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管子版本研究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管子版本研究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21.45 5.1折 42 全新

库存9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巩曰国

出版社齐鲁

ISBN9787533336516

出版时间2016-11

装帧其他

开本其他

定价42元

货号3814571

上书时间2024-06-20

大智慧小美丽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巩曰国,1971年生,山东省桓台县人。山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本科毕业,山东大学文史哲研究院研究生毕业,文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访问学者,韩国国立安东大学访问学者。现为山东理工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齐文化研究院教授。主要从事古典文献与传统文化的教学与研究,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完成省部级项目3项,点校《儒藏精华编·诗经原始》《子海精华编·道德真经广圣义》,参编传统文化读物多种,发表《管子》及传统文化方面论文30余篇。

目录
引言
第一章  《管子》的编定与早期传本
  第一节  《管子》86篇的编定
    一、刘向编定《管子》86篇
    二、所谓的“《管子》原本18篇”
  第二节  《管子》的早期传本
    一、18卷本
      (一)18卷本的出现与流传
      (二)18卷本辑佚
    二、节选本
      (一)《管子治要》
      (二)《管子要语》
      (三)敦煌遗书所见《管子》文句
    三、30卷注本
      (一)30卷注本的作者
      (二)30卷注本的流传
第二章  宋本《管子》系统
  第一节  国图藏浙刻本
    一、国图藏浙刻本的刊刻
      (一)浙刻本刊于南宋高宗绍兴年间
      (二)杨忱序作于北宋仁宗庆历四年
      (三)浙刻本系据北宋庆历刊本翻刻而成
    二、国图藏浙刻本的版本价值
      (一)渐刻本较多保存了《管子》古本面貌
      (二)浙刻本可以校正《管子》后世传本
    三、国图藏浙刻本的影抄、影刻与影印
      (一)黄丕烈旧藏影抄本
      (二)张瑛影刻本
      (三)《四部丛刊》等影印本
  第二节  蔡潜道墨宝堂本
    一、墨宝堂本寻踪
      (一)墨宝堂本的去向
      (二)保存墨宝堂本信息的相关资料
    二、上海图书馆藏墨宝堂本抄本
      (一)抄本的形成与流传
      (二)抄本的重要价值
    三、墨宝堂本与国图藏浙刻本的关系
      (一)墨宝堂本刊行于浙刻本以后
      (二)墨宝堂本与浙刻本属于同一系统
第三章  刘绩《管子补注》本系统
  第一节  刘绩本
    一、刘绩本的刊刻
      (一)《管子补注》作者为明江夏刘绩
      (二)刘绩本刊行于明弘治年间
      (三)刘绩本不以今传宋本为底本
    二、刘绩本的优长与不足
      (一)刘绩本的优长
      (二)刘绩本的不足
    三、刘绩本的收藏与流传
      (一)各图书馆收藏之刘绩本
      (二)刘绩本之明抄本
      (三)刘绩本之《四库全书》抄本
  第二节  刘绩本系统诸本
    一、10行无注古本与安正书堂重刊本
      (一)10行无注古本的刊刻
      (二)10行无注古本的收藏
      (三)安正书堂重刊本
    二、朱东光《中都四子集》本
      (一)《中都四子集》的编纂与刊刻
      (二)《中都四子集》本的优长与不足
      (三)《中都四子集》本的收藏与流传
    三、《百家类纂》节选本
第四章  赵用贤《管韩合刻》本系统
  第一节  赵用贤本
    一、赵用贤本的刊刻
      (一)赵用贤本的刊刻缘起
      (二)赵用贤本的底本与校本
    二、赵用贤本的贡献与不足
      (一)赵用贤本的贡献
      (二)赵用贤本的不足
    三、赵用贤本的收藏与流传
      (一)赵用贤本的收藏
      (二)赵用贤本的翻刻
      (三)赵用贤本之《四库全书》抄本
  第二节  赵用贤本系统诸本
    一、白文本
      (一)吴勉学《二十子》本
      (二)所谓“黄刻《二十子》本”
      (三)《子书百家》本
    二、新注本
      (一)朱长春《管子榷》本
      (二)梅士享《诠叙管子成书》本
    三、评点本
      (一)凌汝亨朱墨套印本
      (二)葛鼎《合刻管韩二子》本
    四、评注本
      (一)黄汝亨《先秦十五种》本
      (二)花斋本
      (三)姑苏聚文堂《十子全书》本
    五、和刻本
      (一)《管子全书》本
      (二)《管子纂诂》本
    六、晚清民国诸本
      (一)《二十二子》本
      (二)《四部备要》本与《诸子集成》本
      (三)诸石印本
    七、节选本
      (一)凌登嘉《管子治略窽言》
      (二)魏时应编次《管子》
      (三)张榜《管子纂》
      (四)方苞《删定管子》
      (五)其他节选本
第五章  《管子》名家批校题跋本
  第一节  宋本系统诸名家批校题跋本
    一、黄丕烈、戴望题跋国图藏浙刻本
    二、黄丕烈校跋影宋抄本
    三、郭沫若、潘景郑题跋墨宝堂本抄本
    四、冒广生校跋张瑛影刻本-
    五、王欣夫批校张瑛影刻本
  第二节  刘绩本系统诸名家批校题跋本
    一、陆贻典、黄丕烈校跋刘绩本-
    二、顾广圻批校刘绩本-
    三、王芑孙、冒广生题跋刘绩本-
    四、冒广生、郭沫若题跋安正书堂本
  第三节  赵用贤本系统诸名家批校题跋本
    一、王念孙、王引之批校赵用贤本
    二、顾广圻校跋赵用贤本
    三、袁廷祷、顾广圻校跋赵用贤本
    四、陈奂校跋赵用贤本
    五、戴望校跋赵用贤本
    六、郭象升批点《十子全书》本
结语
附录:《管子》版本源流示意图
参考文献
后记

内容摘要
 巩曰国著的《管子版本研究》在探究《管子》早期传本的基础上,分宋本系统、明刘绩《管子补注》本系统及赵用贤《管韩合刻》本系统,考察历史上不同时期《管子》各版本的面貌,总结各版本的特点,探究《管子》各版本之间的关系,梳理《管子》版本源流演变的发展线索,揭示各种名家批校题跋本的价值,为《管子》的整理研究以及利用《管子》进行古代学术及传统文化的研究做好基础。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