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为什么要读书
  • 人为什么要读书
  • 人为什么要读书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人为什么要读书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13.06 2.6折 49.8 全新

库存75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叶圣陶

出版社光明日报

ISBN9787519478414

出版时间2024-04

装帧其他

开本其他

定价49.8元

货号1203244630

上书时间2024-06-30

大智慧小美丽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叶圣陶(1894—1988年),原名叶绍钧,字秉臣,江苏苏州人,著名作家、教育家、文学出版家和社会活动家。曾担任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人民教育出版社社长、教育部副部长。创作了我国第一部童话集《稻草人》和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长篇小说《倪焕之》。在长期的编辑生涯中,先后主编或编辑过《诗》杂志、《文学周报》《小说月报》《中学生》等多种重要的文学、语文教育刊物和几十种中小学语文教科书,撰写过十多本语文教育方面的论著,为语文教育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目录
第一章 教育与习惯 
如何写作文(一)  003
如何写作文(二)  009
给与学生阅读的自由  018
珍惜自己和锻炼自己  022
读些什么书  026
新精神  030
读教科书不是最后目的  034
语文课的学习方法  038

第二章 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生命和小皮箱  055
受言  058
人生观  061
五足年了  065
说话与听话  069
慰念贫病作家  071
暴露   073
冲破那寂静  077
新年致辞  083
四个“有所”  088
血和花  092
自学成功的夏丏尊先生  096
第三章 教育与生活
怎样当好老师  101
供献给父母的  106
做了父亲  112
少年们的责任  118
高等教育所要养成的好习惯  122
学习不是死记硬背  126
学习也要养成好习惯  132
德目与实践  135
教育就是养成习惯  140
受教育的与改革教育  144
教育改造的目标  147
工余随笔  151
受教育跟处理生活  156
第四章 爱好与修养
写那的确属于自己的东西  161
青年人的爱好和修养  164
文艺随谈  171
答复朋友们  176
关于谈文学修养  179
略谈音乐与生活  184
我们的话  188

内容摘要
民国时期的教育大家,每个人都是一座丰碑,都是一个教育宝库。
叶圣陶先生从1912年起从事语文方面的教学、编辑、出版工作,前后六十多年,对于这半个多世纪里我国语文教育工作中的利弊得失知道得深切详明,思考得深入透彻,写下了大量文章。
本书把这些谈教育、学养的文章结集而成,选取了叶圣陶的知名作品《读教科书不是最后目的》《给与学生阅读的自由》《读些什么书》《写那的确属于自己的东西》等,从众多方面阐述了先生的教育思想和主张。
凡是关心当前中国人的修养的人都应该读一读这本书。

精彩内容
新精神曾经与一些民众学校的教师谈话。他们说他们的工作无非教来学的人识若干字,读几本书。识得了,读过了,就让来学的人毕业。毕业之后,他们没有相当的读物可看,应用上也不大需要什么文字,大约经过相当于入学的时间,就把识得的字读过的书忘得差不多了。教师们觉得他们的工作很空虚似的,辛辛苦苦,费心尽力,可没有一点儿切实的成绩。
我很同情他们,可是没有什么话安慰他们。事实摆定在那里,切实的成绩不会像变戏法一般变出来的。
正规的学校教育不也是一样吗?课程规定把一些知识装进学生的头脑,装到了限度就算毕业。毕了业又经过若干时日,装进去的忘干净了,与自始没有装什么进去无多分别,徒然耗费了若干年一去不返的光阴,以及若干笔勉力支撑带血带泪的学杂费!最近上海《大公报》刊载了许多篇文字,是大中学生写的,说法各各不同,可是一致地控诉他们所受的教育对他们没有好处。写文字投登在报纸上的当然是极少数,极大多数的学生只在嘴上说说,心里想想,我知道他们的意思,归总一句话,也是他们所受的教育对他们没有好处,因为这一类的陈说我听见得太多了。学生们的反应如此,教师们,尤其是有良心有责任感的教师们,岂不是要发生空虚之感?
教育不以生活为本位而以知识为本位,是一个大毛病。由于不以生活为本位,所以不讲当前受用,读了植物学可以不辨菽麦,读了生理卫生可以绝无卫生习惯。由于不以生活为本位,所以只讲记诵,能够照书本回答就得一百分,不能够照书本回答注定吃大亏。由于不以生活为本位,所以受教育成了一件奢侈事情,譬如穿一件绣花衣服,穿了固然体面,可是不穿也没有关系。
这种精神是承袭传统的教育精神而来的。传统的教育,其目的只在替皇帝选拔一批驯良的帮手,向来不管受教育者的生活,谁问你当前受用不受用!为要把驯良训练得到家,自然需钦定一些教材,叫你只许在范围之内用心思,这就来了记诵之学。而从前的受教育原是带着奢侈性的,一旦飞黄腾达,固然走上利禄之途,可是,犹如买奖券,大多数的人只好执著没有中的奖券空叹气,你想发财就是你的奢侈性作怪。
现在与往昔,时代不同,而现在的教育还是承袭着往昔的教育精神,这是蜕变期间应有的现象。就一个人看来,五六十年是一段很长的时期,可是就历史看来,社会蜕变(教育包括在内)经历五六十年还没有变过来,不能算了不起的久长。传统的教育精神总有一天会完全摆脱的,而吃亏的是生当其时,现在正在受教育的少年与青年。
摆脱了传统精神的教育对于受教育者必有切实的好处。以生活为本位,随时学习,随时受用。知识不是点缀品,追求知识是为充实生活,知识必须化为身体上的血肉,生活上的习惯,不仅挂在口头笔头装点门面。多受一天教育将与前一天不一样,在做事、为人、想心思、辨事理种种方面多少必有进步,如是一天天继续不断,一直往更真更美更善的路上前进。
也有不少的教育者已经感到了这种新精神,他们虽不能完全摆脱环境的拘束,但是他们努力使他们的学生得些实益。他们的学生比较地有福了。方在受教育的少年青年们如果感到了这种新精神,也可以努力使自己的学习合着这种新精神。那么,他们比较地有福了。
1948年4月1日发表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