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房这些年(房地产投资背后的财富逻辑)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
21.76
4.5折
¥
48
全新
仅1件
作者汪冬莲
出版社中国财富出版社
ISBN9787504773456
出版时间2021-01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定价48元
货号1202206230
上书时间2024-06-21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商品描述
-
导语摘要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虽然现今大家对房价多有议论,但没有近二十年的住宅分配制度改革,就没有大家居住条件改善的机会。遗憾的是,自1998年国务院发布文件,启动城镇居民住宅市场化改革以来,还没有文字系统地从民间的角度记录这段很有价值的历史。这是作者的写作初衷。
作为近二十年中国房市沉浮的深度参与者,作者深切体会到近年来房价高企给普通民众带来的压力,剖析房价暴涨背后的逻辑。实景复盘二十年来由地方政府的政绩冲动和老百姓“只能涨不能跌”的心理预期导演的,中国房市边调控边涨价、越调控越涨价的时间表和路线图,堪称中国房市二十年浮世绘。
作者简介
目录
第一章 引子
段子——砍价砍成加价
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的由来
城市土地的性质
城市房子的归属
大变革的前夜
第二章 1998—2003年傻乎乎的人在买房
宁愿租金打水漂,不愿按揭把房交
既然分了个小窝,总有一天会分个大窝
因为对房价心存幻想,从市中心买到了郊区
10万元,就能撬动如今市值近千万元的房子
战战兢兢的第一代房奴
多少上班族,靠着最早的购房行动保全了这辈子的里子和面子
房子,保住了知识阶层的最后一点体面
第三章 2004—2010年有人赚到饱,有人懊到老
先行者出手了
十几年艰辛创业,不抵一套房子
奥运会结束了,房价涨势没有结束
你以为吃顶了,其实只吃到了开胃菜
当年被逼得想杀了丈母娘,如今全都笑开了花
曾经有一个北京户口摆在我面前,我没有珍惜
他将每一个铜板用于买房,却没有撬动一毫米杠杆
第四章 2011—2016年永远没有迟到的买家
错过低价买房机会,等于错过几辈子
2013年,重新回归房市
“空调”,让很多人掉进了大坑
2015年以来房价暴涨的路线图
挪用公款的买房者,帮她保住了几百万元
小城市的失落与大城市的狂欢
百万“负翁”与千万“穷人”
买对了“概念房”,2016年入手也能翻倍
伴随着高房价,五花八门的交易纠纷出现了
1为了上学资格买房,房买了,资格却没有
2别信口头约定,一切按合同来
3房屋买卖,避开“凶宅”
4卖房不过户,买房拖尾款
5一女两嫁,一房两卖
6高房价下的荒诞剧:几十万元的定金,锁定了几千万元的房子
7网签后未及时过户,业主通过抵押方式变现
第五章 30岁的人,下半场的机会在哪里?
2018年,楼市新旧时代的分水岭
六个钱包,敢掏吗?
抢人大战的背后,是抢人才,更是抢“接盘侠”
有房万事足
高房价绑架了什么?
新的窗口正在打开
内容摘要
作者以亲历者的身份,记录了取消住房分配制度以来,人们在住房分配货币化过程中的喜怒哀乐,翔实描述了住房市场化以来民众的居住条件改善历程,剖析房价暴涨背后的逻辑,堪称房市二十年浮世绘。同时对房市的未来进行了展望,指出现今30岁的人,未来的机会在哪里。
主编推荐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虽然现今大家对房价多有议论,但没有近二十年的住宅分配制度改革,就没有大家居住条件改善的机会。遗憾的是,自1998年国务院发布文件,启动城镇居民住宅市场化改革以来,还没有文字系统地从民间的角度记录这段很有价值的历史。这是作者的写作初衷。
作为近二十年中国房市沉浮的深度参与者,作者深切体会到近年来房价高企给普通民众带来的压力,剖析房价暴涨背后的逻辑。实景复盘二十年来由地方政府的政绩冲动和老百姓“只能涨不能跌”的心理预期导演的,中国房市边调控边涨价、越调控越涨价的时间表和路线图,堪称中国房市二十年浮世绘。"
精彩内容
段子——砍价砍成加价先讲一个买房的故事。
2017年春,北京的房价已经连续17个月上涨。有心人发现,2016年4月只卖90万元的郊区小开间,转年到了2017年2月,已经卖到了180万元,生生涨了一倍。
2017年春季以后,这样的房价在市区只能买到房子的一角,再老、再破的市区房都低不过这个价。
就在这个疯狂的时刻,有位买房客看中了一套房,跟卖家磨嘴皮子磨到半夜。
没想到,价格非但没磨下来,反倒磨上去了,卖家又涨了几十万元。不要?没关系,想要的人多得是,天亮以后新的买家就会找上门。到了这个节骨眼上,除非敢拿金钱赌明天,一般买家也只能硬挺挺地伸长脖子挨宰,打掉牙往肚子里咽。
读到这条社会新闻的时候,正喝着茶的我差点从鼻子里喷出茶水来。说起来我也算是见多识广的人,然而这个世界的残酷与疯狂还是超出了我的想象。
也是在这年的3月14日,豆瓣网友“闪电虫洞机”,发表了网文《说说北京房价这轮暴涨的玄幻事》,记录下了2017年3月北京疯狂的房价。她落笔的时候,估计没有想到会有一千多人给她回复,并且在仅仅三天后的3月17日,更大的变局到来了。
这篇文章引来众多有房没房之人的围观,兹录如下:从此北京只分有房族以及其他人。
2016年年底到2017年春节前,由于《关于促进本市
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若干措施》的发布,北京房价比较平稳,吃瓜群众过年的过年,观望的观望。不承想过完一个年,大概是所有的翠西和托尼趁过年在十八线县城跟父老乡亲都合计好了,大家再也按捺不住跃跃欲试的购房冲动,北京的房价开始上演比《大卫·科波菲尔》中还要精彩的世纪大变脸。
从2016年4月到2017年2月底,北京某些区域的房价涨了一倍,这涨幅世界瞩目。前脚大家还在疯传《如何用三十几万元在半年内凑齐北京三居首付》,后脚大家就发现这篇文章的数据已经毫无参考价值。
小时候香港房价给我的印象就是两个字“天价”,香港人称90平方米以上的房子为豪宅,其房价号称全球房价天花板,人均居住面积只有15平方米,极其拥挤。
然而看完纪录片《有楼
万事足》,除了让我决定以后带饭上班解决午餐之外,我发现,原来北京的房价跟
香港已经相去不远,尤其东城区和西城区,每平方米12万~15万元的价格(是我错了,西城区学区房已经突破每平方米20万元),已经追平香港部分区域(香港房价在每平方米8万~20万港元)。
我一家因房东暴涨1200元月租金,全家四口人加宠物刚刚搬到某老小区一个不足60平方米的房子里。我们一家的人均居住面积,竟然还不如香港人人均15平方米。
这个月,老公办公室里N个人购入房产,其他人都在看房打算出手。这其中五花八门的购房经历,用“魔幻”来形容早已不足够,只能用“玄幻”一词!
同事A买房,看中四套,正欲回家商量并试图砍价的时候,隔日其中三套被全款买走,其中一套加价20万元。
同事B买房,与中介约着
跟房东谈,在门外与另外三波购买者按顺序排队。他“幸运”地排上了第一,因为事先交了1万元“优先谈判金”。
同事C预算100万元首付款,在某中介网选择海淀
200万元以内的房子作为筛选条件,除了商住两用,只剩一套10平方米的底商。又在昌平区、顺义区收藏了五套符合预算的房子,三天后全部显示已停售(卖光)。
同事D最近看房市这么热,也打算出手。按照他们的预算,中介给介绍了六环外十几公里(你没看错)的新楼盘,D的老婆百般不情愿,去到现场人生观受到大震撼,因为排队还没轮到她,房子已售罄。
同事E带着200万元首付款的预算,想在回龙观买个小两居,被中介当场冷笑。
同事F说有人在论坛问首付款160万元,想在中关村买个小面积的房子,求推荐。然后有人回他说可以买个车位。
同事G终于成功“抢”到房子,屋主为了满五唯一(各项税款、手续费低一些)与老婆假离婚,屋主父母也办了离婚。G表示惊讶,结果屋主不以为然地说道:“这有什么?我楼上的邻居已经结了又离七次了。”除了假离婚,首都还有只卖“次卧”的奇招。最近在网上还看到有人叫卖三居中的其中一间房,没有房本,可以落户。我的第一反应是“骗鬼吧?!”但是,那间房卖出去了!
P3-6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