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念光明:写给中国人的抑郁自救指南
  • 一念光明:写给中国人的抑郁自救指南
  • 一念光明:写给中国人的抑郁自救指南
  • 一念光明:写给中国人的抑郁自救指南
  • 一念光明:写给中国人的抑郁自救指南
  • 一念光明:写给中国人的抑郁自救指南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一念光明:写给中国人的抑郁自救指南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20.36 4.1折 49.8 全新

库存2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张久祥

出版社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ISBN9787559458827

出版时间2021-06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定价49.8元

货号1202385889

上书时间2024-06-21

大智慧小美丽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目录
Part1 抑郁症是我们的人性受了伤
用东方智慧来还原抑郁症真相
抑郁症的产生是人生必然,而不是偶然 
失“神”是抑郁症病根 
七情六欲中自带修复的种子
抑郁症像个待长大的调皮孩子,大名叫负性状态 
学会变负为正之道,就能彻底摆脱抑郁症 
Part2 看透抑郁症的本来样子
痛苦感是一份礼物 
深入探索内心未必是坏事 
帮你找到活着的感觉 
为人生开拓更多机会 
心灵健康的保护绳 
学会挖掘并享用人性资源 
Part3 五类人要格外关照自己
求完美的人:放下苛求,就不会把自己逼入“负”路 
敏感脆弱的人:适当忽略感受,才能筛掉负性渣子 
固执的人:多一些弹性,才能让内心自由 
易自责的人:不攻击自己,负性状态就不会积聚 
易内疚的人:扔掉亏欠感,人生不失重 
Part4 “七字密码”把抑郁症全掌控
虑:放下焦虑才不会平白消耗自己 
呆:接纳七情六欲,让心灵不麻木 
急:想内心和缓,要远离“躁”和“冲动” 
乏:消除无力感,让七情组合有序化 
低:负性状态中的低不是难题 
烦:学会理解自己,远离“烦”扰 
死:消解无法承受的痛,让能量循环起来 
Part5 “四步法”助你转负为正
第一步 感受内心的碎片:看清散碎的创伤 
第二步 找到照亮心灵的一束光:用内心已实现的部分去修复未实现的 
第三步 和心灵开关在一起:找到修复自我的力量 
第四步 按动心灵开关:启动成长的能量并形成习惯 
Part6 如何陪伴抑郁症中的TA
“陪伴加理解”:温暖相待才能帮到TA 
“四大被包围感”:爱TA 就要感同身受,看看TA 的处境 
“三步解围术”:从困境中突围是TA 最深的渴求,由你来成全 
Part7 借抑郁症让人生更美好
“四大实操战”: 帮助负性状态中的TA 要有智慧 
“十大金科玉言”:用到位的语言,做贴心的支持 
“三个落脚点”:用一场在负性状态中的深度体验,使人生更美好

内容摘要
本书是实战派心理医生张久祥教授35年临床心理咨询经验的精华总结,每一条建议都来自10000多个真实案例和30000小时的陪伴。

主编推荐
◆李松蔚、罗大伦、张其成、楼宇烈、申荷永诚意推荐
◆央视《心理访谈》长驻嘉宾、《明星大侦探》专业嘉宾、实战派心理医生张久祥35年、10000+案例、30000小时临床心理咨询经验首度集结出版
◆抑郁症是洪水猛兽吗?
抑郁症是一件难以言说的事吗?
抑郁症真的很难吗?
抑郁症真的只能依靠药物治疗吗?
我的家人、我的朋友得了抑郁症,
我该怎么办?我能为他/她做些什么?

……张久祥医生将在本书中为您一一解答
◆助你看透抑郁症的本来样子,减轻病耻感
◆通俗易懂,0心理学基础也能轻松上手
◆“三步解围术”“四大实操战”“七字密码”
◆手把手指导,做真正的有效陪伴
◆既写给身处抑郁困扰中的你,也送给一直陪伴你的家人和朋友。

精彩内容
 用东方智慧来还原抑郁
症真相不知大家思考过一组问题没有。
为什么在中国,精神方面的症状会比西方更易引发身体症状?比如抑郁症常常伴随着心绞痛,在西方国家却不是这样?
为什么近些年医学调研表明,中国人的抑郁症初诊或复诊,最早会出现在综合医院内科及神经科?患者多是因躯体症状而去求诊,由这些科室转入精神科就诊的患者中,抑郁症占很大比例?
这些疑问其实指向了一
个深层次的答案,就是我们中国人多年传承的文化影响与西方是有诸多不同的。西方的文化基础,比如古希腊的几何学、逻辑学等等,决定了相关人员在对抑郁症展开研究时,多具有理性主义的原发力,既有理性的科学、技艺训练,还有大量理性的神学、法学、医学等等做支撑。尤其是西方近代医学,更是在近代科学发展大背景下,才可以成体系化地推进着,抑郁症正是在此背景下被纳入现代医学的管控范畴。
一个无法争辩的现实情况是:所有落脚于现代医学中的抑郁症临床治疗,似乎都在“术”的层面游走和徘徊,反而致使我们在面对抑郁
症时,有些茫然和力不从心。换句话说,在面对抑郁症这一复杂而综合的现象时,仅靠现代科学技术和理性思维本身,是无法窥其全貌的。也正是因为这种认知上的无奈、肤浅,人们才会用“抑郁症”一词,来表达对这种所谓病理现象的恐惧,用药物和治疗技术来表达出对它的敌对态度。
反观中国传统文化的理念和思维方式,无论是易经或儒释道学说等等,天然带着西方文化思想无法挖掘到的人性源动力,以及对一些复杂现象的还原能力,在这些方面是有着自己的独到优势的。这些年,正是当我试着逆向思维、返璞归真,在曾经忽略的传统文化中找寻答案后,才有了一些令人惊喜的收获。
我在讲课时常会抛给学生们一个问题,请他们思考。
这个问题就是,我们是否该继续停留在低层次、表面化的认知状态中,用对抗态度来掩饰内心中对抑郁症的无知与恐惧?还是应该去勇敢正视,从更深刻的东方智慧中来挖掘真相,彻底揭开它的面纱?在我看来,这个选择权,原本就在我们自己手中。
中医在对人的心理认识方面是有独特贡献的,尤其在情绪病因学方面,有着独到视角和观点。
比如最早的中医典籍《黄帝内经》已然把“忧”“郁”等等与抑郁症相关的概念,从“道”的层面清晰地刻画出精髓。
《内经》第一次将“郁”的概念引入医学,在《素问·六元正纪大论》提到“郁极
乃发,待时而作”;对于“忧”,它的记载是“忧则心无所寄,神无所归,虑无所定”;针对抑郁症的内在互动关系,它也有详细的论述,在《素问·举痛论》中就曾提到“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等说法。
这些观点对于我们研究抑郁症的真相很有帮助,可惜的是,我们在以“术”为导
向的探索中走过了几千年,可谓是离“经”绕“道”的几千年。
举个小例子。
我在咨询过程中,经常会和求助者有这样的对话:张老师,我一直在用恨自己的方式,来爱着自己,我每天都会对自己说一个恨自己的暗示性语言:你是抑郁症、你是抑郁症。
我通常会应答:你为什
么不可以用爱自己的方式,来恨自己呢?P3-5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