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旅屐痕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书旅屐痕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47.07 6.0折 78 全新

库存2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毛志辉 著

出版社上海辞书出版社

ISBN9787532656158

出版时间2020-12

装帧精装

开本32开

定价78元

货号1202278200

上书时间2024-09-04

大智慧小美丽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前言

自序 读无用之书

 

可能是年纪越大,越喜欢胡思乱想。*近这两年,常常会问自己:“我怎么就活成了今天的样子?”

 

是的。从小到大,我应该都算得上是个有点小理想的人。小时候,憧憬着做一位名师,像我的伯父毛应铎老师那样;中学时,期待能成为一名报人,像我的校友邵飘萍先生那样;大学时,希望自己能兼通文理,像一代名家顾毓琇教授那样;研究生时,梦想自己能创新创造,像科学史家席泽宗院士那样;毕业工作后,我又盼望自己能赓
续文脉,像出版先贤张元济、陆费逵、邹韬奋们那样……直到离开了出版社,我蓦然惊觉,自己终于把曾经的所有理想都弄丢了。

 

我的那些理想,都去了哪里?我想,它们并没有消逝在年轮和时空里,而是隐藏到了陪伴我一路走来的那些书里。那些书,本没有什么用,却把我的时间、兴趣甚至零用钱都占据了。刚开始识字时,没有什么书可读,家里只有一本被我翻烂了的《马坦的故事》,以及从表哥表姐家里翻出来的各类小读物;中学时,开始省吃俭用买一些读了似懂非懂的书,如《平凡的世界》《简爱》《战争与和平》等;大学时,竟然成了长春市同志街上那些兜售盗版书的商贩们熟悉的顾客;研究生时,*常去的是国家图书馆和中关村那些名闻遐迩的书店;工作后,有了固定的收入,自然更舍得对自己看着顺眼的图书下手……

 

法国著名思想家米歇尔·福柯曾经断言:个人总是被偶然的罗网困陷而别无逃路,没有任何“存在”可以置身于这个罗网之外。
大概是命定的渊薮,我的“读书生涯”也是充满了种种偶然。每一个阶段,我的读书兴趣都在变化,以至于从一个纯正的理工科专业
毕业生,“误入”了文史类工作岗位的“歧途”,那些曾经的理想也就不断在起起伏伏中变得隐隐约约、恍恍惚惚,到*后终于浑浑噩噩、凄凄惨惨戚戚了。

 

我爱书。这份爱是认真的,从我的求学求知历程中即可见一斑。但是我爱的似乎都是一些无用之书。上学时,有用之书应该是
可以对学习和应试有积极促进作用的;工作后,有用之书应该是可以对利润创造和知识台阶提升有所助益的。可惜的是,我所爱的书
却几乎两头都不沾,而是完全凭着自己的兴趣在囫囵吞枣。于是乎,这些无用之书,终于把我熏陶成了今日这个无用之人,而无用
之人在翻看了那么多“无用之书”后,也终于有了这本名副其实的无用之书。

 

除了读无用之书,我还常常写一些无用之文。我迄今为止的写作,在专家学者的眼里,大约都乏善可陈。毕竟,作为一个“门外
汉”的阅读者,我对经眼的图书,少有深入的研究和深刻的见解,多是蜻蜓点水的泛泛掠过。在发表过的上百篇文章中,涉及的学科
领域有历史学、政治学、社会学等,这些文字恐怕理所当然会以“牢骚”和“废话”居多。当然也有几篇可以算作是用心之作,但
这样一本由各种读书随笔构成的“大杂烩”,距离深和博,注定是十万八千里了。

 

生平无所专研,只能作一些粗浅的涉猎,这是我对自己一直颇不满意的所在。而今年岁渐长,心力都不复从前,看到自己喜欢的
书,有时候很想表达,却竟无话可说,甚至心思费尽仍不能遂愿,只余怅然。我想,这也是因为学问的积累太少之故吧。不过,苏轼
说过“人生识字忧患始”,古人亦云“巧者劳而智者忧”,或许正是因为自己的无用和愚笨,也就感受不到很多人都会有的“忧患”
吧。更让我感到庆幸的是,尽管文笔粗劣,思想平庸,但不曾影响我对美好的图书和生活的向往;尽管心拙口夯,身无长物,亦不曾
影响我成为一名合格的编辑和书评人的愿望。

 

这本书是《让学术走向大众》《让金融回归本义》的姊妹篇。书中所收的文章,基本上是过去十多年来我对自己经眼的部分相关杂书的读后感,以*近发表的文章(截止于2019年)作为开篇,按照时间逆序排列(书末还附有几篇往年历史类图书的评点文章)。我所评的这些书,有些是我自己在逛书店时买的,有些是朋友们赠送的,有些是我自己责编的。当年写作时的感触,至今记忆犹新。当时对书的称扬或褒赏,由于情绪因素和识见浅陋而难免有夸张或失真之处,对书的内容的理解亦或多或少会有深与浅的差别。但总体而言,我对这些书本身是有着较浓厚的兴趣的。如今再回头去读,真正让自己感到满意的文章为数不多,有些篇什甚或有滥竽充数、弄巧成拙、矫揉造作之感。然而,这毕竟是我在无用的读书生活中所残存下的*印记,每一篇文字都是当时思想和情绪的繁衍,权且将它们整理出来,在无用之旅中留一点痕迹吧。

 

其实,有用的读书,多多少少都免不了受到牵绊和约束。有些书未必是自己喜欢的,但却必须去读,那无疑是一种身心的折磨。夏尔·丹齐格说:“读书毫无用处。正因如此,它才是一件伟大的事情。我们阅读,因为它是无用的。”在功利的世界里,阅读至少能够为我们维系一种超然于现实的姿态。而当“理想”远去,以无用之身去心无挂碍地读无用之书,无疑会感受到更多的乐趣。


【书摘与插画】

对现代科学的哲学反思

 

作为影响人类发展进程的强大力量,科学一直以来被认为是理性的活动和事业,它无与伦比的影响力甚至赋予了人们一种“科学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科学*”的印象。“我只相信科学”,成了几乎所有人的座右铭。人们对科学的尊崇,也变成了一种科学主义。但是,科学是否真的像人们所认为的那样永远是理性的?科学是否真的通向“无所不能”?科学知识对我们经验的解释是否永远正确和适用?一些智者显然没有这么乐观,德国学者本雅明在20世纪初就预言:“科学是一柄双刃剑,人类迟早会明白。”无独有偶,近百年前,英国哲人怀特海也从哲学的角度对现代科学的理性和非理性进行了反思,时至今日仍能为我们客观认识科学提供有益
的启示。
怀特海被誉为“当代英美*大哲”,他的思想贯穿了科学、哲学与信仰,不仅博大圆融,而且迭创新境。上海人民出版社新近推出了傅佩荣教授所译的《科学与现代世界》,该书是怀特海的代表作之一,学界推崇其为“自笛卡尔方法论以来,探讨科学与哲学关系的*重要著作”。在书中,怀特海考察了现代科学产生、发展的近三个世纪的历程,以其哲理性的思考和论证,表明现代科学远不如人们所想的那么理性,且面临着危机。
近代以来,伽利略、牛顿、笛卡尔、惠更斯等人在科学上开创了史无前例的成就,其所使用的方法和所取得的思想在哲学上形成了机械唯物论的本体论,认为自然中有一种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质料存在,“这种质料本身并无知觉、价值或目的。它只是做它所做的事,它根据外界关系加给它的固定规则来行动,而那些关系并不是从它本身的性质产生出来的”。这种机械论的世界观一直影响着科学家们的工作。科学界由于获得极大成就,对机械唯物论的偏执和盲信导致了价值论上事实与价值的分离。怀特海没有否认现代科学的理性,但同时指出,其“沉醉于自身的特殊抽象概念”,并且自以为是和拒绝批评,没法保持一种开放的反思的态度,从而表现出典型的非理性主义。
怀特海深刻预见了科学的非理性和过度专业化可能带来的不利后果。他认为,通过训练和培育专家,固然可以让个人在专精的范围内不断增进知识,“专人专职的作法在古老的社会中是一种天赐之福,但在未来的世界中却将贻祸大众”。正如他所言,在过去百余年中,专业化让科学在各个细分领域开疆拓土、大获成功的同时,也带来了社会、经济、教育、艺术等方面的负面影响。怀特海进而指出,现代科学存在着普遍危机。

 

比如,在亚当·斯密之后,对于政治经济学的研究究竟害多还是利多,是一个值得争论的问题。它破除了许多经济学上的谬论,教导人们怎样理解当时正在进行的经济革命,但它又让人顽固地接受一套抽象概念,把工业中的人性成分一笔勾销,对时代思潮的影响为害甚深。怀特海认为,假使只为求得抽象概念的正确性,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便是成功的。但无论如何成功,总有一定的限度,不考虑这些限度,就会产生严重的疏忽。
又如,以数学为例,怀特海认为数学是人类精神*富原创性的产物,其原创性在于“其中所展现的事物关系除非经由人类理性的作用,否则即含混不清”。数学“抽象作用的显著功效标志着科学及人类思想史的进步”,但也有其局限性。数学家在17世纪盛极一时,18世纪的思想带有数学性,到19世纪时数学的普遍影响开始减弱。科学的方法和结论,显然不足以理解人类所有经验和现实世界。怀特海认为,没有抽象概念就没法思想,但“要经常以批判态度检查你的抽象方式”,文明如果不能超脱流行的抽象概念,便会在极其有限的进步之后陷于瘫痪。
正是因为现代科学对其他认识方式的合理性采取漠视、抵制和批评的态度,*终造成事实与价值、科学与人文、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割裂。怀特海认为这种世界观已经不适于发展了的科学状况,在他看来,科学对世界以纯粹事实为基础的机械论描述完全停留于思维的抽象,而理智对抽象思维的偏执运用则是它本身*的缺陷。
正如罗家伦曾说:“从思想史上看去,科学的发展,实在像一种有机体的生长。”在对科学的抽象思维进行反思的同时,怀特海从当时科学与哲学的新进展出发,创立了“机体哲学”。针对机械唯物论的物质实体机械论,他提出了“机体机械论”:“个别实有的存在可能受较大模式的位态所支配,并感受较大模式本身所发生的修正—这种修正反映到个别实有,即成为其本身存在的修正。这就是机体机械论。”他力图通过“机体”的概念来弥合主观与客观、有机与无机、事实与价值、科学与人文之间的裂痕,让现代科学克服非理性主义的倾向,走向自我反思、自我革新、自我修正的理性。

 

值得一提的是,怀特海还对科学与信仰的关系作了阐述。除了相互冲突,信仰与科学的相互影响和推动,在历史上也有迹可循。韦伯的《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丹皮尔的《科学史及其与哲学和宗教的关系》、默顿的《十七世纪英国的科学技术与社会》等名著中,都对此有过专门论述。怀特海的独到之处在于,他没有将科学与信仰这两大人类文明的主流简单地加以结合,而是撇开一切科学或信仰的特殊教条的比较,将其理解为人性的公正精神和高尚道德,为我们展示了看待同一件事情可以有两种截然不同的方式。科学从事于观察某些物理现象的一般条件,而信仰则完全沉浸于道德价值与美学价值的玄思中;唯此,让我们一方面拥有引力定律,另一方面拥有对灵性美的玄思。科学和信仰具备互补的属性,终将被整合在一个更宽广、更美好的前景之中。如今,科学发展毫无疑问已经成为当代人类文明的主流,同时,其所引发的一系列全球问题也日益使人类感到困惑。在此情境下,重估信仰与科学的价值及两者之间的关系,就显得颇有意义。尽管怀特海是在近百年前写就的《科学与现代世界》,但他对信仰与科学关系的理性反思,视角独特,其中的思想观点至今仍有重要的参考借鉴价值。

 

《科学与现代世界》通篇闪耀着哲人的智慧与光辉。对于研究哲学和科学哲学的人,它梳理了近代科学思潮的来龙去脉,融通了科学、哲学、信仰并探讨其交互作用;对于研究科学和科学史的人,它展示了科学革命的形而上学基础,并为科学的理性发展提供了价值遵循;对于普通知识分子,或许恰如译者傅佩荣所说:“这本书是现代心灵的宝藏之一,值得细读深思。”



 
 
 
 

商品简介

“与他的前两本书一样,《书旅屐痕》也是一本值得一看的书。志辉作为一个书痴,*能专心,第二能动笔,这是他的可贵与可爱之处。他与书结缘,孜孜爱书十余年,勤恳耕耘于书评的天地,终于结出了丰硕的果实。我们通过这本书,能够看到一个单纯、热情、深刻而又富有情怀的志辉;也通过他的热笔,进一步了解了他评的那些好书,有不少甚至是几乎没人注意的冷书—这些书不常被人提及,并不是因为不好或不重要,而是因为当下这个时代,不读书的人太多了。”——中国金融作协主席,中国金融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协全委会委员,阎雪君



作者简介

毛志辉,浙江义乌人,理学硕士,副编审,书评人。现任职于交通银行办公室。作品散见于《上海证券报》《中国证券报》《文汇报》等,《新华文摘》、新华网等曾予转载。著有《让学术走向大众》《让金融回归本义》等。


【媒体评论】

“《书旅屐痕》则记录了他多年来对多学科、跨领域图书的涉猎和钻研。这本书给人*突出的印象就是跨越时空、纵横驰骋,从古典学到经济学,从科技史到思想史,从书业的价格理论到文艺的诗歌鉴赏,这一切都通过他活跃飞腾的思绪,呈现出一片绚烂斑斓的思想园地,绽放出一朵朵发人思考、引人遐想的多彩小花。”——历史学家,上海市文史研究馆馆员,上海人民出版社原总编辑,郭志坤

“与他的前两本书一样,《书旅屐痕》也是一本值得一看的书。志辉作为一个书痴,*能专心,第二能动笔,这是他的可贵与可爱之处。他与书结缘,孜孜爱书十余年,勤恳耕耘于书评的天地,终于结出了丰硕的果实。我们通过这本书,能够看到一个单纯、热情、深刻而又富有情怀的志辉;也通过他的热笔,进一步了解了他评的那些好书,有不少甚至是几乎没人注意的冷书—这些书不常被人提及,并不是因为不好或不重要,而是因为当下这个时代,不读书的人太多了。”——中国金融作协主席,中国金融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协全委会委员,阎雪君



目录

目 录

序一 一个纯粹的读书人 ...............001

序二 编辑是值得做一辈子的职业 ...........007

序三 与书结缘的金融人 ...............013

自序 读无用之书 ...................017

对现代科学的哲学反思 ................001

思忆谢高华 .....................007

微观金融史领域的开山之作 ..............012

一本人人可读的童话书 ................017

有一种精神可以穿透时空 ...............022

连发动机也可以优雅设计 ...............028

通天与敬天 .....................033

“通家气象”和“文化脊梁” ..............039

在宏大叙事中抉隐探微 ................044

用比较研究观察东西方社会结构 .............049

疯狂的幽灵何处安放? ................053

想做天使投资人,难吗? ...............061

改变世界经济的“炼金术士” ..............066

华尔街“宽客”的别样人生 ..............071

见微知著的思想火花 .................077

经营与哲学的智者之悟 ................080

冲突与融合:华人在海外的播迁 .............084

英特尔:书写由梦想引领的硅谷创新史 ..........090

了解中国农村经济社会变迁的窗口 ...........095

商品交易超级周期中他们如何操控世界 ..........101

阅读是助力我们“重启”的催化剂 ...........107

机遇往往垂青那些偏才怪杰 ..............111

为中国出版产业发展寻路 ...............117

国家治理现代化视域下的大国复兴 ...........122

真实的日本天皇家 ...................128

朴实的美*动人 ....................132

寿星胡道静的编辑出版生涯 ..............136

觉醒的文物回归路 ...................147

气候决定历史? ....................152

两个甲子后重看甲午战争 ...............157

李约瑟这座大山我们已经翻过? .............162

理性是科学的源头活水 ................167

还原一个真实的秦始皇 ................172

留下耕耘的足迹,就够了 ...............177

隋炀帝恶名为何广为传播 ...............182

诗歌,是诗人的灵魂 .................187

重新认识傅斯年 ....................191

海派文化的文脉传承与时代创新 .............196

积涓滴可以成大江 ...................203

编开风气之书 ....................208

价格理论在出版领域的创造性运用 ...........213

明代战争史的典型呈现 ................223

让书香馥郁人生 ....................228

九十年历程的全息图像 ................232

思想史研究的新面向 .................235

中国史研究走向立体 .................240

从“古典”认识“现代” ................246

“农民教授”对费孝通精神的传承 ............253

旷世忧思,志在富民 .................258

研究中国哲学起源问题的力作 ..............263

近代欧洲崛起有赖于对知识精英的尊重 ..........268

日出江花红胜火 ....................274

战争源自人的心灵 ...................280

点亮我们的心灯 ....................286

作为士绅的费孝通 ...................289

花明天的钱办今天的事 ................294

文化自觉,是当今世界共同的时代要求 ..........298

藏书:收纳汉字的雄心 ................302

群星璀璨“新浙商” ..................316

附录:

学术将会浮出水面:2009年历史类读物盘点 .......322

波澜不惊的一年:2010年历史类读物盘点 ........332

“红色读物年”的别样风景:2011年历史类读物盘点 ...343

寒冷中的坚持:2012年历史类读物盘点 .........352

夏征农先生简谱 ....................360

后记 .........................385


【前言】

主编推荐

“《书旅屐痕》则记录了他多年来对多学科、跨领域图书的涉猎和钻研。这本书给人*突出的印象就是跨越时空、纵横驰骋,从古典学到经济学,从科技史到思想史,从书业的价格理论到文艺的诗歌鉴赏,这一切都通过他活跃飞腾的思绪,呈现出一片绚烂斑斓的思想园地,绽放出一朵朵发人思考、引人遐想的多彩小花。”——历史学家,上海市文史研究馆馆员,上海人民出版社原总编辑,郭志坤


【内容简介】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