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抓在手里的阳光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抓在手里的阳光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19.19 5.3折 36 全新

库存4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刘荒田 著;李辉,王刘纯 丛书主编

出版社大象出版社

ISBN9787534782077

出版时间2017-01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定价36元

货号1201452020

上书时间2024-09-05

大智慧小美丽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刘荒田,广东省台山人,1980年移居美国。30多年来,在旧金山一边打工,一边写作,已出版散文随笔集30种,诗集4种。现任旧金山美国华人文艺界协会名誉会长。2009年其《刘荒田美国笔记》获首届“中山杯”优选华侨文学奖散文类“很好作品奖”。2013年获得由北美《世界华人周刊》、华人网络电视台联合评选的“2012年度世界华文成就奖”。 2015年江西南昌大学为“新移民文学笔会”成立10周年举办盛大研讨会并表彰很好者,刘荒田获“创作成就奖”;还获得获《山东文学》杂志2015年度“很好作品奖”。

目录
自序
辑风情篇日落红尘合
核桃溪秋光
叩问寂寞
手机店里
一门之隔
午间,在“城市之光”
巴士上的“道德中坚”
午后的星巴克
一副戴了四十七年的“口罩”
他的弥留
候诊室遐想
旧金山一角
早上七时
人间的“散点透视”
一地新闻
牙医诊所里的苍蝇
糕粉店里
纽约顶尖餐馆的架子
“老”在“派对”
清明飞絮
第二辑感悟篇两三个星天外
不饶岁月
人生“定额”
家的眼睛
如何“点题”
如此顺理成章
以嘲还嘲
想当然
抓在手里的阳光
何处是孤独者的位置
“整整的一生是多么地,多么地长啊”
海棠花的睡眠问题
回家路上
世界真小
不合时宜的联想
舍汝其谁
悬念人生
“老”与“爱”
一张地铁票
人性的表面
选择即自由
闲与闷
今天“庄严”了没有
独坐
裤链问题
有时
给一个理由
故事,事故
八十八岁的懊悔
错在何处
“偶然”决定命运
十字架的加法
向何人说
对己乐
空空如也
时间的雕刻

内容摘要
移民生涯写真,海外世相实录,感悟,评定,咏叹,俱在其内海外游子新旧移民的悲欢历程散文家刘荒田移民美国36年,一直为中文报刊的副刊和专栏写稿。刘荒田编著的《抓在手里的阳光》是此类作品的精选,这些作品记录了身在异国他乡的中国移民,他们的生存、生活及思想实况和贯穿于他们日常生活的、东西方文化的碰撞和融和唐人街的人生百态、新旧移民的悲欢歌哭到美国社会的奇闻逸事,都刻画得入木三分,引人入胜。

精彩内容
“副刊文丛”总序

李辉

设想编一套“副刊文丛”的念头由来已久。

中文报纸副刊历史可谓悠久,迄今已有百年行程。副刊为中文报纸的一大特色。自近代中国报纸诞生之后,几乎所有报纸都有不同类型、不同风格的副刊。在出版业尚不发达之际,精彩纷呈的副刊版面,几乎成为作者与读者之间最为便利的交流平台。百年间,副刊上发表过多少重要作品,培养过多少作家,若要认真统计,颇为不易。

“五四新文学”兴起,报纸副刊一时间成为重要作家与重要作品率先亮相的舞台,从鲁迅的小说《阿Q正传》、郭沫若的诗歌《女神》,到巴金的小说《家》等均是在北京、上海的报纸副刊上发表,从而产生广泛影响的。随着各类出版社雨后春笋般出现,杂志、书籍与报纸副刊渐次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但是,不同区域或大小城市,都有不同类型的报纸副刊,因而形成不同层面的读者群,在与读者建立直接和广泛的联系方面,多年来报纸副刊一直占据优势。近些年,随着电视、网络等新兴媒体的崛起,报纸副刊的优势以及影响力开始减弱,长期以来副刊作为阵地培养作家的方式,也随之隐退,风光不再。

尽管如此,就报纸而言,副刊依旧具有稳定性,所刊文章更注重深度而非时效性。在电台、电视、网络、微信等新闻爆炸性滚动播出的当下,报纸的所谓新闻效应早已滞后,无法与昔日同日而语。在我看来,唯有副刊之类的版面,侧重于独家深度文章,侧重于作者不同角度的发现,才能与其他媒体相抗衡。或者说,只有副刊版面发表的不太注重新闻时效的文章,才足以让读者静下心,选择合适时间品茗细读,与之达到心领神会的交融。这或许才是一份报纸在新闻之外能够带给读者的*阅读体验。

1982年自复旦大学毕业,我进入报社,先是编辑《北京晚报》副刊《五色土》,后是编辑《人民日报》副刊《大地》,长达三十四年的光阴,几乎都是在编辑副刊。除了编辑副刊,我还在《中国青年报》《新民晚报》《南方周末》等的副刊上,开设了多年个人专栏。副刊与我,可谓不离不弃。编辑副刊三十余年,有幸与不少前辈文人交往,而他们中间的不少人,都曾编辑过副刊,如夏衍、沈从文、萧乾、刘北汜、吴祖光、郁风、柯灵、黄裳、袁鹰、姜德明等。在不同时期的这些前辈编辑那里,我感受着百年之间中国报纸副刊的斑斓景象与编辑情怀。

行将退休,编辑一套“副刊文丛”的想法愈加强烈。尽管面临互联网等新媒体方式的挑战,不少报纸副刊如今仍以其稳定性、原创性、丰富性等特点,坚守着文化品位和文化传承。一大批副刊编辑,不急不躁,沉着坚韧,以各自的才华和眼光,既编辑好不同精品专栏,又笔耕不辍,佳作迭出。鉴于此,我觉得有必要将中国各地报纸副刊的作品,以不同编辑方式予以整合,集中呈现,使纸媒副刊作品,在与新媒体的博弈中,以出版物的形式,留存历史,留存文化。这样,便于日后人们可以借这套丛书,领略中文报纸副刊(包括海外)曾经拥有过的丰富景象。

“副刊文丛”设想以两种类型出版,每年大约出版二十种。

类:精品栏目荟萃。约请各地中文报纸副刊,挑选精品专栏若干编选,涵盖文化、人物、历史、美术、收藏等领域。

第二类:个人作品精选。副刊编辑、在副刊开设个人专栏的作者,人才济济,各有专长,可从中挑选若干,编辑个人作品集。

初步计划先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编选,然后,再往前延伸,直到“五四新文学”时期。如能坚持多年,相信能大致呈现中国报纸副刊的重要成果。

将这一想法与大象出版社社长王刘纯兄沟通,得到王兄的大力支持。如此大规模的一套“副刊文丛”,只有得到大象出版社各位同人的鼎力相助,构想才有一个落地的坚实平台。与大象出版社合作二十年,友情笃深,感谢历届社长和编辑们对我的支持,一直感觉自己仿佛早已是他们中间的一员。

在开始编选“副刊文丛”过程中,得到不少前辈与友人的支持。感谢王刘纯兄应允与我一起担任丛书主编,感谢袁鹰、姜德明两位副刊前辈同意出任“副刊文丛”的顾问,感谢姜德明先生为我编选的《副刊面面观》一书写序……

特别感谢所有来自海内外参与这套丛书的作者与朋友,没有你们的大力支持,构想不可能落地。

期待“副刊文丛”能够得到副刊编辑和读者的认可。期待更多朋友参与其中。期待“副刊文丛”能够坚持下去,真正成为一套文化积累的丛书,延续中文报纸副刊的历史脉络。

我们一起共同努力吧!

2016年7月10日,写于北京酷热中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