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心雕龙》与成都文学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
17.89
2.9折
¥
62
全新
仅1件
作者王万洪,拜昆芬,康扎西
出版社新华
ISBN9787516652817
出版时间2021-0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62元
货号1202298554
上书时间2024-06-29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商品描述
-
作者简介
王万洪,男,汉族,1979年9月生,四川简阳人。教育学硕士,文学博士,历史学博士后。1998年7月参加工作,曾在中学从事语文教学工作8年。现为西华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兼任中国《文心雕龙》学会、中国写作学会、四川省写作学会理事、四川省扬雄研究学会理事。研究方向:文论与文化。
拜昆芬,女,汉族,1990年2月生,山西省侯马市人。现为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文艺学专业2017级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中国古代文论。硕士学位论文《刘勰〈文心雕龙〉有关宋玉赋的批评探微》,创新研究宋玉赋,并发表《先秦诗赋中的美女形象流变——以“色相”描写为中心》等论文多篇,主研科研课题多项。
康扎西,男,藏族,1980年4月生,四川省乡城县人。现为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中国古代文学专业2017级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明清文学,已发表《晚唐诗人李山甫研究》等论文多篇,主研科研课题多项。
目录
录
绪 论…………………………………………………………………………… 1
第一章《文心雕龙》中的巴蜀名家……………………………………… 14
第一节 巴、蜀与巴蜀文化……………………………………………… 16
第二节 上古名家: 为政致用的各类写作者…………………………… 26
第三节 汉代名家: 巴蜀文学作家的代表……………………………… 38
结 语……………………………………………………………………… 55
第二章 成都文学第一人——— “赋圣” 司马相如………………………… 56
第一节生平简介………………………………………………………… 58
第二节《文心雕龙》文学作家的代表人物…………………………… 65
第三节各体皆能的杰出成就…………………………………………… 68
第四节“致名辞宗”, 一代赋圣: 杰出的辞赋创作(上) …………… 79
第五节“致名辞宗”, 一代赋圣: 杰出的辞赋创作(下) …………… 90
第六节 杰出的辞赋理论家……………………………………………… 105
第七节 对《文心雕龙》体系建构的突出贡献……………………… 108
结 语……………………………………………………………………… 127
第三章 成都文学奇才——— “乐赋之祖” 王褒………………………… 129
第一节 王褒及其作品简介……………………………………………… 130
第二节《文心雕龙》文学作家的经典代表…………………………… 136
第三节 杰出的文学创作与文献价值…………………………………… 140
第四节《洞箫》抒情, 乐赋之祖……………………………………… 146
结 语……………………………………………………………………… 153
第四章 巴蜀第一文宗——— “西道孔子” 扬雄………………………… 155
第一节 生平简介………………………………………………………… 157
第二节《文心》论宗经, 扬雄倡“含文” …………………………… 160
第三节《文心雕龙》文体论的多产榜样……………………………… 172
第四节 骚体之名赋, 对问之新篇……………………………………… 181
第五节 模拟相如, 独创四赋…………………………………………… 193
第六节《蜀都》开创鸿篇, 京都大赋之祖…………………………… 208
第七节 著名的辞赋理论批评家………………………………………… 217
第八节 对《文心雕龙》理论体系的突出贡献……………………… 223
结 语……………………………………………………………………… 237
参考文献……………………………………………………………………… 239
后记…………………………………………………………………………… 243
内容摘要
本书主要运用新兴的文学地理学研究方法,以成都这一历史文化名城及其杰出文学作家为例,第一次对文学批评名著《文心雕龙》中的城市文学作家群体进行了创造性的深入研究。????
在结构上,本书首先简述文学地理学视野下《文心雕龙》当前研究的现状;其次根据丰富的历史文献记载,简述了与巴蜀文学区系密切相关的伏羲、五帝系列人物、大禹、夏代文学名家名作,以及汉司马相如、王褒、扬雄、李尤,三国诸葛亮,西晋陈寿等杰出人物;再将写作重点指向成都文学作家这一特定对象,展开深入研究。
精彩内容
用文学地理学研究《文心雕龙》是一种全新的视野,在国外,目前还没有学者明确地从这一角度研究《文心雕龙》。亚洲的日本、韩国,欧洲的意大利、法国、俄罗斯、英国,美洲的美国、加拿大等国家,都有《文心雕龙》原著的该国语言翻译本出版,也有部分研究该书在不同国家传播与影响的成果问世,但以上情况主要属于语种翻译与版本流传,大体上属于传播学的范围。除了日本、美国、意大利和俄罗斯,尚未有深入的、有影响的“龙学”理论研究成果出现。海外“龙学”研究以日本为代表,在《文心雕龙》理论研究、版本研究、传播研究等方面取得了较多创造性的成果。在中国,中国台北、香港、澳门的“龙学”研究在区域文化视野下也尚未展开。运用文学地理学这一创新的方法研究《文心雕龙》,其成果集中出现于中国内地,主要实践者有陶礼天、曾大兴等人,代表学者是陶礼天教授;蒋凡、韩湖初、吴中胜等人则从地域、自然、空间角度有相近成果。整体上看,目前所取得的成果可以分为以下两个大类,以及若干小类。
第一大类是对《文心雕龙》文学地理的直接研究,分为四种情况:一是“江山之助”论。冯淑然《江山之助:〈文心雕龙〉的地理环境论》一文指出:刘勰在《物色》中使用了“江山之助”一词,第一次提出了文学批评中的地理环境论。这一理论的出现绝不是偶然现象,而是有着时代的、理论的和实践的前提和条件,对后世的文学理论和文学创作影响很大。①陶礼天《刘勰“江山之助”论与文学地理学———〈楚辞〉景观美学研究》则不致力于对“江山之助”论内涵的全面诠释,而是由此理论命题发端,探讨文学与地理关系诸论题之一种———通过对《楚辞》独特的景观描写的分析,从审美主体与作品境界的构成层面来讨论文学与地理的关系。②这是目前直接运用文学地理学批评方法研究《文心雕龙》的较早成果之一。除此之外,范军则贯通古代文论指出“江山之助”是文艺生态学的重要命题,是对自然与人、文关系思考的结晶。
二是文学传播地理环境论。刘金凤《〈文心雕龙〉中体现的文学传播现象———以〈诗经〉、楚辞、汉赋的传播关系为例》一文指出:《诗经》到楚辞的传播与移民因素相关,导致了中原文化向地域文化的过渡;楚辞到汉赋则是上行下效的文化传播,完成了地方文化向中央文化的回归。从《诗经》、楚辞至汉赋的传播,潜在地构成了文化的动态传播系统。而地理环境在传播过程中始终占有着重要的地位,发挥着关键的作用。③这与熊良智教授《楚辞传播与作家文学的诞生》所持的学术观点具有部分的一致性。
三是文学促发机制论。曾大兴《气候(物候)与文学创作的触发机制———〈文心雕龙〉“应物斯感 ”新解》一文指出:文学作品的创作,从最初萌发创作动机,到具体的谋篇布局 ,再到诉诸文字直至修改定稿,是一个前后相因的过程。这个过程虽然因人、因时、因地而异 ,但也要遵循一定的程序或规律。曾先生将这个前后相因的过程中所遵循的一定程序或规律,称为“文学作品的生成机制”。这一机制有前中后三个阶段,《文心雕龙》在①冯淑然:《江山之助:〈文心雕龙〉的地理环境论》,《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4期。
②陶礼天:《刘勰“江山之助”论与文学地理学———〈楚辞〉景观美学研究》,《中国文论》,2014年00期。
③刘金凤:《〈文心雕龙〉中体现的文学传播现象———以〈诗经〉、楚辞、汉赋的传播关系为例》,《作家》,2015年第4期。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