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话说国医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话说国医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59.11 4.6折 128 全新

仅1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周益新,张芙蓉 编著

出版社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ISBN9787534980176

出版时间2017-0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128元

货号1201466341

上书时间2024-09-05

大智慧小美丽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目录
长河掠影
表里山河话三晋
山西名称的由来
行政区域的沿革
山西自然资源的特点
山西医药文化的特点
山西医学对外的影响
外来医家对山西医学的贡献
门阀士族对医学的影响
儒道释对医学的影响
三晋医学发展鸟瞰
远古时代的文化遗存时期
西周及春秋战国时期
秦汉三国时期
两晋南北朝时期
隋唐五代时期
宋辽金元时期
明代时期
清代时期
星光璀璨
仲师弟子卫汛
脉学传真王叔和
姓名籍贯考证
重视脉诊,精意切诊研究
精于伤寒,撰次仲景遗论
收载佚书,保存前人成就
昙鸾传弘景之学
药王孙思邈在山西
神针赘疣狄仁杰
《难经》流传有王勃
殒身宫廷斗争的郑注
开校正医书先河的
高若讷
培养医学人才
整理古典医籍
精研《伤寒论》学
良相良医文彦博
王衮与《博济方》
杨倓与《杨氏家藏方》
庄绰与《灸膏肓俞穴法》
马宗素传河间之学
常仲明传戴人之学
生平考述
家世溯源
师友交往
著述探赜
“一代文雄”亦知医
乱世名医王翼
王翼的生平里贯
王翼的高尚医德
王翼的治学方法
王翼的精湛医技
赵素与《风科集验名方》
许国祯与《御药院方》
作者推寻
撰年厘正
底本探幽
版本流布
内容特色
因医获官的刘哈喇八都鲁
杜思敬与《济生拔粹》
张吾仁传承伤寒学
千古奇才傅青主
傅山的家世生平
傅山的学医经历
傅山的医学成就
傅山治病的民间传说
范毓□与太乙神针法
王墒与《醉花窗医案》
蒲轮征君汪守正
往事如碑
三晋历代瘟疫的流行
鼠疫与明朝的灭亡
光绪丁戊奇荒
三晋医药名胜
炎帝神农氏遗址遗迹
扁鹊祠、墓
元好问陵园
傅山祠庙
三晋名店
百年国药薪火传承——太谷
广誉远
卫生馆
济生馆
太原大宁堂
绛州德义堂
太谷颐圣堂
太原清和元
三晋名方
八珍汤与头脑
金疮铁扇散
龟龄集
定坤丹
大风丸
和合丸、二仙丸
舒筋散
七珍丹
梅花点舌丹
全鹿丸
男宝
官外孕一号、二号方
益肾汤
逍遥蒌贝散
三晋道地药材
党参
黄芪
榆社阿胶
九节菖蒲
麻黄
款冬花
远志
酸枣仁
山茱萸
猪苓
连翘
黄芩
茵陈
甘草
大枣
五灵脂
代赭石
石膏
硫黄
龙骨
沙棘
食疗佳品
山药
百合



葡萄
西瓜
山楂
石榴

黄花
蘑菇
木耳
猴头
萝卜
莲藕
辣椒
韭菜
芫荽
花椒
胡桃肉
小米
莜麦
羊肉
牛肉
鲤鱼


荆花蜜
三晋世医及流派
历史上的三晋中医世家和流派
平遥道虎壁王氏妇科
寿阳韩氏妇科
赵城中医世家
孔氏眼科
三晋珍本医籍的刊行
辉煌一时的金元平水刻本
晦明轩本《重修政和经史证类备用本草》
司家颐真堂本《御药院方》
《救荒本草》
《针灸大成》
《傅青主女科》批注本
《植物名实图考》
百年沉浮
近代中西交汇时的三晋医学
近代山西的中医药社团
近代山西中医教育的开展
民国时期山西地区的中医药期刊
任职山西的中西医汇通的著名医家
战争时期及新中国成立后三晋中医学的发展
近代三晋医学的成就及人物志
结语

内容摘要
每卷图书均包含以下四方面的内容:长河掠影:描述各省与中医药发展相关的历史事件、变迁,不同时期该省概况,以画龙点睛之笔触概说历史掠影,大体了解中医与该省历史、变迁、经济、政治的关系,突出当地的文化特点,既要写实又要有思想性。历史人物:讲述各省中医药方面的历代名医名家,其生卒年、字号、祖籍、履历、重要事迹,主要叙述其学术思想、取得成就。要求配人物图片,与其相关的遗迹,拉近古代医家与现代读者的距离。往事如碑:在医学目前值得一提的事件,例如,天灾(大饥荒)、人祸(战争)出现的新兴的学派或者是流派。地域特产,如四大怀药的历史,或者是重大事件带来的地方与中医相关的药物及中药学创新思想。百年沉浮:地方性的、有影响的各地名医名家、学派传承(如伤寒学派、温病学派、新安学派、岭南学派等)中医存废之争中各地中医争取生存、发展的问题,及西方的文化涌入对中医的冲击及影响。

精彩内容
中医具有鲜明的民族特征和地域特色, 以其独特的方式生动展示着以中国为代表的、包括周边一些地区在内的东方文化的历史变迁、风土人情、生活方式、行为规范、思维艺术和价值观念等, 成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和杰出代表, 从一个侧面构建和传承了悠久、厚重的中国传统文化。自岐黄论道、神农尝百草、伏羲制九针开始, 她一路走来, “如切如磋, 如琢如磨” ( 《诗经?国风?卫风》), 经过千锤百炼, 逐渐形成了包括养生文化、诊疗文化、本草文化等在内的完整的生命科学体系, 也是迄今世界上唯一能够存续数千年而不竭的生生不息的医学宝藏。
    中国幅员辽阔, 在不同的区域内, 无论是地貌、气候还是人文、风情, 都存在着较大差异。因此, 在长期发展过程中也形成了具有相同主旨而又具不同特质的中医药文化。其方法的多样性、内容的复杂性、操作的灵活性, 都是其他学科不可比拟也不能替代的。在世人逐渐把目光聚焦于中国文化的今天, 国学之风热遍全球。国学的核心理念, 不仅存在于经典的字句之中, 重要的是蕴结于中国人铮铮向上的精神之中。这种“向上之气来自信仰, 对文化的信仰, 对人性的信赖” (庄世焘《坐在人生的边上———杨绛先生百岁答问》), 是对文化传统的认知和共鸣。“文化传统, 可分为大传统和小传统。所谓大传统, 是指那些与国家的政治发展有关的文化内容, 比如中国汉代以后的五行学说, 就属于大传统。” (李河《黄帝文化莫成村办旅游》) 无疑, 中医是属于大传统范畴的。中国文化要全面复兴, 就不能不问道于中医, 不能失却对中医的信仰。要准确地把握中医药文化的罗盘, 有必要对中医学孕育、形成、发展的全过程进行一次系统的梳理和总结, 以从不同的地域、不同的视角、不同的画面全方位地展示中医学的深邃内涵和学术精华, 为中医学的可持续发展, 特别是众多学术流派的研究提供更多可信、可靠、可用的证据, 为促进世界各国人民对中医更深层次的了解、认同和接受, 为文化强国、富国战略的实施和中医走向世界做出更大的贡献。如此, 就有了这个组织编撰大型中医药文化丛书《话说国医》的想法和策划, 有了这个牵动全国中医学术界众多学者参与和未来可能影响全国众多读者眼球的举动。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