其中,中学、中职、中技生发放样本583份,回收有效样本576份,样本有效回收率为98.8%;大学生发放样本458份,回收有效样本430份,样本有效回收率为93.9%;在职青年发放样本1959份,回收有效样本1686份,样本有效回收率为86.1%。 从回收的有效样本结构来看,共回收有效样本为2692份,其中,中学、中职、中技生576份,占有效样本总数的21.4%;大学生430份,占有效样本总数的15.97%;在职青年1686份,占有效样本总数的62.63%。在样本配额中,我们计划调查的样本情况为中学、中职、中技生占19.43%,大学生占15.27%,在职青年占65.3%。与配额样本比例相比,在职青年有效样本占比略有下降,学生样本略有增加,但样本的总体结构基本一致。 此外,调查样本的基本情况如表9至表15所示。 本次实证调查时间为2016年10月至2017年1月,主要依托广州市团校的研究团队,完成了整个调查的数据收集工作,研究的样本具有较强的代表性。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