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工智能真的来了
  • 人工智能真的来了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人工智能真的来了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19.46 4.1折 48 全新

库存2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杨澜 著

出版社江苏文艺出版社

ISBN9787539975221

出版时间2017-09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48元

货号1201557768

上书时间2024-09-06

大智慧小美丽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杨澜,26岁获得中国主持人国家荣誉奖――首届“金话筒奖”;32岁首创了中国高端文化卫星频道――阳光卫视;她采访了优选900余位世界政要和各界风云人物,被誉为“中国的华莱士”;三次参与中国奥林匹克申办工作,应邀出任北京申办2008年奥运会形象大使和2022冬奥会总体策划,同时还担任靠前特殊奥林匹克优选形象大使;曾荣获国家公益慈善奖“中华慈善奖”;2013年被福布斯评为优选影响力100位女性之一。

目录
序言 / 李飞飞 
引言:一个文科生的人工智能之旅 
01 机器会思考吗?
每个人都应该知道阿兰·图灵 
了不起的Watson 
Watson的跨界亮相 
深度学习有多“深”? 
深度学习不是万能算法 
02 智能时代,『诸神』的狂欢
ImageNet的洪荒之力 
人工智能“她力量” 
机器认出了猫 
学霸是怎样炼成的 
语音识别:生不逢时与生逢其时 
一次不可忽视的人机小战 
机器翻译:重建人类“巴别塔” 
“中国声谷”:让世界聆听我们的声音 
胡郁的白发 
03 我歌唱『带电』的身体
MIT:机器人寒武纪物种大爆发 
奇怪酒店:新来的服务生 
摔跤吧,机器人 
机器人的支舞
摊开你的掌心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哆啦A梦” 
03 AI改变世界,谁来改变AI
当石黑浩遇上“石黑浩” 
假作真时真亦假 
我,半机械人 
假如记忆可以移植 
给我一双慧眼吧 
牛津大学里的速度与激情 
放开方向盘 
05 『爱』是可以计算的吗?
会画画的傻瓜 
创作的另一种可能 
A+I=爱? 
让我陪在你身边 
谁动了我的奶酪? 
你好,助理 
落棋无悔 
06 洞见未来:AI无处不在的世界
最好的发明,最后的发明? 
好莱坞眼中的“人工智能” 
超级智能有多远? 
记忆总是让我觉得不可思议 
人类,多么了不起的杰作 
后记 

内容摘要
这本书是有名媒体人杨澜女士部跨界作品。杨澜作为中国首位多方面探寻人工智能的媒体人,在2016年,带领团队历时一年,走访美国、英国、日本、中国等国家的二十多座城市,采访了三十多个实验室及研究机构的八十多位行业专家,制作出《探寻人工智能》纪录片。在剪辑纪录片的过程中,杨澜回味和沉浸其中,用媒体人的人文视角、独特的亲身体验以及细腻的情感,通过文字,全面记录了那些改变世界的人和事,书写了一段充满惊奇与惊喜、温暖与温度、哲思与展望的,一个文科生的人工智能探寻之旅。
杨澜在书中记录了斯坦福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卡内基·梅隆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等有名学府,IBM、微软、百度、facebook等靠前性知名大企业,以及中国本土的诸如科大讯飞、旷视科技等新兴企业在深度学习、视觉识别、语音识别、机器人制造、自动驾驶等人工智能领域的近期新科研成果;展现了代表目前人工智能研究水平的,可以上天入水,可以大若巨人、小若米粒的各式各样、让你“万万没想到”的机器人;分享了诸多重量级科学家、知名人士对于人工智能的探索或思考,比如“谷歌云”首席科学家李飞飞、“谷歌大脑”创始人吴恩达、“卷积神经网络之父”扬·乐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埃里克·坎德尔、微软研究院院长埃里克·霍维茨、中国人工智能学会理事长李德毅、创新工场董事长李开复、智能语音专家邓力、“仿人形机器人教父”石黑浩、告诫人们要警惕“不错智能”的牛津大学人类未来研究院院长尼克·博斯特罗姆、“个带着芯片行走的人”凯文·沃维克、“个亲历自动驾驶汽车事故”的资深科技记者约翰·马尔科夫、硅谷创业家杰瑞·卡普兰,以及参演过多部人工智能题材电影的好莱坞明星摩根·弗里曼等。
AI改变世界,谁来改变AI?杨澜在书中用浪漫而理性的笔触,阐释了对于人工智能在社会、经济、伦理等方面的观察与思考。科技是一把双刃剑,做出选择的是人,不是机器。未来到底往何处发展,取决于我们如何设计、管理和应用人工智能。说到底,人工智能就像一面镜子,照见人类智能的神奇与伟大。

精彩内容
受邀为杨澜女士的新书《人工智能真的来了》作序,我深感荣幸。2016年,杨澜带领她的团队为探究人工智能及其未来的影响力,寻访了全球三十多家顶尖实验室和研究机构,采访了八十多位专家学者,力求汇集众家之大成。
我在接受杨澜采访时被她的使命感感染,并有深深的共鸣。“AI改变世界,谁来改变AI?”这才是关键问题。我们固然应该为人工智能领域已经取得的成绩和它所能带来的各种可能性欢呼雀跃,然而,我认为,我们面对的更为深刻和重要的问题是如何驾驭和运用人工智能。作为人工智能领域的科学家,我会关注科技本身的创新和发展。但是作为教育工作者、女性和一位母亲,我也会对人工智能有可能带来的社会问题、伦理问题关注得更多。人工智能恐怕是人类面临的一次优选的变革,而在人工智能各个领域,新一代的技术专家和领导者尚未成长起来。人工智能这一为社会而创造的技术需要反映全社会的整体价值。为此,我们需要能够代表“我们是人类”的技术专家,而不是金字塔顶端极少数的特权者。为了确保人工智能这项技术能够造福全社会,我认为对人工智能各领域的下一代的技术专家和思想领袖的教育至关重要。
世界正在以不可思议的速度飞快变化。事实上,有人说我们正在经历第四次工业革命。这场革命很大程度上是由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推动的,这是一股神奇的力量。我在人工智能领域工作近二十年,主攻机器学习和计算机视觉,我亲眼看到人工智能从一个高高在上的学术研究领域成为目前这场变革优选的助推器。但是,变革的规模有大有小,需要我们有想象力才能一一实现。以大家熟悉的自动驾驶汽车为例。自动驾驶技术的吸引力显而易见,借助传感器和算法,自动驾驶汽车将降低事故风险,通勤时间可以用于工作、社交和放松。这是单独从一个驾驶者的角度来看问题。那么,如果数以千计的人选择自动驾驶汽车呢?突然之间,通过车辆协调,交通堵塞得以缓解,停车过程大为简化。当使用者达到百万级呢?我们对基础设施的利用方式会有根本性改变,甚至整个城市的面貌也会改变。人们参与程度、参与数量的不同,会带来不同规模的变革。当科技为更多人所使用,它的影响力也会更加深刻。
人工智能的下一步,应该是降低门槛,向所有人开放,向尽可能多的开发者、用户和企业社区开放。说到开放访问和大众普及,通过云计算这样的平台,可以将人工智能的技术产品推送给超过十亿的用户。可见人工智能的参与者数量已经十分可观。杨澜在这本书中,也对人工智能做了更多解析。
此书讨论的变革中,我尤其感兴趣的是医疗。医疗是人工智能最深入的应用领域之一,它真正改善了人们的生活。近年来,我们已经看到人工智能取得了一些了不起的成就。最近,“谷歌大脑”的同事们展示了一台利用深度学习算法的计算机。这台机器可以达到眼科医生的水平,检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这种疾病可能导致全世界超过四亿人失明。试想一下,如果这样的技术遍布整个医疗行业,很多形式的视觉诊断将会很快实现自动化,运营成本和错误率将会降低,医疗资源不足的人群也能够得到治疗。在斯坦福大学,我的团队和医学院的同事们已经在智能医院的项目上合作了三年。不久的将来,机器还能处理书面任务,比如记录就医信息、管理慢性疾病,帮助提高诊断准确性和医疗服务效率。而在综合型智能医院和养老院中,可以充分利用智能视频分析这种人工智能技术来跟踪记录医院动态、保障病人安全、监督卫生操作、规范手术方案。
杨澜在本书中还穿插呈现了我们在人工智能领域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发人深省、令人信服。能否实现多样化和包容性是技术领域的一个巨大问题,不仅是硅谷,也是计算机科学和人工智能领域所面临的巨大挑战。
如果年轻人认为人工智能是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那么我认为他们应该明白,有梦想和激情的同时,也要承担起责任。这是生活的两面性。有时二者相互矛盾,需要我们找到连接这两个重要任务的线索。不能只追求梦想,不承担责任;当然承担责任的同时,也要保持对梦想的追求。小时候,我读了许多关于科学、宇宙、太空和生命起源的书籍,那时候我的内心就住着一位科学家。我认为追求真理是美好的,而成为科学家最基本的信念就是“追求真理”:宇宙的基本法则是什么?生命的基本法则是什么?智能的基本法则是什么?我年轻时,来到一个语言和文化对我而言都是全新的社会,需要一边勤工俭学,一边在普林斯顿大学读物理专业。后来我追随了自己的科学梦想,选择了神经科学和人工智能方向,成为了今天的我,我很庆幸也很骄傲:这些我都做到了。开干洗店也好、在餐厅打工也好、帮人遛狗或是其他也好,这些看上去平凡的工作,对人的心灵却非常重要。起点越是低微,越能支撑你勇敢而坚韧地度过每一次艰难的时刻。
这样的经历不仅影响了我的人生,也让我更能理解其他人的生活。无论我如今处在什么样的位置,都会对他人存有同理心。虽然我不再需要打工,但并不意味着我可以对其他人的艰苦和挣扎漠不关心。杨澜曾问我:“你们研究出这些技术是为了什么?”我想,对科技的研究和探索,肯定不仅仅是为了获取更多的财富或者是成立一家世界上优选的公司,最终的目的一定是为了人类的福祉。
每一天,我们都见证着人工智能和第四次工业革命影响着我们的生活,从医疗到农业乃至方方面面。但是我们仍然处于初始阶段,还有许多未完成的工作。我想对年轻的朋友说,如果你正在思考未来的职业规划,我强烈建议你考虑科技领域,尤其是人工智能领域!我希望在你们当中能够看到下一代的人工智能领袖,研究方向也比今天我们现有的更加多元化。人工智能确实会改善各行各业人们的生活,但是只有各行各业的人们都积极参与到人工智能的探究和创新过程中,才能使之成为现实。我要感谢杨澜,感谢她对人工智能领域的关注,让我们用更人性化的视角看待这个问题。
李飞飞
斯坦福大学计算机系终身教授
斯坦福大学人工智能实验室主任
“谷歌云”首席科学家
2017. 8. 2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