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球的故事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地球的故事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24.77 4.1折 60 全新

库存41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美)房龙

出版社人民文学

ISBN9787020185436

出版时间2024-05

装帧精装

开本32开

定价60元

货号1203264943

上书时间2024-07-02

大智慧小美丽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亨德里克·威廉·房龙(HendrikWillemVanLoon,1882—1944),荷裔美国作家、通俗历史学家、人文学者。房龙一生著述颇丰,创作了《人类的故事》《地球的故事》《宽容》《圣经的故事》《与世界伟人谈心》等通俗读物,也有政论、寓言、科普歌曲、儿童读物和旅游指南作品等。房龙的作品大多畅销,其代表作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均有相当大的影响,饮誉世界。

目录
译者序

前言

写在前面的话

第一章 地球上的人类

第二章 地理学的定义

第三章 地球的特点

第四章 地图:山高水长

第五章 地球上的四季

第六章 大陆:在水一方

第七章 欧洲的发现

第八章 希腊:古老亚洲和新兴欧洲的纽带

第九章 意大利:海陆两栖占地利

第十章 西班牙:亚洲与非洲的战场

第十一章 法国:一应俱全

第十二章 德国:蜗行牛步

第十三章 荷兰:沼泽变泽国

第十四章 英国:岛小人稠

第十五章 俄罗斯:费亚非欧

第十六章 亚洲的发现

第十七章 亚洲与世界

第十八章 中亚高原

第十九章 西亚高原

第二十章 阿拉伯:无所适从

第二十一章 印度:天人合一

第二十二章 中国:东亚的大半岛

第二十三章 日本

第二十四章 澳大利亚:天之养子

第二十五章 非洲大陆:莫衷一是

第二十六章 美洲大陆:天之骄子

第二十七章 新大陆

内容摘要
《地球的故事》是著名科普作家房龙专为少年儿童读者创作的一本通俗读物,它不是一本简单的地理书,而是从我们居住的世界——地球开始,细细讲述四季、气候与山川湖海,将世界各大洲、各个主要国家的地理地貌、风土人情娓娓道来。古人怎么认识到地球是圆的?新大陆是如何被发现的?每个国家和民族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房龙以平实生动的语言讲述一个个地理故事,普及地理知识,译文准确简洁,通俗流畅,富有趣味,有助于唤起青少年的好奇心与求知欲。

精彩内容
很久以来,人们对这个定义深信不疑:地球是一个小小的暗色物体,悬于宇宙之中。就让我们从这个定义谈起吧。
地球不是“球体”,也不是球形的,而是与圆球体最接近的、两极略平的“椭球体”。怎么找“两极”呢?你拿一根织毛衣的针穿过一个苹果或者橘子的中心,把它竖在自己面前,针穿出的地方便是“两极”啦。地球的两极,一个在深海之渊(北极),另一个在高山之巅(南极)。
也许你物理老师实验室里的一个装置就可以给你展示,一粒微尘自转的时候,两极也自然变扁。问问你的老师就行,省得你亲自跑到子午圈去量了。
众所周知,地球是一个行星。“行星”这个词是从希腊人那里继承来的。希腊人观察到(或者说他们以为自己观察到),有些星星在宇宙中不停地运行,有些星星却纹丝不动。所以,他们把前者称为“行星”或者“流浪星”,把后者称为“恒星”。因为没有望远镜,他们无法跟踪到它们的运行情况。至于“星星”一词,我们无法考证它的词源,不过可能跟梵文的一个词根有关,而这个词根又跟动词“点缀”有关。倘若真的是这样,那星星就是“点缀”整个太空的小火苗,这个描述太美丽、太贴切了。
地球围着太阳转,从太阳那里汲取光和热。鉴于太阳的体积是太阳系内全部行星体积总和的700多倍,太阳表面的温度也高达6000℃左右,所以,地球向邻居借用这么一点舒适,完全不必感到不安,毕竟这么点光和热,对太阳而言完全微不足道。
古人认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是一小块平坦干燥的碟状陆地,周围被汪洋大海团团围绕,像小孩子手中断了线的气球似的高悬天际。少数更开明的希腊天文学家和数学家(这是首批敢于违逆教士的教义进行独立思考的人)斩钉截铁地认定该理论有误。经过几个世纪艰难而执着的思考,他们得出这样的结论:地球不是平的,而是圆的。地球并非纹丝不动地悬在空中,确切地说,地球也不是宇宙的中心;相反,它围绕着一个比它的体积大得多的星球——就是那个被唤作太阳的星球在宇宙间漂流,飞行的速度还挺快。
与此同时,这些希腊天文学家和数学家还指出,其余那些以所谓“纹丝不动的星星”作为背景,好像是围绕着我们旋转发光的小星体,其实它们也是行星,是我们的伙伴,也是太阳母亲的孩子,也遵循规范我们日常行为的法则,譬如固定的作息时间,按照既定的轨道运行,万一出现偏差,便会毁于一旦,等等。
在罗马帝国濒临覆灭的200年间,知识分子已经接受了这个假说,视其为无须辩驳、不言自明的真理。然而在5世纪初,教会的势力日益强大,再宣传这样的观点,特别是“地球是圆的”这个观点,那可就性命难保了。可是我们对他们不必苛责,因为基督教最早的皈依者大多出身于鲜有机会接触新学说的阶层。不仅如此,他们还坚信:世界末日即将到来,届时耶稣即将为了他的子民重返受难地,对人的善恶做出末日审判。所有的人都将亲证耶稣在荣光中的回归。从他们的视角出发,这样推理没有错。这样一来(他们对此深信不疑),地球必然是扁的。否则耶稣就得现两次身了,一次去西半球,一次去东半球。这样荒谬绝伦、亵渎神灵的事情自然不会发生。
可是,接下来的千年间,尽管教会坚持传播地平说,古希腊的观点仍没有被完全抛弃,也正是从那个时候开始,大部分基督徒都被迫接受了这个概念:我们所生活的星球是圆的。到了15世纪末,支持这个古希腊理论的证据确凿,再不容辩驳了。地圆说是基于以下观察得出的结论:第一,我们靠近一座高山和一艘大船时,最先注意到的是山顶和桅杆的头,靠得更近的时候,才能观察到其余部分。
第二,不论我们身在何处,周围的风景似乎都是圆形的。因此,我们的眼睛看大海也好,看一块陆地也罢,都是平行移动的。我们乘热气球脱离地面升空或者站在塔尖上的时候,圆形就扩大了。假如地球是鸡蛋形的,我们会发现我们在一个大椭圆的中心;假如地球是正方形或者三角形的,地平线也应该是正方形或三角形的。
第三,发生月偏食的时候,映在月亮上的地球的影子是圆形的,而只有圆形的物体才能映出圆形的影子。
第四,其他行星和恒星都是球体,作为几十亿颗星球的一员,我们怎么会例外?
第五,当年麦哲伦的船队向西航行了很久,最终还是回到了出发地;相反,库克船长向东航行了很久,探险的幸存者最后也回到了他们启航的那个港口。
第六,我们朝北极走的时候,那些熟悉的星座(古代黄道十二宫星座)就会渐渐地沉入地平线以下直至消失;而我们回到赤道时,这些星座就会再次升起,逐渐升高。
但愿我提出的不容置疑的事实已经足以证明我们所居住的行星只能是圆的。若是这些证据还不能让你满意的话,就去找一个德高望重的物理教授吧。他会拿起一块石头,给你演示重力原理,那石头总会从高塔上坠落下来,而这不容置疑地证明了地球只能是球体。倘若你的数学知识和物理知识比我多,而他讲解的语言既浅显易懂,语速又不太快的话,你就会恍然大悟了。
我在这里可以罗列出大量科学数据,对你却毫无用处。一般人的头脑(包括本书作者的头脑)都不适合跟着做这种运算,也不舒服。以光为例,光的运行速度是18.6万英里/秒,你弹指一挥间,光已经绕行地球7圈了。离我们最近的恒星(你想知道它的确切位置吗?它是半人马座阿尔法星,也叫“比邻星”)的光以18.6万英里/秒的速度运动,我们要在4年零3个月以后才能看到。太阳光照到我们身上需要8分钟,照到木星需要43分钟,而在航海中起重要作用的北极星,它要向地球发射一束光,需要提前400多年行动才行。
可我们对火车还是都很熟悉的,就让我们试着用它来解释一下吧:一列普通客车,昼夜不停地行驶,要260天才能到月球。倘若这列火车今天启程,那么在2232年才能到达太阳,要8300年才能抵达海王星的边缘。可是与赴最近的恒星的旅程比起来,这不过是小孩子过家家的把戏,因为那可要走上7500万年呢;而要走到北极星,那可是要7亿年才够。7亿年哪,多么漫长的时间。我们假定人类的平均寿命是70岁(这可是个相当夸张的估算)的话,这列火车到达终点站的时候,人类生生不息,已有千万代之多。
所以,我们所谈论的宇宙其实是:“人类肉眼观察到的,或者借助今天肉眼的替代物——敏感的感光胶片所观察到的宇宙的沧海一粟而已。”至于我们看不见的沧海,唉,我们一无所知。更糟糕的是,我们连想都不敢想。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