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戏曲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中国戏曲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42.21 5.4折 78 全新

库存2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郑传寅

出版社湖北教育

ISBN9787556422975

出版时间2019-03

装帧其他

开本其他

定价78元

货号30594878

上书时间2024-06-19

大智慧小美丽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导语摘要
 《中国戏曲》从发展历程、艺术形态、名家名作三个层面全面介绍中国戏曲,挖掘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精髓,让现代人触摸戏曲的筋骨,了解我国优秀的戏曲文化,是一本有文化厚度的书。
本书将中国戏曲放在世界戏剧“版图”之中重新概括其特点,寻找中国戏曲在世界戏剧版图中的“准确定位”和“历史坐标”,视角独到。本书体例有特点,有新意,不但回答了“怎么样”的问题,还追问了“为什么”的根源;内容专业但语言通俗,是一本使“圈内人”受益,又能让“圈外人”都读懂的学术经典。

作者简介
郑传寅,1970年毕业于武汉大学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同年留校任教至今。武汉大学艺术学院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武汉大学中文系主任、武汉大学艺术学系主任、武汉大学文学院院长;曾兼任中国戏曲学会副会长、中国古代戏曲学会副会长;主持并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 人文社科规划项目、 人文社科重大招标项目、湖北省文艺研究重点招标项目;曾获科学研究(社科类)优秀成果奖、湖北省人民政府社科优秀成果奖、武汉市人民政府社科优秀成果奖;在海峡两岸出版专著《传统文化与古典戏曲》《中国戏曲文化概论》《古代戏曲与东方文化》,出版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欧洲戏剧史》(与黄蓓合著),主编“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教材《中国戏曲史》;在《文艺研究》《北京大学学报》《江汉论坛》《江淮论坛》《武汉大学学报》《东南大学学报》《湖北大学学报》《戏剧艺术》《戏剧》《戏曲艺术》《戏曲研究》《中国文化研究》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曾获“湖北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

目录
引言
上编  发展历程
  导语
  第一章  众说纷纭:戏曲的起源
    一、戏曲的源头在哪里
    二、戏曲的远源与近源
  第二章  姗姗来迟:戏曲的晚熟
    一、戏曲诞生在何时
    二、戏曲晚熟的原因
  第三章  南北分流:宋元南戏与北杂剧
    一、宋元南戏
    二、北杂剧
  第四章  文人主导:明清传奇的雅化
    一、“传奇”释名
    二、传奇的发展历程
    三、传奇的雅化
    四、传奇作品概览
  第五章  花雅争胜:清代地方戏的崛起
    一、“花雅争胜”释义
    二、“花雅争胜”的历程
    三、京剧的创生
    四、京剧与地方戏崛起的意义
  第六章  跌宕起伏:当代戏曲的轨迹
    一、“十七年”的戏曲改革
    二、“文化大革命”十年“样板戏”一花独放
    三、改革开放新时期戏曲的振兴与保护
中编  艺术形态
  导语
  第一章  南腔北调:戏曲的声腔与剧种
    一、明代的“四大声腔”
    二、昆高梆黄“四大声腔系统”
    三、其他声腔系统
  第二章  生旦净丑:戏曲的行当艺术
    一、行当、脚色、角色
    二、行当初现
    三、行当体系的初步形成
    四、行当体系的发展
    五、行当的归并与分蘖
    六、戏曲流派艺术
  第三章  唱念做打:戏曲的表现手段
    一、唱
    二、念
    三、做
    四、打
  第四章  一桌二椅:舞台道具与布景
    一、古代戏台
    二、古戏台上的砌末
    三、现代舞台布景
    四、舞台布景与剧情时空转换
下编  名家名作

内容摘要
 《中国戏曲》第一编探寻戏曲的起源,并提出新见;探讨戏曲到底诞生于何时;对宋元戏曲南北分流
、明清传奇杂剧的文人化、清代的花雅争胜、“革命样板戏”进行分析。第二编在比较戏剧学的视野下展开论述,对戏曲的艺术形态、戏曲文体的变化及特征
、戏曲舞台传统表现手法及其美学特征等进行论述。
第三编对代表性的剧作家、戏曲理论家、表演艺术家等进行评说,对经典剧目进行解读。全书力图从专业角度全面展示中国戏曲的发展脉络、发展规律和审美品格。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