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走向欧洲命运共同体之路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走向欧洲命运共同体之路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85.42 6.2折 138 全新

库存2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李维 范继敏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ISBN9787520160193

出版时间2020-05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138元

货号1202051531

上书时间2024-09-04

大智慧小美丽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前言
 

·欧洲近代早期的思想与变革·
托马斯·莫尔与完美国家人民共同体 李宇恒
香肠事件与苏黎世宗教改革的开端 付家慧
动荡与平衡:宗教改革初期奥格斯堡市议会的政治策略研究(1520—1529) 吴愁
苏格兰启蒙思想视域下的法国大革命 林玉萍

 

·欧洲近现代的军事与战争·
19世纪的英国海军及其转型 徐桑奕
20世纪初俄国战争与革命关系及对其评述的历时变化
  ——基于《消息报》的考察 许婷婷
试论1941—1942年塞瓦斯托波尔保卫战的军事历史意义 谭学超
德国为何失败——浅析法西斯德国在斯大林格勒战役中的军事失误 华荣欣
缘何纽伦堡——国际军事法庭审判纳粹首要战犯的时空决计 徐璟玮
冰英“鳕鱼战争”的爆发与海洋资源保护 张秦瑜

 

·欧洲大陆的秩序与和平·
均势机制与体系扩展:欧洲均势体系(1815—1914)的演变与思考 靳晓哲
战争的精神源流
  ——阿伦特《极权主义的起源》中关于个体与意识形态的历史反思 何世韬
“柏林犹太人大屠杀纪念碑之争”与德国的二战反思 王丹妮
“和平不只是没有战争”——西德与美国和平主义者的意见交流(1979—1987) 范继敏

 

·欧洲各国的历史与文化·
塞缪尔·约翰逊的文学阅读观——“地方语文化”兴起背景下的讨论 张子悦
工业社会下的工人自助——英国罗奇代尔先锋社的成立 李威
德意志第二帝国的官僚和学者——以阿尔特霍夫与哈纳克为例 栗河冰
虚构的“民族共同体”——以纳粹德国大众旅游活动中的地区交流为例 宋昊
东西德统一后柏林的记忆文化
  ——以滕伯尔霍夫机场、德意志-俄罗斯博物馆和洪堡论坛为例 方心怡
德国历史博物馆对集体历史意识塑造的影响 孙怡雯

 

·欧洲一体化的危机与挑战·
康德的欧洲一体化思想及其困难 彭晓涛
欧盟建立初期德国的难民问题 宋舒杨
道义与利益的制衡:德国难民危机与难民政策研究 刘星延
全球经济危机前后欧洲的积极福利改革 郭海龙



前  言

 

2018年9月15—16日,北京大学历史学系举办了“走向欧洲命运共同体之路”博士生论坛。此次论坛由北京大学研究生院主办,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承办。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央编译局、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南京大学、中山大学、吉林大学、南开大学、天津师范大学、山东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湖南师范大学、德国波鸿鲁尔大学等海内外高校及研究机构的80余位学者、研究生参加了论坛。本届论坛的主题为“走向欧洲命运共同体之路”,具体探讨了欧洲民族国家历史、欧洲国家间的交流与互动、欧洲战争的教训与启示、欧洲一体化的历史与现实等四方面问题。论坛力求借鉴吸收历史学、哲学、德语文学、国际关系、政治学等人文社科领域的理论和成果,实现跨学科的积极互动。青年学子们在会上开展了广泛的交流,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本届论坛还强调,在研究外国史的同时,要重视我们自己的历史文化。今年是著名历史学家齐思和先生诞辰111周年。齐先生学贯中西,不仅是中国世界中古史学科的奠基者之一,还在先秦史、晚清学术思想史、乾嘉考据学等领域做出了重要贡献。论坛召开了纪念会,勉励青年学者坚定中国文化自信,在欧洲史研究工作中取得更大的成绩 。
会议结束后,我们收集、整理了20余篇论文,大致涉及以下五个论题,现呈现给广大读者。
论题一“欧洲近代早期的思想与变革”,共收录4篇论文。北京大学历史学系博士研究生李宇恒的《托马斯·莫尔与完美国家人民共同体》一文认为,莫尔是著名的思想家和政治家,他继承和超越了意大利人文主义传统,提出建立以人为本的近代人民国家。其思想核心是建立一个以人为本的人民共同体。莫尔不仅设想了近代国家的完美模式,也为我们当今建设和谐国家与和谐社会提供了借鉴。北京大学历史学系博士研究生付家慧的《香肠事件与苏黎世宗教改革的开端》一文,探讨了世俗生活对宗教改革的影响。文章指出,香肠事件直接导致苏黎世新教和天主教的矛盾公开化,而市民和市议会的参与则真正促成了苏黎世宗教改革的展开。社会生活的转变成为宗教改革的基础。德国哥廷根大学博士后吴愁的《动荡与平衡:宗教改革初期奥格斯堡市议会的政治策略研究(1520—1529)》一文,分析了奥格斯堡市议会在宗教改革早期的1520—1529年应对时局的城市政治策略,从中得出三点认识:其一,奥格斯堡市议会的总体目标是把城市建设成为一个统一、稳定的“基督教”社会有机体,因此,城市当局对所有可能产生社会混乱以及动荡的事件都严加管制,无论是世俗事件还是宗教事件;其二,市议会作为世俗力量在此期间成功介入一些宗教事务,增强了管辖范围与自身权威;其三,市议会1520—1529年间的政治策略制定,主要受鲍丁格的“中间道路”策略影响。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硕士研究生林玉萍的《苏格兰启蒙思想视域下的法国大革命》一文表明,大部分苏格兰启蒙思想家对大革命抱持着温和审慎的立场。他们以权威原则和效用原则作为政府权威合法性的主要来源,视大革命为破坏社会进步的事件。以米勒为代表的少数苏格兰思想家则认为,大革命体现了社会进步和效用原则的胜利,是社会长期演进的产物。这两种评述为考察法国大革命提供了各具价值的分析理路。
论题二“欧洲近现代的军事与战争”,共收录6篇论文。南京大学历史学院博士研究生徐桑奕的《19世纪的英国海军及其转型》一文,考察了英国海军在拿破仑战争结束后,随时代变化做出了相应的调整,采取一系列转型措施应对未来的挑战。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博士研究生许婷婷的《20世纪初俄国战争与革命关系及对其评述的历时变化——基于〈消息报〉的考察》一文,总结了《消息报》在苏联解体后的评述发生的变化:其一,国内革命力量对战争形势的有效利用是革命爆发的关键因素;其二,来自其他参战国的外部干预在历次革命中从未缺席,但它们对革命的作用不应被夸大;其三,革命和战争可以互相推动,革命压力可以促使政府对外发动战争,但战争不能从根本上消除革命危机。北京大学历史学系博士研究生谭学超的《试论1941—1942年塞瓦斯托波尔保卫战的军事历史意义》一文认为,1941—1942年塞瓦斯托波尔保卫战是苏联卫国战争乃至整个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重要和具备特殊军事特色与意义的战役。虽然*终以苏军战败撤退和塞瓦斯托波尔的失陷告终,但成功挫败了德军在1941年完成对南俄地区全面控制的企图,迫使德军不能达到通过控制南俄地区,而同时发动对莫斯科方向的进攻的战略目的,其军事战略意义对1942年苏联和德国的战争形势都有着深远的影响。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硕士研究生华荣欣的《德国为何而败——浅析法西斯德国在斯大林格勒战役中的军事失误》一文,分析了法西斯德国在斯大林格勒的失败原因,主要有:希特勒及德国*统帅部在战略决策上的失误、军队战术单一、后勤供应困难、士气低落以及保卢斯将军的个人性格问题等。上海理工大学助理研究员徐璟玮的《缘何纽伦堡——国际军事法庭审判纳粹首要战犯的时空决计》一文,梳理了决定纽伦堡审判时间和地点的重要因素,并分析了这些因素的影响和*终造成的结果。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博士研究生张秦瑜的《冰英“鳕鱼战争”的爆发与海洋资源保护》一文,讨论了冰岛和英国之间“鳕鱼战争”的爆发,认为制度约束对海洋资源保护起到显著效果,但从海洋资源可持续角度而言,提升海洋危机意识也是海洋资源保护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论题三“欧洲大陆的秩序与和平”,共收录4篇论文。南京大学历史学院博士研究生靳晓哲的《均势机制与体系扩展:欧洲均势体系(1815—1914)的演变与思考》一文认为,1815—1914年的欧洲经典均势体系维持了欧洲大陆的“百年和平”,该体系内均势演化的内在逻辑先后经历了“大国协调”机制、“大国自主”机制、“大国结盟”机制三个阶段。*终,伴随全球殖民扩张以及欧洲均势与全球非均势等矛盾的显现,欧洲大国在“结盟”逻辑下逐步走向两极同盟的“对抗”与战争。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系硕士研究生何世韬的《战争的精神源流——阿伦特〈极权主义的起源〉中关于个体与意识形态的历史反思》一文,关注阿伦特对二战前历史的反思。阿伦特指出,反犹主义、帝国主义、极权主义,作为政治、经济和社会文化等原因所形成的意识形态,一个比一个更加凶狠地剥夺个体的人权。个体被迫害的原因在于“恶的平庸性”和公共、社会领域侵犯了私人领域。北京大学历史学系博士研究生王丹妮的《“柏林犹太人大屠杀纪念碑之争”与德国的二战反思》一文,梳理了柏林 “欧洲被害犹太人纪念碑”建立的前因后果、论战双方论点,并简述了该论战对德国二战反思的意义。北京大学历史学系博士研究生范继敏的《“和平不只是没有战争”——西德与美国和平主义者的意见交流(1979—1987)》一文,以柏林绿党档案馆藏相关信件、活动安排、印刷品等原始档案为基础,梳理了1979—1987年西德与美国和平主义者之间的意见交流:西德和平运动前期,为促使北约双重决议破产,双方意见交流聚焦于现实问题,批判威慑政策,就实践层面遇到的困难相互求助;而在1983年11月22日联邦议会通过北约双重决议之后,西德和平主义者则与美国同仁深入探讨了和平背后的民主制、国际政治秩序、南北经济发展不平衡等深层次问题,不断充实其和平观的内容。研究西德与美国和平主义者之间跨大西洋的意见交流,有助于深入、细致地了解和平运动的历史面貌和80年代资本主义阵营内部的社会现实。
论题四“欧洲各国的历史与文化”,共收录6篇论文。北京大学历史学系硕士研究生张子悦的《塞缪尔·约翰逊的文学阅读观——“地方语文化”兴起背景下的讨论》一文,发现约翰逊不是古典文学的狂热推崇者,而更热衷于方言写作的文学作品。他的阅读兴趣反映了“地方语文化”的兴起。北京大学历史学系博士研究生李威的《工业社会下的工人自助——美国罗奇代尔先锋社的成立》一文指出,罗奇代尔先锋社逐渐摸索出一条适合实情实境的特殊道路,他们所构想的运行原则更是影响着英国乃至世界合作社运动的发展。先锋社的成立是“旧”与“新”的分水岭,意义深远。北京大学历史学系博士研究生栗河冰的《德意志第二帝国的官僚和学者——以阿尔特霍夫与哈纳克为例》一文,通过研究阿尔特霍夫与哈纳克在高等教育和科学政策领域的活动,揭示了威廉帝国时期官僚与学者的微妙关系。北京大学历史学系博士研究生宋昊的《虚构的“民族共同体”——以纳粹德国大众旅游活动中的地区交流为例》一文,根据德国联邦档案馆所藏的党卫队保安局与盖世太保对“欢乐是力量之源”组织(Kraft durch Freude, 简称KdF)所组织的旅行的监控报告,发现游客们时常会感受到阶级差异、地区矛盾、教派分歧以及纳粹党员所享有的特权。文章表明,纳粹党所宣称的要通过KdF所提供的旅行业务来加强德国民众间的团结,进而缔造“民族共同体”的目标并未实现,对于实际参与了旅行的德国民众而言,除了切实享受到的优惠假期福利,他们并未真正认同纳粹“民族共同体”这一政治社会理念。北京大学历史学系硕士研究生方心怡的《东西德统一后柏林的记忆文化——以滕伯尔霍夫机场、德意志-俄罗斯博物馆和洪堡论坛为例》一文,探寻了柏林的记忆文化,认为东西德统一之后柏林的记忆文化,就是在尊重过去史实、淡化历史伤痕的基础上,积极寻找过往历史新的意义,并创造新的文化认同。中国人民大学外国语学院硕士研究生孙怡雯的《德国历史博物馆对集体历史意识塑造的影响》一文表明,德国历史博物馆的创建和发展,是联邦德国历史反思的重要映照,此博物馆及其基金会在凸显统一后德国新首都的独特政治和历史作用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论题五“欧洲一体化的危机与挑战”,共收录4篇论文。 南开大学哲学院博士研究生彭晓涛的《康德的欧洲一体化思想及其困难》一文,阐述了康德从目的王国到国际联盟的思想,以及他就国家间从对抗走向合作、建立稳定有效的国际合作机制、如何对待联盟外部成员提出的论证。北京大学历史学系硕士研究生宋舒杨的《欧盟建立初期德国的难民问题》一文,考察了欧盟早期的德国难民政策和社会舆论状况。认为当时德国没有出现大规模“疑欧”现象,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在难民问题引发社会不满时,德国和欧盟都采取了限制性的难民政策,有效地控制了难民数量;二是当时欧盟的一体化程度较低,欧盟难民政策对民众的切身影响不大,关于欧盟难民政策的讨论主要限于政治精英群体,尚未成为选民关心的主要议题。这些结论对于认识德国难民问题的历史和现状有所助益。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硕士研究生刘星延的《道义与利益的制衡:德国难民危机与难民政策研究》一文,把难民危机中的德国难民政策概括为三个阶段:2015年8月之前国家利益主导下的谨慎难民政策,2015年8月至2016年初人道主义精神主导下的宽松难民政策,2016年至今人道主义精神与国家利益双重作用下的难民政策新调整。文章认为,随着难民危机进入尾声,德国妥善处理难民入境及其社会融入问题依然任重道远。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助理研究员郭海龙的《全球经济危机前后欧洲的积极福利改革》一文指出,德、英、瑞、荷等欧洲国家快速克服全球经济危机的根本原因在于,这些国家进行了积极福利改革。改革的主要内容有社会福利的精准化,劳动力市场供、需两侧的改革,福利管理制度的改善等。
本书收录的论文,具有鲜明的跨学科特点。来自文学、哲学、国际关系等研究领域的文章,能够关注历史问题,注重历史背景的影响,注意到时间线索带来的发展变化;来自史学领域的论文,则尝试借助相关学科的理论工具,进行深入分析。这些文章虽未对欧洲命运共同体做出整体评价,未能预测其未来,但时刻从具体研究出发,关怀、回应着现当代的重大问题。正是这些基础研究,为进一步的理论探讨做好了细致、认真的准备,使之不至流于“假大空”。
从论坛的召开,到论文集的出版,我们得到了北京大学研究生院、北京大学历史系的大力支持,得到学界各位师长的关心鼓励,得到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宋欣荣、邵璐璐两位编辑老师的热情帮助,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李维
2019年11月于北京肖家河



 
 
 
 

商品简介

本书为2018年9月15-16日召开的“走向欧洲命运共同体之路”博士生论坛的论文结集成果,分为欧洲近代早期的思想与变革、欧洲近现代的军事与战争、欧洲大陆的秩序与和平、欧洲各国的历史与文化、欧洲一体化的危机与挑战五个部分,内容涉及欧洲民族国家历史、欧洲国家间的交流与互动、欧洲战争的教训与启示、欧洲一体化的历史与现实等方面的问题,体现了欧洲史青年研究者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

李维,德国柏林洪堡大学历史学博士,现任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教学研究方向为20世纪德国史、欧洲一体化史。著有Deutsche Plane zur europaischen wirtschaftlichen Neuordnung 1939-1945 , Hamburg: Verlag Dr. Kovac, 2007;《欧洲合众国:库登霍夫-卡莱基“泛欧”思想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17。曾获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范继敏,北京大学历史学系世界史专业2018级博士研究生。



目录

前言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