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乡土小说审美变迁研究(1949—2015)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
41.9
6.2折
¥
68
全新
库存4件
作者贺仲明|
出版社三联书店
ISBN9787108077929
出版时间2024-03
装帧平装
开本其他
定价68元
货号1203273186
上书时间2024-06-30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商品描述
-
作者简介
贺仲明,1966年生于湖南衡东,1985年毕业于湖南师范大学,1999年毕业于南京大学,文学博士。曾任南京师范大学、山东大学教授。现为暨南大学中文系教授、主任、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兼任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新文学学会副会长、中国茅盾研究会副会长、广东省作家协会副主席等。
已出版专著《中国心像——20世纪末作家文化心态考察》(2002)、《一种文学与一个阶层——中国新文学与农民关系研究》(2008)、《本土经验与民族精神》(2018)等。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获教育部第八届高等学校优秀成果(人文社科类)二等奖、“王瑶学术奖”等。在《中国社会科学》《文学评论》《文艺研究》和《读书》等杂志发表学术论文200多篇。
目录
绪论
第一部分 史论
第一章 审美内涵及其演变
第一节 乡土小说美的内涵与观念变迁——以女性人物美为中心
第二节 风景中的权力与传统——兼论“十七年”乡土小说的风景描写
第三节 从写实到象征——当代乡土小说艺术方法变迁
第二章 审美特征和大众接受
第一节 当代乡土小说的方言问题——以1950年代“方言问题讨论”为中心
第二节 乡土人物塑造的主体性与真实性——论当代乡土小说中的农村“新人”形象
第三节 当代乡土小说的地域性演变与问题讨论
第四节 论乡土小说的文学接受问题——以“十七年”乡土小说创作为中心
第二部分 分论
第三章 革命时代的乡土审美(1949-1976)
引论
第一节 孙犁:乡村文化背景下的思想与抒情
第二节 赵树理与浩然:农民文学审美的两种类型
第三节 美与革命的两难与困惑——柳青《创业史》中的审美心态:以改霞塑造为中心
第四章 改革时代的乡土审美(1978-1999)
引论
第一节 魅惑、探寻与创造——以韩少功为例论知青作家与乡村文化的关系
第二节 当乡土遭遇现代主义——论“先锋小说”中的乡土叙事
第三节 中国乡村大地的当代回声——莫言乡土小说审美论
第五章 新世纪的乡土审美(2000-2015)
引论
第一节 “南方化”:西部乡土小说的新审美趋向——以红柯、李进祥、石舒清等作家为中心
第二节 现实主义的守望与未来前景——以贺享雍《乡村志》为中心
第三节 乡村之子的故乡遥祭——论“80后”作家的乡村书写:以马金莲、甫跃辉、郑小驴为中心
结语:乡土的未来与审美的未来
参考文献
后记
内容摘要
本书从当代乡土小说创作的审美呈现、乡土小说作家的文化和审美心理、乡土
小说的审美形式三个方面入手进行理论分析与个案研究,讨论当代乡土小说的审美问题,对当代乡土小说的未来出路予以展望。作者认为,乡土小说会始终以其独特思想和艺术个性,以及独特的魅力价值,卓立于小说世界中。
主编推荐
本书从当代乡土小说创作的审美呈现、乡土小说作家的文化和审美心理、乡土小说的审美形式三个方面入手进行理论分析与个案研究,讨论当代乡土小说的审美问题,对当代乡土小说的未来出路予以展望。作者认为,乡土小说会始终以其独特思想和艺术个性,以及独特的魅力价值,卓立于小说世界中。
精彩内容
乡土的未来与审美的未来本书的研究对象截止到2015年。从2015年到今天已经过去近9年了。几年间,乡村社会和乡土小说又都发生了许多新的变化。通过这几年时间的缓冲,我们对乡村社会和乡土小说审美等相关问题也有了更多冷静思考的时间,形成一些新的思考。
就乡村社会发展来说,一个无可置疑的大趋势是日益凋敝。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深入,越来越多的农民进入城市生活,与之相应,越来越多的村庄将被弃置,不复存在。同时,乡村伦理生存的空间也会进一步缩小。伴随着越来越现代的生活方式,现代社会的价值观已经完全统治了年轻一代—生活方式对价值观的影响毋庸置疑。
特别是信息化时代的便利快捷,极大地改变了年轻一代的思想观念。因为很简单的道理,在农业文明时期
,勤劳、老实等品格很重要,它直接关联着人的基本生
存,关系到能不能做到维持生计、生活稳定,但在信息化时代,一切都可以依靠金钱达到。只要有金钱,就可以实现“招之即来挥之即去”的便利生活,可以获得所
有高质量的生存需要。在这种情况下,金钱的作用得到更大凸显,而传统伦理中的勤劳、老实、善良等因素似
乎失去了存在的价值。所以,可以想象的是,如果社会文化管理部门不做出恰当的引导和调整,再过一些时间,除了极少数西部地区乡村,已经没有人再信奉传统乡村伦理,人们都将在金钱中心的价值观主导下生活。这一趋势的影响是如此之激烈而深远。甚至即使在以后,国家的乡村城市化政策有所调整,中国乡村社会也绝对不可能再回复到往日的生活状态。因为作为乡村生活主体的人的思想观念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一改变是根本性的,既渗透到每天的日常生活中,也涉及深层的精神和文化世界,是短期内无法改变的。
从这个角度上说,传统的中国乡村生活只能属于历史,只能留存在人们记忆当中了。不管曾经经历过那种生活的人们以什么样的心情看待它,是批判其落后,还是怀念其单纯,它的命运都是如此。在高速发展的时代面前,历史车轮只能向前,不能向后,也不以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
在这个背景下,乡土小说概念很自然会发生变化—这一点,我在文章中曾经进行过思考—乡土小说的审美形态、审美内涵等也是一样。因为乡土小说的美学基础
是其内容,也就是乡村生活世界。生活内容变化了,人们的美学观念、审美形态会发生改变,乡土小说的审美特征自然也会发生改变。
在目前情况下谈论未来乡土小说的审美,只能臆测。结合海外乡土小说发展的信息,可以得到一些启示。
最具有启示性的是中国台湾地区的乡土小说。因为两地同根同源,文学发展也都是沿着五四现当代文学的基本方向,其乡土小说发展也与中国大陆地区文学有很多相似和关联之处。
相比于大陆地区从1970年代末开始改革开放、步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