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 13.52 2.9折 ¥ 46 全新
库存45件
作者黄勇
出版社四川文艺出版社
ISBN9787541157639
出版时间2020-07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定价46元
货号1202121575
上书时间2024-09-04
文化盛宴 宽窄风流
——序《〈宽窄巷〉人文书系》
何开四
成都有两个宽窄巷,一个在青羊区,一个在媒体。媒体云何?《华西都市报》是也。四川日报报业集团旗下的《华西都市报》是中国都市报系的开山鼻祖。二十多年来,该报一直秉承改革开放的精神,桴鼓大潮,锐意创新,引领风流。其品牌副刊《宽窄巷》就是一个经典的案例。大凡报纸都有副刊。一般而言,副刊只是“配菜”而已,并非主角,而副刊不副,直做到满汉全席的饕餮大宴,与新闻平分秋色而入云端,则是《华西都市报》的发明。
当然,这也有一个发展的过程。20世纪90年代《华西都市报》创刊时,就辟有以“大众化、通俗化、生活化”为主旨的《老街坊》的副刊,它虽然延续和拓展了传统副刊的内涵,但依然未脱出传统的窠臼。随着市场经济向纵深发展,它的式微不可避免,到2000年后,都市报基本上取消了副刊而衍化为专刊。《华西都市报》的专刊在*鼎盛时期,一天曾出版过一百五十多个版面。然而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时代的急遽变化令人目眩。21世纪以来,随着互联网的横空问世、电脑和手机的普及,移动阅读成为时尚和不可阻挡的潮流,人们的生存方式和思维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获取信息的手段由传统的历时性而变为现代的即时性,跋胡疐尾,纸媒处于一种尴尬的境地。
信息社会,信息爆炸,信息过载,而新闻的滞后和同质化,已经成为传统报纸的致命伤。如何化危为机,突出重围?这时人们开始重新思考副刊在纸媒中的地位和作用。而在这一点上,华西报人高瞻周览,可谓得风气之先。2014年初,华西都市报社开始深化“大众化高级报纸”办报理念,编委会审时度势重新重磅打造副刊,定位为“办一份有文化品位的副刊”,并取名为《宽窄巷》。2017年新年伊始,《华西都市报》再次改版。本轮改版*为抢眼的是,在报纸版面大幅减少不可逆的背景下,《宽窄巷》逆势大幅扩版,从周末两天的八个版,扩为每天四个整版。对此,华西都市报社负责人认为:“报纸,尤其是区域报纸,是记录区域文化*好的载体之一。媒体的文化价值和都市话语体系表达,使其能面向基层群众,不管是对历史的记载还是对当下的反映,都是不可或缺的。所以一定要做文化副刊,记录城市的文化,这也是文化副刊能够有所作为的地方。”“在移动互联碎片化阅读时代,追求人文价值弥足珍贵。华西都市报社提出做报纸要有做艺术品的追求,就是要用工匠精神打造精品报纸,因为人工智能时代,思想和情感不可替代。”这两段话讲得十分精辟,有战略预判的眼光,特别是其所强调的在高科技勃兴的时候“思想和情感不可替代”更是振聋发聩。
但这仅仅是问题的一个方面。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在互联网、人工智能高度发达的今天,纸媒大刀长矛的冷兵器确实已成明日黄花。如果抱残守缺,就是死路一条。如何与时俱进,蜕变更新,让传统媒体搭上高科技的快车,进而将传统媒体和新媒体融合,开创一个崭新局面?在这一点上,华西都市报社再次承续了其黑马雄风的本色,勇于开拓,大胆创新,又一次在业界引领风流,一个颠覆性的变革和转型在华西都市报社启动了。2015年10月28日,由四川日报报业集团打造,承载《华西都市报》融合转型使命的封面传媒成立,致力建设一流互联网科技传媒文化企业。2016年5月4日,封面传媒旗舰产品——封面新闻客户端上线,以“亿万年轻人的生活方式”为定位,为互联网空间提供正能量、年轻态、视频化的信息。封面新闻突出技术驱动,坚持内容为王,强化资本支撑,打造“智能 智慧 智库”的智媒体。作为中国*智媒体,封面传媒以“引领人工智能时代的泛内容生态平台”为愿景,秉承用户至上理念,深化开放合作,依托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区块链等前沿技术,构建跨媒体、电商和文娱的产业链,推动“影响、资本、产业”三环联动跨越发展,实现“重新连接世界”的使命。封面传媒的横空出世和封面新闻APP的上线,使华西都市报社的媒体融合发展之路高歌猛进,封面新闻以人工智能技术重构新闻信息生产与传播的全流程,打造“封面大脑”,建设“智能编辑部”和智媒云,《华西都市报》与封面新闻从相加到相融,至2018年底《华西都市报》整体并入封面新闻,报纸成为封面新闻24小时传播环节中的一环。业界称这是媒体融合“颠覆性变革”案例。
借助媒体融合大潮和插上封面新闻新媒体传播翅膀,《华西都市报·宽窄巷》“天天文化副刊”实现了“纸与端齐飞”的线上和线下同频共振,以端为先的内容生产方式又一次刷新了读者对人文副刊的认识。如今,封面新闻已构建起了全国一流的人文频道矩阵,《宽窄》《读书》《历史》《地理》《千面》《文娱》《新知》等七个人文频道,与《华西都市报》每天五个版的《宽窄巷》人文副刊,是全国*每天报端齐头并进的独特人文品牌,在全国媒体界引起瞩目,获得广泛赞誉。这抹与其他传统报纸迥然不同的亮丽色彩在于,当你翻开《华西都市报》,也就打开了封面新闻的一个入口。报纸副刊《宽窄巷》上的每一个二维码都指向连接云端的“封面”,相关海量的资讯扑面而来。另一方面,《宽窄巷》所有的稿件都来源于封面新闻,拓宽和提高了报纸的视野、深度,使得《华西都市报》的传播力、影响力持续增强。每天千万乃至上亿的阅读量,令人咋舌!这是足以载入中国报业史的辉煌篇章。开山鼻祖就是开山鼻祖,排头兵就是排头兵,《华西都市报》就是《华西都市报》!
反者,道之动。这是事物运行的规律。反是相反,是否定;反也是返,是回归。中国文字的这种歧出分训而又同时合训生动地诠释了辩证法的正反合。《华西都市报》的副刊创新之路,由《老街坊》到《周末专刊》再到《宽窄巷》,从纸端到云端再到智媒体的融合正是这一规律的生动体现。于是,我们在纸端和云端的《宽窄巷》上看到了一出前所未有、五彩缤纷的大戏!“名人堂”“四川发现”“城市笔记”“口述历史”“身边档案”“当代书评”“蜀境”“华西坝”“语闻成都”“百家姓”“图博志”“浣花溪”“阅微堂”“大历史”“看新知”等名牌栏目和版面次第上演,打通中西,勾连古今。它们独具风姿,化堆垛为烟云,化腐朽为神奇,以有思想、有情感、有温度的文化品位吸引了广大读者。尤其是对蜀地文化的爬罗剔抉、取精用宏,更是赢得了读者的青睐。这是对四川文化的深度挖掘和巡礼,也是有利于四川历史文化的大普及。它使昔日的高头讲章、象牙塔中的幽深玄奥不再小众而平易近人,让昔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为顺应读者需求,由陈岚、*主编,封面新闻编辑的“《宽窄巷》人文书系”一套五本出版问世,无疑是读书界的一件盛事。它荟萃了《宽窄巷》副刊的菁华,琳琅满目,美不胜收。其主旨就是要弘扬四川人文精神、传承文化遗产;同时它抢救性地留下本土文化的文脉,也是蜀中文化的一个积累性成果。这套人文书系图文并茂,装帧精美,蔚为大观。应邀作序,我不妨作一简评,有话则长,无话则短,管窥锥指,抛砖引玉而已。
《蜀地文心:四川文艺大家口述历史》
这是一本饶有文化底蕴的书,称之为“蜀地文心”,看得出它的分量。它囊括了蜀地文学、川剧、曲艺、导演、音乐界的众多代表人物,称得上是当代四川的艺文志、当代四川文艺大家的人物画廊。综核名实,有两点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首先,它采用了口述历史的方式,使人物的景深大大扩展。现代口述史中有一句名言:“人人都是自己的历史学家。”这里的历史,在我看来是文含两义,它既是个体的私人历史,讲的是自己的故事,也蕴含了社会历史的内容。书中四川文艺大家们丰富的人生履历无不有血有肉、丰富多彩,而折射出的则是四川本土的人文精神内核和风云色变的社会变迁。如《马识途:我的生命当中,没有投降二字》一文,就回肠荡气,感人至深。马老是革命家,也是文学家。他的经历富于传奇的色彩,一生的跌宕起伏,波澜壮阔,无不牵连着风云色变的时代。共和国的百年剧变,历历在目。读之令人神往,消去鄙吝的心。
其次,正因为它采用了口述历史的叙事方式,以非虚构类报道为历史留档,彰显了文本的艺术特色。既然是口述历史,就蕴含了对话的主客体,在这种叙事语境中,虽然内容是前尘往事,但却有现场感。历史的过去时和口述的现在进行时,交替融合产生了奇妙的效果,这是单纯的历史教科书所不能比拟的。读《王火:名字是火,气质如水》,你就有温馨之感。老作家蔼然仁者的音容笑貌,
春风风人、夏雨雨人的君子之风,跃然纸上,极具画面感,令人感佩不已。其他如《白航:诗意洒人生,掌舵〈星星诗刊〉》《阿来:“乡村之子”攀登文学高峰》《张新泉:从铁匠到鲁奖诗人》等,也都是优美的篇什,值得反复玩味。
以上我仅仅选择的是文学大家的个案,但管中窥豹,可见一斑。其他艺术门类的人物也同样精彩,魏明伦、许倩云、沈伐、李伯清、金乃凡、黄虎威等等,群星荟萃,都是看点。
《你不知道的成都:一个城市的风物志》
这是一本当代的成都风物志。成都的风流倜傥,成都的风花雪月,成都的温柔富贵,早已享誉海内外。张艺谋的成都宣传片中“成都是一个来了就不想走的城市”、时下传唱的赵雷的《成都》,都是这个城市的真实写照。本书文章选自《宽窄巷》副刊“语闻成都”“城市笔记”等品牌栏目,浓墨重彩讲述了成都新兴的人文生活方式,聚焦于本土特色人物和有个性、有品质的成都式人文生活样本,生动地反映了当下多元化社会所带来的不同生活类型、别样生活态度、趣味生活圈子等,活脱脱地通过城市与人的故事,从不同角度展示出城市文化生活、普通市民生活图景和新旧地域文化,真实细致而又活色生香地描摹出成都这座新一线网红城市的迷人魅力和城市文化的立体形象。对于这本书我不想作具体的评述,而是提供一种比较阅读方式。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从古代的成都看今日的成都。
古代典籍中描绘成都市井风流和成都物候的著作当推元代费著写的《岁华纪丽谱》。费著是成都人,该作即成都人写成都。姑引其开篇,以概其胜:
成都游赏之盛,甲于西蜀。盖地大物繁,而俗好娱乐。凡太守岁时宴集,骑从杂沓,车服鲜华,倡优鼓吹,出入拥导,四方奇技,幻怪百变,序进于前,以从民乐。岁率有期,谓之故事。及期,则士女栉比,轻裘ㄚ服,扶老携幼,阗道嬉游。
这种繁庶燕乐之境,在书中得到淋漓尽致的展现。不唯如此,《岁华纪丽谱》还把成都的游赏之盛和成都的物候季节相融,以元日为始次第其事,而终于冬至。一年四季,春花秋月,无不扫而包之。凡事都有其源,万物都有其根。探源溯流,对认识今日成都大有裨益。有趣的是,该书的主要内容“成都人的风花雪月”及“成都物候记”,和《岁华纪丽谱》并无二致,风流繁华,古今一揆。然“吾犹昔,非昔人也”。今日成都的风花雪月是现代都市的风采,已为古人所不及;何况本书还有《岁华纪丽谱》不可能有的内容,如“老外蓉漂系列”等。但总的来说,把《你不知道的成都:一个城市的风物志》和《岁华纪丽谱》参照阅读,你一定兴味多多,别有一番风趣。
《历史的注脚:档案里的四川秘史》
这是一本丰富多彩、兴味无穷的奇书。四川从来就是一个神奇的地方。复杂的地形地貌、瑰丽的民族文化、扑朔迷离的古蜀文明、虚无缥缈的仙道文化、沧桑巨变的历史演化,说不完,道不尽。其中蕴含了众多的不解之谜。行走天下,破解未知,是人类的天性,也是认知的重要内驱力。所以密中有奇,奇中有智,于人大有裨益。
书中所述,主要来源于《宽窄巷》副刊的“身边档案”和“四川发现”两个栏目,包括了“蜀地宝藏”“老成都记忆”“大师云集的华西坝”“晚清十大四川总督”“老照片背后的故事”“大西王谜档”等系列报道中本土文化历史的内容。在我看来,既是四川秘史,也是四川的探奇觅胜和四川的揭秘、解密。以下试做分析。
本书的“黄虎秘档”部分,颇能吸睛万千。张献忠是家喻户晓的历史人物,历来为人们关注,传说多多。其内容包含了《张献忠的百亿财富谜局》《为张献忠造天球仪的洋人》等。这些内容包含了很多以前为人所不知的信息,颇能满足人们猎奇的心理,全可作茶余饭后,消痰化食的谈资。但是我认为*有价值的则是《神经大王随心所欲的杀人哲学》一节。它对张献忠作了理性的分析。作者从权力的异化导致的人的疑心病、黄虎性格的*性、幻觉的妄想症及多重病态作了弗洛伊德式的精神解析,真正从心理上挖掘了张献忠的行为动机和行为方式,洞烛了张献忠的内心世界,可谓别开生面。
类似的文章还很多,也同样令人兴味盎然。如《十节玉琮.三千年前的“进口古董”》《东汉养老画像砖的蜀风汉韵》《二十四伎乐.雕像里的亡国之音》《骆秉章与石达开的生死赌局》《朱自清的背影.消失在成都》,这些文章值得向读者推荐。其故事的神秘性和解读的科学性,既有妙笔生花的文学斑斓,也有逻辑缜密的条分缕析,皆有可观者。
《人文蜀地:一份记者的行走笔记》
人文地理学是当今的显学,它有众多的分支。在我看来,本书大略可归为区域人文地理学。它关注的是人文现象的地域分布空间,以及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自古江山不负人,四川历来山水甲于天下,人文鼎盛古今,有得天独厚的人文地理资源。随便行走,三里有奥迹,五里见奇踪。散布川中的古镇子、古战场、古村落、古驿道、古宅院、古碉楼、古官寨、古作坊、古寺院星罗棋布,触目皆是。这些深深烙上“四川人文地理”元素的地方,既是远足的胜地,也是发思古之幽情,寻觅江山代谢、人事兴衰、商业沉浮和众多人类文化遗产的重要场所。《人文蜀地:一份记者的行走笔记》据此发扬,广采博收而匠心独运,融以百花而自成一味,虽然都是蜀中的文化景观,但是作者能以一方而窥天下之大,形成宏大的历史气象,蔚为泱泱大观之势,读之有开拓心胸、益人神智之慨。我略加理董,拈出两点略做评述。
此书有独特的学术品位。它破除了单纯的“以书考地”的路径,把古文字、历史文献、古器物、现场勘探融为一体,交互对照印证,还包括了民俗学、民族学和人类学的内容。在一定意义上而言,契合了徐中舒先生的多重论据法和任乃强先生的比较研究法,并非牛溲马勃,拉杂成篇,看得出作者是下足了功夫。像书中的《郪江:巴蜀古国的另一“高地”》《德格印经院的雕琢时光》《马湖有个孟获岛》《巴塘关帝庙:汉藏交融“大庙会”》等篇什都是典型的代表,其学术性由此可见。
另一方面,此书又具有很强的文学性。如果是一本正儿八经的历史人文地理学专著,它固然也有相应的读者,但圈子很小,不可能走进千家万户。而本书则以游记出之,进入了文学的范畴。文学是思想和情感的体现,具有感性的色彩,
它有温度,有画面,有感受。在审美观照下,万物都焕发出异样的光彩。本书的
四十篇深度游记,图文并茂,文笔优美,视角独特,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兼而有之,既有金戈铁马的镗鞳之声,又有散文小品的灵秀和隽永,发人深省,耐人寻味。科学认知和艺术熏陶如“水中盐,蜜中花,沆瀣融合,无分彼此”,是值得一读的作品。
《祖辈的荣光:四川百家姓故事》
“百家姓”是《宽窄巷》的一个名牌栏目,长期连载,至今不辍,现在结集成书,可喜可贺。人是符号的动物,人类构建的符号系统是人类*伟大的成就之一。如果没有这个系统,人类早就崩溃了。钱锺书先生甚至提出“未名若无”的观念,可谓发唱惊挺。圆颅方趾的人类,千奇百怪,形形色色,但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每个人都有姓有名。没有姓名的世界,只能是蛮荒混沌。而姓名对于中国人尤其重要。中国拥有世界上*悠久的姓氏文化,这是因为农耕文明是以血亲为纽带,瓜瓞绵绵就靠此维系。所以姓氏家谱与方志、正史构成了完整的中国历史,成为中国珍贵文化遗产的不可或缺的部分。四川是一个移民的省份,五方杂处,八面来风,很容易数典忘祖。现在好了,一册《祖辈的荣光:四川百家姓故事》在手,四川的赵钱孙李周吴郑王们都可以心满意足。移民的后裔是怎么修撰家谱的?蜀中如今现存的宗祠、老宅院,背后都有着怎样的故事?吾蜀历史上有哪些著名的名门望族和名人?他们对历史有着怎样的贡献?都可以在书中找到答案。所以此书服务大众,是有功德存焉。如果略做评述,以下三个方面不妨注意。
一是本书有完备的编排,有一定的系统性。它从移民有谱、宗祠宅院、名门望族、蜀地名贤四个方面着手,梳理出了四川百家姓的脉络和空间分布,线索清楚,便于查检。就陋见所及,也许是四川姓氏文化全方位概述的*次,有开创之功。
二是它讲好了四川百家姓的故事。当然,四川百家姓的故事也是中国故事,算是满满的正能量。如《资阳黄氏宗祠:祠堂藏着族人迁徙密码》《新都刘氏宗祠:鼓励子孙读书,先祖立毒誓》《青白江刘家老屋:两百年老祠堂是座土墙房》《龙泉驿刘氏宗元祠:家训家风融在字辈中》等,都是叙事有方,行文波澜起伏,颇能引人入胜。而在“名门望族”“蜀地名贤”两个栏目中,更是把祖辈的荣光发扬踔厉,为后昆树立了学习的榜样。
三是作者探赜索隐,钩深致远,发掘出了不少众所不知而又非常重要的文史资料和饶有情趣的人物行状。如大家都知道历史上的湖广填四川,却不知道历史上的四川“填山东”。而明朝初期,“四川曾经‘填山东’”和“四川填山东移民传说中的‘铁碓臼’真相”两节文字就生动地还原了这一深埋的历史。至于人物行状的发掘在书中更占据了相当的篇幅。如《何武:西汉政权职能改革“*人”》《赵抃:铁面御史四次入川治蜀》《蒲宗孟:备受争议的北宋另类名臣》《清初移民傅荣沐:四川烟草引种*人》等等,不胜枚举,相信读者在阅读中都会有浓浓的兴趣。
现在,正是我们民族文化复兴的伟大时代。“《宽窄巷》人文书系”为我们的价值阅读提供了一个范本。中国历来重视历史文化的传承,甚至提高到了治国经邦的高度。清代诗人龚自珍在《定庵续集》里说:“欲知大原,必先为史,灭人之国,必先去其史。”这句话至今令人警醒。这里的“史”,其外延也包含了文化,可见历史文化对我们的重要性。历史文化就是我们的根系,就是我们的精神家园,就是我们民族生生不息的凝聚力。由是“《宽窄巷》人文书系”的出版不仅适得其时,而且很有意义。枕藉观之,不亦宜乎,不亦乐乎!末了,还有几点建议,这套书系应该继续出版下去,品牌报纸,品牌书系,一定会得到读者的长久欢迎。另外,它还可以作为乡土教材或课外读物进入学校。再者,在文创事业勃兴的当下,它应该衍生出自己的产业链。
我是《华西都市报》和封面新闻的老读者和老作者,我对这张报纸和新闻客户端深有感情。谨祝《宽窄巷》副刊越办越好,更上层楼!谨祝《华西都市报》永葆青春,其命维强,其命维新!
2020年5月28日.成都
这是一部历史普及读物,由《华西都市报》人文副刊《宽窄巷》关于百家姓的栏目文章结集而成,分为移民有谱、宗祠宅院、名门望族、蜀地名贤四编。*编“移民有谱”讲述明清时期不为人知的四川移民事迹;第二编“宗祠宅院”讲述七个大家族的宗祠文化;第三编“名门望族”讲述四川较有代表性的六个大家族的显赫历史;第四编“蜀地名贤”选取十三位四川历史上有重要的文化和政治贡献的名人,讲述了他们独特的人生经历。
封面传媒成立于2015年10月28日,由四川日报报业集团打造,以“引领人工智能时代的泛内容生态平台”为愿景,以“重新联接世界”为使命,致力建设一流互联网科技传媒文化企业。2016年5月4日,封面传媒旗舰产品——封面新闻客户端上线,以“亿万年轻人的生活方式”为定位,为互联网空间提供正能量、年轻态、视频化的信息清流,成为全国第二家、西部*家由中央网信办颁发一类新闻信息服务资质的新闻客户端。封面新闻在国内首个提出打造“智媒体”,突出技术驱动,坚持内容为王,强化资本支撑,建设智能媒体、智慧媒体、智库媒体,形成了覆盖上亿用户的传播矩阵。封面传媒坚持用人工智能技术驱动发展,自主研发了涵盖21个产品的“智能 ”产品生态,智媒云融媒项目在全国多个省市快速落地。封面传媒先后获评为十大卓越贡献新媒体、机器写作工具前十、中国传媒经营价值百强榜年度综合排名特别大奖、2019年度*价值APP奖等奖项,品牌价值达223.56亿元,连续上榜亚洲品牌500强、世界媒体500强。
本书作者:黄勇,四川资中县人,供职于封面新闻-华西都市报,主任编辑,曾荣膺“四川省十佳副刊编辑记者”,多次获得*、省级新闻奖。成都市青羊区作协副主席,成都市作协报告文学(非虚构)专委会委员,四川省作协会员,四川省网络作协理事,成都市微型小说学会理事等。著作、编辑(参与)有10多部图书。
〈*编〉移民有谱
清初移民傅荣沐:四川烟草引种*人 003
明朝初期,四川曾经“填山东” 012
四川填山东移民传说中的“铁碓臼”真相 022
黄庭坚族裔首次四省市联修族谱 033
1999年,大邑牟氏编修《大邑牟氏族谱》 041
时隔七十年,成都谢氏第四次修谱 048
〈第二编〉宗祠宅院
资阳黄氏宗祠:祠堂藏着族人迁徙密码 058
新都刘氏宗祠:鼓励子孙读书,先祖立毒誓 064
青白江刘家老屋:两百年老祠堂是座土墙房 073
龙泉驿刘氏宗元祠:家训家风融在字辈中 081
青白江黄氏宗祠:打拼三十六年后,入川始祖修祠堂 088
青白江温氏余庆祠:克勤克俭传家宝,唯读唯耕是正道 097
龙泉驿洛带大夫第:见证巫氏家族百年荣光 108
〈第三编〉名门望族
彭山张氏家族:张良后裔,官宦世家 120
阆中陈氏家族:一门二相两状元 127
新都杨氏家族:父亲首辅儿子状元 136
西充黄氏家族:一门三翰林,父子两帝师 143
蓬溪张氏家族:清朝蜀中*家 153
丹棱彭氏家族:一门六进士 175
〈第四编〉蜀地名贤
何武:西汉政权职能改革“*人” 184
蒋琬:诸葛亮的接班人 191
赵抃:铁面御史四次入川治蜀 200
文同:苏轼表哥,诗词书画“四绝” 207
蒲宗孟:备受争议的北宋另类名臣 215
赵雄:力主抗金的南宋一代名相 223
黄峨:杨升庵夫人,“蜀中四大才女”之一 232
陈以勤、陈于陛:明朝*的父子宰辅 239
赵贞吉:名列“西蜀四大家”的宰辅 248
本书所谈论的移民、宗祠、望族、名贤,均指向了宗族文化。宗族是中国文化非常核心的一种组织形式,由其所衍生出来的文化现象和成果无一不在塑造着中国文化的整体性格,认识宗族,有助于传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本书选取的人物和事件,在四川历史上颇有代表性,对了解四川的地方文化也有参考价值。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