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都南京/中国古都系列丛书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古都南京/中国古都系列丛书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29.79 4.6折 65 全新

库存2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韩品峥

出版社杭州出版社

ISBN9787807584032

出版时间2010-11

装帧其他

开本16开

定价65元

货号1922316

上书时间2024-06-29

大智慧小美丽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杨新华,1952年生,山东莒县人。文博研究馆员,南京师范大学硕士生导师,现仟南京市文物局副局长,并任中国民主同盟江苏省委委员、民盟江苏省文化工作委员会副董任、中国古部学会副会长、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中国与文莱分会理事、中闲作家协会江苏分会会员、北京郑和研究会特约研究员等。专业研究方向为南京地方史、郑和史迹。著作有《南京明清建筑》、《南京民国建筑》、《金陵佛寺大观》、《南京寺庙史话》、《南京明城墙》、《郑和》等三十余部。
韩品峥,1936年生,江苏南京人。中国古都学会副会长,南京市文物局原副局长,研究员。从事文物管理工作近五十年,专业研究方向为南京地方史、太平人国史。主编《南京文物志》、《金陵胜迹大全》、《太平天国印书》,著有《秦淮河史话》、《南京山水城林》(副主编)等,并发表多篇学术论文。
韩文宁,男,南京大学历史系副研究员,对中华民国史、南京地方史多有研究,著述颇丰。出版有《话说民国》《战区大受降》《审判日本战犯》《蒋介石的后半生》《汪精卫幕府》《孙传芳幕府与幕僚》《孙中山》《萍踪政客——孙科传》《民国热新闻》《秦淮河史话》《幕燕史话》《明孝陵》《古都南京》《玄武名人史话·明清卷》(主编)《南京山水城林》(副主编)等若作,在各类报刊上发表200余篇文章。另参与出版《中国地域文化通览·江苏卷》《金陵廉史文化游》《南京历史的清官》《南京所代碑刻集成》等书。

目录
概述
第一章  龙蟠虎踞  千里江南佳丽地
  一、南京的山
  二、南京的水
  三、南京的城
  四、南京的林
第二章  六代豪华  金陵自古帝王州
  一、三国吴时期
  二、东晋时期
  三、南朝宋时期
  四、南朝齐时期
  五、南朝梁时期
  六、南朝陈时期
  七、“六代豪华”的文化高峰
第三章  南唐建都  小楼昨夜又东风
  一、南唐三主
  二、杨吴和南唐时期:经济重心南移
  三、后主李煜其人其词
  四、两宋时期:文化中心南移
第四章  明初定鼎  治隆唐宋一统君
  一、明太祖朱元璋
  二、明惠帝朱允蚊
  三、明成祖朱棣
  四、明中后期政局
  五、明朝经济文化
第五章  天国春秋  十年壮丽天王府
  一、太平天国的兴盛
  二、太平天国的渐衰
  三、洪秀全其人其事
  四、天朝宫殿与堂子街太平天国壁画
第六章  民国肇基  一代风云曾际会
  一、辛亥革命的胜利
  二、南京临时政府的成立
  三、南京国民政府的成立
  四、中央研究院、北极阁气象台与紫金山天文台
  五、《首都计划》
  六、孙中山奉安大典
  七、孙科与“宪政”
  八、迁都与中华民国第五届全国运动会
  九、国民政府的“黄金时代”
  十、南京大屠杀与抗战的胜利
  十一、内战时期的南京
第七章  青山有幸  千年龙虎尚盘纡
  一、孙权陵
  二、南朝陵墓石刻
  三、南唐二陵
  四、明孝陵
  五、明朝功臣墓
  六、方孝孺衣冠冢
  七、郑和墓
  八、淳泥国王墓
  九、邓廷桢墓
  十、中山陵
  十一、谭延闿墓
  十二、廖仲恺墓
  十三、邓演达墓
  十四、陶行知墓
  十五、航空烈士公墓
  十六、抗日外交九烈士墓
  十七、国民革命军阵亡将士公墓
第八章  梵宫琳宇  多少楼台烟雨中
  一、佛教文化的兴盛
  二、鸡鸣寺
  三、栖霞寺
  四、大报恩寺
  五、灵谷寺
  六、弘觉寺(宏觉寺)
  七、兜率寺
  八、毗卢寺
第九章  文采风流  华夏文脉薪火传
  一、文论
  二、类书
  三、绘画
  四、云锦
  五、刻经
  六、数学与天文
  七、文学
第十章  绿水长流  文化遗产耀千秋
  一、文物保护管理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第十一章  古都新生  与时俱进大发展

内容摘要
 由韩品峥、杨新华和韩文宁合著的这本《古都南京》是中国古都系列丛书之一。《古都南京》以学者的态度、游者的思路、读者的兴趣,条分缕析地定位置,身临其境地讲历史,有史有景地绘胜迹,如数家珍地说文保,介绍了中国古都城市南京赖以兴起并发展的地理环境及其特点,以及衰退、演变的过程,特别是都城时期城市布局、政抬、经济、文化等情况。图文并茂
地展示了一个“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州”的古都南京。

精彩内容
 相比较曹操的“奸”和刘备的“枭”,孙权则英明正直,坦荡谦和,用人尚计,远见卓识,是个有勇有谋、德才兼备的英雄。孙权十五岁
时,汉末刘琬曾对人说:“唯中弟孝廉形貌奇伟,骨体不恒,有大贵之表。”《三国志》的作者陈寿也说:“任才尚计,有句践之奇,英人之杰矣!”孙权从年轻时起践履政坛,以江东六郡为依托,开拓进取,雄踞江
南,经历风雨数十年,表现了卓越的政治才干。
孙权初据江东,便接受鲁肃建议:“趁北方多务,剿除黄祖,进伐刘表,竞长江所极,据而有之,然后建号帝王以图天下。”赤壁之战以后,孙权深感力量不足,审时度势,忍痛修整完长江所
及的规划,借荆州前沿阵地欲与刘备联盟,以树敌曹操,显示出作为政治家的气度和谋略。其后,当关羽狂傲失礼,拒绝联盟,单方面进攻曹操之时,又趁其后方空虚之际,不失时机地袭取荆州,夺回东吴门户。而在彝陵之战前,为避免两线作战,孙权忍辱向曹魏称臣,以做缓兵之计,保证
彝陵大战的胜利。孙权在军事上、外交上能屈能伸,灵活多变,从而连续取得胜利,扩充了地盘,壮大了势力。
在外部暂无压力的情势下,孙权便着手解决内部矛盾,巩固政权。东汉末年,许多北方名士大族纷纷避乱江东,他们文韬武略,具有广泛的社会影响和势力,有相当的治国才能和策略。南渡后,他们均依附孙氏家族,休戚与共。孙氏靠他们起家,也靠他们保家,荣损相依。还有江东本地世家大族,有自己的地盘和武装,均是一时之杰。他们依靠孙氏保护他们的既得利益,竭忠职守,以孙氏政权为核心,充分施展自己的政治抱负。孙权因势利导,调和矛盾,使君臣团结,上下一心,为孙吴政权的巩固和发展作出了贡献,不愧为三国时期杰出的政治家。
孙权在外交上一直主张联蜀抗魏,虽曾屈身曹魏却非本意。可惜的是,刘备、关羽未识大体。待到刘备死后诸葛亮与吴结盟联合抗魏,已是蜀弱吴孤,失去了取胜之势,最终导致吴蜀为司马氏所灭。
孙权曾在军事上大败曹操与刘备,而曹刘却从未在大的战役里打败过孙权。正因如此,宋代著名词人辛弃疾才有对孙权“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孙权的号)”的赞誉。
孙权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在东南称帝的帝王,无论对当时还是后世都影响深远。孙权以江东为依托,渐次扩展,势力竞达整个江南,对经济的发展起到重大作用。吴国被西晋统一后,仅三十余年,北方又大乱,司马睿在建业再度建都立国,史称东晋。其后,南朝宋、齐、梁、陈四代相继为都,割据江东,意义不凡。
孙权在位五十余年,为对付曹魏与蜀汉,极力稳定内部,加强经济建设,为了减轻百姓负担,促进生产发展,充实军备物资,实行屯田。他对陆逊提出的增广良田、发展粮食生产的主张深表赞许,并把为自己架车的八头牛改为耕牛,还说:“今孤父子亲自受田,车中八牛以为四耦,虽未及古人,亦欲与众均等其劳也。”他亲自带头受田,鼓励属下,这种行动为自古封建帝王所
不及。在孙权的倡导下,江南农业发展得很快。
孙权为了能解决运输与灌溉问题,曾在三国吴赤乌二年(239)修筑建业附近最大的蓄水灌溉工程——赤山塘。赤乌八年(245),又开凿句容到云阳西城的破岗渎运河,这是历史上继灵渠以后在江南开凿的第二条运河。江南的水利事业在三国时期得到很大发展,其泽惠所及,对于当时及以后的运输和灌溉都起了重要作用。
孙权还非常重视商业的发展和农业手工业的生产。当时,浙江诸暨、永嘉等地已制出生丝,其手工业已初具规模。物资的流通,必须发展运输业。江
南是水乡泽国,河汊湖泊纵横交错,因此船舶乃运输之重器。当时,吴国造船业非常发达,在今天的福建侯官就有发达的造船业。那时长江里已有大型船只往来于武昌、建业之间。正因为交通方便,商业发达,城市也繁荣兴盛起来。建业在东汉时只是一个小县,孙吴建都以后,经过数年发展,成为了东南大都会。
孙权还非常注重海外的贸易。当时,吴国船只东至辽东、朝鲜,南至今天的东南亚一带,并穿过马六甲海峡,西航至今天的印度、阿拉伯和非洲一些国家和地区。这不仅说明东吴的航海技术已具有相当水平,也表明了吴国的政治经济开放已达到相当的程度和孙权所具有的一种敞开国门的开放意识。吴黄龙二年(230),孙权派大将卫温、诸葛直率兵万人到夷洲(今台湾),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关于大陆与台湾往来的记载。站在历史长河的高度来看,孙权之贡献是非常突出的。
孙吴之所以能雄立于江南,除了优越的地理条件外,还在于人谋。孙权善于用人,不拘一格,唯才是举,不以亲疏,不存恩怨,大胆提拔,用人不疑。
特别是慧心识才,放手使用年轻人,尤值得称道。当时,大江南北的豪杰才俊几乎都囊括殆尽,如周瑜、鲁肃、吕蒙、陆逊等,均文武兼备,为东吴的守成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孙权身为帝王,但对大臣比较谦和谨慎,并时有自省,不掩饰错误。故君臣能坦诚相待,诸臣都忠实于他,尽心竭力辅佐他,为孙吴建造了一个民生
安定、经济充实、很具生气的国家。
对于孙权的评价,可从东吴人赵咨出使魏国与曹丕的对话中看出,曹问赵:“吴王何等主也?”赵咨说:“聪明仁智,雄略之主也。”丕问其详。
赵说:“纳鲁肃于凡品,是其聪也;拔吕蒙于行阵,是其明也;获于禁而不害,是其仁也;取荆州而兵不血刃,是其智也;据三州虎视于天下,是其雄也;屈身于陛下,是其略也。”此言虽不乏溢美,但评价基本符合事实。
P39-41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