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价值:话语建构与国际传播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
37.89
4.9折
¥
78
全新
库存8件
作者韩震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
ISBN9787300322032
出版时间2024-06
装帧其他
开本其他
定价78元
货号1203256337
上书时间2024-06-30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商品描述
-
作者简介
韩震,哲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师范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曾先后任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北京外国语大学校长、党委书记;兼任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咨询委员会委员,国家教材委员会委员,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哲学学部委员,中国现代外国哲学学会副理事长,北京市社科联副主席,《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FrontiersofPhilosophyinChina编委会主任,《中国社会科学》《哲学研究》《中国高校社会科学》等期刊编委会委员。出版有《西方历史哲学导论》《生成的存在》《重建理性主义信念》等著作,在《中国社会科学》《哲学研究》《外国哲学》等期刊发表文章数百篇。
目录
目录
第一章 新时代中国精神力量的体现
第一节 伟大建党精神和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
第二节 在守正创新中坚定文化自信
第三节 新时代与中国人的精神特质
第四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当代中国的精神逻辑
第二章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第一节 当代中国价值哲学学科的发展及其趋势
第二节 如何理解当代中国的价值观
第三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要义
第四节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心聚力
第五节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公民道德建设
第六节 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第七节 广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路径与方法
第三章 构建反映时代变化发展的话语体系
第一节 话语的内涵、实质和功能
第二节 社会发展需要伴随话语方式的变革
第三节 话语方式创新需要立足于中国传统思想文化
第四节 话语创新来自对时代的深刻理解和准确把握
第五节 网络和新媒体时代的价值观传播与话语策略
第六节 当代世界的变化需要中国的新理念和新话语
第四章 对外文化和价值观传播中的话语创新
第一节 建设文化强国是提高文化传播力的基础
第二节 价值传播的话语创新
第三节 如何讲好中国故事
第四节 如何讲好中国价值观的故事
第五节 在跨文化视域中阐释中国道路、中国理论、中国制度
第六节 要向世界证明中国正迈向人民民主新境界
第五章 基于人类命运共同体新理念的国际交往价值观
第一节 走向人类命运共同体
第二节 协和万邦的国际观
第三节 国际交往中应该遵循的价值原则
第四节 中国处理国际关系和外交事务的核心价值观
第五节 拓展公共外交的空间和功能
第六节 坚守全人类共同价值,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
内容摘要
本书聚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话语构建与国际传播中的话语创新,从中华民族的复兴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反映时代变化发展的话语体系、对外文化和价值观传播中的话语创新、基于人类命运共同体新理念的国际交往价值观等方面,深入阐释和回答了在社会主
义核心价值观与文化传播中,如何创新话语表达,构建反映时代发展变化的话语体系;如何立足中国传统文化,推动话语方式创新;如何在网络和新媒体时代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把握好话语策略;如何在跨文化视域中阐释中国道路、中国理论、中国制度、中国文化,增进国际社会对中国发展进程的理解。
精彩内容
本书主要内容涉及马克思主义哲学、伦理学等领域的重要问题,包括马克思的新唯物主义、《周易》古经对孔子思想的影响、中西伦理学中的自我、形而上学路径与存在论事件、儒家博爱视野下的“天下一家”与“一体之仁”、哲学的未来与未来的哲学、从否定神学到否定哲学、儒学的心性论与价值系统等。在本书中,十多位著名学者引领读者们走进哲学这座思想的殿堂,以时代的问题意识感受闪耀着的先哲的思想之光,采撷在文明深处的人类精神世界的宝藏。
自改革开放以来,经过40多年的发展,中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经济社会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中国的发展在规模和速度上都令人叹为观止,因而被称为“中国奇迹”。要理解中国奇迹,就必须理解中国的社会现实,同样也要理解中国人的精神世界。要理解中国人的精神世界,就必须理解中国人的价值理念和价值追求。理解了当代中国人的价值观,才能更好地理解当代中国。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确立和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深入人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广泛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得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文化事业日益繁荣,网络生态持续向好,意识形态领域形势发生全局性、根本性转变”。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凝聚人心、汇聚民力的强大力量。”一方面,我们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革命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不断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另一方面,我们更要“广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融入社会发展、融入日常生活”。不断巩固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加强海内外中华儿女大团结,同心合力,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一个国家的发展,也是这个国家价值观的发展;一个民族的振兴,也是这个民族价值观的振兴。中国价值观的崛起,是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开放历史与现实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应对国际变化及科学技术革命提出的挑战的需要。
第一,改革开放使中国社会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过去,中国是一个熟人社会,仅靠风俗习惯就可以保障社会的秩序。现在是一个社会流动的时代,集中表现为社会分化、利益多元化和思想的多样化,凝聚共识就得靠核心价值观。
第二,冷战结束与全球化进程凸显了价值观竞争的作用。随着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世界掀起经济全球化浪潮,国与国之间的边界越来越不作为“边界”而限制人们的跨国流动,各种文化相互交融、相互激荡。正因如此,价值观问题才被提上议事日程。价值观已经成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保持精神独立的关键,是一个国家软实力的精髓。我们再也不能关起门来自说自话了,价值观是否具有吸引力,需要在国际竞争中检验。
第三,信息技术和知识经济强化了独立思考和观念创新的重要性。信息技术使世界变得扁平了,全球信息可以说是压缩式地并置在我们眼前,人们随时随地需要做出判断和选择,越来越具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和意愿。在差异性信息的环境下,人们乐于接受新生事物,有利于创新文化的形成,但也容易出现文化的断裂、碎片化。正因为思想多样了,价值多样了,我们才需要有核心价值观。
中国的发展需要正确的价值观支撑。中国的影响力不仅关乎中华民族本身的福祉,同时也与整个人类社会相关。我们既不能妄自菲薄,也不能自高自大。
第一,国家和平发展需要价值观的方向引导。中国作为一个大国,不能盲目发展,要有方向,需要价值观的引导。价值观是动员中国人民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力量源泉。重建中国人民的精神世界,我们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归根结底是价值观自信。美国的李淯(AnnLee)就曾在《美国能向中国学什么》一书中提到中国独立自主的发展意识:“中国历史的发展有赖于中国人的独特性及其他各种因素,但是中国能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最主要的原因还在于长期形成的价值观和方法论。这些价值观和方法论已经制度化,并指导了几代中国人的行为方式。”苟日新,日日新,自强不息、与时俱进的进取精神正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宝贵之处。
第二,构建和谐社会需要核心价值观。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都希望获得承认,实现自身价值。但在实现自身价值时,如果彼此发生冲突,就需要用道德和法律规范化解。而道德、法律规范的基础就是价值观。习近平总书记说,“如果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没有共同的核心价值观,莫衷一是,行无依归,那这个民族、这个国家就无法前进”。构建和谐社会,必须需要价值观的规范。
第三,提高国民素质需要道德价值观的升华。人是要有梦想的,中国人的梦想是什么?1945年前是为了民族独立,1949年前是为了人民解放,1978年前是为了吃饱,1978年后是为了吃好,吃好了之后我们为了什么呢?这是我们必须思考的!价值观决定了一个历史阶段的特征,也决定了每个人的境界,是引导人们走向未来的方向。
第四,增强文化软实力需要先进价值观的支撑。从历史角度讲,任何一个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民族的崛起,都伴随着新价值观的崛起。从现实角度讲,价值观是一个民族文化独立和文化软实力的根基。从传播角度讲,价值观是一个国家或社会的根本标识,因此先进的核心价值观是提高当代中国文化软实力的根本基石。
总之,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传承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因,寄托着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上下求索、历经千辛万苦确立的理想和信念,也承载着我们每个人的美好愿景。我们要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齐心协力,通过持之以恒的奋斗,把我们的国家建设得更加富强、更加民主、更加文明、更加和谐、更加美丽,让中华民族以更加自信、更加自强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