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宇宙奇妙见闻/领航员少年科幻丛书
  • 宇宙奇妙见闻/领航员少年科幻丛书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宇宙奇妙见闻/领航员少年科幻丛书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18.23 4.3折 42 全新

库存2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刘维佳编;

出版社新星出版社

ISBN9787513345897

出版时间2021-10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定价42元

货号1202517066

上书时间2024-06-21

大智慧小美丽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刘慈欣,1963年6月出生于北京,山西人,,科幻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会员,山西省作家协会副主席,阳泉市作家协会副主席。作品蝉联1999年—2006年中国科幻小说银河奖,2010年赵树理文学奖,2011年《当代》年度长篇小说五佳第三名,2011年华语科幻星云奖长篇小说奖,2010、2011年华语科幻星云奖科幻作家奖,2012年人民文学柔石奖短篇小说金奖,2013年首届西湖类型文学奖金奖、第九届全国儿童文学奖。代表作有长篇小说《超新星纪元》《球状闪电》《三体》三部曲等,中短篇小说《流浪地球》《乡村教师》《全频带阻塞干扰》等。其中《三体》三部曲被普遍认为是中国科幻文学的里程碑之作。2015年8月23日,《三体》获第73届世界科幻大会颁发的雨果奖长篇小说奖,2017年6月25日,《三体Ⅲ˙死神永生》获得轨迹奖长篇科幻小说奖。

  王晋康,男,1948年生于河南南阳,,中国作协会员,中国科普作协会员兼科学文艺委员会委员,河南作协会员。迄今已发表短篇小说87篇,长篇小说10余篇,计500余万字。共获得中国科幻大奖银河奖16次,被誉为中国科幻“天王”之一,1994年发表处女作后立刻成为中国科幻作家领军人物,直到2000年刘慈欣《流浪地球》发表,这期间被认为王晋康独步江湖的岁月。

  索何夫,南京人,历史学硕士,90后科幻作家代表人物,2013年发表处女作,至今已发表科幻小说和科普文章数十篇,多次获得中国科幻银河奖和华语科幻星云奖,并撰写大量科普类专栏文章,深受读者好评。



目录
坍缩  刘慈欣
宇宙奇妙见闻  米泽
风暴之心  索何夫
儿童节礼物  康乃馨
猎杀者2049  吕翎
铁家伙  杨筠帆
黎明  焦策
哪吒  江波
开学啦  赤色风铃
最后一课  金霖辉
杀死物理学  王滔
生存实验  王晋康

内容摘要
《宇宙奇妙见闻》是中国科幻作者们原创的科幻小说选集,是《领航员少年科幻丛书》系列的第一本。《领航员少年科幻丛书》,收录了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至今的科幻新热潮时期最为适合少年读者阅读的原创科幻小说,读者年龄层为八岁到十六岁之间。这一阶段是最为典型的少年读者。《宇宙奇妙见闻》收录十二篇科幻小说,满版总字数十五万字,都是精心挑选的适合少年读者阅读的科幻佳作。其中有科幻名家刘慈欣和王晋康的著名作品《坍缩》和《生存实验》。
这十二篇小说,大多数都是资深科幻名家的作品,但也有两篇中学生自己创作的佳作,充分保证作品的活力与朝气,贴近广大中学生的心。选中的小说都是剧情精彩、叙事流畅、可读性上佳的优秀科幻小说。

主编推荐
1.作品可读性强,要么想象力强劲瑰丽,要么剧情精彩曲折,要么诙谐幽默令人捧腹,对少年读者很好友好。2.科幻名家比较多,刘慈欣主动推荐了自己的四篇小说,认为这些是他很适合少年阅读的作品。王晋康也推荐了他写的以少年成长为核心立意的作品。其他诸如江波、索何夫、赤色风铃等也都是科幻界的知名作家,作品质量很有保障。3.精选的作品不仅质量高可读性强,而且理想主义气息浓厚,富有正能量,饱含探索精神,对少年读者的成长很好有益。有几篇精短故事甚至入选过语文试卷,对学校教育颇有助力。4.书中每篇科幻小说都有编后记,可以帮助少年阅读理解,提升对科幻小说的理解。

精彩内容
《最后一课》当我在教室里坐下之后,还是不自主地向后看了看那些家长。没听说今天开家长会啊?况且,离我们的期末考试还有两个月的时间呢……对了,我痛恨上学的另一个原因就是考试。每次考完,那位唐先生就会给老爸打视频电话,一边展示我糟糕的考试试卷,一边告状说我上课不听讲,戴着假眼镜偷玩VR游戏。每次他们通话之后,我就会失去一段自由时光。
有一次老师告状后,老爸就丢过来那本纸张印刷的《语文》课本折腾我,“拿去!抄十遍古文!”我才不怕他呢,我在他的宝贝书上画小人儿,画人类和机器人打仗的战斗故事。
上课铃响起时,我看到那些家长都没有离开的意思,估计他们都和我老爸一样不用上班。我真是很向往大人的生活,成天待在家里看肥皂剧、玩游戏,多爽啊!我一直没见过希娜的爸爸,她说她爸爸是位在家上班的作家,不过,也快下岗了,冗余文艺模块已经能够尝试按照人们的喜好编写出精彩的小说和剧本了。
我正盯着女孩发呆时,教室的全息黑板一闪,我知道,唐先生来了。
老先生走进教室时,后排那些家长居然和我们同时站起来,向那个小老头鞠躬,嘴里还和我们一起喊道:“老师,早上好!”唐先生见到这些家长,一点儿都不意外,深深地鞠躬回了礼,那动作有些像谢幕的戏剧演员。
他喜欢我们称他“老师”,更喜欢这种古老的仪式,每天上课前都让我们站起来,相互鞠躬。但是,我现在却看到他脸上带着悲凉的笑容,我突然理解了一个词——强颜欢笑。对!现在唐老师脸上挂着的就是这个词。
“同学们,早上好,请坐下,我们上语文课……请大家打开电子课本《语文》第三十六页。”桌上的电子书三十六页其实是被自动翻开的,是老师的语音命令作的怪。
全息黑板上出现的是一幅古老的画像,画里的人和唐老师一样,也是个干巴老头。“今天的课文是两百年前,19世纪法国著名的现实主义小说家,阿尔丰斯?都德的代表作《最后一课》……”说到这里,唐先生顿了顿,深吸了一口气,似乎在稳定情绪。然后他慢慢说道:“巧得很,今天也是我给大家上的最后一课!众所周知,今晚十二点,大数据会将联盟教育委员会正式解散。因为记忆模块技术已经极为成熟,以后孩子们就不用来上学了……”其实我知道,有很多同龄人早就在家上VR网课,我家也有这样的终端,但古板的老爸硬是坚持让我每天跑一百四十五公里的高架路,来看这小老头的脸色,听他唠叨个没完。
唐老师在讲台上哽咽着摘下老花镜,还掏出纸巾擦拭眼角。平日,这个枯瘦的老头总爱对我们几个不安生的学生凶巴巴地大吼:“安静!安静!闭上嘴巴!认真听讲!”虽然他会将教鞭抽在讲台上啪啪作响,吓得我们几个聊得正欢的小家伙魂飞魄散,可那根教鞭从没落在我们任何人身上。
教委解散、学校关闭的消息,其实早就在流传了。大数据已将几百年来全世界的教师行为做了全面分析,得出结论是教师因个人行为而造成未成年学生身心伤害的可能性,明显超过警戒值;同时,作为普遍带着情感缺陷的人类教师,并不能将传道、授业、解惑做到完美的标准化。由此,大数据判定:人类教师,是教育量化的绊脚石。
或许是因为那一天大人们坐在后面,我们几个爱聊天的小家伙都很认真地听唐先生在台上讲课。他朗读的课文就像他的个人独白,他不断地用眼神和我们互动,那目光中是一种眷恋,是对这些十岁熊孩子的不舍。
想想这些年在这里他教过多少学生啊。他带孩子们踢球,教他们“野蛮动作”;给他们叠纸飞机,还忽悠学生说什么空气动力学……窗外已经乌云密布,我看到落地窗下的几个空花盆,那是去年和我们一起偷偷栽种西红柿的“罪证”。对了!他还在学校偷教我们做西红柿炒鸡蛋,那让人流口水的味道,菜谱上是没有的。为此他还被卫生署罚过款,并给他教师生涯抹上了不太光彩的一笔。
读完课文,唐老师并没有做语句分析,也没有划出生词。他直接开始和我们讲闲篇儿:“……这个记忆模块技术,我多少研究过一些,我提醒大家:一定要仔细阅读使用说明,慢慢消化模块记忆中的知识信息。在调取大数据填塞进来的知识点上,不要较真,也不要寻找出处。因为每个知识的定义、背景、渊源中都会迭代出新的定义、背景、渊源,这些定义和解释的信息,会成几何级数放大膨胀,且无穷无尽。对于这种短时间无法消化理解的信息,大家的俗称是——闹心。人会感到胸口发闷以及坐卧不宁。好了,闲话不多说了,大家拿出笔,跟我一起练习汉字书法。”说完,唐老师转过身,在全息黑板上用力地挥着手,写下了六个汉字:人类文明万岁!
在电子课本的空格处,我们模仿着那六个汉字的笔画,用触感笔画着。要是在平日,我会在那上面画悬浮车相撞,或者给希娜屁股上加条尾巴,然后发给同学们看,去逗大家笑。我其实不明白为什么要写那些复杂的字,智能语音输入早就异常成熟了,何必还要一笔一画地去用手书写呢?
这时,我抬起头,看见唐老师正握着一个同学的手,耐心地纠正他写字的笔序。
后排的家长们,也抬手用食指在空气中跟着全息黑板上的字,比画着,叨咕着:撇捺,横撇捺……那动作就像在给谁抠鼻子一样,挺滑稽可笑的。
忽然,下课的铃声响起。全息黑板上的汉字“咻”的一声消失了。
唐先生松开那孩子的手,直起腰,环顾着教室里的十二名学生,这是四年级的全部学生。
“同学们……”他说,“孩子们……”他说不下去了。
我们安静地等着他的下文。
窗外传来的滚滚雷声,唐老师一惊,扭头望了望窗外,不舍地说出那两个字:“——下课。”这一刻,我听到身后有家长为他鼓掌,还听到有人在小声议论:“原来这《最后一课》一直还被保留在语文阅读教材里啊……真是经典,当年我还背过呢。”哼!还鼓掌呢!课本上说,韩麦尔先生明明写的是“法兰西万岁”,唐老师怎么写成“人类文明万岁”呢?难道是唐老师备错课了?不过倒是有一个情节和课文上雷同,他靠在全息黑板支架上,发呆了老半天,发觉我们收拾东西的动作迟缓,才又叨咕着:“放学了,都回家吧,一会儿要下雨了……哦,家长们可以扫一下我的社保信用码,直接退学费。”多年以后,我听说我们班没有一个家长去扫那退费码。而那可植入记忆模块,后来真的塞进了人们的大脑。我记得那次微创开颅手术,也记得芯片插进脑袋里时眼前一黑,还记得醒来之后,老爸扫了自己的社保付款信用码,然后一条带有全部初高中的知识信息就从大数据库中调出,只用了不到一分钟就灌入了我脑海……那确实应该叫填入脑海,我从被灌进我脑袋的知识里,得知古代有种鸭子就是被人掐着脖子填入食物的,人们叫那种鸭子为“填鸭”。呵呵,现在我们就和填鸭一样,将那些知识信息瞬间存入脑中的记忆模块。
那段时间,我终于如愿地“自由”了,不用去上学,没有考试,更不必再背书。那些欧姆定律、质能转换方程、化学分子式什么的,全都在脑中,倒背如流!我甚至闭眼就能解剖青蛙,那些消化系统在脑海中清晰可见。
就像唐老师所预言的,只要我深究那些灌进来的知识,就会在“本能记忆”中转瞬间冒出无数新疑问,短时间内脑子根本无法理解,嘴里会不停地唠叨:“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希娜嘲笑我说:“什么为什么?喂什么,就吃什么呗……你那样想下去,人会疯掉的!”她的鼻子上穿了个环,还剃光了头发,每天都在大数据设计开发的虚拟游戏中挥刀砍怪……她说只有这样,她才不会去思考:我从哪里来?到哪里去?

媒体评论
1号领航员、《三体》作者、中国火星大使刘慈欣:>科幻小说与少年有着天然的联系,这是一个充满青春生命力的文学体裁,有着少年的好奇心和想象力,和对宇宙的好奇、对开拓新世界的向往。>与其他的幻想文学相比,科幻小说会以接近不同的方式,对少年读者的未来产生更加深远的影响。>《领航员少年科幻丛书》收录的作品有一个共同特点:都有鲜明的科幻构思和创意,并以此为核心,用丰富的想象力构建充满张力的故事,饱含着进取的精神和热血的情怀。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