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戏我两忘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戏我两忘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59.71 4.7折 128 全新

库存7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金谷

出版社中国戏剧

ISBN9787104048428

出版时间2019-08

装帧平装

开本其他

定价128元

货号1201985551

上书时间2024-06-29

大智慧小美丽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金谷,2006年师从昆曲名家张卫东学习昆曲,曾获“文华杯”全国京剧金奖,2010年获北京大学数字艺术硕士。作为戏曲文化传播者从业以来,组建戏曲动漫工作室,始创美育与戏曲结合的戏道课程,组建男班剧团等。

目录

习艺篇
  师傅领进门
    不用!
    艺无技不惊人
    没有它你永远是野路子
    忘掉之前学的
    三四分就够了
    你是小生
    使劲儿!
    学源不学流
    不练就他妈抽抽
    角儿得讲究
    你不读书,没文化
    很好,这就是修行
  修行在个人
    闹鬼
    嗓子破了
    我以为
    不想唱了
    功在戏外
登台篇
  练死了,演活了
  兴奋害人
  最高级的表演
  美是合适
  软一点
  小点声
  不插电
  都到位就都不到位
  动中静
  虚多实少
  有无相生
  归零
  男旦
  假得那么真
自觉篇
  世上无难事
  感恩戏曲
  从心开始
  和而不同
  臭显摆
  木偶哲学
  从一而终
  拿起与放下
  君子之美
  爱就是恨
  那又怎样
传播篇
  《宸冰发现》采访选录
  北京交通台《行走天下》专访选录
  北京大学歌剧研究院讲座选录
  美国纪录片《面子》采访选录
后记

内容摘要
本书记录了作者的艺术成长过程,从学到演,从个人领悟到传承传播,讲述自己的故事,各家媒体访谈和各个阶段演出记录。书中分:习艺、登台、自觉、传播几个部分,记录了作者在从艺道路上与诸多戏曲名家交往中学到的专业知识,轶闻趣事,从中领悟到的艺术体验。

精彩内容
 不用!
第一次到梅研会(梅兰芳艺术研究会)那天,天气响晴,大家围坐在会议桌旁,喝茶,翻看谱子,最右边坐着
一位神采奕奕的白发老先生,正在教大家唱《太真外传》,每个人唱过以后都要走到老先生的身边问其不到之处,先生一一告知。大家告诉我,他是梅兰芳时代的京剧老前辈,关于戏,任何问题都可以问他。这就是陈宝贤先生,也是我的第一位老师。
陈老师已是耄耋之年,却还常常骑着自行车到各处教戏。记得第一次去他家学戏,他到弄堂口来接我,只觉得他脚底生风,我竟要小跑着才能跟上他老人家。我问的第一个问题就是:“为了嗓子,是不是要忌口?”老人笑笑,说:“不用!想吃什么就吃什么!”在之后的问艺中,常常很多问题的回答都是:“不用!”一个刚陷入爱,一个爱了一辈子了。战战兢兢的我,举重若轻的他。
他教给我真正的爱是:“无为无不为!”九十大寿以后,老人越来越瘦,每次见面都忍不住要
拥抱,而他最关心的是“演出了吗?”先生九十四岁那年,我在北京办专场演出,已瘦成了一把骨头的陈老,毅然亲临剧场,用被褥垫在座位上坚持看到了演出结束。
不久,老人就去世了。去世前交给我一盒自己用过的头面,并嘱咐希望我多演出。
从来不知道他的离开让我难过那么久,我描述不清内心失去的东西,只知道他带走了那个属于男旦的辉煌时代。
艺无技不惊人路大东老师,这是一位要强的表演艺术家。她是干家务都要跑着圆场的人。她总说:“艺无技不惊人!”她的每出戏,都要有绝活儿。
她很在乎观众的反应,因为她的生命一直活在舞台上。即便收我做徒弟的时候也是在台上,那是她舞台生活五十周年的庆典。当天她演《穆柯寨》,当路老师掏着长长的翎子,在【四击头】的锣鼓里冲到九龙口亮相的一刹那,勇猛神气的穆桂英形象从空而降,年过花甲的她好像变成了十几岁的潇洒女英雄。跑圆场的时候身后的四个靠旗,依然是纹丝不动。【点绛唇】唱完之后,她忽然背过身去,鼓点儿随之急促起来,懂行的观众看出来她要来一个下腰的动作,都在小声嘀咕着:“路老师是不是疯了?”我也紧张起来,然而她的技巧完成得非常圆满,从侧腰下到中腰,手里掏着的两根翎子几乎贴到台毯上,一时满场喝彩。
路老师很忙,隔很长时间才会给我上一次课。她只在看到我进步的时候,才教新东西。戏路子拉下来后,她的口头禅就是:“美一点,再美一点!”她喊的时候,也比画着示范,那表情比谁都美。我被要求对着镜子练表情,俨然要疯魔的时候,才悟到“相由心生”的意味。那头顶虚空、嘴角上扬、舒眉眯眼的“似笑非笑”,要想做好,前提是心里要美!
站得越高越孤独,晚年的路老师试着去分享她的艺术,虽然有教无类,但实在知音难觅。
没有它你永远是野路子安徽省艺校的徐向荣老师,单纯善良,为人谨言慎行,总是表现出很难相处的样子,也是她保护自己的方式。
帮我们排节目的时候,跟我很客气,从来不提我艺术上的问题。
我不断虔诚地向她请教,终于她表示愿意帮我:“路老师教你的戏,我不能给你提意见,但是你可以来艺校旁
听我的基功课。”就这样,我成了省艺校的编外旁听生,也是第一次接触“学院派”。
“一嗒嗒,二嗒嗒,三嗒嗒……”那里都是各种基本功和行当的身段训练组合,教学方式借鉴了舞蹈。我跟一
群小不点儿的孩子们一起,学了很长一段时间。离开安徽的前一天,在省艺校的操场上,徐老师教了我长水袖的技
巧,这在我后来做动画片《嫦娥》时,派上了很大用场。
“这些都是你以后创作用的笔画,没有它你永远都是野路子。”徐老师谨慎地说,“我教你这事儿,别告诉路老师。”如今徐老师已经退休,她把几十年教学积累的经验写成了一本书《戏曲旦角身段教程》。
P6-18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