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球简史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地球简史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10.43 2.4折 42.8 全新

库存5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亨德里克·威廉·房龙

出版社台海出版社

ISBN9787516814178

出版时间2017-06

装帧其他

开本16开

定价42.8元

货号3916636

上书时间2024-06-22

大智慧小美丽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

目录
第一章 地球是人类的美好家园
第二章 什么是“地理学”
第三章 我们的地球:它的特点、规律和情况
第四章 地图:人们学会在地球上寻找道路
第五章 四季的形成
第六章 海洋中的大陆
第七章 欧洲的发现:生活在这个大陆上的居民
第八章 楔子:你该如何使用本书
第九章 希腊:连接古亚洲和新欧洲的纽带
第十章 意大利:地理造就的海上或陆上强国
第十一章 西班牙:非洲与欧洲在这里交锋
第十二章 法国:应有尽有的国家
第十三章 比利时:几页文件创造的国家
第十四章 卢森堡:历史的捉弄
第十五章 瑞士:四种不同语言的民族统一国家
第十六章 德国:建国太晚的国家
第十七章 奥地利:无人喝彩的国家
第十八章 丹麦:小国也可以比大国优越
第十九章 冰岛:北冰洋上有趣的政治实验室
第二十章 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瑞典王国和挪威王国统治下的领地
第二十一章 荷兰:沼泽上的帝国
第二十二章 英国:人满为患的小岛
第二十三章 苏格兰
第二十四章 自由国度——爱尔兰
第二十五章 俄国:欧洲还是亚洲
第二十六章 波兰:波兰走廊带来的灾难和益处
第二十七章 捷克斯洛伐克:《凡尔赛和约》的产物
第二十八章 南斯拉夫:《凡尔赛和约》的另一作品
第二十九章 保加利亚:最正统的巴尔干国家
第三十章 罗马尼亚:一个有石油和王室的国家
第三十一章 匈牙利:或者说匈牙利的残存
第三十二章 芬兰:勤劳与智慧战胜恶劣环境的又一明证
第三十三章 亚洲的发现
第三十四章 亚洲与世界
第三十五章 亚洲中部高原
第三十六章 亚洲西部高原
第三十七章 阿拉伯:是不是亚洲的一部分
第三十八章 印度:人与自然在互动中成长
第三十九章 亚洲南部半岛的主人
第四十章 中国:东亚的大半岛
第四十一章 朝鲜与蒙古:前途未卜
第四十二章 日本帝国
第四十三章 菲律宾:曾是墨西哥的旧领地
第四十四章 荷属东印度群岛
第四十五章 澳大利亚:大自然的不经意之作
第四十六章 新西兰
第四十七章 太平洋群岛:居民不耕不织却照样生活
第四十八章 非洲:一块充满矛盾和差异的大陆
第四十九章 美洲:最幸运的大陆
第五十章 新世界

内容摘要
。。。

精彩内容
 我们可以做这样一个大胆的设想:假若每一个人都是6英尺高,1.5英尺宽,1英尺厚(很多人还达不到这个尺码),那么,全体人类(据统计,地球上约生活着20亿人)都可以像沙丁鱼那样被塞进一个长、
宽、高各半英里的正方形大箱子。这听起来似乎让人难以置信,但如果你自己计算一下,就会明白这是一
个很明智的比喻。
我们将这个箱子运送到北美洲的科罗拉多大峡谷,那是永恒之手于静默之中创造出来的自然奇境。我们选择这里作为人类最后的安息之所。为了使人类不至于因大峡谷雄壮的美景而惊呆得扭断了脖子,我们将这个大箱子巧妙地搭在低矮的石墙上,然后我们再唤来一只非常聪明而又非常听话的德国小猎犬,让它用它那棕色的软鼻子轻轻地拱一下这个大箱子——人类最后的巨殿,只听得轰隆隆、咔嚓嚓的巨响,人类的大箱子一路下落,碰到了石头、树木和灌木丛,从山崖直落入谷底,它的边缘溅落在科罗拉多河的怀抱之中,最后发出一阵訇然巨响。
万籁无声,一切终归沉寂。
墓穴之中的沙丁人类很快就会被遗忘,仿佛一切从未发生过,大峡谷将一如既往地迎战风霜雨雪,任时光流转。
这个世界将继续沿着它既定的轨道在未知的天际间穿行。
星际间的天文学家,不管是远居还是近邻,都不会注意到地球上发生的这一变化,即使他们天天观察
太空。
一个世纪以后,有一个小小的青冢被绿色植被层
层覆盖着,也许那就是人类曾经存在过的唯一标志。
人类的故事尘埃落定。
我可以想象到,当读者看到引以为自豪的人类被贬低到这种微不足道的地步,他们中的大多数人都会深感不悦,因为人类的自尊受到伤害而不喜欢这个故事。
我们可以换个角度看问题。这个角度能够使人类对自己的渺小的存在,产生深刻而毫不矫饰的自豪。
如果从生物学的角度来看待人类问题,那么人类只不过是一群弱小而无助的哺乳动物。从人类出现的第一天开始,就被成群结队的其他物种包围着,它们比人类更适应这个物竞天择的生存环境。
在人类早期的邻居中,有100英尺长、重得像小火车的庞然大物,也有长着像圆锯的锋利牙齿的猛兽,还有许多物种身披像中世纪骑士盔甲那样的外壳,日复一日地吃喝玩乐。有的生物虽是人类的肉眼无法看到的,它们却在以惊人的速度繁殖着。好在它们的天敌能够以同样惊人的速度消灭它们,否则也许一年之后,我们的地球就被这些生灵占据了。
人类只能在最适宜的环境下生存,我们不得不在高山与大海之间那些小块的干燥陆地上择地栖息。我们的邻居从不惧怕山的高寒与海的深邃,它们显然具备在任何自然条件下生存的能力与素质。人类在这些邻居面前就不得不自惭形秽。
据权威的研究资料可以得出,有些昆虫能够在石油中快乐地嬉戏(我们却不会把石油这样的东西当作主食),有些则能在剧烈的温度变化下存活,而这样的温度变化却能在几分钟之内将人类毁灭。
更令人吃惊的是,那些棕色的小甲虫似乎非常热爱文学,它们总是在人类的书橱中跑个不停,即使失去了两条、三条甚至四条腿,它们仍能够终日不停地继续它们的旅程。而人类呢,哪怕是一个脚趾被刺扎了一下,都可能会行动不便。于是,我们开始意识到,为了避免有一天迷失在这个冷漠无情的宇宙间的某一处黑暗的角落中,从诞生的第一天起,人类就不得不为了生存而不懈地斗争下去。
对于自以为是的现代人来说,我们祖先当年丢弃树枝或者手杖,努力练习用双脚走路的姿势一定显得滑稽可笑。然而,正是在这笨拙的行走中,人类才从原始迈向了文明。
那些凭借蛮力和狡黠统治着地球上近两亿平方千米的大陆和海洋的主宰者的命运又如何呢?
它们中的大部分已经在地球上消失无踪了,我们只能在自然博物馆中以“展品A”或“展品B”的标签看到它们曾称雄一世的蛛丝马迹,而其他的生物为了生存,不得不屈从于我们人类。为了取悦人类主子,它们贡献出自己的皮革、蛋、奶以及身上的肉,甚至还要为越来越懒惰的人类拖拉一些他们认为自己力所
不及的重物。还有更多的动物干脆自我放逐到远离人类的地方,而人类也认为那些地方暂时还没有必要去争夺,就允许这些可怜的生灵在那里繁衍生息。
P1-3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