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贵阳城市创新发展报告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贵阳城市创新发展报告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51.42 5.8折 89 全新

仅1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连玉明 主编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ISBN9787509781562

出版时间2015-10

四部分类子部>艺术>书画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89元

货号1201210248

上书时间2024-09-03

大智慧小美丽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连玉明,有名城市专家,教授、博士,北京靠前城市发展研究院院长,贵州大学贵阳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研究院院长,北京市人民政府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北京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副主席,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京津冀协同发展研究基地首席专家,基于大数据的城市科学研究北京市重点实验室主任,大数据战略重点实验室主任。
    研究领域为城市学、决策学和社会学。近年来致力于生态文明理论和实践研究。抢先发售提出“贵阳指数”,成为中国生态文明发展风向标。首创“六度理论”,成为研究优选生态文明发展的新标尺。主编《中国生态文明发展报告》、《贵阳建设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城市报告》等专著60余部,其中《六度理论》《绿色新政》《双赢战略》为生态文明贵阳靠前论坛的重要理论成果。

目录
导论:从“大文化”看城市发展需要处理的几个关系 
BⅠ总报告 
B.1花溪区实施“文化为魂一区四化”战略着力建设文化旅游创新区 
一花溪建设文化旅游创新区的重大意义 
二花溪建设文化旅游创新区的基础和条件 
三花溪建设文化旅游创新区存在的主要问题 
四花溪建设文化旅游创新区的经验借鉴及其发展模式 
五花溪建设文化旅游创新区的基本思路 
六花溪建设文化旅游创新区的创新举措 
七关于花溪建设文化旅游创新区若干重大问题的思考 
BⅡ评估篇 
B.2花溪区“六个贵阳”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评估分析报告 
BⅢ理论篇 
B.3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双赢”模式的探讨 
B.4文化旅游融合发展与产业创新 
B.5关于花溪发展现代制造业的研究 
BⅣ调研篇 
B.6花溪区小孟工业园打造千亿级产业园区的路径思考 
B.7花溪区特色都市农业发展研究 
B.8被征地农民权益保障的花溪模式 
B.9花溪区学前教育发展升级路径探讨 
B.10花溪区文化旅游资源的综合分析 
BⅤ案例篇 
B.11花溪区久安乡“黑转绿”生态转型发展经验 
B.12青岩古镇打造文化旅游新坐标 
B.13燕楼工业园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研究 
B.14龙井村:贵州省“美丽乡村”建设的试验田 
B.15花溪区打造公共文化服务新品牌 
B.16“阳光工程”创新社区戒毒康复模式 
B.17社会治理“网底”工程建设的“明珠探索”

内容摘要
《贵阳城市创新发展报告(No.1)(花溪篇)》内容包括:花溪区是贵阳市建设“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城市”和打造“爽爽的贵阳”城市名片的重要区域。按照贵州省委、省政府关于花溪区建设文化旅游创新区的定位要求,花溪区以“大花园、大溪流”为主要特色,按照“一区四化”的理念,即园区高端化、市区园林化、农村特色化、景区生态化,推动生态、文化、旅游、城市融合发展,正努力走出一条西部欠发达城市经济发展与生态改善的“双赢之路”。

精彩内容
导论:从“大文化”看城市发展需要处理的几个关系 文化是城市的灵魂,决定着城市的状态,关系着城市的未来。文化有多先进,城市就有多先进。文化是一个城市核心竞争力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城市能发展到什么程度,有多大凝聚力和向心力,有多大影响力和辐射力,最终都取决于城市的文化。一个缺少文化品位和文化底蕴的城市,不是一个健全的、和谐的宜居城市。一个城市到底包含哪些文化?从大文化的角度来看,涉及城市发展的方方面面,包括产业文化、历史文化、城市文化、生态文化等方面,既体现内在精神,也体现外在发展。对于西部欠发达地区的城市来说,通过大文化体系建设来推动城市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既能增强内生发展动力,又能提高外部驱动能力;既有利于实现均衡发展,又有利于实现赶超发展。 花溪素有“高原明珠”的美誉,浓缩了贵州山水之精华,尽得贵州风景之神韵,是贵州省、贵阳市的“会客厅”,代表着贵州、贵阳的形象,是贵阳市建设“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城市”和打造“爽爽的贵阳”城市名片的重要区域。元帅曾赋诗称赞花溪:“真山真水到处是,花溪布局更天然。十里河滩明如镜,几步花圃几农田。”按照贵州省委、省政府关于花溪区建设文化旅游创新区的定位要求,贵阳市委、市政府决定举全市之力,加快推进花溪文化旅游创新区建设,以“大花园、大溪流”为主要特色,按照“一区四化”的理念(园区高端化、市区园林化、农村特色化、景区生态化),推动生态、文化、旅游、城市融合发展。到2020年,花溪区力争建设成为生态优势凸显、文化事业繁荣、旅游产业发达、经济实力较强、城乡环境优美、人民生活殷实的文化旅游创新区,努力走出一条西部欠发达地区城市经济发展与生态改善的“双赢”之路。 打造文化旅游创新区,旅游是载体,文化是内核。文化发展的程度,决定着花溪发展的高度;能否将大文化发展理念融入城市发展的各个方面,能否处理好城市发展与产业文化、历史文化、城市文化、生态文化的关系,决定着花溪最终能否实现建成文化旅游创新区的发展目标。 产业文化和城市发展的关系 产业文化是主要由产业主体、产业结构、产业模式、产业规律以及产业政策等相互结合、相互融合而形成的一种特殊的文化形式,包括产业的发展思路、发展特点以及发展趋势等内容。产业文化是城市发展的重要支撑,决定着城市发展的硬实力。花溪结合自身发展实际以及贵阳市、贵州省整体的发展要求,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符合城市发展规律的产业文化。在产业文化的指导下,花溪按照“疏老建新”的思路和要求,推动组团式发展。花溪区建设文化旅游创新区注重探索一种新型的“产城融合”发展模式。科学划定若干城市单元,在每一个单元中,对生态绿地、市政设施、商业服务、居住社区、产业园区等进行优化配置,合理设置人口规模,实现工作地、居住地、消费地相互融合,避免无序扩张。在此基础上,花溪通过生态廊道和交通干道将各个城市单元进行有机连接,优选限度地推动产业、城市协调发展。 历史文化与城市发展的关系 概括来讲,历史文化强调的是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内涵博大精深的传统优良文化的传承和延续,它是一个动态的概念,我们都处在历史文化中,不仅传承文化,而且创造文化。历史文化是城市发展的纽带,连接着城市发展的过去和未来,是一个城市发展的印迹和见证。花溪是贵阳市乃至贵州省非常具有代表性的文化符号,花溪所特有的历史的、民族的传统文化是建设文化旅游创新区的根基和优势。在花溪城市发展的过程中,如何保护好这种文化根基、发挥好这个文化优势,至关重要的是在保护中进行更新提质。比如,花溪在建筑风貌的整体设计上,不仅注重对其中个别重要古建筑进行保存保护,或者是进行仿建新建,而且注重对其中的传统元素进行高度提炼,并与现代文化、现代文明相融合,用创新方式对整个城市的空间特征、建筑肌理、服务环境进行更新提质,探索一种“文化遗产经济”的发展新模式,真正使花溪成为一个“现代文化与传统文化”交相辉映的地方。 城市文化与城市发展的关系 关于城市文化的概念,目前理论界众说纷纭,并未形成定论。在这里,我们理解城市文化就是城市各个要素相互作用的总和。城市文化是一个城市发展的核心,决定着城市的发展方向和发展前途。结合当前的内外部环境,可以将花溪的城市文化理解为三个要素,即协同、规划以及管理。 一是协同。随着贵阳市城市功能区划调整,花溪由贵阳市南端最偏远的郊区迅速演变成为贵阳市与贵安新区协同发展的交接区、核心区和桥头堡。处理好花溪与周边区域协同的关系,既是花溪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贵阳在更大区域范围内配置资源、优化布局的需要。协同的前提是联通,既包括交通网络的联通,也需要协调机制的联通。抓住花溪建设文化旅游示范区的契机,一方面在贵阳市域内,保持与老城区、观山湖区、双龙航空港经济区、清镇市、乌当区的合作联动;另一方面在贵阳市域外,保持与贵安新区、黔南、安顺的协同发展,共享产业、旅游、研发、服务等资源,实现花溪与周边区域协同发展。 二是规划。科学规划要解决好规划的先导性、前瞻性和可操作性问题,根本是要实现“多规融合、分层规划”。花溪区以人口规划为基础,以空间规划为引导,以产业规划为核心,以文化和生态规划为重点,以土地利用规划为保障,对文化旅游创新区建设进行合理的时序安排。从短期来看,按照《花溪建设文化旅游创新区三年行动计划》逐步开展项目建设,使花溪区在短期内城乡环境取得明显变化,文化旅游创新区建设初见成效。从中长期来看,2030年花溪区将建设成为功能衔接、适度超前、具有发展引领和先行示范效应的现代山水田园新城,成为生态优势凸显、文化事业繁荣、旅游产业发达、经济实力较强、城乡环境优美、人民生活殷实的文化旅游创新区。 三是管理。长期以来,城市普遍存在“重建轻管、建管失衡”的问题。花溪区面临双重压力,一方面,基础设施欠账多、投入不足、发展滞后,另一方面,城市管理不到位、方式粗放、存在盲区。特别是建设文化旅游创新区,对软硬环境要求更高。因此,花溪区坚持建管并重,既注重道路交通、市政设施、环卫保洁等方面硬件设施的改造和建设,又注重引进城市管理专业人才、专业技术和先进模式,理顺体制机制、深化管理体制改革,加快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建设,实现城市管理规范化、精细化、数字化、精准化。 生态文化与城市发展的关系 生态文化是人类从古至今认识和探索自然界的一种不错体现形式,是从大自然整体出发,把经济文化与伦理相结合的产物。生态文化是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关乎着城市持续地、有动力地发展下去。生态环境脆弱是贵阳的市情,同时也是花溪面临的现实情况,特别是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生态环境制约问题将进一步凸显。坚守“生态”和“发展”两条底线,坚持保护自然生态和文化根脉,既是使花溪文化旅游创新区发展更具特色的重要保障,也是花溪的责任所在。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花溪把生态保护作为产业发展的底线,把产业发展作为生态保护的重要支撑。特别是在加强与经开区的融合发展过程中、在小孟工业园千亿级产业园区打造进程中,花溪要根据文化旅游创新区的功能定位,协同省、市、区及相关部门制定产业发展目录,淘汰一批技术落后、效率低下、污染严重的产业项目,改造一批能够达到生态高标准的产业项目,新建一批创新型、生态型的产业项目,实现生态保护和产业发展共赢。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