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届“抗战文献数据平台与中学历史学习”优秀作品集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
26.82
4.1折
¥
65
全新
库存3件
作者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
出版社天津人民出版社
ISBN9787201180694
出版时间2021-12
装帧其他
开本16开
定价65元
货号1202634658
上书时间2024-06-21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商品描述
-
作者简介
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是国家社科基金“抗日战争研究专项工程”的阶段成果。负责人金以林,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历史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副所长、博士生导师、研究员。
张燚明,北京市人,历史学博士。现任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党史、中国近现代史,曾在《党史研究》、《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等学术刊物发表论文数篇。
周月峰,浙江海宁人,1979年生,历史学博士,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特聘研究员。主要研究领域为近代中国的思想与社会。
目录
获奖作品
一等奖
从女学生抗日救亡活动看抗战时期的妇女解放 王朗宁
敌后战场之光——从《敌后抗战的小故事》看全民族抗战的智慧 许一芃
二等奖
德盛玉史话——抗战中的边区商业发展史 林楚斌 蓝添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在新疆——浅析新疆作为抗战大后方的具体贡献 吴昊翔
哈里森·福尔曼镜头下的延安 许馨心
中国红十字会与上海南市难民区 章悦茗
三等奖
在抗日战火中淬炼——以一个普通农家在抗战中的经历为例 李奕颖
人民的力量——从《中国必亡论》到《国史大纲》 梁咏轩
天地能知许国心 沈雨涵
百团大战原来是这样的——浏览抗战文献数据平台所得和所感 王君阳
巾帼登台,千古流芳——论抗日战争对中国女性解放的重要意义 王馨裕
抗战中知识女性的贡献及影响 解家豪
入围作品
叩开历史之门,问鼎成功之路 戴润钘
战时中国贡献与靠前地位 张坤
纪念战火纷飞的抗战年代 张月皓
抗战洗礼下中华民族意识的发展 余柏辰
暗淡历史中镶嵌的红宝石——抗战精神 高艺芯
铭记那抹鲜红——抗战精神的家族传承 徐榕青
岳麓清华 景忠永存 张佳希
抗战精神在民间 袁书琴
中国共产党与农村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高子旭
论中国共产党在促成和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的主要理论贡献 洪一凡
血洒碧云天,铁翼护中华——纪念抗战期间的中国空军 刘峻杨
碧血江阴 鲸波万仞 吴昀翰
常德保卫战——一寸山河一寸血 何颖睿
全面抗战烽火下的家乡贵阳 孙砚珂
风雨如磐暗故园,我以我血荐轩辕——记新四军在安徽的重要事件及影响 张柯欣
日军侵华带来的沉重影响——以海南省乐东县黄流镇为例 孙小惠
我了解的地道战 姚怡和
铭记历史,辉映未来 陶维希
“光大街”的由来 姚镕驰
浴血东瓜守,一师一海鸥——评析第一次入缅作战的第200师和戴安澜 蔡亚丹
一剑首当百万军——一段英雄史,传给后代人 陈曦
爷爷的抗日纪念章 庞小龙
峥嵘岁月——记我的太爷爷生平二三事 杨若璇
一篇特殊的日记 宣景尧
抗战文艺繁荣原因剖析 戴知言
文艺之花向阳开——浅谈抗日战争时期的文艺作品 刘雨君
抗日战火中的文学艺术 钟欣燕
桂林的抗战文化生活 尹智立
漫画与抗战 陈保锜
从征兵宣传画初探中日征兵制 李康
中华民族魂的燃火点——写在《黄河大合唱》延安首演80周年之际 徐敏慧 加依娜
荒冢中的繁花 张静宜
回望历史中的中国——谨以本文献给70周岁的人民共和国 贾泽曼
影片中的抗战——以《东亚之光》为例 谢一萌
1942—1943年抗战时期晋察冀边区保卫粮食的斗争 郭子浩
“破”与“立”:抗战时期领导下晋察冀边区乡村的发展——以乡村治理体系建设为例 何明俊
抗战期间沦陷区的奴化教育 秦子禄
抗战时期社会孤儿院“养教一体理念”的实践 唐雨婷 吴嘉茵 吴威豪
战时重庆社会治安问题的防治——以盗窃为例(1937-1945) 王海峰
冀中平原敌后抗日根据地探析 王梓旭
民族团结保后方,甘愿奉献迎胜利 图妮莎古丽·瓦日斯
抗日战争初期领导的民众工作探究 王昱熹
敌后抗日根据地妇女运动的特点与发展 李雪婷
抗日战争前后中国民用航空事业的艰难发展和反思 刘鹍 胡彦博
抗战期间对日本南进政策的报道与认识——以《东方杂志》刊载文章为例 何昊坤
从日本角度看侵华历史 王翰之
日租界在抗日战争中的影响——以天津为例 陈杨莹
从日本的经济实力变化看日本侵华战争的原因与中国抗战的意义 桑异凡
从日本角度看日本发动侵华战争的原因 尹培钊
浅析日本为何发动侵华战争 姜芷涵
论日本发动侵华战争的历史根源 赵怡婷
日本发动侵华战争原因的经济维度分析 郑兆丰
杀不死我的只会让我更伟大——浅谈中华民族抗日战争的启示 刘杨洋
内容摘要
本书是“抗战文献数据平台与中学历史学习”征文活动的优秀作品集。此次活动由天津人民出版社及抗战文献平台共同主办,组委会从1993篇来稿中精选文章结集而成本书。内容展示了各位作者从抗战文献数据库平台的资料出发,选取视角成文,是当代中学生自我进行的史学作品的书写,也是教学课堂和史学研究的对话,展示了课堂教学的成果,具有良好的教学示范意义,有助于使学术成果普及化和社会化。
主编推荐
助力中学历史核心素养教育, 为史育材为国育人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