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汉洛阳与文学演进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东汉洛阳与文学演进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28.15 4.5折 62 全新

库存2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田瑞文

出版社中国社科

ISBN9787516166895

出版时间2015-12

装帧其他

开本其他

定价62元

货号3422610

上书时间2024-06-20

大智慧小美丽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导语摘要
 洛阳对东汉文学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洛阳的独特之处在于它是帝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对全国各地的文人士子具有巨大的吸引力,文人从四方云集京城,他们仕途的迁转荣辱,他们情绪的喜怒哀乐都在东汉文学中有着鲜明的体现。
田瑞文编著的《东汉洛阳与文学演进》从文人入洛与对东汉政权的认同与接收、洛阳形象的书写、郎官与东汉学术及文学、幕府与东汉文学的发展演变、党锢之祸与文本修辞方式的变更、鸿都门学与东汉文学格局重构的关系等几点来重新反思洛阳对东汉文学发展的重要意义以及文学自觉的若干问题。

作者简介
田瑞文,男,1982年生,河南新蔡人。先后于洛阳师范学院、暨南大学、南京大学获历史学学士学位(2005)、文学硕士学位(2007)、文学博士学位(2010),北京大学访问学者(2014--2015),现为平顶山学院文学院副教授,被评为河南省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河南省第一批青年文化英才、河南省青年骨干教师等,在《史学月刊》等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主持省部级课题3项。

目录

绪论
  一  研究缘起
  二  研究思路
  三  概念申说
第一章  洛阳与东汉文学地理的变化
  第一节  东汉文人的地理分布
  第二节  洛阳在东汉文学发展中的地位
第二章  符命与人事:光武都洛与士人的认同
  第一节  符命与东汉王朝的中兴
  第二节  光武定都洛阳的人事因素
  第三节  士人对东汉新兴政权的认同及其表现
第三章  文人对东汉政权认同的演变——以洛阳形象的书写为中心
  第一节  渟漕与仁德:论都之争下的两种洛阳形象
  第二节  从法度到浮华:《二京赋》中洛阳形象的转变
  第三节  富贵与浮华:五言古诗中的洛阳形象
第四章  郎官与东汉学术及文章  
  第一节  东汉郎官的身份辨析
  第二节  郎官的文学活动
第五章  幕府与东汉文学
  第一节  从太学、东观到幕府:文人在京城的主要活动场所
  第二节  东汉幕府制度的演变
  第三节  东汉幕府与文人群体的地域走向
  第四节  文人人幕与东汉文学的嬗变
第六章  党锢之祸、鸿都门学与文学
  第一节  辞令精神与文章  形式——文学书写的政治性诉求
  第二节  志之所之:从文本到实践——“党锢”事件中的文学映像
  第三节  鸿都门学文学史意义再审视
参考文献
后记

内容摘要
 东汉定都洛阳,带来了文学新的繁荣景象。洛阳的独特之处在于它是帝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对全国各地的文人士子具有巨大的吸引力,文人从四方云集京城,他们仕途的迁转荣辱,他们的喜怒哀乐都在东议文学中有着鲜明的体现。田瑞文编著的《东汉洛阳与文学演进》剖析了东汉文学的复杂意蕴,揭示了传统、时局、政治、文人信念等在特定时空里对文学演进所产生的影响.探讨了文学中“道”、“势”之间的复杂纠葛关系。是卷盈手,可窥个中消息。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