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山细雨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
11.59
4.1折
¥
28
全新
库存2件
作者蔡权,李果 著
出版社作家出版社
ISBN9787506394949
出版时间2017-06
装帧平装
开本其他
定价28元
货号1201528690
上书时间2024-09-06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商品描述
-
作者简介
蔡权,1963年6月3日出生广东潮汕,男,企业家、书法评论家、文人、学者、艺术品收藏家。1996年创建中投控股集团,形成金融、文化、地产、服务业、工业等五大产业的综合性企业。业务覆盖靠前主要城市、香港地区以及德国、澳大利亚等国家。2015年出资2000万定制同中国书协举办靠前1届国展。
目录
一步一步
炒米
皓齿赋
父亲的生日
命运的际会
臧克家轶诗一首
阳光下的情思
——法国画家查理·乔得龙的水墨世界
潘家园书画市场见闻
鲜桃只应天上有
难忘的庆典
——中国电影家协会成立五十周年
散记三篇
明清残瓷款记初识
湘西雨雾
玉人价更高
神奇的耳朵
从八王坟到北京站口
广场上的曙光
文章千古为哪般?
能饮一杯无?
装池国手刘金涛
人的命运
“地下”鬼市
——第八届北京中国古玩艺术品博览会见闻之一
赠君一言辨真伪
——第八届北京中国古玩艺术品博览会见闻之二
层岩出秀水
中国边疆暨都市社区文化建设遐思
凤林城址陶片分色拾遗
华君武的顾问
“三捂”与“三紧”
甩了又甩
对李白《听蜀僧溶弹琴》的感悟
我们的时代
一块夔凤纹瓦当
壬辰冬至前五日这天
绽放异彩
——《李秀芬画牡丹》序言
“层”“危”“飞”“云”等字义同“高”吗?
圆
《节妇吟·寄东平李司空师道》读后
《书法本体与多元》编后记
学习草书李白诗《早发白帝城》
逐梦大美
“鱼头·鱼尾”
死里逃生
期望影片《文天祥》“三格”
贺华影会开张
《桃李正酣》后记
一分为三
内容摘要
蔡权、李果著的《五山细雨(五山书院作品)》分为淋漓篇和淅沥篇。淋漓篇作者为蔡权,精选作者在一些庆典上的讲话、生活或工作中的随笔;淅沥篇作者为李果,精选作者部分散文作品,内容涉及与一些书画大家的交往,以及在生活中的一些奇闻异事。
精彩内容
一步一步一步到位——我观看李果草书时发自内心的评议。我们的相识源于文化艺术,相处也是基于文化艺术,第一次见面在国品,杜英姿在座,她是“红娘”。如今,我同李果已成了朋友,几天不见就想得慌,心里都惦念着对方。平素里,我很好喜欢并尊崇沈鹏先生的诗书,想求字以作欣赏珍藏,听说李果在沈先生身边工作,又是杜英姿的好朋友,便请也是我好朋友的杜英姿把李果邀来,坐一坐。那天我们谈得很愉快,餐后相约要经常接触。回到寓所,我在纸上写:与李果老师的交往既怡情,又是一种心灵艺术的分享,更是学习养性的楷模。有“景”更有“境”。从李老师的身上分享到他成功自爱之道,成功爱人之道,成功的平平凡凡自得其乐之道。李果给我的印象是比较闲适,任何时候找他基本都会碰到他在钻研学问。不像我总是忙忙碌碌,风风火火,来来去去,国内国外,深圳—北京,如同从西屋到东屋地走,一刻不停。在与李果的艺术交流中,我发现李果写草书总是力求严谨,不敷衍、草率、打发了事。但他对待人事关系,有时客气,未必实话全说。李果的拎兜里总装着一本于右任的标准草书《千字文》,随时方便学用。草书有特殊的写法,形体错了,神仙认不得,造型很重要。怀素《自叙帖》放得开,技法多,每个字的笔顺清楚,笔迹清晰,笔力清朗。李果受张芝、二王、张旭、怀素、孙过庭、于右任、林散之、沈鹏等草书大家的影响,写草书向一笔书方向进展,每隔一段时间相见,我都感到他有些许变化,甚至有让我惊讶的意外变化。他每回一到华影会,就站在书画案前习草。我的朋友来了,想求字,有求必应,虽然他们是初次见面,但却相见甚欢,其乐融融。我注意到他的草书现已一挥而就,一步到位。我说的一步到位,是觉得他的字比我们刚认识时进步多了,他知不足而下苦功夫弥补之,有所成。一步到位不意味着舍去过程,更不蕴含奇迹发生,反倒强调步步为营,踏踏实实,不搞“差不离”,不悬在半空。李果草书更上一层楼,与他在草书大家沈鹏先生身边受到熏陶,与他多年研究沈先生并撰写出几十万字的文稿,以及与他乐不思蜀地接触新事物,与时俱进,都有关系。2011年4月初,我从李果那里得知沈鹏艺术馆即将在江阴南菁中学举行隆重开幕式,便应邀放下手头工作连夜赶去,有幸参加开幕式,与沈先生共同合影留念,夙愿得偿。李果送给我的散文集《情思缕缕》,我翻了几篇,觉得朴实,没有子虚乌有的无聊东西。最近,我俩商议合出一本散文随笔,叫《五山细雨》。我们为此共同创作了一副对联:九州大同源日月五山风雅蕴江河以后条件具备了再出续集。南方多雨。我站在五山书院里瞻仰起伏的五指耙山,郁郁葱葱,向往牛毛细雨蒙蒙时的迷人景色。有时,大雨淋漓下起来往往止不住,裹尘挟埃,常常变成连绵细雨,空气特清新,而后淅沥的雨丝飘飘洒洒,润物细无声。炒 米“天寒地冻时暮,穷亲戚朋友到门,先泡一大碗炒米送手中,佐以酱姜一小碟,最是暖老温贫之具”,这是《板桥家书》中描绘乡村情感的片段,与我家乡风气相似。这样的情感可能是外地人较难领会的。在贫困年代,炒米作为每家每户常备的必需品,是很不错的。母亲练就一手高超的炒米手艺。入冬后,母亲便着手准备炒米的程序。因为炒米都是一年一次性炒齐,没有零零碎碎炒过的,所以前期工作比较讲究,须充分准备。母亲先从沙地里找回很细很细的幼沙,细细筛选待用。将蒸熟的大米冷水过滤,放在太阳底下晒上好几天,晒干后便可开始炒米。母亲炒米那天,起得特别早,我还经常帮母亲烧水。我家灶台特别大,装的是大铁锅,待母亲清洗完锅后,就开始生火,用木材或杂草燃烧的火特别旺。母亲将细沙放进锅中,用锅铲不断翻动细沙,待细沙到一定温度后就一点点放入晒干的大米,用竹枝做的小扫把不断翻动,每炒完一点,用竹筛筛去细沙,装入备好的竹箩里。每次炒完后,母亲都亲手用竹筒储藏。我现在已经记不清每年要洗多少竹筒。竹筒是我家乡存放农产品的一种工具。因为炒米是一种十分怕潮湿的食物,平时在没有密封的情况下会受潮变得十分软口。炒米追求的是一种口感嚼头。炒完米后将其密封,作为炒米及准备加工炒米糖用。炒米的繁琐工序结束了,也意味着春节即将来临。炒米是我童年生活中记忆犹新的回味,常勾起我的意趣。2016年7月7日皓 齿 赋她,笑了,露出一条白线;这是在漆黑的夜里,伸手不见五指。他,乐了,亮出满口黄牙;这是在阳光普照的早饭后,缭绕……她和他不是夫妻,不是情人,也不是恋人。不是。我看到上面这段文字,不禁想起我的牙齿,几年前拔牙……至今隐隐作痛。记得麻醉针扎进牙床里,药液所到之处,麻苏苏的,痒嗖嗖的。第三针扎进了上颚,疼得我无可奈何。只见大夫手执钢钳,猛地用力,像撅树木或拔树根似的,吱呀一声,龋齿连根拔了出来,拔掉了隐患和痛苦,拔出了两个结论:不再拔牙,养成刷牙习惯。偏巧大夫爱絮叨,不管你怎么难受,也不管你爱听不爱听,手脚不闲嘴也动:“口腔是消化器的道关口。食物被牙齿嚼碎后,由唾液里的消化酶把其中的碳水化合物变成麦芽糖,再由胃来消化。”他好像自言自语:“如果口腔不清洁或牙齿残缺,细菌随着未能充分咀嚼的食物咽了下去,就会增加胃的负担,严重的得胃病。”牙疼和拔牙之恨已搅得我六神无主,坐卧不安。“牙疼不是病,疼起来不要命”,顾不得思虑这些,也听不进什么。古人云:“以牙还牙”,“咬牙切齿”,“唇齿相依”,“唇亡齿寒”,反映出人的思想情绪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先秦散文家宋玉在《登徒子好色赋》中形容美女“齿如含贝”,洁白小巧,胜过玉石;“嫣然一笑”,迷惑人也。于此可见牙齿之魅力。牙齿还可作为标准。当代作家刘心武在小说《白牙》中说:“如同一处地方的厕所状况是衡量那个地方文明程度的最准确的标志,一个人牙齿的洁净程度便是那个人内心对文明追求的努力程度的显现。”我觉得此说不无偏激。还有一句反映牙齿同精神的关系、概括力更高的话——日本齿科专家铃木和男说:“牙齿是能够说出一个人的整个经历的履历书。”不记得谁说的,牙齿越白性欲越强烈。牙白成了性标。我望着手中残破的龋齿,一时茫然了。它是烫、酸、磕、碰损伤的结果,是不刷牙、不漱口、不爱护的结果。“你知道刷牙的好处吗?”大夫边收拾手术工具边启发式地问我。不等我吱声——不便张口,他自顾自地说:“口爽除臭,按摩牙龈,增强咀嚼力,避免细菌孳生。”医学术语在一定程度上起止疼作用。其实关于刷牙的知识,我已积累一些,只是不肯常用。这之后,每当我刷牙时,就会想起那次沉痛的拔牙;懒得刷牙时,也会想起那次记忆很深的拔牙;坚持饭后刷牙,千方百计地将齿间的碎屑清除干净,将口腔里的异味扫荡净尽,唯恐遗漏一次,唯恐食物残渣在牙缝中发酵、变酸、破坏牙釉,唯恐齿龈肿胀,唯恐再次拔牙!有时不得不用柔舌当牙刷,用唾液当膏液,以远离那摆脱不掉的痛楚,以冲淡那依稀的记忆。渐渐地,有人发现我的牙齿白了,甚至疑其是假牙。我很好艳羡洁齿,迷醉其间,欣赏不已。1989年8月父亲的生日父亲过生日,何时操办,最初的一次已不记得。我们做儿女的,格外看重父亲垂暮之年的生日,倍加珍惜,尤其是母亲走了以后。父亲过生日那天,是全家的重大节日,隆重团聚,喜气洋洋。父亲生于1916年,正月初八,这,我们知道;但不知道他生于什么时辰。至于父亲的父亲,往上推,先祖如何,偶尔想到并提及,仅此而已。顾眼前,看现在,目光之短浅,不慎终追远,于此可见矣。父亲生日这天,他成了家里的中心。但父亲从来说了不算,不抓权,不决断,他有句口头禅:“人,该然走那一步,定不可移。”他多次对我们说,谁愿意犯错误?都是一步一步,大小劲儿赶的。多种因素聚合在一起,必然会发生什么。平素里,父亲有别于同时代人的,最让人羡慕的,是反对大男子主义,他是女权主义的坚定支持者。他对母亲言听计从,久而久之,大事小情均由母亲说了算,父亲乐得好像不管不顾的样子。但我一直以为父亲心里有数,对母亲保证信任,评价很高。他不止一次郑重地说,母爱大于并重于父爱,这一理念深深地影响我,对父亲的公正和质朴,愈加敬重。事实确实如此。在家里,母亲所起的作用远远大于父亲。父亲八十岁生日以及其后的生日庆贺仪式上,他即席讲话,总要这样说,既是对母亲优选的悼念,又是父亲思念母亲的完美再现。父亲敬爱母亲的言行举止,潜移默化地熏陶我对妻子的情感和态度。日常生活里,夫妻感情不知不觉地化为母子或父女情感,有时分不清,只觉得一家人,应当亲亲密密,无所顾忌。令我难忘的几个场景,常常闪现在脑海里,恍如刚才发生一样。十岁那年,我同七岁的弟弟李忠,跟着父亲徒步跋涉几十里山路、村路,穿越广阔的田野,到远离城市的居住在农村的二姑家去串门。哎呀,道路那么漫长!父亲在前面行走,我同弟弟边走边玩,三人成一条长线。“路漫漫兮”——课堂上吟这句,体会何其深刻!十岁左右,一天跟着父亲到鸡西矿务局俱乐部观看电影《新局长到来之前》,正片放映前,加映纪录片——北京少年儿童主演的《一个螺丝钉的遭遇》。我如醉如痴:蓝天白云,处处欢乐,时时鲜艳……生活如此美好。记忆里,这是父亲第一次领我看电影,也是专享一次,印象深刻极了。从此,我一次又一次去俱乐部,那里给我以欢乐和别有洞天的新奇,弥补我经历、阅历之不足,滋补我。十五六岁时,每逢节假日,同李忠扛着锄头,跟随父亲到离家十几里地外的山冈上开荒种地,自产粮蔬,填饱肚子。1960年至1963年,全家九口人,全靠父亲一人的微薄工资,日子实在艰难。“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每当读这首诗,我的感触无以言状!令我铭记的两件事,都与午饭有关。那是父亲退休后应聘为某单位工作,规定上午十一时收工。我提前十几分钟赶到,请父亲回家吃午饭。他正在抹墙:把和好的泥,倒在左手的木板上(大铲),用右手的泥抹子把泥抹在墙上,抹平。我提醒父亲:“爹,到点了。”“几点了?”父亲手中的泥抹子在墙上来回舞动,泥巴由堆堆块块,变成条条面面,然后镜面一般平整,看了让人心里舒适惬意。父亲故意问,算是提示我,尚未到点。“还差十分钟。”“等一会儿。”旁边的几个小工七嘴八舌地催促师博:“提前几分钟收工没啥。”“那么大岁数了,还这么守时。”“退休之人,认真干啥?”小工们都是年轻人,帮助父亲搬砖、运砖、递砖,运土、和泥、盛泥,以及从事其他辅助活儿,边干自己分内的活计边向八级工师傅学习泥瓦匠技艺。徒弟们议论徒弟的,父亲抹父亲的。我注意到父亲在微笑——略微地一笑。十一时过五分,他才把泥抹子在细沙堆里蹭了蹭,浑身粘着泥巴的泥抹子顿时焕然一新,泥巴不见了,垢去明存,闪射出耀眼夺目的光芒。父亲把大泥抹子、小泥抹子、小刨锛、大铲、勾缝等工具,一一放进帆布大工具兜里,然后才同我离开工地。还有一天中午,怨我。十二点半才把饺子包好,真是忙三火四、手忙脚乱的。父亲坐不住了,从炕上下来,帮我煮饺子。圆滚滚的热腾腾的饺子捞出来,盛到大瓷盘里,已是十二点四十五分,离父亲下午一点上班还有十五分钟,而父亲从家赶到工地还得走几分钟。我急出一身汗,心绪像锅里的汤水似的,翻滚着。“爹,你先吃吧。”父亲坐下来赶紧吃。我看了一眼,父亲简直在吞食。一大盘饺子,二十几个,热气冒着,转眼间露出一些盘底。父亲边吞食边瞅柜上的闹表。我马上就能煮好下一锅。父亲干体力活,至少得两盘子。我端起满盘饺子往屋里走,迎面碰上父亲边走边嚼边说:“我得走了,到点了。”我一看,桌上盘里还剩一半饺子。霎时,我难受起来,恨自己:为什么不早一点剁馅、和面、擀皮子?为什么拖拉到这个时候?为什么不提前?父亲走的前一年,快过生日了,我夜不能寐,浮想再三,怕父亲突然离去,来不及交代,我们得不着什么,那才叫遗憾。一天,我建议父亲讲讲人生感触。他讲了,我边听边记,根据父亲口述整理成文:不容易,都不容易今年是牛年,牛马年好种田,风调雨顺,国泰民安。两个人是本命年:我大儿媳妇辛莘和我二儿子李忠。牛是宝,借牛年的力量,一福压百祸,家里人都太太平平,事事顺当,大大收入。“不当家不知柴米贵,不养儿不知父母恩”。一辈流传一辈,父母恩情重,父亲差一些,母亲的恩情一辈子也报不完。我活八十多岁了,家里家外,人最难交。平常交往的人,冷不丁对你甜言蜜语,特别热乎,要防备,要警惕。未曾做事,掂一掂:你能吃下去,人家能不能吃下去?人,生来不易。从小到大,要靠自己的能力、创造;别做歪事,要走正路。江南江北一样安居,草房瓦房一样安眠,丑女俊男一样安乐。过去有本书,里面的话我还记得:“丑妻近地家中宝”,“家有贤妻,男人在外不做横事”。我四岁时,母亲就去世了。父亲领着我们哥儿俩从吉林到黑龙江,吃不上,穿不上,日子最难过。高粱将成未成时,撅高粱头熬粥喝。那时,走了一处又一处,挣着就吃,挣不着就要着吃。人,该然走那一步,定不可移。过去的难劲儿就不用说了。七岁时,我拾柴、放猪、种地。十四岁铲地是硬角。十六岁时有吃有穿,能过得去。十七岁烧酒、赶车、当厨师。后来,挑水、修理炉子、火炕,我这一生,力没少出,没有待着时候。人该然走那一步定不可移。一步一步不容易,得出力,得赶机遇。有一年卅(除夕)那天,我躺下做了个梦,说我二大爷背行李来了。等我醒来,他真的来了。小时候,瞎子给我算卦,说我胸前三个红痣(一明两暗)有贵人相助。有难时,必有贵人出来……不信不行。人活在世上,不容易,都不容易。不善言谈的父亲,敞开心扉地说。父亲听了我念的整理稿后夸我:“还是从事写作的,把我想说和要说的话都整理出来了。”我听了,意外,感到振奋,一再说:“爹,这可都是你的话呀!我只不过记录一下。”“嗯。”他乐了,连连点头,随之陷入深思。一年后,父亲逝世,永远离我们而去。父亲走之前,我好像模模糊糊有预感似的。那是半个月前,晚上七八点钟,我骑自行车骑到东四十条港澳中心西侧十字路口向南几十米处,竟然从车上跌蹦下来,面朝东南,匍匐在地,连磕两个头,爬起来后,右腿破皮,眼镜没有破损。东南方向,正是父亲远在两千里外的住处。过几天,我在朝内路北一家优惠书店里浏览,一位收款员对另一同事说:“十七,死期。”十七,死期。长这么大,我头一次听人说这样的话。别人谈论的,与我无关,可我入耳后,吃惊,动心。春节假期,父亲生日一过,我恋恋不舍地返京。全身是病的父亲挣扎着,脚步移到六楼窗口,探出白发苍苍、皱纹纵横的头脸,挥手,望着我远去。我不知道这是父亲生前同我“再见”。如果我能意识到这一点,就会放慢脚步,一步三回首。三个月后,1998年5月11日十五时许,父亲咽下最后一口气。当我从北京赶回家乡,来到父亲遗体身边,已是13日凌晨一时,夜色凄迷苍凉。我轻轻走近父亲,躬身悄悄掀开蒙在父亲头上的遮布,多么熟悉多么亲切呀!父亲张着嘴,似在呼喊;双眼微睁,好像极力寻望;长长的凌乱的眉毛,像北大荒的野草,伏卧在饱经风霜的眉骨上;洁白的胡须,蕴含岁月的沧桑、人生的苍凉。我将父亲双眼合上,抚摸他的面颊。父亲默默无语,却好像跟我说了千言万语。出殡时,我同他贴脸,像母亲走时那样贴脸,一阵冰凉,直击心底;父亲同他这个长子出生时贴脸亲昵温热的感触已不复存在。父亲走了,我才意识到他那天的絮语是遗嘱,是他一生的回顾和总结。平时他缄默不语,从不夸夸其谈。他理智,有头脑,思想细腻,体现在他对技术精益求精以及超凡脱俗的技艺上。凡是请他修缮炉灶的人,包括远亲近邻,工农兵学商,各行各业,市长、市委书记以及其他市级领导,对父亲都赞不绝口,称他“李冒烟”。每当这时,作为子女引以为荣为乐。随着现代生活方式的改变,平房逐渐消失,高楼迅速崛起,父亲渐入老境,“李冒烟”时代不可逆转地宣告结束。我为父亲惋惜、悲哀。父亲退休以后,不得不转移他业,舍弃内行——同砖砌的炉子、火墙、土炕一一告别,同他熟悉的泥土告别,同他眼看的从烟囱里冉冉冒出的浓烟告别。我曾对父亲说,东北高寒地区传统取暖方式的火墙子时代结束了,空调、集中供暖时代开始了。父亲认可。我也不无怜悯地联想到自己的命运——执笔时代将一去不复返,手指按键(刷屏)时代如日中天。我从小到大手握硬笔(偶抓毛笔)的方式不得不退出人生舞台。人呀,一辈一辈,一代一代,无不如此。我越是步入老迈之境,眼前越是浮现父亲的音容笑貌,魂牵梦绕,融入血液,日夜环流。父亲走后个生日那天,喜庆成悲痛,无尽的哀思,历历往事,如梦如烟……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