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逐根:中西哲学双轨下的形式理论构建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逐根:中西哲学双轨下的形式理论构建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48.06 5.5折 88 全新

库存12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庄育婷

出版社企业管理

ISBN9787516429273

出版时间2024-03

装帧其他

开本其他

定价88元

货号1203300470

上书时间2024-06-30

大智慧小美丽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新西兰奥塔哥大学管理学博士、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教师、科研能力养成社群联合创始人、中华脸谱计划、元宇宙课堂和质性研究论坛发起人。在国内外高校授课课程包括《质性研究方法与人工智能》《数据素养与商业决策》《商业与社会:文化、审美与创造力》《研究方法》等。2007年起从事景德镇陶瓷文化产业质性研究,2016年起在海外专职教授研究方法课程,2018年起在国内各高校(北京邮电大学、中南大学、山东财经大学等)和科研平台(IACMR)讲授扎根理论方法论。组织编撰《学术能力养成指南》(2024)。

目录
第1章 绪 论
1.1 研究定位
1.2 目标贡献
1.3 本书结构
第2章 哲学背景综述
2.1 西方哲学范式
2.1.1 西方哲学背景
2.1.2 社会学的三大支柱
2.1.3 西方哲学范式比较
2.2 东方哲学范式
2.2.1 东方哲学背景
2.2.2 中国主要哲学家
2.2.3 东方哲学范式比较
2.3 哲学范式的个人偏好
2.3.1 本体论偏好
2.3.2 认识论偏好
2.3.3 文化立场偏好
2.4 小结
第3章 方法论背景综述
3.1 社会现象理论化进程
3.1.1 西方的社会现象理论化进程
3.1.2 东方的社会现象理论化进程
3.2 实质扎根理论方法论
3.2.1 扎根理论方法论在商业研究中的背景
3.2.2 实质扎根理论方法论路径
3.3 形式扎根理论方法论
3.3.1 形式扎根理论方法论中的韦伯(新康德)流派
3.3.2 形式扎根理论方法论路径
3.4 扎根理论方法论的文献使用
3.4.1 扎根理论方法论中的文献讨论
3.4.2 理想类型在社会研究中的使用
3.5 小结
第4章 研究设计
4.1 社会现象理论化进程设计
4.1.1 韦伯(新康德)思想框架的设计
4.1.2 社会现实、社会现象理论化进程与社会现象理论化进程的设计
4.1.3 社会知识建构模型的设计
4.2 实质扎根理论方法论设计
4.2.1 Lehmann和Fernández的实质扎根理论方法论设计
4.2.2 “我”的实质扎根理论方法创新
4.2.3 纳入实质扎根理论方法论的数据收集方法
4.3 形式扎根理论方法论设计
4.3.1 4种三角测定和形式扎根理论方法论设计
4.3.2 形式扎根理论方法论设计的演变
4.3.3 形式扎根理论方法论设计
4.3.4 现有形式扎根理论方法论与韦伯(新康德)流派的系统比较
4.4 在扎根理论方法设计中的文献使用
4.4.1 静止锋效应设计
4.4.2 静止锋效应模型中的理想类型
4.4.3 静止锋效应中的文献数据图书馆
4.4.4 静止锋效应中的田野笔记库
4.4.5 静止锋效应的研讨会
4.5 小结
第5章 数据收集与分析
5.1 数据收集
5.1.1 数据收集:经验田野数据库
5.1.2 数据收集:文献数据库中的历史编纂法
5.1.3 数据收集:田野笔记库
5.1.4 数据收集:研讨会
5.2 数据整理与分析
5.2.1 社会现象理论化进程四阶层次模型的准备工作
5.2.2 正式理论化的数据准备:景德镇07/08
5.2.3 形式理论化的数据准备:景德镇14/15和历史编纂法
5.2.4 形式扎根理论方法准备
5.2.5 数据分析:景德镇14/15的实质(点)理论化
5.2.6 景德镇瓷器产业集群团形式化(线)理论
5.3 小结
第6章 研究结果与讨论
6.1 研究结果
6.1.1 景德镇14/15的实质(点)理论
6.1.2 古代景德镇陶瓷集群的形式(线)理论
6.1.3 景德镇陶瓷产业集群的形式(线)理论(当代)
6.1.4 景德镇陶瓷集群的形式(线)理论(普遍性)
6.1.5 景德镇陶瓷产业集群分析中浮现的理论总结
6.2 讨论
6.2.1 理论与文献的空间维度比较
6.2.2 理论与文献中的人维度比较
6.3 小结
第7章 结 论
7.1 总结与贡献
7.1.1 哲学维度
7.1.2 方法论维度
7.1.3 理论维度
7.2 局限性与未来研究方向
7.2.1 哲学维度
7.2.2 方法论维度
7.2.3 理论维度
7.3 个人反思
附  录
参考文献
致  谢

内容摘要
哲学是一个深奥而晦涩的研究领域,它与现实世界追逐的“实用性”有一定的距离。在日趋商业化和自动化的当代世界,其生存的土壤瘠薄,其重要性日益式微,加之其学习与研究进程漫长而艰辛,是“短平快”的对立端,所以其不为主流研究者所喜。尤其在商业研究领域具备哲学底蕴的研究者越来越少,将其运用在学术研究中的人更少。然而,运用哲学思辨考量商业问题,从历史和空间的大格局出发思辨国家与时代大格局与战略方向,才是其真正重要的治学价值。
中国有着千年的哲学智慧与体系,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博大精深,许多现代西方企业管理思想都能从流传两千多年的以儒道法为核心的中国传统哲学思想中找到共鸣。但由于东西方哲学体系生成土壤不同,在西方研究模式的学术世界里,东方哲学的立场与智慧的价值被严重低估。因此,推进中国哲学走向世界,不断提升中国社会科学的国际影响力势在必行。
本书作者早年便确立了坚定的志向,耗时十余年潜心钻研,旨在从知识体系、研究发现和商业战略层面为学术界做出有益的研究探索。本书从难得一见的东西方哲学范式对比起笔,探讨扎根理论在不同文化体系中的实用性和实现途径。本书作者更是以被称作世界“活遗产”的中国景德镇陶瓷产业为研究对象,扎根产业,田野调研,并赴多国考察研讨,积累了大量的研究数据,最终应用其开发的、更新的哲学范式和扎根理论方法论,以景德镇陶瓷产业为主体,以多个文化体的对比为辅助验证,总结得出众多极有价值的产业集群相关理论。
无论从学术上来说,还是从实用战略上来说,本书都对学者研究与政府施策有所启示。在学术方向和研究技术、产业集群发展的历史脉络与未来、政府的干预与支持、集群自身生态系统的共生进步机制等方面,本书从理论和实用层面做出了许多重要阐述,相信各层面的读者都能从中获益。

精彩内容
本书的第一要旨在于对扎根理论方法论进行探索。商科研究者对研究工具本身的兴趣要小于社会学家。目前业界对方法论的贡献仅限于对现有方法和方法论的微调。有些学者认为,方法论的设计和创新通常不是来自商科研究者,而是来自社会学家和哲学家。
然而,商科研究者对方法论的贡献是非常必要的。第一,商科研究者需要
针对商业现象量身定制特定工具,从而提升发展和创建理论的效率。社会理论的质量评估,取决于研究方案的设计和具体执行的效果。扎根理论方法论以其构建理论的能力而闻名,商科研究者对该工具的改进有利于新的商业理论产生。第二,商业(管理)研究占到2000—2013年扎根理论方法论研究的一
半(ProQuest,2013)。商科研究者能够为扎根理论方法论在商业研究中的应用提供有价值的洞察。第三,对扎根理论方法论设计的贡献不应仅限于社会学家和相关领域,还应有其他学科,例如信息科学(Fernández,2004;Walsh,2015)和护理(Kearney,1998a,1998b,1999,2007)领域的研究者。商科学者,如Locke(2001,2007)和Goulding(1998,2005)都为将该方法论引入扩展的商业领域做出了重要贡献。需要强调的是,扎根理论方法论是在跨学科研究背景下产生的。最早奠定扎根理论方法论研究基础的是社会学家格拉泽(Glaser)和施特劳斯(Strauss)的AwarenessofDying(1965),他们开展了一宗基于护理和医学角度的社会行为调查。以上讨论反映了扎根理论方法论的包容性,它可向所有涉及定性研究的学科开放,正如Glaser和Strauss(1967)所声明的那样。
Glaser和Strauss(1967)观察到有两种类型的扎根理论方法论:实质扎根理论方法论和形式扎根理论方法论。本书的形式扎根理论方法论构建基于我在2011年提出的实质扎根理论方法论设计。2011年的研究与本书的延续性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扎根理论方法论的设计,经历了从实质扎根理论方法论发展到形式扎根理论方法论的过程;二是延续了历史文化集群研究。在此,2011年的实质扎根理论方法论研究将简单明了地呈现,用以关联本书中所开发的实质扎根理论方法论结构和新开发的形式扎根理论方法论结构。初次接触扎根理论方法论研究的读者,可选择性阅读扎根理论方法论文献和本人(Zhuang,2011)前作,从而理解本书提出的新型的形式扎根理论方法论设计。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