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息经络刮痧宝典
  • 全息经络刮痧宝典
  • 全息经络刮痧宝典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全息经络刮痧宝典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56.96 4.5折 128 全新

库存5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张秀勤, 郝万山

出版社北京

ISBN9787200152623

出版时间2019-01

装帧其他

开本其他

定价128元

货号30876272

上书时间2024-06-20

大智慧小美丽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导语摘要
编辑推荐:家庭都每个值得拥有的刮痧指南为自己和家人的健康保驾护航1.作者权威:全息刮痧法及全息经络美容刮痧健康法创立者张秀勤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郝万山共同编著2.内容全面:收录内科、外科、妇科、儿科、五官科114种常见病症的刮痧疗法集刮痧诊断、治疗、保健、美容四法于一体3.技术创新:减轻疼痛的三级刮痧术:一级刮痧术:躯干四肢减痛刮痧术二级刮痧术:面部美白祛斑不留痕微整形刮痧术三级刮痧术:手足头全息三维精细刮痧术4.查找清晰:各种常见病全息经络刮痧部位图文对照,一目了然,查找方便

目录
目录:
第一章 刮痧疗法的起源和发展  
第一节 刮痧疗法,历史悠久 
第二节 古法刮痧与时俱进  
第二章 全息经络刮痧法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 经络刮痧法的理论基础
一、经络的基本概念和功能
二、经络系统的组成
三、14经脉概述
12经脉的命名
12经脉分布、走向和交接规律  
经络系统简表
12经走向交接示意图  
12经脉的表里关系  
12经脉气血流注次序
任督二脉的循行和功能
12皮部  
12经脉所属脏腑的功能
四、经络腧穴知识概述
腧穴的概念和分类  
腧穴的作用
输注气血
反映病候
防治疾病
五、经络腧穴的主治规律
六、腧穴的定位方法
骨度分寸法
体表标志法
手指同身寸法
简便取穴法
七、经络刮痧常用经穴
督脉常用经穴
任脉常用经穴
手太阴肺经常用经穴
手阳明大肠经常用经穴
足阳明胃经常用经穴  
足太阴脾经常用经穴  
手少阴心经常用经穴  
手太阳小肠经常用经穴
足太阳膀胱经常用经穴
足少阴肾经常用经穴  
手厥阴心包经常用经穴
手少阳三焦经常用经穴
足少阳胆经常用经穴  
足厥阴肝经常用经穴  
八、经络刮痧常用经外奇穴
头颈部奇穴
项背腰骶部奇穴  
胸腹部奇穴
上肢部奇穴
下肢部奇穴
第二节 全息刮痧法的理论基础  
一、全息一词的由来和含义
二、生物全息现象及其原理
三、局部器官全息穴区的排布规律
四、全息穴区和同名器官之间的联系
五、全息刮痧常用的全息穴区
头部全息穴区
耳部全息穴区
面部全息穴区
四肢部位、手部、足部全息穴区
躯干部脊椎对应区,脏腑器官体表投影区、对应区
第三章 全息经络刮痧法机理、优势与临床应用
第一节 全息经络刮痧法的机理
一、激发机体自愈系统的自调机能
二、刮痧化瘀排毒、净化体内环境
红色的痧迅速排出血液中的毒素  
刮痧排出体内多种毒素,清洁净化内环境
三、舒筋通络,松解粘连
四、退痧的过程增强机体自洁功能
第二节 全息经络刮痧法的优势  
一、非药物疗法、安全可靠
二、疗效显著、一刮多效
三、丰富了刮拭部位
四、舒适减痛辨证刮痧,增强疗效
五、早期诊断、保健和治疗同步完成
六、操作简便、自诊自疗
第三节 全息经络刮痧法的临床应用  
一、刮痧诊断
判断病位
根据出现痧斑和阳性反应的经穴判断病位
根据痧和阳性反应的深浅及形态诊断病变  
确定病因和病性
根据痧的色泽、形态疏密,皮肤变化判断病因病性
根据刮拭阳性反应判断病因、病性
判断气血津液病变  
判断寒热虚实性质  
判断病势和疗效  
二、刮痧治疗
泄邪排毒,缓急镇痛  
整体调节,经脏同治
攻补兼施,双向调节
三、刮痧保健
(1)畅达气血津液,延缓衰老
(2)清洁经络,防微杜渐  
(3)全面调节,巩固疗效
四、刮痧美容
(1)刮痧净血,减法美容
(2)面部刮痧,一刮就美  
(3)调节脏腑,标本兼治
第四章 全息经络刮痧的方法  
第一节 刮痧器具及运板方法  
一、全息经络刮痧器具
(一)刮痧板
刮痧板材质
全息经络刮痧板
多功能刮痧梳子  
(二)刮痧介质  
二、刮痧运板方法
(一)基本运板方法
(二)特殊运板方法  
第二节 刮痧七要素  
一、刮痧七要素
(一)刮拭按压力  
(二)刮拭速度  
(三)刮拭角度  
(四)刮拭方向  
(五)刮拭长度和宽度
(六)刮拭面积  
(七)刮拭时间与刮痧间隔
二、刮痧的补泻手法与补泻作用
(一)刮痧补泻手法  
(二)根据病情变换应用补泻手法
(三)刮痧补泻手法不等于补泻作用
第三节 刮痧治疗顺序、步骤  
一、刮拭顺序与方向
二、刮痧治疗步骤
第四节 刮痧须知
一、刮痧注意事项、适应证与禁忌证
(一)注意事项  
(二)适应证
(三)禁忌证
二、刮痧后的反应及处理
(一)正常反应  
(二)异常反应及处理
第五节 舒适减痛,增强疗效的刮痧技巧
一、舒适减痛刮痧技巧
(一)舒适体位,掌控刮拭角度、按压力、速度
(二)减轻疼痛的三级刮痧术   
(三)调动气血,软坚散结  
二、增强疗效的刮痧技巧
(一)会选取刮痧重点
第二节 刮痧七要素  
一、刮痧七要素
(一)刮拭按压力  
(二)刮拭速度  
(三)刮拭角度
(四)刮拭方向  
(五)刮拭长度和宽度
(六)刮拭面积  
(七)刮拭时间与刮痧间隔  
二、刮痧的补泻手法与补泻作用
(一)刮痧补泻手法  
(二)根据病情变换应用补泻手法
(三)刮痧补泻手法不等于补泻作用
第三节 刮痧治疗顺序、步骤  
一、刮拭顺序与方向
二、刮痧治疗步骤
第四节 刮痧须知  
一、刮痧注意事项、适应证与禁忌证
(一)注意事项  
(二)适应证
(三)禁忌证
二、刮痧后的反应及处理
(一)正常反应  
(二)异常反应及处理
第五节 舒适减痛,增强疗效的刮痧技巧
一、舒适减痛刮痧技巧
(一)舒适体位,掌控刮拭角度、按压力、速度
(二)减轻疼痛的三级刮痧术   
(三)调动气血,软坚散结  
二、增强疗效的刮痧技巧
(一)会选取刮痧重点
(二)会灵活应用刮拭手法  
(三)慢性病刮痧有讲究
变化刮痧部位和手法
适当延长治疗的间隔时间
康复期按照体质辨证刮痧
(四)保护正气,不可追求出痧  
(五)(五)全息刮痧法与经络刮痧法结合应用  
(六)辨病与辨证相结合
(七)(七)根据体质,选配刮痧搭档,综合调养  
第五章 全息经络刮痧法的临床应用
第一节 内科病症  
1. 发 热
2. 头 痛
3. 感 冒
4. 中 暑
5. 声音嘶哑
6. 咳 嗽
7. 哮 喘
8. 肺 炎
9. 肺结核
10. 胃脘痛  
11. 呃 逆  
12. 呕 吐  
13. 腹 胀  
14. 腹 痛  
15. 胃下垂  
16. 腹 泻  
17. 痢 疾  
18. 便 秘  
19. 肝 炎  
20. 胁 痛  
21. 黄 疸
22. 胆囊炎、胆石症
23. 心绞痛
24. 心 悸  
25. 失眠、多梦
26. 眩 晕
27. 高血压  
28. 低血压  
29. 自汗、盗汗  
30. 肾 炎  
31. 水 肿  
32. 泌尿系感染  
33. 中风先兆  
34. 中 风  
35. 中风后遗症——失语  
36. 中风后遗症——半身不遂
37. 面神经麻痹  
38. 三叉神经痛  
39. 帕金森氏综合征
40. 糖尿病  
41. 高脂血症  
42. 痛 风  
43. 甲状腺功能亢进
44. 神经衰弱  
45. 精神分裂症  
46. 癫 痫
47. 癔 病  
48. 梅核气  
第二节 外科病症  
1. 颈椎病
2. 落 枕
3. 肩关节周围炎  
4. 网球肘
5. 腕关节痛
6. 腰 痛
7. 强直性脊柱炎  
8. 坐骨神经痛、腰椎间盘突出症
9. 股骨头坏死
10. 膝关节痛  
11. 风湿性关节炎
12. 类风湿性关节炎
13. 踝关节痛  
14. 足跟痛  
15. 腓肠肌痉挛  
16. 扭 伤  
17. 下肢静脉曲张
18.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19. 阑尾炎  
20. 脱 肛
21. 痔 疮  
22. 颈淋巴结核  
23. 单纯性甲状腺肿
24. 泌尿系结石  
25. 前列腺炎、前列腺肥大  
26. 遗精、阳痿  
27. 疖病、痈肿  
28. 丹 毒  
29. 带状疱疹  
30. 湿 疹  
31. 神经性皮炎  
32. 银屑病  
33. 皮肤瘙痒症
34. 荨麻疹  
35. 冻 疮  
36. 药物性皮炎
第三节 妇科病症  
1. 月经不调
2. 功能性子宫出血
3. 痛 经
4. 闭 经
5. 更年期综合征  
6. 带下病
7. 乳 少
8. 乳腺增生
9. 急性乳腺炎
10. 子宫下垂
11. 子宫肌瘤  
第四节 儿科病症  
1. 小儿感冒发热  
2. 百日咳
3. 小儿腹泻
4. 小儿营养不良  
5. 小儿遗尿症
6. 流行性腮腺炎  
7. 小儿抽搐
第五节 五官科病症  
1. 目赤肿痛
2. 麦粒肿
3. 眼底出血
4. 近 视
5. 青光眼
6. 白内障
7. 耳鸣、耳聋
8. 过敏性鼻炎
 9. 鼻窦炎  
10. 鼻 衄  
11. 牙 痛  
12. 咽喉肿痛  
第六节 辨证刮痧
1. 阳虚证
2. 阳亢证
3. 阴虚证
4. 气虚证
5. 阴盛证
6. 气滞证
7. 气陷证
8. 气逆证
9. 血热证
10. 血寒证  
11. 血瘀证  
12. 湿热证  
13. 痰证  
14. 饮证  
15. 虚损证  
第六章 保健刮痧  
第一节 预防疾病  
一、每天刮拭全头一至二次
二、每天刮拭肘、膝关节以下的十二经脉
三、定期刮拭颈、肩、背、腰部有关经穴
四、每天刮拭胸腹部一次
五、每天刮拭六个强壮穴一至二次
六、刮拭耳、手、足部位,每天一至二次
第二节 减肥  
第三节 乌发美发  
第四节 养颜美容  
面部刮拭方法
面部刮拭顺序
作用与机理
【附一】简易全息经络手诊测健康
第一节 手诊测健康理论基础 
一、全息经络理论
二、脏腑器官系统定位
(一)中医经脉、脏腑定位  
(二)手部全息定位
手掌脏腑器官全息定位
手背脊椎全息定位  
第二节 简易手诊测健康法 
一、握手测健康
手温凉热测阴阳
皮肤润燥测津液
指掌软硬测气血
二、望手测健康
(一)五色测五脏健康
(二)正常手相和异常手相  
正常手相
异常手相
(三)望手指掌形态测脏腑健康  
拇指形态测肺脏
食指和大鱼际形态测脾胃和大肠  
中指形态测肝和心包  
无名指形态测胆和三焦
小指和小鱼际形态测心肾
第三节 第二掌骨测健康   
一、第二掌骨桡侧的穴位分布
二、第二掌骨桡侧全息穴位群诊断方法
第四节 三高症、心脏病手部特征 
一、三高症
(一)共同特点
(二)高血压    
(三)高血糖    
(四)高血脂
二、心脏病
第五节 简易手诊分析方法   
一、简易手诊诊断程序
二、参考气色确定病变时间
三、阴阳五行学说分析病变
四、多个部位诊测加以验证
【附二】 主要参考文献
【附三】 病证和症状分类目录

内容摘要
本书凝结两位中医名家几十年的临床、教学经验和研究成果。系统介绍了全息经络刮痧法的理论基础、机理、优势与临床应用,以及全息经络刮痧的具体方法,重点介绍了114种常见病症的刮痧疗法,并配有彩色图解,简便易学。书中运用生物全息理论,指导刮痧疗法的选区配穴,将刮痧疗法的临床作用细化为诊断、治疗、美容、保健四个系列,并总结出各自的理法方术。书中首次提出减痛舒适的三级刮痧术,倡导精准辨证刮痧,更新了人们对传统刮痧疗法的认知。书中还介绍了保健刮痧法、快速易学的全息经络手诊法,使防病治病更有针对性。

精彩内容
本书为精装版的刮痧百科全书,内容全面具体,文字深入浅出,图片标注清晰,一目了然,便于查找。读者只要找到所患病症的刮拭图文,按图索骥,就能给自己和家人保健治病。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