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罗安达里斯本天堂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罗安达里斯本天堂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12.26 2.9折 42 全新

仅1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葡)贾伊米莉亚·佩雷拉·德阿尔梅达

出版社四川文艺出版社

ISBN9787541162718

出版时间2022-06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定价42元

货号31460294

上书时间2024-07-01

大智慧小美丽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前言

《罗安达,里斯本,天堂》

 

译后记

 

2019年12月5日,在巴西圣保罗举办的海洋文学奖颁奖仪式上,葡萄牙籍安哥拉裔女作家贾伊米莉亚·佩雷拉·德阿尔梅达凭借2018年出版的长篇小说《罗安达,里斯本,天堂》在一千四百多部参选作品中脱颖而出,斩获头奖。海洋文学奖是葡萄牙语文学世界中最重要的奖项之一,被视作葡萄牙语的曼布克文学奖。在《罗安达,里斯本,天堂》的授奖词中,评委会指出:“这部长篇小说讲述了父子俩从罗安达到里斯本的旅程,两人的最终目的地是里斯本市郊的天堂贫民窟。贾伊米莉亚·佩雷拉·德阿尔梅达通过生动的语言,对后殖民世界的幻想和幻灭进行了饱富感情的讲述。”

 

此前,这部长篇小说已经于2019年3月在葡萄牙获得2018年伊内斯·德卡斯特罗基金会文学奖,又于8月在葡萄牙获得2019年埃萨·德凯罗斯基金会文学奖。其作者贾伊米莉亚·佩雷拉·德阿尔梅达于1982年出生于安哥拉首都罗安达,之后随家人搬迁到葡萄牙生活,在首都里斯本的卫星城奥埃拉斯市长大。在罗安达和里斯本两座城市的不同经历赋予作家创作的灵感,而来自葡萄牙前殖民地安哥拉的移民者身份又引发作家在作品中对边缘群体的流散状态进行探讨。她于2015年凭借长篇小说《这头鬈发》初入文坛,崭露头角。在这部具有自传色彩的处女作中,作家混杂了小说和散文两种文学体裁,以自身一头黑人标志性的鬈发为出发点,以小见大,用移民者的亲身经历串连起前宗主国葡萄牙和前殖民地安哥拉的历史。

 

不同于处女作明显的自传性笔触,在第二部长篇小说《罗安达,里斯本,天堂》中,作家在叙事中抹除自我,用第三人称讲述他人的故事,以三段人生再现病患家庭的普遍经历。1970年,在尚处葡萄牙殖民统治下的安哥拉首都罗安达,助产士卡托拉·德索萨迎来家族勇敢血统的继承者,不料男婴生来左脚踵畸形,因而得名阿基里斯。父亲对其寄予厚望,希冀纵使儿子身有缺陷,也能像希腊神话中的英雄一般顶天立地。祸不单行,诞下男婴之后,昔日泼辣跋扈的妻子格洛丽亚一病不起,卧病在床,性情大变。受妻子和儿子病情所累,卡托拉放弃了优渥的工作,在家行医,生活彻底改变。诊断如同一则谕告:男孩在年满十五岁时进行手术治疗,脚踵将得以痊愈。全家在漫长的等待中,见证了安哥拉的独立,还有男孩在冷眼和嘲笑之中的成长。日复一日,家中曾经的欢乐和生气勃勃被一种不祥的死气沉沉所取代,境况江河日下。

 

安哥拉独立将满十年时,阿基里斯终于在父亲的陪同下踏上治疗之旅,飞越撒哈拉沙漠,来到代表进步的城市——前宗主国的首都里斯本。告别自己的第一段人生,卡托拉期待作为葡萄牙公民得到前宗主国的承认,掩埋不堪的过往——当年自己以效忠殖民者、放弃自己的民族语言、学习葡萄牙语这门外语为代价换取“同化人”身份。手术效果不理想,卡托拉在脑海中设想多次的葡萄牙治疗之旅变成有去无回的长驻。以象征全新开端“晨曦”为名的阿尔沃尔矫形医院没有使阿基里斯恢复正常行走,却让卡托拉翘首以盼的第二段人生夭折。曾经在安哥拉共事的产科医生葡萄牙人巴尔博扎·达库尼亚在敷衍接待父子后便不见踪影,昔日四手联弹般的默契照应荡然无存,交付给他的葡萄牙国籍申请文件也石沉大海。积蓄用光,债台高筑,卡托拉廉价出卖劳动,以在建筑工地打零工艰难维生,和儿子靠着残羹冷炙勉强充饥。他漫无目的地在城市里游荡,在罗西奥广场、堂娜玛丽亚二世剧院、奥古斯塔街凯旋门等地标景点留下足迹,但是始终没有得到城市的接纳,只能在普拉泽雷斯墓园获得些许慰藉,期盼在不再受到身份地位束缚的逝者之间享受平等的对待。阿基里斯为期五年的会诊以失败告终,一场火灾将父子俩寄身的科维良旅馆烧毁,他们只能放弃带来无数失意和绝望的里斯本,搬往市郊的贫民窟栖身。

 

名为“天堂宅院”的社区却是一个棚屋组成的贫民窟,这是巨大的讽刺。作为没有合法身份的移民者,父子二人生活惨淡。加利西亚人佩佩的出现为他们带来了一丝暖意。这位热情慷慨的酒馆老板成为卡托拉的朋友,同是背井离乡的相似经历拉近了二人的距离。茹斯蒂娜带着女儿内乌莎短暂造访,使父子二人不堪的生活重回正轨。夏日结束,女儿和外孙女返回正处内战的动荡祖国,卡托拉的快乐和幸福也随之消散,生活重归混乱,只能借酒消愁。因吸烟不慎引起的火灾将父子俩居住的棚屋化为灰烬,他们暂居佩佩酒馆后的棚子,在朋友的帮助下筑建新窝。卡托拉和佩佩投身棚屋重建工程,友情得以升华。新家建成,两人想要将共同奋斗的羁绊延续下去,于是转而为养子一般亲密的邻居男孩尤里规划人生,期盼由他代替自己实现未竟的志业。身为黑人,尤里在学校遭到歧视,虽然厌倦学习生活,仍按照两位养父般的长辈设计的人生单调度日。内心的叛逆将他推向未知的深渊,在好奇心驱使下,他拉动在佩佩的藏品中发现的手榴弹螺栓,随即被炸得血肉模糊。痛失亲昵胜似亲生儿子的尤里,佩佩一时间无法承受,备受打击,以自缢终结生命。卡托拉失去了在异乡最亲密的朋友,抛却了曾经那些骄傲的幻想,最终接受了自己背井离乡、失去故土的现实。

 

小说标题中的三处空间标示着主角的三段人生。罗安达代表着体面尚存的过去:卡托拉由于助产士的职业和同化人的身份,在葡萄牙殖民的安哥拉社会还能够享受高于平民百姓的生活。他本来期待着儿子的降生延续家族的荣光,却因为阿基里斯左脚踵的缺陷,生活彻底改变,万劫不复。阿基里斯出生后,全家悲剧接二连三,妻子卧病在床,女儿未婚先孕,生活每况愈下。卡托拉期待着阿基里斯年满十五岁时能通过手术治愈脚踵,于是在漫长的等待中迫切盼望埋葬自己的第一段人生,亲手终结儿子降生后急转直下的境况。里斯本代表着昔日虚妄幻想中的未来:通过一趟梦寐以求的前宗主国首都之旅,卡托拉不仅希望残疾的儿子恢复成正常人,也期待自己能够作为葡萄牙的公民得到该国的承认。不幸的是父子二人在这座多次幻想的城市受尽了冷遇和排斥,不仅得不到合法的居留身份,还要面临手术失败、人财两空的现实。卡托拉希冀抹除自己的安哥拉之根,渴望融入帝都社会,成为受人承认的葡萄牙人,开启自己的第二段人生,却以一事无成的彻底落败告终。天堂宅院则是冷酷现实中仍要艰难存续的当下:父子二人沦为工地建筑工,廉价出卖劳动换取微薄的报酬。同是背井离乡的朋友佩佩善良接济,为卡托拉绝望的生活带来些许希望。即使棚屋遭受火灾,不得不寄人篱下,卡托拉仍然心怀憧憬,在新窝建造中和佩佩紧密配合,苦中作乐,友情进一步加深。尤里意外身亡,佩佩悲痛自绝,在微弱的光亮后接踵而至的巨大绝望使得卡托拉认清现实,抛却昔日荣光带来的无形桎梏,接受无法借由永居葡萄牙飞升天堂、只能将天堂宅院作为归宿的人生。他尚未放弃生命,以在悲惨世界中的艰难生存继续同生活抗争。

 

小说标题中的三处空间按照字面看来本该象征着主人公节节高升的命运,结果却充满了波折起伏,“天堂”更是对处于过往和幻想中的未来之间的现实的巨大讽刺。卡托拉和阿基里斯父子俩在三处空间中处于游移状态,主观设想或客观被迫的长居被各种意外打断而无法持续:为了手术治愈脚踵而告别安哥拉,有去无回;手术不利,被迫滞留里斯本,却因为社会排斥、合法身份不得和自身贫困放弃帝都永居;寄身贫民窟,在此收获友谊,却因为朋友自尽失去在天堂宅院继续生活的理由。在一定程度上,两次大火和一次爆炸作为催化剂,加速推进了故事的进展和父子二人的迁移:他们在里斯本的生活本来就无以为继,又逢科维良旅馆失火,于是顺利成章离开不属于自己的城市,迁往市郊的贫民窟。天堂宅院居住的棚屋失火,在佩佩酒馆后的棚子暂居,在其帮助下重建房屋,并达成心灵契合、灵犀相通。尤里拉动手榴弹螺栓的意外爆炸强行终结了卡托拉和佩佩二人共同设计的人生规划,导致他们相隔两界,卡托拉在天堂宅院短暂的幸福和快乐戛然而止,不得不另寻活路。

 

在三段人生轨迹的描绘中,叙事展开缓慢,夹杂大量哲思论述和人物心理描写,总体呈现线性推进的叙述中多次发生时间跃迁,不乏闪回和闪进,人物的幻想和其所处现实模糊了边界,颇具意识流色彩和蒙太奇特征。大段平缓的情节过后,往往是接二连三的起伏意外,造成强烈的震撼。但是在悲惨致郁的氛围之中,又有小确幸不时闪现,给予些许慰藉。突兀之处经常是作家埋下的巧妙伏笔,在后文作以呼应,谜底揭开时令人恍然大悟。全书的写作语言经过精心打磨,犹如一张精美的织布。盘根错节、枝蔓丛生的长句和寥寥几笔、急促有力的短句有机结合,书面语言和口语元素交织,第三人称全知叙事和第一人称书信、电话通信交替推进。克制的叙事夹杂几次急转直下,压抑的感情急速爆发,如同万花筒一般炫目,为读者带来眩晕的阅读美感。

 

初次迻译一部二百多页的长篇小说,难免如履薄冰,瞻前顾后。深知水准难以自始至终稳定保持,也了解应该在起承转合之处合理分配相应的精力。由于同主人公部分重叠的人生经历,在阅读时多次情感共鸣,不由悲从中来。之后,在错综复杂的语言迷宫之中找寻阿里阿德涅之线,将大段落的长句条分缕析,拆解后重新拼合,尝试理清埋藏在文字之间的草蛇灰线,企图将伏笔和隐喻以易读的方式尽量还原。在一个个挑灯苦战的夜晚,在一次次文本细读之中,有挫败失落,有迷茫怀疑,更多的是经过苦思冥想终于解开一处处谜题时收获的成就感,也因此感受到为喜爱的事业倾注力量时生命所迸发的巨大能量。

 

感谢耐心读到结尾的读者。不足之处,恳请方家不吝赐教。将全书译文献给远去的母亲,对于生养之恩谨表谢忱。我会继续阅读、翻译、写作、经历、体验,于守望之中在人世间笨拙地找寻生活的意义。

 

 

 

桑大鹏

 

盛夏于鸟瞰书屋


【免费在线读】

商品简介

本书是葡萄牙籍安哥拉裔作家贾伊米莉亚·佩雷拉·德阿尔梅达创作的长篇小说,讲述了一段关于希望与悲观、失去与救赎的故事,获得2019年葡萄牙语海洋文学奖。
卡托拉和阿基里斯父子俩从安哥拉的罗安达到葡萄牙的里斯本寻求治疗,却发现身处不幸之中。两人忍受着宿疾折磨、债台高筑的生活,在与留在罗安达的家人的书信电话往来中,隐瞒着艰难求生的境况。在老卡托拉曾幻想过上千次的城市的边缘,在一个被松树林包围的山谷里,他们终于找到栖身之所,并结识一位朋友。这份友谊能否将父子拯救?“两个灵魂惺惺相惜,整个世界虽然没有因此改变,但是每一处微小方寸都不同以往。”
小说以第三人称视角叙事和第一人称书信电话往来推进,充满人物的幻想和沉思,藏有大量隐喻和伏笔,语言克制,感情丰富,为读者带来极具美感和沉浸感的阅读体验。贾伊米莉亚的创作聚焦种族、性别和身份等问题,在这本书中她对后殖民世界的幻想和幻灭进行了讲述。



作者简介
葡萄牙籍安哥拉裔散文家和小说家,1982年出生于罗安达,在里斯本附近长大,获得里斯本大学文学理论博士学位。她的作品聚焦于种族、性别和身份问题,致力于寻找解决个人困境的方法。自2015年第一部小说《这头鬈发》出版以来,她就声名鹊起,2018年获得葡萄牙文化部颁发的国家写作奖。《罗安达,里斯本,天堂》2019年获得葡萄牙语文学奖项——海洋文学奖。

目录
《罗安达,里斯本,天堂》无目录

内容摘要
 本书是葡萄牙籍安哥拉裔作家贾伊米莉亚·佩雷拉·德阿尔梅达创作的长篇小说,讲述了一段关于希望与悲观、失去与救赎的故事,获得2019年葡萄牙语海洋文学奖。卡托拉和阿基里斯父子俩从安哥拉的罗安达到葡萄牙的里斯本寻求治疗,却发现身处不幸之中。两人忍受着宿疾折磨、债台高筑的生活,在与留在罗安达的家人的书信电话往来中,隐瞒着艰难求生的境况。在老卡托拉曾幻想过上千次的城市的边缘,在一个被松树林包围的山谷里,他们终于找到栖身之所,并结识一位朋友。这份友谊能否将父子拯救?“两个灵魂惺惺相惜,整个世界虽然没有因此改变,但是每一处微小方寸都不同以往。”小说以第三人称视角叙事和第一人称书信电话往来推进,充满人物的幻想和沉思,藏有大量隐喻和伏笔,语言克制,感情丰富,为读者带来极
具美感和沉浸感的阅读体验。贾伊米莉亚的创作聚焦种族、性别和身份等问题,在这本书中她对后殖民世界的幻想和幻灭进行了讲述。

主编推荐
殖民帝国的活人废墟  梦想国度的幽灵公民  没有身份的流浪者写尽失去故土的现代城市隐形居民的孤独、茫然和绝望  2019年海洋文学奖获奖作品★后殖民主义文学代表作★葡萄牙语版的布克奖——海洋文学奖获奖作品★讲述被边缘化的黑人移民的真实生活,记录“他者”的苦难和声音,展现非裔女性作家眼中后殖民世界的幻想和幻灭。★反映失去身份、处于错位和流浪状态下的现代文明社会隐形人的生活常态和真实心态。★描绘葡萄牙对移民歧视、拒斥和漠视的现状,揭示业已衰落的前殖民帝国根深蒂固的社会病症。

媒体评论
佩雷拉·德阿尔梅达的故事是由潜力驱动的,它愿意自相矛盾,并提供只是暂时的答案或终点。这些句子的形式,以及作品的整体形式,都反映了内容。当我们不接近属于一个特定的地方,或者也许更准确地说,当我们同时处于两个地方,当家或归属是一个永恒的问题时,我们能去哪里? 另一个自我的问题,就其本质而言,是一个无法回答、无法解决的问题。生活中发生了太多偶然的、不可预测的、无止境的、任意的事情。当我们活着的时候,我们只记得那些允许我们继续前进的东西,我们就失去了在另一个国家面临具体约束的自我。我们(往往)根据现有的时刻来构建,(因为)我们只能从现处的自我的角度来评估生活。或者正如贾伊米莉亚所说:“记忆是一个煽动者:它不允许我们选择我们看到的东西;它滋生于一种诱惑,即让我们不再是原来的自己。”——《洛杉矶书评》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