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的社会基础拓展研究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
46.24
5.9折
¥
78
全新
库存4件
作者温敬元,张义祯,高莹 著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ISBN9787509799284
出版时间2016-12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78元
货号1201464981
上书时间2024-09-05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商品描述
-
作者简介
温敬元,男,福建省永定县人,毕业于中央党校,获法学博士学位(专业:党的学说与党的建设)。现任福建省委党校党建教研部副教授,主要从事执政党建设理论与实践的研究和教学。近年来,出版1本专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党建理论研究》。参与《执政党建设案例教程》的编著;在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30余篇;承担1项省社科规划课题和1项校重点课题,参与1项国家社科规划课题和多项中央党校、全国党建研究会以及省委办公厅、组织部等重点调研课题,且多项课题研究成果获奖。
目录
导论 党的社会基础拓展的内涵外延、依据与影响因素
一 党的社会基础拓展的内涵与外延
(一)党的社会基础的内涵
(二)党的社会基础拓展的表现形式
二 党的社会基础拓展的基本依据
(一)党的社会基础拓展的理论依据
(二)党的社会基础拓展的现实依据
三 党的社会基础拓展的影响因素
(一)党的执政绩效层面因素
(二)党的意识形态与政策层面因素
(三)党的组织与干部层面因素
(四)党所处的社会环境层面因素
四 本书的选题、框架、创新与方法
(一)本书选题的研究现状
(二)本书选题的研究价值
(三)本书的研究框架
(四)本书的主要创新
(五)本书的研究方法
章 当代中国社会变迁与党的社会基础拓展历史
一 党的社会基础拓展的历史考察
(一)新中国成立初期党的社会基础(1949~1956年)
(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党的社会基础(1957~1966年)
(三)“”期间党的社会基础(1966~1976年)
(四)改革开放后党的社会基础(1978年至今)
二 党的社会基础拓展的主要特点
(一)党的社会基础拓展目标充满时代性
(二)党的社会基础拓展历程饱含斗争性
(三)党的社会基础拓展举措富有创新性
三 党的社会基础拓展历史的启示
(一)正确认识党的性质与党员成分间的关系
(二)努力克服“左”和右两种错误思想倾向
(三)必须适应中国社会变迁的客观实际
第二章 当代中国社会变迁的内涵、表现与显著特征
一 当代中国社会变迁的内涵
(一)社会变迁的内涵
(二)中国社会变迁的内涵
(三)当代中国社会变迁的内涵
二 当代中国社会变迁的深刻表现
(一)经济体制深刻变革
(二)社会结构深刻变动
(三)利益格局深刻调整
(四)思想观念深刻变化
三 当代中国社会变迁的显著特征
(一)全面性
(二)复杂性
(三)现代性
(四)风险性
第三章 当前党的社会基础拓展面临的新机遇
一 党的执政绩效进一步提高
(一)经济建设层面的绩效
(二)政治建设层面的绩效
(三)文化建设层面的绩效
(四)社会建设层面的绩效
二 我国社会阶层结构进一步优化
(一)工人阶级队伍不断壮大
(二)新的社会阶层不断发展
(三)社会阶层结构不断现代化
三 党的先进性和凝聚力进一步增强
(一)党的意识形态先进性进一步增强
(二)党组织的凝聚力进一步增强
(三)党员的先进性进一步提高
(四)党的作风进一步好转
第四章 当前党的社会基础拓展面临的新挑战
一 “政绩合法性困局”日益显露
(一)“政绩合法性困局”的内涵
(二)“政绩合法性困局”的产生根源
二 社会阶层结构变迁挑战更加严峻
(一)社会阶层位序发生错位
(二)社会流动现状不容忽视
(三)社会思想观念呈现多元化和务实化
(四)社会阶层结构仍不够合理
三 党群关系不和谐现象有所加剧
(一)党群之间的“隔离”有所加深
(二)党群之间的矛盾与冲突有所增加
(三)党群之间的信任程度有所下降
四 党内“四风”现象比较严重
(一)党内形式主义现象大量存在
(二)党内官僚主义现象依然突出
(三)党内享乐主义现象比较普遍
(四)党内奢靡腐败现象不断蔓延
(五)党内“四风”问题的主要危害
第五章 新形势下党的社会基础拓展的路径选择
一 实现改革发展成果共享面优选化
(一)树立“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理念
(二)更加注重以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
(三)保障各社会阶层或群体的切身权益
(四)建立和完善改革发展成果的共享机制
二 建立和完善社会整合机制
(一)建立和完善利益整合机制
(二)创新和完善组织整合机制
(三)发展和完善制度整合机制
(四)提升和完善价值整合机制
三 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群众工作
(一)党的群众工作的内涵新解
(二)当前党的群众工作面临的新问题
(三)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党的群众工作的现实路径
四 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和良好形象
(一)始终保持党的思想先进性
(二)始终保持党的队伍先进性
(三)始终保持党的作风先进性
(四)始终保持党的清正廉洁
五 巩固和扩大新时期党的爱国统一战线
(一)爱国统一战线与党的社会基础
(二)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要处理好“五大关系”
(三)突出做好网络虚拟社会的新统战工作
第六章 欧洲社会党拓展社会基础的做法与启示
一 欧洲社会党拓展社会基础面临的新情况
(一)社会阶级结构从“哑铃形”向“橄榄形”转变
(二)党员人数不断减少与党员老化
(三)网络传媒对社会产生巨大影响
(四)新兴社会运动不断兴起与发展
二 欧洲社会党拓展社会基础的主要做法
(一)革新党的理论与纲领,扩大其包容性
(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以政绩赢得民心
(三)推行宪政改革,促进“党的民主化”
(四)创新联系群众方法,拓展联系群众渠道
(五)塑造全民党形象,努力寻求跨阶级支持
三 几点启示
参考文献
附录一 “中国共产党的社会基础拓展研究”课题的调查问卷
附录二 “中国共产党的社会基础拓展研究”课题调查问卷统计分析报告
后记
内容摘要
温敬元、张义祯、高莹著的《中国共产党的社会基础拓展研究--基于当代中国社会变迁的视野/海西求是文库》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运用党的建设、政治学和社会学等的有关理论与知识,分析和研究了当代中国社会变迁视野下中国共产党的社会基础拓展问题。全书共分为六个篇章:一是基础理论篇(导论部分)。这部分重点阐述了党的社会基础拓展的内涵与外延、理论与现实依据以及主要的影响因素等,这是本书的理论前提和逻辑起点。二是历史回顾篇(章)。主要回顾中国社会变迁背景下党的社会基础拓展的历史脉络、主要特点以及启示。三是社会变迁篇(第二章)。重点论述了当代中国社会变迁的内涵、表现形式和显著特征等,这是本书的研究视野。四是机遇挑战篇(第三、四章)。第三章从3个层面分析了当前党的社会基础拓展面临的新机遇;第四章从4个层面分析了当前党的社会基础拓展面临的新挑战。五是对策思路篇(第五章)。根据当前我国社会变迁的实际和党的社会基础拓展的影响因素,针对党的社会基础面临的新挑战,提出了新形势下进一步拓展党的社会基础的对策与思路。六是国外政党篇(第六章)。主要介绍欧洲社会党在二战以来,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根据欧洲社会变化的实际,不断拓展社会基础的主要做法。这章也是本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拓宽了本书的研究视野。
精彩内容
序 温敬元等同志撰写的这部论著,探讨的是中国共产党的社会基础拓展问题,是温敬元同志主持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当代中国社会变迁与党的社会基础拓展研究”的最终成果。经过作者四年多的辛勤劳动,现在这部论著即将付梓,这是一件令人高兴和值得祝贺的事情。 党的社会基础问题,是党的建设的一个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古人云:得人心者得天下,失人心者失天下。党的社会基础,与人心向背有着密切关系。特别是在当代中国社会变迁背景下,党的社会基础拓展既显得十分重要和迫切,又面临新的挑战和考验。能否正确地解决这个问题,直接关系党的执政地位的巩固与否,关系党的前途和命运,最终关系党的事业兴衰成败。因此,研究党的社会基础拓展问题,有着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一方面,这是丰富和发展党的社会基础理论的必然要求。从总体上看,当前学术界关于党的社会基础问题的系统性、创新性的研究成果并不很多,尤其是较少研究当代中国社会变迁与党的社会基础之间的关联性问题。因此,研究这一课题,深入总结改革开放以来党在实践中形成的关于拓展党的社会基础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有利于为拓展党的社会基础提供理论支撑。另一方面,这是巩固和拓展党的社会基础的现实需要。随着中国社会变迁的深入发展,党的社会基础拓展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如果我们不去关注这些新情况,解决这些新问题,那么,势必会影响和削弱党的社会基础。这就迫切要求我们结合实际,深入分析和探讨当代中国社会变迁给党的社会基础拓展带来的新机遇与新挑战,并提出一些具有规律性和可操作性的对策与思路。 《中国共产党的社会基础拓展研究》这部论著,以马克思主义党群关系理论为指导,运用党建学说、政治学和社会学等交叉学科理论与知识,系统分析和研究了当代中国社会变迁视野下党的社会基础拓展问题。我读完这部论著之后,感到它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内容比较系统全面。全书紧紧围绕“党的社会基础拓展”这个主题,分六个篇章进行分析和论述:(一)基础理论篇(导论部分),重点论述了党的社会基础拓展的内涵与外延、理论与现实依据及主要的影响因素等,这是本书的理论前提和逻辑起点;(二)历史回顾篇(章),主要回顾中国社会变迁背景下党的社会基础拓展的历史脉络、主要特点及启示;(三)社会变迁篇(第二章),重点论述了当代中国社会变迁的内涵、表现形式和显著特征等,这是本书的主要研究视野;(四)机遇挑战篇(第三、四章),分析了当前党的社会基础拓展面临的“三个新机遇”和“四个新挑战”;(五)对策思路篇(第五章),根据党的社会基础拓展的影响因素,针对党的社会基础拓展面临的新挑战,提出了新形势下拓展党的社会基础的对策与思路;(六)国外政党篇(第六章),主要介绍了欧洲社会党在“二战”以来,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根据欧洲社会变化的实际,不断拓展社会基础的主要做法。全书各个篇章相互联系,环环相扣,共同构成一个有机统一整体。 二是分析问题的视野比较开阔。作者把党的社会基础拓展问题放到党执政的历史过程,特别是当代中国社会变迁的背景下进行研究,既有历史视野,又有现实视野,既注意理论分析,又突出问题导向。另外,还介绍了国外政党主要是欧洲社会党拓展社会基础的主要做法,这使本书的研究不但有国内视野,而且有国际视野。 三是理论上有不少创新点。比如,对党的社会基础拓展的表现形式的阐释。作者提出,它有两种表现形式:一是量方面的拓展,主要表现为数量的增加和范围的扩大;二是质方面的拓展,主要表现为结构的优化和认同度的提高。又如,对党的社会基础拓展的影响因素的分析,作者概括为四大因素,即:党的执政绩效层面因素、党的意识形态和政策层面因素、党的组织和干部层面因素、党所处社会环境层面因素。再比如,对当代中国社会变迁与党的社会基础拓展之间的关系的分析,作者提出,当代中国社会变迁影响和制约党的社会基础拓展,党的社会基础拓展必须适应当代中国社会的变迁,两者之间存在强大的内逻辑关系。还有,作者指出,在新形势下拓展党的社会基础,必须强化党的社会整合功能、提升党的社会整合能力。为此,要不断建立和完善利益整合机制、组织整合机制、制度整合机制和价值整合机制等全方位、系统化、协同化的社会整合机制。以上这些观点和见解都颇为独到,让人觉得耳目一新。 四是有较强的现实针对性。首先,该论著以“当代中国社会变迁视野下党的社会基础拓展研究”为主题,选题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现实感。其次,作者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注重调查研究,书中的大部分内容都来源于现实,取材于实际,特别是采用大量的调查数据与案例,比较真实地反映了当前党的社会基础的实际状况。最后,提出的对策建议有的放矢,对于进一步拓展党的社会基础有实际参考价值。 总之,这是一部具有较高学术水平和现实意义的著作,是关于党的社会基础问题研究的重要理论成果。当然,本书对有些问题的研究也还有待进一步深化。希望作者继续努力,在现有基础上取得更多新的研究成果。 卢先福 2016年6月15日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