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工资、就业与劳动份额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
86.91
6.3折
¥
138
全新
库存26件
作者张军 等
出版社格致出版社
ISBN9787543235410
出版时间2024-04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138元
货号1203245767
上书时间2024-09-05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商品描述
-
目录
0绪论
1从管制到规制:中国就业市场化进程中的工资制度演变
第一篇工资与就业
2工资与劳动生产率的关联:模式与解释
3企业规模、资本规模与工资决定——来自中国制造业企业的证据
4出口、出口比例与企业间工人工资差异——来自中国制造业企业的证据
5大力度优惠工资标准提高对就业正规化的影响——来自中国的证据
6大力度优惠工资制度、生产率与企业间工资差距
7大力度优惠工资、企业生产率与技能溢价
第二篇工会与工资
8工会是否提高了工人的福利——来自12个城市的证据
9集体议价是否改善了工资水平——来自中国制造业企业的证据
10“退出”还是“声张”:中国制造业企业中的工人工资决定
11外企工人是否有更高的议价地位——来自中国制造业企业的证据
第三篇劳动份额
12劳动收入占比下降的经济学解释——基于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分析
13经济发展中的劳动收入占比——基于中国产业数据的实证研究
14中国劳动收入份额:新变化与再考察
15理解中国劳动报酬份额的U型变化:动态一般均衡的视角
第四篇机器人对劳动就业的影响
16机器人的兴起如何影响中国劳动力市场——来自制造业上市公司的证据
17人机之间:机器人兴起对中国劳动者收入的影响
18工业机器人应用与劳动关系——基于司法诉讼的实证研究
后记
内容摘要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出台实施一系列惠民富民政策措施,推动居民收入较快增长,收入结构不断改善,共同富裕取得新成效。过去很长一段时期,中国为实现工业化和经济的快速增长,曾采取了扭曲生产要素价格的发展战略。例如,“户籍分割管理”和“工会的双重角色定位”就是这种劳动力市场制度的传奇色彩。因此,自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的一二十年间,劳动收入在中国GDP中的比重持续下降。尽管近年来这一趋势有所扭转,但这种制度化的低工资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中国家庭消费在GDP中的比重一直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围绕这一现象,本书从劳动就业制度(如正规性、合同期限、福利等)和劳动力市场结构(如工会、大力度优惠工资、集体协商等)等方面,深入研究了中国的工资决定、工资与生产率的关系、劳动份额的演变等,分析结构转型、劳动保护、技术进步和全球化贸易等对中国劳动力市场、工资和就业的综合影响。
本书的研究旨在为党中央提出的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持续完善初次分配制度、逐步健全再分配调节机制、更好发挥第三次分配作用等目标的实现,提供学术支撑与政策指导。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