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万国争先:第一次工业全球化
  • 万国争先:第一次工业全球化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万国争先:第一次工业全球化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22.36 2.8折 79 全新

库存24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新西兰)马特耶·阿本霍斯,(加)戈登·莫雷尔

出版社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ISBN9787504698155

出版时间2022-11

装帧精装

开本32开

定价79元

货号1202782857

上书时间2024-06-21

大智慧小美丽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马特耶·阿本霍斯,新西兰奥克兰大学现代史教授,著有多本关于 19 世纪和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国际历史的书籍,包括《保持中立的艺术》《中立时代》和《国际政治中的海牙会议》。戈登·莫雷尔,加拿大尼皮辛大学历史系副教授,著有《当英国遭遇斯大林革命:英苏关系与国际危机》。

目录
第1章 概述工业全球化的第一阶段,1815—1918年 
第2章 协约与束缚:国际外交体系,1815—1856年 
第3章 1815年后的工业化帝国和全球资本主义 
第4章 1850年后的全球化基础设施建设 
第5章 移民与有形和无形帝国的扩张 
第6章 全球商品及工业资本主义的环境成本 
第7章1850年后的战火纷飞
第8章 当地方遭遇全球:世界范围内的思想与政治 
第9章 工业全球化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起源 
第10章 全面战争下的工业全球化,1914—1918年 
 致谢

内容摘要
本书对工业全球化的第一个时代的全球历史进行了通俗易懂的介绍与剖析,该时代始于拿破仑战争之后,并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漩涡中崩溃。 通过将工业化、技术创新和帝国兴衰相结合,世界工业化大国塑造了相互联系的全球空间,很少有地区未被触及。在十个简洁的章节中,本书记述了这一段时间内全球经济和社会的重大转变,概述了全球工业、帝国和经济变革,与地方经验、身份认同的相互联系。 最后,本书揭露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对这个全球体系的灾难性影响。
本书将工业化、世界经济、帝国主义、国际法、外交和战争等历史学家通常视为独立发展的历史编织在一起,并将它们整合在一起,对一个发生根本性历史变革的时代进行了新的分析。作者认为,19世纪政治、社会和国际事务的革命性变化是相互关联的发展。 对于任何研究现代全球史的学者来说,本书都是必不可少的读物。

主编推荐
1.将工业化、世界经济、帝国主义、国际法、外交和战争等历史学家通常视为独立发展的历史编织在一起,对一个发生根本性历史变革的时代进行全新解读。2.概述全球工业、帝国和经济变革,与地方经验、身份认同的相互联系,揭示第一次世界大战对全球化体系造成的灾难性影响。 对于任何研究现代全球史的学者及世界史爱好者来说,本书都是必不可少的读物。

精彩内容
两百年前的世界与今天差异极大,这虽然是老生常谈,但也是确凿的事实。我们的叙述要从1815年说起,在当时,全世界绝大多数人都生活在农业社会,依靠土地或海洋的产出生活。农事历指导着他们的生活,从耕种、生长、收获,到捕鱼、狩猎、采集,数百年来一直如此。即使是城市居民(大约仅占当时人口的3%),他们的生活也仅限于某一地区或区域,他们的社会习俗、风俗传统与宗教活动都由其所处的社会与当局政府(可能是帝国、王国、部落或是共和国)所决定。掌握权力的通常是一小撮精英,其余的人则为这些精英服务。
在绝大多数时间里,社会变化的步伐缓慢而审慎。抛开罕见事件——例如战争、侵略、政府更迭、饥荒、瘟疫或是自然灾害等,人们的生活相对而言是可预测的,但又常常伴随着动荡不安。绝大多数人一生的足迹,都停留在距出生地数英里的范围内。
但当然也有例外:既有商人、贸易者、海豹猎手、捕鲸者、银行家、企业家、地方官吏、外交官、探险家、殖民者、传教士、士兵和劳工;又有那些想前往大洋彼岸或新大陆追求新的人生的人;还有那些在迁徙途中买卖奢侈品与贵金属,交换新发明、新知识和各种作物,并带来各种疾病和病原体的人;更有那些被迫离开故土的人。长途旅行耗时漫长、花费不菲、依赖天气并且常常危机四伏。举例来说,当时从伦敦坐船前往纽约耗时三到四周,有时甚至更久;从伦敦去往印度则要整整六个月。新闻、信息与信件的传递速度同样缓慢:在陆地上运输依靠人力、马或骆驼,在海上则依靠航船。
然而,在近300年的进程里,大西洋两岸的经济实现了互补。成千上万的欧洲殖民者将糖、咖啡、棉花、靛蓝和水稻带到美洲,他们发动战争,驱逐了美洲的原住民,建起一 座座种植园与定居点,引进非洲黑奴和欧洲契约劳工来完成劳役。这些人制造的产品,则搭载在将这些奴隶送往“新世界”的同一艘船上,被送回大西洋彼岸的欧洲与非洲。据估计,在16到19世纪,共有1200万名非洲黑人在极其恶劣的条件下被运往大西洋彼岸。这种强制劳动使整个欧洲富裕起来,历史学家所谓的“大西洋世界”也正是以此为核心。
与此同时,位于亚洲、疆域辽阔的清朝,将丝绸、茶叶、香料、黄金、瓷器、地毯以及其他奢侈品卖给亚洲、中东与欧洲的精英阶层,从中抽取税款,获利颇丰。到1815年,中国的经济总量位居全球第一,红着眼的商人来到中国的港口,买下各式各样的货物,而中国则从中获取巨额利润。欧洲的白银多出产于拉丁美洲,而其中近三分之一最后都流入了中国,用以支付、购买这些奢侈品。
印度洋地区也支撑着一个体量巨大的以贸易为基础的经济体。自16世纪开始,富庶的莫卧儿帝国便一直统治着南亚次大陆,也对这一地区的经济做出了大量的贡献。源自印度的香料、丝绸、纺织品和各种奇珍异品远渡重洋,在世界各地流通。在太平洋海域,波利尼西亚人穿梭在众多岛屿之间,扩张着领土和贸易网络。与此同时,在历史学家所称的“早期现代时期”内(约1500年以后),欧洲的许多王国在美洲、南亚、澳大拉西亚(Australasia)、东印度群岛和非洲沿海地区设立了诸多殖民地前哨站和定居点,由此建立了“蓝水帝国”。所有这些殖民前哨站和航运联系使1815年的世界变成了一个内部相互连接的整体。当时,英欧国家(其他学者可能称之为“西方世界”)控制着全世界超过35%的土地。中国占据了大约10%,比当时横跨欧亚的罗曼诺夫王朝时期的俄国领土略多一点。
当时的世界并不和平安宁。自1789年法国大革命爆发以来,大半个欧洲就陷入了纷争动荡之中。1789—1815年的战争把欧洲带到了经济崩溃的边缘,400余万人因此丧生,战火延烧到了4块大陆(欧洲、美洲、非洲和亚洲)与大西洋上。这些战争导致了拥有数百年历史的神圣罗马帝国(HolyRomanEmpire)的解体,使新兴的美利坚合众国获得独立,也使获得自由的奴隶脱离宗主国、在海地(Haiti)建立新的共和国。大英帝国的全球海上霸权,俄国和德国的(陆上)军事霸权以及中国的商业核心地位——虽然中国当时由于地理距离和外交政策,并未干涉这些外国事务——也在此体现得淋漓尽致。
我们的故事开始于1815年,也就是在拿破仑战争(NapoleonicWars)之后。这个时刻标志着三大重要的和相互依存的事态的发展融合,它们会对未来的整个世界产生深刻影响。这三种事态也就是欧洲列强之间的全面和平协议,世界各海域对于商业和移民的开放,以及源于英国的工业革命向欧洲、美洲和全球的扩张。在此后的一个世纪内,这三件事影响了大多数社群的社会、文化、政治和经济结构,并对地球动植物群和自然环境产生了重大影响。因此在这一时期,英欧国家相较于其他国家而言,其经济、外交和政治实力会有惊人的提升。在1815—1914年,“一战”的爆发也带来了现代性,创造了一个比起前工业化时代的农业社会更令当今的我们熟悉的世界。与以往任何时候相比,全世界的人将会有更加紧密的联系、更加深刻的关联,也会更清楚地意识到彼此之间的内在联系。本书描绘了这些19世纪的变革,我们将之称作“第一个工业全球化时代”。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